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課件(33張PPT含視頻)+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課件(33張PPT含視頻)+ 教案

資源簡介

催淚的漫畫
導入新課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第六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中國抗日戰爭的兩個戰場
國民黨
正面戰場
正面戰場指國民革命軍與日軍正面作戰的戰場,主要是陣地戰和防御戰。在這個戰場上作戰的中國軍隊主要是國民黨的軍隊,因此一般也稱其為國民黨正面戰場。
敵后戰場指中國軍隊在敵人占領區后方開辟的戰場,以游擊戰和運動戰為主。在這個戰場作戰的中國軍隊主要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因此也稱共產黨敵后戰場。
共產黨
敵后戰場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國民黨正面戰場

太原會戰
淞滬會戰
徐州會戰
武漢會戰
長沙會戰
新 授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1
臺兒莊戰役
02
保衛大武漢
03
第三次長沙會戰
豫湘桂戰役
04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1
臺兒莊戰役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臺兒莊地處蘇魯交界,位于棗莊南部,地處徐州東北30公里的大運河北岸。
北連津浦路,南接隴海線,為山東南大門,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橫貫全境,自古是南北漕運樞紐。
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
01 臺兒莊戰役
戰略位置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日軍占領南京后,為了打通南北戰場,沿津浦路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徐州。
同時,一部分日軍從山東半島登陸,沿膠濟線西進,企圖與津浦路南下的日軍會師臺兒莊,再合攻徐州。

01 臺兒莊戰役
日軍進攻 臺兒莊的 意圖是什么?
日軍意圖


板垣師團
磯谷師團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1938年3月

時間

地點
山東臺兒莊
01 臺兒莊戰役
時間地點
你能說出臺兒莊戰役的時間地點和指揮官嗎?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1 臺兒莊戰役
中方
日方
指揮


兵力
29萬
5萬
李宗仁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
孫連仲
第2集團軍總司令
池峰城
第2集團軍31師師長
板垣征四郎
第5師團長師團長
磯谷廉介
第10師團長師團長
兵力部署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1 臺兒莊戰役
磯谷師團
1938年3月,
磯谷師團孤軍南下,向臺兒莊發起攻擊,中國守軍奮起抵抗。
戰役經過
28日夜,臺兒莊東南門被敵突破,日軍投擲催淚瓦斯彈,中國守軍死傷達7/10以上。我軍退守西北一角,第31師師長池峰城率部逐屋抵抗,組織數百人敢死隊,分組向敵反擊。午夜,敵軍正在酣睡中,我軍敢死隊全線出擊,沖進敵陣,猛砍猛殺,敵軍亂作一團,向后潰散,被敵侵占的臺兒莊市街,被我一舉奪回3/4。
4月6日李宗仁親自指揮中國軍隊發起全線攻擊,肅清城內殘敵,先后消滅了劉家湖等地敵軍,臺兒莊戰役以中國方面的勝利而告結束。
孫連仲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①中國軍隊的英勇作戰,不怕犧牲;
②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得當;
③參戰的中國軍隊的有力配合;
④正確地把握了戰機。
......
合作探究
臺兒莊戰役取得勝利的原因有哪些?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1 臺兒莊戰役
意義
2.政治上:臺兒莊戰役,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
1.軍事上:臺兒莊戰役,殲敵萬余人(中國軍隊以傷亡5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仗。
回顧:
對平型關大捷 是怎樣評價的?
平型關大捷是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
3.國際影響上: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改變了國際上對抗日戰爭前途的悲觀看法,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2
保衛大武漢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歌曲欣賞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2 保衛大武漢
武漢素有“九州通衢”之稱,位于平漢、粵漢鐵路與長江水道交會處,是當時中國第二大城市,日軍侵占南京后,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武漢成為當時全國政治、軍事、經濟中心,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地位。
戰略位置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日本大本營認為“只要攻占漢口、廣州,就能支配中國”,于是日本御前會議決定發動武漢會戰,迅速攻占武漢,迫使中國政府屈服。
抵抗消耗日軍,以空間換時間,最后轉變敵攻我守的戰爭態勢;早內遷工廠、內運物資、整備軍隊、加緊生產,作長期抗戰準備。
中方

