資源簡介 做大自然的朋友 學習目標:通過開展關愛保護自然地活動,樹立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增強關愛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通過活動,提高關愛自然、保護自然的能力,養成保護自然地意識通過開展學習環境保護的有關知識等活動,了解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道德規范,明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本要求 學習重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本要求學習難點: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一 、自主學習:自主學習68-69頁,感受尊重自然自學69-70頁,體會順應自然自學70-71頁,踐行保護自然合作探究,目標達成 合作探究一2017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在北京會見塞罕壩林場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時說,塞罕壩林場三代人55年堅持堅守、不離不棄,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愧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廣泛宣傳學習,推動塞罕壩精神和綠色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從人與自然關系的角度,談談塞罕壩的“變”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合作探究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理念歸納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的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空間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你將如何上述有關理論貫徹到實際生活中去?三、課堂總結,自我評價:(一)總結:學生談收獲(二)評價:1、學習目標1達標情況:A、已完成的占_% B、未完成的占_% 2、學習目標2達標情況:A、已完成的占_% B、未完成的占_% 3、學習目標3達標情況:A、已完成的占_% B、未完成的占_% 四、自我檢測:1.小張同學積極參與班級組織的“創建綠色環保校園”實踐活動。他的下列行為,不符合活動要求的是 A.針對“學校食堂廢氣污染”的現象,向校長提出整改建議 B.打掃完包干衛生區后,將垃圾倒進河里讓水沖走 C.在學校草坪上豎立“小草微微笑,走路請繞道”的標語牌 D.課間同學亂扔垃圾2.郭沫若在一首詩中寫道:“地球,我的母親,我過去,現在,未來,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樣才能報答你的深恩?”這有哲理的詩句啟迪我們 ①要秉承和諧理念,做大自然的朋友 ②通過自身努力保護生態平衡,實現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③思考人類未來,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學會與大自然和諧共生 ④可以毫無節制地向地球索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下列行為中不屬于尊重大自然的是 A.愛護花草樹木 B.節約用水C.不亂砍濫伐 D.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生4.金華城中三江交匯處有座燕尾洲公園,園內有中國婺劇院,“彩虹橋”……還建有保護河漫灘濕地的生態防洪堤。該公園設計獲得了2015年世界建筑節年度最佳景觀獎,其理念是 A.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B.環境離不開節能減排C.人類之間平等發展 D.“開源”與“節流”并舉五、拓展延伸:山東東營卻有很多群眾向媒體反映,當地順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偷偷排放大量污水,水面上還漂浮著一層層白色的泡沫,氣味隨風飄散,惡臭難聞,這些污水順著一條條溝渠流向當地的母親河-挑河。2018年5月27日,記者經過實地走訪發現,順泰化工廠房以西偏僻位置有兩個排污口,不停的流出黑色污濁并帶有刺激性氣味的廢水,周邊草皮都有不同程度的侵蝕。順泰化工這種“掩耳盜鈴”式的偷排,也算變相為上合峰會的順利召開和山東的碧海青天增“光”添“彩”。(1)材料說明了什么?(2)我們為什么要善待大自然?(3)作為小公民,我們能為保護地球母親作出哪些貢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