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1教學目標一、教學目標(一)回顧本單元已學中國抗日戰爭史實知識,并結合本課內容,歸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持續時間、所受損失,感受中國軍民同仇敵愾的英勇抗戰精神。(二)聯系史實,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中國的境遇,舉例說明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的作用,比較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后中國的角色。(三)分析中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地位的變化,明確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和做出的重大貢獻,增強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2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學習基礎,而且中日問題也是學生比較關心的熱點問題,所以這個課題對學生來說還是比較熟悉的的,但由于初中生比較和歸納能力仍然比較薄弱,所以探究類的問題設計過多的話對學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對我們這樣的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說更加如此。3重點難點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2.難點:通過資料研讀學會對中國戰場的評價。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4.1.1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以圖說史 回顧抗戰1.呈現中國抗戰中的關鍵性的時間點和事件2.師:指導學生完成P96的活動活動2【活動】研讀史料 感受英勇1.呈現中國抗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其他國家傷亡的橫向比較,及抗日戰爭前夕中日軍事工業對比2.指導學生利用表格形式將中國抗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基本情況作橫向對比3.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從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傷亡最大等角度,談對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中“英勇”一詞的理解4.展示圖文資料:滇緬公路、中國遠征軍思考:1)聯系緬甸、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以及杜聿明的回憶,說明遠征軍經歷的重重困難2)想一想,上述對遠征軍的評價說明了什么?活動3【活動】以“會”探變化1.師引導學生探究:1)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是否參加戰爭?以何種方式參戰?2)中國是否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結合史實說明你的理由2.結合課文內容,自主梳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后中國參加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現成果。結合課文內容,梳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后中國參加的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結合課文內容,梳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后中國參加的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結合課文內容,梳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后中國活動4【活動】論從史出 歸作用1.展示P99三則史料,引導學生了解中國抗戰對日本法西斯的牽制及中國戰場對反法西斯盟國的有力支援的史實2.運用世界地圖展開教學,引導學生通過美、蘇、英三國領導人對中國戰場的主觀評價,感受中國抗戰的重要作用活動5【作業】“動筆”升華認識課后小論文:結合史實,說說你對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與作用的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