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1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tǒng)治以及近代工業(yè)文明對印度的沖擊有個初步地了解,理解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產(chǎn)生的原因和影響;知道稱甘地為圣雄的原因。2.通過對英國在印度建立殖民統(tǒng)治情況的回顧、教材圖文資料的研讀等,使學生對印度20世紀上半期的歷史能有個直觀清楚的認識。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互動,加深學生的印象。3.體會甘地高尚的品格和犧牲精神,感受印度人民對“獨立”“自由”的追求。2重點難點重點:理解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產(chǎn)生的原因與影響。難點:評價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積極作用與局限性。3教學過程3.1第一學時3.1.1教學活動活動1【活動】自主學習課前:自主預習(學生課前獨立學習完成)(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自主預習的能力,對教材的基本內容有個初步了解,為新課學習做好鋪墊。)活動2【導入】導入(一)導入新課:圖片導入:多媒體呈現(xiàn)甘地的照片請問學生:這張照片說的是誰?(同時介紹甘地)導入:甘地是領導印度人民覺醒的領袖人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印度的覺醒。(設計意圖:圖片導入,直觀性較好)活動3【活動】新課(二)新課學習:合作學習(教師巡視各小組的交流,作適當?shù)闹笇?1.概述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tǒng)治及國大黨成立的背景、作用2.解析甘地領導的非暴力運動的形成,闡述非暴力運動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轉變3.完成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填表并說說其產(chǎn)生的作用4.客觀評價甘地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中的作用(四個問題設計意圖:通過合作學習,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問題的設計從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開始切入對本課內容的學習,即由感性知識入手,由對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tǒng)治的了解來展開對國大黨成立背景作用的分析,并能進一步解析甘地在印度發(fā)動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得作用,感悟歷史人物對歷史事件所起的重要作用。)活動4【活動】展示評價展示評價(教師對學生的展示做即時評價)1.概述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tǒng)治及國大黨成立的背景、作用19世紀中期,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是英國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之一,被譽為英國王冠上最耀眼的寶石。英國在印度大力推廣西方文化、科技發(fā)明,修建鐵路等,促進了工業(yè)文明在印度的傳播。英國還在印度大肆掠奪原料,加緊資本輸出,牢牢控制了印度的經(jīng)濟命脈,印度的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舉步維艱面對工業(yè)文明的沖擊和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印度社會開始覺醒,人們要求更多的政治、社會和經(jīng)濟權利。1885年,印度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黨)成立,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有了一個統(tǒng)一的全國性組織。2.解析甘地領導的非暴力運動的形成,闡述非暴力運動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轉變一戰(zhàn)期間,英國在印度征兵和征用物資,給印度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進一步激化了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之間的矛盾。一戰(zhàn)中英國在國大黨的壓力下,承諾戰(zhàn)后印度成為帝國內部的一個自治領,但戰(zhàn)后沒兌現(xiàn),反而制定了新的治安法,加強了對民族運動的鎮(zhèn)壓。一戰(zhàn)時期,甘地在南非采用非暴力的方式,成功領導印度僑民反種族歧視斗爭,1915年,甘地帶著他的非暴力思想回到了印度------非暴力運動的開端通過多次實踐活動,甘地等民族主義者意識到,僅僅抵抗英國并不能奏效。于是,甘地又提出了“不合作”一詞,作為對非暴力抵抗運動的補充和完善。不合作策略得到了國大黨的支持,甘地被授權全權領導國大黨,并成為印度民族運動的領袖。3.完成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填表并說說其產(chǎn)生的作用從形式上的不合作,到以食鹽進軍為代表的追求國家獨立的不服從、不合作運動,最后發(fā)展到摧毀英國殖民統(tǒng)治,爭取印度獨立的運動。從變化中,我們能感受到印度人民要求民族解放、獨立的呼聲日益高漲,英國殖民統(tǒng)治在印度人民的反抗中岌岌可危4.客觀評價甘地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中的作用(引導學生辯證的看待歷史人物)進步性:創(chuàng)立并宣傳甘地主義思想,指導了民族解放運動;一生多次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英國殖民統(tǒng)治,增強了印度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為印度的獨立奠定了基礎。局限性:給民族解放運動帶來消極影響,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縛了人民的手腳,反映了印度民族資產(chǎn)階級在反帝斗爭中的動搖性和妥協(xié)性。甘地是印度現(xiàn)代民族解放運動的著名領袖、甘地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為“圣雄”。活動5【測試】小結與反饋(三)課堂小結(結合板書回顧所學內容)(四)及時反饋1.英國統(tǒng)治印度期間,促進工業(yè)文明在印度傳播的做法有( )①大力推廣西方文化、科技發(fā)明 ②修建鐵路③大力推廣君主立憲制 ④將英語作為印度的官方語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不列顛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織機,毀掉了它的手紡車。”對馬克思這句話本質含義的理解正確的是( )A.入侵破壞了印度的社會生產(chǎn)力 B.入侵導致印度自然經(jīng)濟瓦解C.入侵使機器紡織代替了手工紡織 D.入侵摧毀了印度的傳統(tǒng)手工業(yè)3.要求英國“退出印度”的運動發(fā)生在( )A.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B.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C.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D.三次都有活動6【作業(yè)】課堂延伸課堂延伸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與土耳其凱末爾革命的比較活動7【活動】反思教學反思:1.采用描述法、圖片法、歸納與整理法、等學科方法,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2.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3.設置展示評價環(huán)節(jié),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文字語言的表達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