日方
02 保衛大武漢
戰略意圖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中方
日方
指揮


兵力
100萬
40萬
兵力部署
02 保衛大武漢
陳誠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
蔣介石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岡村寧次
第11軍中將司令
畑俊六
華中派遣軍司令官(大將)
薛岳
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
第1集團軍總司令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2 保衛大武漢
戰役經過
1938年6月,日軍先后集結40多萬兵力進攻武漢,武漢會戰開始。中國軍隊集結100萬兵力,利用大別山、鄱陽湖和 長江兩岸有利地形,構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敵軍。
10月2日,日軍第106師團進攻萬家嶺地區。中國軍隊集中優勢兵力,利用山路崎嶇、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形,將日軍106師團分割包圍,給以重創。日軍死傷慘重,基層軍官損失殆盡,無法組織有效抵抗,被迫空投兩百多名軍官加強力量。
萬家嶺大捷擊斃日軍106師團3000余人,是中國戰場唯一一次全殲整個師團的戰役。。
為防止日軍沿平漢線南下,進攻武漢,蔣介石命令國民黨軍隊秘密在鄭州花園口炸決黃河大堤,以水代兵。正值汛期的黃河水咆哮著沖出河堤,橫沖直撞,沿淮河下瀉。
花園口決堤迫使日軍放棄了沿平漢鐵路 進攻武漢的計劃,顯示了國民政府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但它形成大片的黃泛區,給黃河下游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間接導致了慘絕人寰的1942河南大饑荒。
花園口決堤
萬家嶺大捷
葉挺
“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漢之保障,
并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
盛名永垂不朽。”
----葉挺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2 保衛大武漢
日軍攻入武漢
中國軍隊撤出武漢
戰役結局
武漢會戰,中國軍隊以傷亡40萬余人的代價,斃傷日軍25.7萬余人。
由于整個戰場形勢對中國不利,日軍從不同方向攻擊前進,武漢陷入三面包圍之中。為避免損失,中國軍隊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漢。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2 保衛大武漢
戰役影響
日軍占領廣州
☆武漢會戰是抗戰以來參戰兵力最多、戰線最長、持續最久、犧牲最重的戰役。
☆武漢會戰,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
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
☆武漢廣州失陷后,中國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也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3
第三次長沙會戰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3 第三次長沙會戰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先后發動兩次長沙會戰,企圖占領長沙,均未得逞。

長沙是湖南省會,南京武漢失守后,長沙成為湖南乃至西南大后方的軍事屏障,成為中日反復爭奪的戰略要點。
戰略背景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3 第三次長沙會戰
戰役籌劃

時間
1941年12月
指揮

薛岳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
策略
“后退決戰,爭取外翼”的“天爐戰法”

“戰神”薛岳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3 第三次長沙會戰
戰役經過
在長沙城下,中國軍隊與日軍鏖戰肉搏,反復爭奪陣地。增援的三路日軍分別被中國軍隊擊退。進攻長沙外圍的日軍,在中國軍隊的英勇搏殺下,傷亡慘重,被迫突圍北撤。
12月31日,日軍攻入長沙市區,雙方展開巷戰。此時日軍認為長沙已經拿下,阿南惟幾發賀電到國內報喜,一洗前兩次長沙會戰未勝之恥。然而岳麓山炮兵旅的攻擊以及日軍的補給被切斷,情勢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日軍的賀電成為國際笑話。
岳麓山上的重型榴彈炮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3 第三次長沙會戰
戰果
第三次長沙會戰,
日軍傷亡5.6萬余人,俘虜139人,中國軍隊傷亡2.8萬余人,
中國軍隊取得輝煌勝利!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3 第三次長沙會戰
影響
第三次長沙會戰,是1941年“12月7日以來,同盟軍唯一決定性之勝利。”
“戰果堪比臺兒莊戰役”!
----英國《泰晤士報》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臺兒莊戰役、萬家嶺大捷、第三次長沙會戰等戰役取勝的原因有哪些?
中國軍人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的精神
指揮官正確的戰略戰術。
戰機把握準確。
。。。。。。
問題思考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閱讀課文P96、P98“相關史事”,結合所學經典戰役,你能感受到中國軍民在抗戰中體現了哪些精神?

