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中國的誕生1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目標:知道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的背景、內容和作用;知道渡江戰役的概況和結果;自主學習,敘述中國人民政協的概況、作用;獨立探究,理解中國人民政協的召開使人民獲得了民主權力;結合視頻與詩詞,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性時刻,知道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而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2、過程方法目標:在分析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培養詩歌閱讀分析能力。從材料分析中,培養整理和歸納知識的能力,并對所探索的問題能闡述自己的觀點。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知道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中國人民的選擇,培養熱愛國家的情感。2教材分析本課講述了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三年的解放戰爭,最終推翻國民黨政府,建立了新中國的歷史。教材設計了四部分內容加深學生對這段歷史的領悟。“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敘述了中國共產黨的建國主張。“渡江戰役”和“政治協商會議”為我們介紹了新中國成立的歷史背景。最后“開國大典”敘述了新中國的建立,并幫助學生理解新中國成立的意義3重點難點1.重點:與新中國籌建密切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新中國誕生的意義。2.難點:新中國的建立給人民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4.1.1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第二課:新中國的誕生[導入新課]視頻導入:通過開國大典的小短片,看到人民歡呼雀躍,引導學生回答發生了什么事,人民為何如何開心,引出新中國的誕生。活動2【活動】微課1.新中國的誕生給人民群眾帶來了非常大的鼓舞,也改變了人民的命運,但是他是如何誕生的呢?請大家一起來觀看下面這段微課。 2.出示微課,大致介紹為新中國誕生提供條件的七屆二中全會、渡江戰役、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開國大典的大致過程活動3【講授】學生歸納3.讓學生根據微課展示的內容,對課文內容進行整理,并列提綱。由學生代表進行展示。4.出示渡江戰役相關圖片,提問:渡江戰役對于建立新中國有何影響?5.討論: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占有絕對優勢,為何最終勝利的卻是共產黨?引導學生從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兩方面進行分析。6.出示新中國誕生圖片的人民群眾反應,設問:新中國的建立對于中國人民來說有何意義?7. 展示中國近代史上一系列屈辱史實的圖片,論證長期的苦痛。提問這段歷史何時結束,從而得出新中國的誕生結束了我國的屈辱史。使中國走上了民主、獨立、統一的道路8.給出中國解放前后的GDP和大學生人數變化,通過圖表的反差直觀反映新中國的誕生使我國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9.設問,讓學生找出當今社會與之前相比的民主之處,得出中國的誕生是我們走上了民主富強的道路。10.對新中國誕生的意義進行小結。11.討論:新中國的誕生除了對中國人民有影響外,對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民而言有何意義?活動4【作業】作業布置課堂作業本相關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