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8學年第一學期階段檢測初三社會·德法試題卷 2018.10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1.辛亥革命是在一片勝利的歡呼中失敗的,這里的“勝利”主要是指( )A.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B.成立了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C.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實現了民族、民權、民生主義的理想 (第二十章 ……250武昌起義………250清帝退位………252歷史意義………254?)2.右圖是某史書第二十章的目錄,下列選項中最適合做該章標題的是( )A.走向共和 B.軍閥割據 C.君主立憲 D.國家統一3.1905—1913年“共和”一詞出現的頻率遠遠高于“民主”的頻率,其原因包括( )①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 ②三民主義思想的影響③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 ④新文化運動的推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金沖及認為:“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達能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這是初期新文運動的又一大功績?!遍_創這一“功績”的是( ?。?br/>A.陳獨秀 B.李大釗 C.魯迅 D.胡適 5.中國近代史上出現過兩次著名的學生運動,分別是五四運動和一二?九運動,關于這兩次運動的說法最為準確的是( ) A.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B.都是共產黨領導的學生運動C.都是反帝愛國運動 D.運動的主力軍始終是青年學生6.為紀念某次會議,朱德在民主革命時期曾作詩一首:“群龍得首自騰翔,路線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糾正,天空無限任飛揚?!痹撛姺从车臍v史情形出現于( )A.北伐時期 B.長征時期 C.全面抗戰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7.學校網站的“人民解放戰爭”專欄中選用了“千里躍進大別山”和“三大戰役示意圖”兩張圖片。以下所擬小標題最合適的是( )A.由戰略防御到戰略反攻???? ???B.由戰略防御到戰略決戰C.由戰略反攻到戰略決戰???? D.由重點進攻到全面進攻8.歷史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每個歷史事件都有一些關鍵詞,比如處置戰后德國、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三巨頭、戰后格局——下列最符合這些關鍵詞的事件是( )A.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B.雅爾塔會議 C.開羅會議 D.波茨坦會議9.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各項表述中,屬于“觀點”的是( )①臺兒莊戰役殲滅日軍一萬多人,取得重大勝利 ②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③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太平洋艦隊④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某旅行社設計了“上海—南昌—延安—北京”這樣一條紅色旅游線路,你認為這條線路設計的主題是為了展示( )A.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 B.土地革命戰爭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 11.美國國務院白皮書說:“中華民國政府的失敗,不是因為援助不夠,……中國人心掌握在共產黨人手中?!蹦荏w現上述觀點的是( )A.李大釗: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毛澤東: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C.陳毅:淮海戰役是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 D.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2.20世紀40年代朱自清總結了人們的普遍心情:勝利到來的當時,我們喘一口氣,情不自禁的在心頭描畫著三五年后可能實現的一個小康時代……但是勝利的歡呼閃電似的過去了,接著是一陣陣悶雷響著。這個變化太快了,幻滅得太快了。當時人們的普遍愿望是(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要和平,爭民主 ?C.還我河山,守土抗戰 D.打倒列強,除軍閥13.小林在演講稿中寫道:“改革開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入只夠解決溫飽。而今住進寬敞房,冰箱、電腦樣樣全,我們家勤勞致富、科技致富?!毕铝凶钸m合他演講標題的是( )A.改革開放強國路,黨的恩情永不忘 B.綜合國力大提高,人民生活現代化C.經濟建設為中心,共同富裕已實現 D.多種經濟齊發展,合理分配促和諧 14.我國推行的改革是一場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 ) ①增進民生福祉 ②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這( )①使飽經苦難的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 ②為中國發展富強、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③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④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在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一些袖珍物品,如隨身聽袖珍小電筒、折疊雨傘、液晶小彩電等,它們都是通過“縮一縮”的技法研制出來的??s小后的東西體積小,便于搬動、攜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生活處處有創新,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②創新是從無到有的創造發明③創新可以是對已有成果的改進和完善 ④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7.回顧人類文明史,創新始終貫穿其間。蒸汽機的改良、電力的應用和計算機的出現,推動時代的車輪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信息文明。這說明( )A.創新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 B.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C.創新發展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國運所系 D.創新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 (點火第18題第19題)18.右邊漫畫《點火》形象地說明( )A.改革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發展品質 B.創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C.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D.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 19.右邊的漫畫啟示我們( )①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②創新時代更加需要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③培養創新人才最重要的是保護知識產權④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創新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018年1月30日,美國權威科技雜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揭曉了 2017 年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榜(TR35)中國區的評選結果。因為首家無人超市落地,來自螞蟻金服技術實驗的工程師曾曉東入選。這說明創新精神表現為( )A.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 B.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C.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 D.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共50分)21.(10分)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中國人民為“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進行了不斷的探索, 回眸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有著發人深省的獨特意義。 (A.走西方的路B.走俄國人的路C.走自己的路D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共產黨宣言》中譯本井岡山會師十一屆三中全會)(1)請在D處填上正確的道路。(1分)(2)請你談談對上圖中“走西方的路”的理解。(2分) 《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公開出版與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關系是怎樣的?(2分)(3)星星之火,終成燎原。請根據上面材料分析中國共產黨能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4)上述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2 分)22.(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抗日戰爭重大事件年代尺 (1931193719401935193619381945DB七七事變百團大戰抗戰勝利AC)(1)依據年代尺,請寫出相關字母中有“揭開序幕”之說的兩次重大歷史事件,并說說分別揭開了什么序幕?