問題思考
不畏強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強團結精神;
為民族利益獻身的自我犧牲精神;
不屈不撓、英勇抗爭、與敵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4
豫湘桂戰役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04 豫湘桂戰役
抗日戰爭后期,國民政府消極抗日,積極反共。
1944年,日軍向國民黨正面戰場發動了大規模的豫湘桂戰役。
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丟失了河南、湖南、廣西等省的大部和貴州的一部分。
豫湘桂戰役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活動探究
如何評價正面戰場的抗戰?
①正面戰場的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在全國抗戰初期,正面戰場是抗戰的主戰場,國民政府積極抗戰,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系列戰役,中國軍隊英勇抵抗,粉碎了日本迅速滅亡中國的戰略計劃,為敵后抗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③抗戰后期,國民政府消極抗日,出現了豫湘桂戰役的大潰敗。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正面戰場的抗戰

徐州會戰
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最大勝利
武漢會戰
第三次
長沙會戰
日本迅速滅亡中國的戰略徹底破滅,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萬家嶺大捷是唯一一次殲滅整個師團的戰役。
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
課堂小結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1.李宗仁在回憶錄中寫道:“捷報傳出后,舉國若狂。……抗戰前途露出一線曙光……為抗戰發動以來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譽為“抗戰發動以來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 臺兒莊戰役 B. 萬家嶺大捷
C. 平型關大捷 D. 淞滬會戰

2.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多次會戰,其最重要的意義在于
A.消滅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 B. 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侵略計劃
C.取得了抗戰以來最大的勝利 D.掌握了抗日戰爭的主動權
小試身手
A
B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課后活動
尋找家鄉的抗戰英雄,傾聽抗戰老兵的英雄故事。


謝謝指導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談談你所理解的抗戰精神。
合作探究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
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習近平
人教統編版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第六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三部分內容,即中國軍隊在抗日戰場上的三次重要戰役:臺兒莊戰役、保衛大武漢、第三次長沙會戰。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組織了一系列的重要會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對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都有著重大意義。
在抗戰初期,國民黨正面戰場是抗日戰爭的主戰場。國民黨廣大愛國官兵英勇殺敵,流血犧牲,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國民黨正面戰場,與第21課講述的共產黨敵后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正面戰場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及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基本史實;正確評價正面戰場的抗戰。
過程與方法:利用相關的地圖、圖片和視頻,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歷史現象和表達歷史觀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正面戰場抗戰的史實,體會抗日將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重點難點】
重點: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
難點:正確評價國民政府領導的正面戰場的抗戰。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去年的這個時候,有一組漫畫刷爆了朋友圈。
這組既暖心又催淚的漫畫,讓我們回想起了全民族抗戰的泣血歷史,想起了那炮火連天的戰場,那浴血奮戰的將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第三單元第20課《正面戰場的抗戰》。
〖新課講授〗
什么是正面戰場?
正面戰場是指國民革命軍與日軍正面作戰的戰場,主要是陣地戰和防御戰。在這個戰場上作戰的中國軍隊主要是國民黨的軍隊,因此一般也稱其為國民黨正面戰場。
與之相對應的是敵后戰場。敵后戰場是指中國軍隊在敵人占領區后方開辟的戰場,以游擊戰和運動戰為主。在這個戰場作戰的中國軍隊主要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因此也稱共產黨敵后戰場。
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國共兩黨軍隊同仇敵愾,浴血奮戰,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全民族抗戰是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全面抗戰爆發后,驕橫的日軍大舉進攻,企圖速戰速決,一舉滅亡中國。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先后組織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一系列戰役。正面戰場的形勢如何?中國軍隊又是怎樣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
下面就讓我們首先走進臺兒莊戰場。

