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三課(第一框)民事法律活動的原則(課型:新課)班別: 組別: 姓名: 評價: 【學習目標】結合實際理解民法與我們的關系;重點識記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與民法的基本原則;了解《民法總則》與民法的種類。二、【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提示:詳細閱讀教材,在課本中找到下列問題的答案并用鉛筆劃出來,圈出一些關鍵詞,再把此問題寫在課本中這些答案的對應位置。獨立完成并熟記,背下重要問題。)一、民法的含義及其種類。(1)含義:民法就是專門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2)種類:《民法總則》《婚姻法》《合同法》和《商法》等等。民法的基本原則的作用。為了保障民事活動順利進行,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我國根據民法的性質和調整對象,確立了民法的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貫穿整個民事立法,對各項民事法律制度和規范起著統帥的作用。什么是民事主體?所謂民事主體,就是在民事活動中享有權利、履行義務的主體。民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重、難點)(1)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民事權益原則。(2)民事主體地位平等的原則。(3)自愿、公平、誠信的原則。(4)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的原則。(5)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民事主體地位平等原則是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平等原則反映了民事法律關系的本質特征,體現了民法調整私人領域平等主體之間人身關系的要求。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誠信原則,這是民法的基本原則,也是我們從事民事活動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還應當遵守法律、尊重公序良俗;另外,還應當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等。平等原則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四條規定:“民事 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民事主體地位平等原則是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在民事活動中,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律平等,任何一方只能根據法律的規定或當事人的約定行使權利,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平等原則反映了民事法律關系的本質特征,體現了民法調整私人領域的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要求。三、【易錯知識點】1.民法與其它種類法律的區別;2.《民法法則》與民法的區別;3.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民法的基本原則四、【鞏固提升】1.有一部法律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這就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C.《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2.民法就是專門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 和 的法律①財產關系 ②人身關系 ③所有關系 ④從屬關系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民法的原則對各項民事法律制度和規范起著 作用指導 B.統帥 C.規范 D.保護 4.若自己的民事權益受到不法侵害,可以請求 機關給予保護 ( )A.公安機關 B.人民法院 C.司法機關 D.人民檢察院5. 反映了民事法律關系的本質特征A.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民事權益原則B.平等原則C.自愿、公平、誠信原則D.遵守法律、尊重公序良俗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工廠擴大生產規模,在我家附近建了一家分廠。分廠建成后排煙管道距離我家很近,嚴重影響到我家人的身體健康。我家多次向該廠提出意見, 要求解決。廠方以“我們是集體企業,個人不得干涉,置之不理。”(1)你認為我家該怎么辦?(2)如果你是法官該判誰勝?依據有哪些?7.課本第107頁:討論把“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作為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要求有什么重大意義。D 2.A 3.B 4.C 5.B 6. (1)①與廠家協商解決;②如協商不成,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①判我家勝;②依據;a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民事權益原則是民法的基本原則;b.民事主體地位平等原則是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c.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d.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e.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f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原則。 7.(1)有利于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2)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綠色發展理念。(3)有利于建設美麗中國和健康中國。(4)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