(4 分)材料二:抗日戰爭簡表消滅日軍 軍民傷亡 經濟損失(按 1937 年比值折算)150 多萬人 3500 多萬人 直接經濟損失:1000 多億美元 間接經濟損失:5000 多億美元材料三:……20 世紀世界秩序的變動與重建中,中國逐漸主動參與,成為新的世界秩序的受益者。一戰中國主動參戰,表明了其成為國際社會平等成員的愿望,并恢復了部分國權;二戰中國則從世界政治舞臺的邊緣躍入中心地帶,抓住了機遇,參與戰后國際秩序的構建并在其中獲得了重要地位。 ——摘編自王建朗《從世界秩序的變遷中觀察中國》(2)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一戰后中國為“恢復部分國權”做了怎樣的努力,其結果如何?(3分)(3)寫出材料三中“二戰……中國參與戰后國際秩序的構建并在其中獲得了重要地位”的史實依據,并結合材料二分析其原因。(3 分)23.(10分)為了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帶領中國人民踏上了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穿越歷史滄桑巨變,回望90多年前那段苦難和輝煌。材料一:剛剛成立了六年的中國共產黨經受住了這種考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又繼續戰斗了。 ——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1)材料一中的“繼續戰斗”是指哪一歷史事件?簡述該事件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地位。(3分)材料二:巍峨的遵義城,屹立在烏江邊。毛澤東,偉大的領袖,英明的舵手,撥正船頭,升起風帆,引導我們勝利向前,向前。(2)據材料二和所學歷史知識,說明“撥正船頭,勝利向前”是指什么?(3分) (勝利渡長江主動出擊囚籠)材料三:中國共產黨把敵人視為“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團結和凝聚成萬眾一心的不可戰勝的力量。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3)根據材料三中的圖片和文字,概述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是怎樣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的?(4分)24.(10分)九年級(1)班以“實施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請你一起參與。【收集信息】第一小組通過查找收集到以下事實: (①)(1)請在①處填寫對應的農村政策,并根據材料指出黨在農村政策的不斷調整中發揮了什么作用?(2分)【探究分析】第二小組通過查閱收集到的資料: (2)結合資料,運用“走向共同富?!?br/>的相關知識,至少從兩個角度分析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要性。(4分)【歸納提升】第三小組通過采訪收集到的資料: (我市農科院積極對接鄉村振興戰略,扎實開展農業技術服務,解決農業技術難題22個,輻射推廣新品種、新技術226萬畝;堅持教育和培訓同步推進,推出特色培訓項目78項,培養了一批農村科技致富引路人。) (我們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文化資源優勢,挖掘傳統文化,村集體成立農家樂協會和旅游公司。村里7名黨員干部率先創辦經營農家樂,帶動其他35戶村民興辦農家樂,打響休閑游品牌,發家致富。)(3)請概括資料中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好做法。(4分)25.(10分)《厲害了,我的國》講述中國故事,刻畫中國面貌,弘揚中國精神,激發了觀眾的愛國情懷。觀影后某校九年級學生開展了一次中國近年發展與成就的話題討論,請你一同參加。話題一:【高度看科技】2017年,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建設捷報頻傳?;垩坌l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首艘國產航母下水,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正式開港,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2017年,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57.5%,不斷刷新著中國高度。話題一反映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了怎樣的成就?這得益于我國哪些發展戰略的實施?(3分) (觀點一:提升民族創新能力主要靠教育推動。)同學們圍繞“提升民族創新能力靠什么”這一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形成了以下觀點: (觀點二:提升民族創新能力主要靠制度保障。)(2)你更認同哪一種觀點?請說明理由。(3分)話題二:【力度看改革】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了36次中央深改領導小組會議,共審議通過重點改革文件340多個,推出1500多項改革措施,范圍之廣、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正如習近平表示的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將改革進行到底。相關鏈接:改革開放4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679億元到2017年的827122億元,年均增長9.5%;我國經濟總量由1978年居世界第十一位,到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由1978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16年的8250美元,年均實際增長8.5%。 近年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3)結合相關鏈接,運用所學的有關知識,談談“將改革進行到底”的理由。(4分)2018學年第一學期階段檢測初三社會·德法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A B D C B C B D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B A D D C B D A 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共50分)21.(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分)(2)辛亥革命主張在政治上學習西方,實行共和制;1912年,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制政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2分)《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公開出版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2分)(3)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導;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3分)(4)發展道路的選擇必須從本國國情出發;發展道路是多樣的,要尊重發展道路的多樣化。(2分)22.(1)A: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分);C: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從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2分)。(2)一戰后: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團提出了收回在一戰中日本奪去的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等多項正當要求;中國代表團提出的正當要求被拒絕,國內掀起五四運動,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3分) (3)二戰:1945年6月,中蘇美英等國代表簽署《聯合國憲章》,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國和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要貢獻。(3分)23.(1)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3分)(2)遵義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是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3分)(3)抗日戰爭時期,與國民黨開展第二次合作,在全民族抗戰中,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對日作戰,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加速了全國的解放。(2分) 24.(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領導核心。(2分)(2)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必須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分);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必須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3)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4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5.(1)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3分)(2)認同觀點一的理由:一個民族的創新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人才的培養靠教育。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3分)認同觀點二的理由:提升民族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3分)(3)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使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2分)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的關鍵一招。(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