一、臺兒莊戰役
教師展示《臺兒莊戰役形勢圖》,分析臺兒莊的戰略位置:
臺兒莊地處徐州東北,北連津浦路,南接隴海線,扼運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提問:日本進攻臺兒莊的意圖是什么?
日軍占領南京后,為了打通南北戰場,沿津浦路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徐州。
日軍分兩路南下。一路為板垣第5師團,沿膠濟路西進,進逼臨沂;另一路為磯谷第10師團,沿津浦路南下,直撲滕縣。兩股日軍企圖會師臺兒莊,再合攻徐州。
在臨沂,中國軍隊第59軍張自忠部殲敵5000人,取得臨沂大捷。在滕縣,中國軍隊第22集團軍122師與敵血戰兩晝夜,師長王銘章壯烈殉國。
教師指導學生找到臺兒莊戰役的時間地點和指揮官。
播放視頻電影《臺兒莊戰役》片段,指導學生結合課文和視頻內容,簡要復述臺兒莊戰役的經過。
日軍在強大炮火掩護下,向臺兒莊東北角發動猛攻,遭到抵抗后繞到莊北發動進攻,突破北門,與第三十一師展開拉鋸戰。28日夜,日軍從臺兒莊西北突入莊內。
臺兒莊東南門被敵突破,日軍投擲催淚瓦斯彈,中國守軍或死或傷,損失達7/10以上。我軍退守西北一角,李宗仁要求死守,第31師師長池峰城率部逐屋抵抗,組織數百人敢死隊,分組向敵反擊。午夜,敵軍正在酣睡中,我軍敢死隊全線出擊,沖進敵陣,猛砍猛殺,敵軍亂作一團,向后潰散,被敵侵占的臺兒莊市街,被我一舉奪回3/4。
4月6日中國軍隊發起全線攻擊,肅清城內殘敵,先后消滅了劉家湖等地敵軍,臺兒莊戰役以中國方面的勝利而告結束。
〖合作探究〗分組討論,臺兒莊戰役取得勝利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國軍隊的英勇作戰;②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指揮得當;③參戰的中國軍隊的有力配合;④正確地把握了戰機。
師生分析臺兒莊戰役的意義。
(1).軍事上:臺兒莊戰役,殲敵萬余人(中國軍隊以傷亡5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仗。
問:對平型關戰役是怎樣評價的?注意對兩次戰役評價的區別。
平型關大捷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仗。
(2).政治上: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在政治上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鼓舞了抗日軍隊的士氣。李宗仁以偏師弱旅戰勝驕狂不可一世之強敵,更說明了只要眾志成城,精誠團結,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臺兒莊戰役,政治意義大于軍事意義。
(3).國際影響上: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改變了國際上對抗日戰爭前途的悲觀看法,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徐州會戰后,中國耗損了大量的兵力及財力,雖取得臺兒莊大捷,但依然沒能扭轉徐州局面,最終戰敗撤出。為逼中國投降,日本孤注一擲,決定在武漢與國民政府軍隊展開決戰。
二、保衛大武漢
〖歌曲欣賞〗教師播放音樂《保衛大武漢》
這首歌旋律激昂、節奏鏗鏘、歌詞有力,在大江南北廣為傳唱,成為激勵抗戰、振奮士氣的經典之作。
問:國民政府和中國人民為什么要“保衛大武漢”?
教師展示《武漢三鎮地圖》,分析武漢的戰略位置:
武漢素有“九州通衢”之稱,位于平漢、粵漢鐵路與長江水道交會處,是當時中國第二大城市。日軍侵占南京后,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武漢成為當時全國政治、軍事、經濟中心,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地位。
問:中日發起進攻武漢的戰略意圖是什么?
日方:日本大本營認為“只要攻占漢口、廣州,就能支配中國”,于是日本御前會議決定發動武漢會戰,迅速攻占武漢,迫使中國政府屈服。
中方:抵抗消耗日軍,以空間換時間,最后轉變敵攻我守的戰爭態勢;早內遷工廠、內運物資、整備軍隊、加緊生產,作長期抗戰準備。
問:雙方兵力部署如何?
中國配置兵力約100萬,日軍投入兵力達40余萬。
中方,蔣介石親自指揮,陳誠、薛岳等干將參戰;日方指揮官有畑俊六、岡村寧次等。
1938年6月,武漢會戰開始。為了保衛大武漢,中國軍隊集結百萬兵力,利用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兩岸有利地形,構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敵軍。
武漢會戰中,有兩件大事不得不提。一是花園口決堤,以水代兵;二是萬家嶺大捷,痛扁鬼子。
問:花園口決堤是對還是錯?請同學們各持己見。
花園口決堤,消滅日軍精銳部隊萬余人;日軍預期的進攻路線被打破,迫使日軍放棄了沿平漢鐵路進攻武漢的計劃;顯示了國民政府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以水代兵"是當時國民政府唯一現實的選擇。
花園口決堤,形成大片的黃泛區,給黃河下游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間接導致了慘絕人寰的1942河南大饑荒。這場人為的災難是空前的也是絕后的。
問:請一位同學概要描述萬家嶺大捷,包括時間、中方指揮官、簡要經過和戰果。
1938年10月,日軍第106師團進攻萬家嶺地區。中國軍隊集中優勢兵力,利用山路崎嶇、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形,將日軍106師團分割包圍,給以重創。日軍死傷慘重,基層軍官損失殆盡,無法組織有效抵抗,被迫空投兩百多名軍官加強力量。
萬家嶺大捷擊斃日軍106師團3000余人,是中國戰場唯一一次全殲整個師團的戰役。
提醒:是“擊斃”,不是殲滅。“擊斃”=死亡,“殲滅”=斃+傷+俘
問:武漢會戰的結局如何?中國軍隊為什么要撤出武漢?
武漢會戰,中國軍隊以傷亡40萬余人的代價,斃傷日軍25.7萬余人。
由于整個戰場形勢對中國不利,日軍從不同方向攻擊前進,武漢陷入三面包圍之中。為避免損失,中國軍隊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漢。
問:武漢會戰有何影響?
武漢會戰是抗戰以來參戰兵力最多、戰線最長、持續最久、犧牲最重的戰役。
武漢會戰,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中國政府并未因武漢廣州失守而屈服投降,日本侵華戰爭也并未因武漢廣州失守而結束。
武漢廣州失陷后,日軍兵力已嚴重不足,物力、財力都感覺困難。中國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也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武漢會戰后,蔣介石獲任中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

