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新中國的誕生》1學情分析今年任教九(3)(4)班,學生平時在學習方面投入的時間太少。很大一部分同學平時根本沒安排學習的必要時間,只是在考試來臨時,才翻翻書,劃劃知識點。歷史科考察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單純考察記憶力的題很少了,因此學生必須在平時通過做一些題來強化理解、運用課本觀點,只有如此訓練,才能應付開放性考試的能力考察。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更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2教學過程2.1第一學時2.1.1教學目標(一)分析材料并自學課文,知道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的背景、內容和作用;分析詩句,知道渡江戰役的概況和結果;自主學習,敘述中國人民政協的概況、作用;獨立探究,理解中國人民政協的召開使人民獲得了民主權力;結合視頻與詩詞,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性時刻,知道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而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通過學習,知道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中國人民的選擇,培養熱愛國家的情感。2.1.2學時重點與新中國籌建密切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新中國誕生的意義。2.1.3學時難點如何理解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選擇。2.1.4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新中國的誕生》教學設計《新中國的誕生》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一)分析材料并自學課文,知道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的背景、內容和作用;分析詩句,知道渡江戰役的概況和結果;自主學習,敘述中國人民政協的概況、作用;獨立探究,理解中國人民政協的召開使人民獲得了民主權力;結合視頻與詩詞,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性時刻,知道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而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通過學習,知道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中國人民的選擇,培養熱愛國家的情感。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與新中國籌建密切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新中國誕生的意義。2.難點:如何理解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選擇。三、教學策略1.采用自主學習探究法,通過設置問題,指導學生開展閱讀和獨立思考。2.采用史料教學法,以史料為證據,通過精心設置問題,提升學生的歷史認識。四、教學過程回顧巨變,問題導入1.呈現2000年江澤民主席報告中關于20世紀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的三次巨變所產生的三位領袖,以及他們的貢獻的材料2.請生齊讀材料3.師提問:(1)江澤民指出的“三次歷史性的巨變”,分別指什么?它們對中國人民各產生了什么重要影響?(2)為什么說毛澤東領導我們站起來了?設計意圖:兩個問題的設計,一方面利用第一題讓學生復習學過的內容,鞏固舊知識;另一方面通過第二題的設計,激發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分析材料,了解背景師呈現有關1949年中國人民生活貧困和經濟發展狀況圖片,根據資料讓學生思考:當時中國的經濟怎樣?生回答后,師再追問:當時中國在軍事上又是怎樣的?(生回答后,師展示三大戰役勝利的結果及國共兩黨各自占據的地盤)了解經濟和軍事情況后,師再展示中共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所建立的根據地,讓學生從圖中了解從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共的工作重心一直在鄉村,并形成了“鄉村包圍城市”的發展道路。設計意圖:利用圖片資料進行教學,主要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歸納信息的能力,并為猜想決策鋪墊,使學生了解當時中共在軍事方面的概況,為下面猜想決策鋪墊。猜想決策,史實論證師提問:1.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建立新中國,請試著猜想一下:如果你是共產黨領導人,你會做哪些決策?2.生猜想后,師問:中共有沒做這些決策呢?(學生回答后過渡到中共七屆二中全會)3.師要求學生閱讀P108,找出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主要內容。(生回答,師歸納:包括黨的工作重心和黨的總任務)4.師問:從內容可看出這次會議有什么作用?5.師展示毛澤東的詩詞《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及“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油畫讓學生閱讀課本P108與這首詩,思考:(1)“百萬雄師”和“窮寇”分別指什么?(2)詩詞中的“百萬雄師過大江”指的是哪一次戰役?(3)“天翻地覆”又指的是什么?6.展示渡江戰役示意圖、毛澤東和朱德發布的《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以及解放軍占領南京“總統府”的圖片,讓學生從圖上找出這場戰役的重點區域(江西湖口到江蘇江陰)及講述過程7.師歸納七屆二中全會和渡江戰役對新中國誕生的作用。設計意圖:1.開放性設計,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2.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和學生歸納能力3.利用詩詞教學,不僅能夠利用課本資源,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4.通過對詩句和地圖以及圖片的教學,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讀圖的能力自主學習,獨立探究1.讓學生閱讀P109,自主學習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的內容2.師展示P109閱讀卡,引導學生思考:閱讀卡中關于國旗、國歌、國徽征集的時間、征稿數量等,說明了什么?設計意圖:1.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歸納信息的能力2.閱讀卡這些資料的補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政協在籌建新中國的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體會盛況,情感升華1.結合P110及文字資料,要求學生思考:(1)從資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猜一猜,54門禮炮齊鳴28響有什么寓意?課本中提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這句話中的關鍵詞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說?2.師展示解放戰爭時期的歌謠、新中國成立人民狂歡圖片、P109閱讀卡,問:從這些材料中,可以獲得什么信息?設計意圖:1.重溫那感動人心的一刻,再現新中國成立的盛況和人民的喜悅2.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歸納信息的能力。并進行情感教育,感受當時國人的喜悅心情,讓學生知道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自己的選擇,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師生歸納,共同小結師先請學生歸納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師再總結歸納。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歸納,可使教師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查漏補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