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筑生命家園導學案班級: 學號: 姓名:一、目標導學1、能結合具體材料分析人與自然的關系 2、能說出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要求二、自主預習項目一 堅持人與自然和請共生1.人與自然為什么要和諧共生?(1)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 。①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 。②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 。(2)人與自然 ,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 、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3)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合 。如果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 。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1)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 為準則,以 為目標(2)要堅持 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清;堅持 、協調 、開放、 。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3.建設生態文明的原因,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 。項目二 堅持綠色發展道路4.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1)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 的關系。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2)堅持 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 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社,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 的原則,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4)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 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5.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 、守望相 。助的 。6.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 ,實現經濟繁榮、 、人民幸福拓展知識: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是指人美理人、自然、社會和發最這一客呢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綜合,是指不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會和增興生、良性環、全面發展、持紫學力基末家的文化作,它使人夾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變。三、合作採究·培素養(精誠合作、共同成長!)考點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閱讀下面是中學生小麗選取的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內容,回答問題。片段一:我們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片段二: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為什么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如何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3)響應政府號召,你將會有哪些具體行動?四、課堂練習:(細心作答、能力提升!)種下一棵樹就給大地種下綠色希望,植下一片綠就為生命創造一方美好家園。 回答以下1-2小題。 “十二五”期間,我國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共完成造林4.5億畝、森林撫育6億畝,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我國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的意義在于①改善生態 ??? ②凈化空氣?? ③增加資源種類? ?? ④建設美麗中國 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2.五十多載寒來暑往,河北塞罕壩林場幾代人持續造林護林100多萬畝,將原來“黃沙遮天口,飛鳥無棲樹”的荒山禿嶺修復成“藍天白云游,綠野無盡頭”的“華北綠肺”。從人與自然關系角度看,塞罕壩的生態變遷給我們的啟迪是①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相互影響?? ??? ?? ②人類要主動改善生態環境③人類善待自然,自然則滋養人類??? ? ④自然能滿足人類的一切需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春賞桃花夏采蓮,秋摘橘子冬品梅”是新農村的真實寫照。某地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將生態平衡、觀光休閑農業列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規劃之中。該地的這種措施體現了 ①重視農業生產,不重視工業生產 ②重視環境保護,不重視經濟發展③重視環境保護,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4.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環境保護稅法以污染物排放量為環境保護稅的計稅依據,多排污多交稅,少排污少交稅,并對降低排污濃度的企業給予減稅優惠。該法施行能激勵企業①加大環保設施投入 ②主動減少污染物排放⑧改進生產技術工藝 ④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5.2018年5月l8至19日,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會議上指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要落實習總書記要求就必須①堅持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②改變傳統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為特征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③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④放棄高科技和現代化,回到農耕文明社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6.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來到位于長江岸邊的興發集團新材料產業園考察,再次強調長江經濟帶建設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發展經濟必然會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②發展經濟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③要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維護生態平衡,停止開發④開發不能只顧局部的小利益,要有“美麗中國一盤棋”的大意識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③④6.為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某班出了一期宣傳板報,請你參與完成相關任務。 (1)【板塊一:內容解讀】十九大報告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請你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獻計獻策。 (2)【板塊二:踐行綠色發展】“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推動城鄉自然資本加快增值,使重慶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重要政治任務。2017年8月16日,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在萬州區調研時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國家和公民如何為實現綠色發展做出努力。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