第三次長沙會戰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說說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基本情況。
背景: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先后發動兩次長沙會戰,企圖占領長沙,均未得逞。南京武漢失守后,長沙成為湖南乃至西南大后方的軍事屏障,成為中日反復爭奪的戰略要點。
時間:1941年12月 指揮: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
策略:“天爐戰法”。具體來說,當日軍發起進攻時,中國軍隊采取節節抵抗、逐次后退、誘敵深入的策略,在達成作戰目的后,向斜側后方的山地撤退,并繞到外線,進而從更大層面對日軍形成反包圍,最后以尾擊、側擊、夾擊之勢圍殲日軍。
經過:日軍調集10余萬兵力,以空軍為掩護,發動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與日軍在長沙城下鏖戰,打退增援長沙的三路日軍和長沙外圍的日軍。中國軍隊發起全線反擊,獲得會戰勝利。
12月31日,日軍攻入長沙市區,雙方展開巷戰。此時日軍認為長沙已經拿下,阿南惟幾發賀電到國內報喜,一洗前兩次長沙會戰未勝之恥。然而岳麓山炮兵旅的攻擊以及日軍的補給被切斷,情勢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日軍的賀電成為國際笑話。
戰果:第三次長沙會戰,日軍傷亡5.6萬余人,俘虜139人,中國軍隊傷亡2.8萬余人,
中國軍隊取得輝煌勝利!
影響: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英美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接連敗退。第三次長沙會戰,是蔣介石獲任中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以來,盟軍獲得的第一次輝煌勝利。是1941年“12月7日以來,同盟軍唯一決定性之勝利。”
這次會戰的勝利,引起強烈的國際反響,獲得美英等國政府的高度贊揚。蔣介石贈薛岳青天白日勛章,羅斯福贈薛岳獨立勛章,以示表彰。
〖問題思考〗臺兒莊戰役、萬家嶺大捷、第三次長沙會戰等戰役取勝的原因有哪些?
學生討論后回答:中國軍人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的精神;指揮官正確的戰略戰術;
戰機把握準確等等。
〖問題思考〗閱讀課文P96、P98“相關史事”,結合所學經典戰役,你能感受到中國軍民在抗戰中體現了哪些精神?
不畏強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強團結精神;為民族利益獻身的自我犧牲精神;不屈不撓、英勇抗爭、與敵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四、豫湘桂戰役
抗日戰爭后期,國民政府消極抗日,積極反共。1944年,日軍向國民黨正面戰場發動了大規模的豫湘桂戰役。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丟失了河南、湖南、廣西等省的大部和貴州的一部分。
〖活動探究〗你怎樣評價正面戰場的抗戰?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總結:
①正面戰場的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在全國抗戰初期,正面戰場是抗戰的主戰場,國民政府積極抗戰,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系列戰役,中國軍隊英勇抵抗,粉碎了日本迅速滅亡中國的戰略計劃,為敵后抗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③抗戰后期,國民政府消極抗日,出現了豫湘桂戰役的大潰敗。
〖課堂總結〗
全面抗戰初期,國民黨正面戰場是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先后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等一系列戰役,沉痛打擊了日本侵略者,鑄就了中國軍人的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的抗戰精神,彰顯了中國人民不怕犧牲、奮勇殺敵的民族氣概。
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值得我們全民族去尊敬與紀念的。

〖課堂作業〗








〖課后活動〗


〖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济南市| 长泰县| 黄骅市| 潮安县| 门源| 内乡县| 密云县| 渝北区| 鄂温| 固阳县| 湄潭县| 磴口县| 重庆市| 安溪县| 漳州市| 天门市| 阿克陶县| 临沧市| 阿克陶县| 红桥区| 彭泽县| 新沂市| 乐山市| 江孜县| 团风县| 靖安县| 弥勒县| 封丘县| 石林| 称多县| 吉安县| 横山县| 延川县| 九江市| 桑日县| 河北区| 海门市| 梨树县| 常宁市|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