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兩種命運的決戰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知道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主要內容,知道重慶談判,了解內戰的爆發、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等史實。通過學習有關史實,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認識國民黨獨裁內戰的本質,培養依據基本史實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聯系舊知識分析抗戰勝利后的國內局勢,結合有關史料,探討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的用意,毛澤東冒著巨大風險親赴重慶的原因,以及重慶談判所取得的成果。分析全面內戰爆發的原因,了解人民解放軍粉碎國民黨軍對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的基本史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代表。通過學習國共雙方在和平民主與內戰獨裁之間的較量,理解民主與和平是中國人民的心聲。3.1.2學時重點重點:中共七大、重慶談判和全面內戰的爆發3.1.3學時難點難點:國共參加重慶談判的目的3.1.4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導入:播放視頻《內戰爆發》問:剛才看到的這段視頻資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追問:交戰雙方是誰?為什么會發生?能否避免?活動2【講授】那一年,清涼山下,延水河畔……多媒體出示圖文資料,結合教材內容:資料1:“……建設一個光明的新中國,建設一個獨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統一的、富強的新中國,我們應當用全力爭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運……”---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的講話(節選)資料2:“……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滅共產黨,日本是我們外部的敵人,中共是我們國內的敵人,只有消滅中共才能完成我們的任務!” ——蔣介石1945年在國民黨六大上的講話(節選)設問:面對中國的前途走向,國共兩黨提出了怎樣的主張?思考:面對這兩種不同的前途主張,中國又該如何實現不同主張的統一?假設1:內戰、武力、戰爭…………設問:蔣介石為什么沒有直接發動內戰?假設2:和平、談判…………活動3【講授】談判桌上的較量多媒體出示一組圖片,看圖說話:這一組圖片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歷史故事?探究:蔣介石為什么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陪都進行談判?毛澤東為什么會去參加談判?活動:cosplay——如果你是蔣介石,說說為什么邀請毛澤東來談判?如果你是毛澤東,說說為什么去談判?出示蔣介石和毛澤東的合影,說說看,他們此時此刻在想些什么?出示《雙十協定》,設問:協定在哪些方面達成了共識?又在哪些方面存在分歧?這些分歧的存在,又說明了什么?能否舉例說明。(蔣介石玩弄反革命的兩面手法)活動4【導入】亮出獠牙,直撲中原…………爆發的標志: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圍攻中原解放區出示中原解放區的位置圖,了解中原解放區的大致位置及其軍區代表人物材料1:(1946年)7月20日,毛澤東指出:“蔣介石破壞停戰協定……只有在自衛戰爭中徹底粉碎蔣介石的進攻之后,中國人民才能恢復和平。” ——毛澤東:《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指示材料2:1946年8月,毛澤東與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堅定了中國人民革命必勝的信心。思考:從這兩則資料中,你看出了什么?出示材料,結合教材內容,完成思考:資料:1946年10月17日,最受蔣信任的參謀總長陳誠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如用軍事,三五月內可告一段落。任何一條鐵路,兩星期內可以打通。”設問:①陳誠的話反映了國民黨對于戰爭結果有怎樣的預測?陳誠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信心?出示《內戰爆發時國共雙方的力量對比》思考:②依據表格數據,說說國民黨會采取怎樣的戰略戰術?面對蔣介石的全面進攻,毛澤東有何回應?如何應對?閱讀教材圖4—5及其文字說明,了解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發動重點進攻的概況資料1:“我軍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敵人進攻延安是握著拳頭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頭伸開,這樣就便于我們一個一個地切掉他。”資料2:“有一種勝利叫撤退,有一種失敗叫占領”資料3:“在不利情況下保存自己,正是為了在有利情況下殲滅敵人”出示《國共雙方兵力變化示意圖》設問:這種變化預示著什么?活動5【活動】合作探究:20世紀20—40年代,國共兩黨關系的演變合作探究:20世紀20—40年代,國共兩黨關系的演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