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9中考道德與法治時政熱點復習學案--民主精神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9中考道德與法治時政熱點復習學案--民主精神

資源簡介

民族精神
【考標鏈接】
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等狀況的特點、嚴峻性
了解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熱點一】崇尚英雄,學習英雄
材料一:習近平近日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材料二:中央宣傳部8月2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海軍海口艦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習近平對黃群等3名同志壯烈犧牲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黃群、宋月才、姜開斌三位同志面對臺風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無懼,為保護國家重點試驗平臺壯烈犧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對黨忠誠、恪盡職守、不怕犧牲的優秀品格,用寶貴生命踐行了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們是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時代楷模。習近平強調,廣大黨員干部要以黃群、宋月才、姜開斌同志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履職盡責、許黨報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材料三:2018年9月30日是第五個烈士紀念日,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實施以來的第一個烈士紀念日。上午天安門廣場上紅旗招展、禮樂聲聲,莊嚴肅穆的紀念儀式在這里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群眾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紀念烈士、緬懷英雄。
對英烈的緬懷,體現著一個時代的溫度。英雄烈士為國家犧牲,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鑄就民族精神的燈塔、激勵追夢前行的力量。前不久,中央軍委批準,新增了“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杰出科學家”林俊德、“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為全軍掛像英模。從革命戰爭和抗美援朝時期的董存瑞、黃繼光,到建設發展時期的雷鋒、李向群,再到如今的林俊德、張超,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他們敢于犧牲的品質、至死不渝的純粹、舍生忘死的執著,鍛造出中國人不屈的脊梁,令世人所敬仰。學科,網
如何看待英雄,如何評價英雄,不僅檢驗著個體的良知,也是社會風尚的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表達對英雄的崇敬,號召全社會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設立烈士紀念日,在隆重的儀式感中突出銘記歷史、尊崇英雄的主題;表決通過《英雄烈士保護法》,構建保護英烈的全方位體系;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不要讓英雄既流血又流淚”有了更加堅實的制度保障;建立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為烈屬懸掛光榮牌……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標注了黨和國家對于英雄烈士尊崇的新高度,讓緬懷烈士的社會氛圍更為濃厚。
飲水思源,不忘來路,對英烈的尊重,實際上是對初心的叩問。革命戰爭年代,2000萬烈士為民族獨立獻出寶貴生命,有名可考的僅193萬余人。他們的名字或許無人知曉,但是他們的事業永世長存,他們以磐石般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敢于勝利的頑強意志,寫下氣壯山河的偉大史詩。不管歲月如何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英雄烈士的犧牲和奉獻。當前,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打著“戲說”“解構”“還原歷史”的幌子,明里暗里嘲諷抹黑英烈,對這種試圖歪曲歷史真相、瓦解民族精神基座的敗德行為、違法行徑,必須旗幟鮮明反對、毫不手軟打擊。樹立崇尚英雄的良好風尚,才能守護好民族的精神根脈。
尊崇英雄,另一方面也要讓英雄的精神代代相傳。“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對光輝歷史的銘記,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對英烈精神的傳承和發揚,需要體現在每一個人的行動中。從頂著低溫、大風、失壓等惡劣環境實現安全迫降的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建,到32年堅守開山島、把生命獻給祖國的王繼才,再到為保護國家重點試驗平臺壯烈犧牲的黃群、宋月才、姜開斌。時代在變,但那一股子忠誠擔當、恪盡職守、英勇無懼的英雄精神一脈相承。正是有無數像他們那樣的英雄無私守護,在危難之際的挺身而出,換來我們一份歲月靜好,也讓民族精神的高塔巍然聳立。
歷史足跡不容磨滅,英雄精神熠熠發光。其實,英雄從來都不遙遠,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征程長,每一個人都能夠擔當責任、成為英雄。讓尊崇英烈化作社會共識,讓成為英雄變為行動自覺,我們就能夠激蕩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書寫新時代的英雄史詩。
[考點梳理]
1.中華文化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怎樣的價值和作用?(重要性)
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3.中華文化雖歷經滄桑而能薪火相傳、一脈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4.新時代怎樣傳承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5.為什么要堅定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
5.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來自哪里?
(1)不僅來自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傳承與創新、發展,更來自于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生機,來自于實現中國夢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優秀、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力量,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怎樣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實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
(2)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3)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
7.為什么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
(1)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傳、世世發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驟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
(2)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道德文化的遺傳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精華所在。
(3)美德走進生活、走向未來,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8.青少年應怎樣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1)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青少年責無旁貸。
(2)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須身體力行。
9.為什么要傳承和弘揚偉大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10.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及特點是什么?
(1)內涵: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人民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特點: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不斷豐富和發展。
11.怎樣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
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
12.為什么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我們必然堅守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又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價值觀。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中國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價值共識,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3)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
1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是什么?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14.怎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落細、落小、落實。
(2)青少年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敏于思考,注重修養、勇于實踐,明辨是非、善于選擇,認真做事、踏實做人。
[考題演練]
1、舉辦《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中華詩詞大會》等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會有利于(  )
①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 ②增強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③讓中華文化成為世界的主流文化 ④中華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傳承與創新 學;科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一把黃土塑成千萬個你我,動脈是黃河靜脈是長城,五千年的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脈搏……”。下列對中華傳統文化認識正確的有(  )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②結合時代特點繼承和發展一切傳統文化成果 ③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包容力 ④中華文化孕育中華傳統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習近平近日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王繼才的事跡告訴我們(  )
①要樹立愛國情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②要培養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 ③要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 ④為國家作貢獻,要放棄自己的一切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擁有3000多年歷史、作為中國最早成書文字系統的甲骨文,已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審,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甲骨文的入選(  )
①見證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②體現了各國對中華文化的完全認同 ③證明漢字對傳承中華文明的意義 ④對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具有積極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8年9月30日上午天安門廣場上紅旗招展、禮樂聲聲,莊嚴肅穆的紀念儀式在這里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群眾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紀念烈士、緬懷英雄。對英烈的緬懷,體現著一個時代的溫度。英雄烈士為國家犧牲,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鑄就民族精神的燈塔、激勵追夢前行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改革創新 B.勤儉節約 C.勇于犧牲 D.愛國主義
6、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這啟發我們(  )
①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 ②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有義務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弘揚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強中華兒女的愛國主義情感 ④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唯有傳承先烈風骨,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唯有銘記先烈遺志,才有更加光明的未來。“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對光輝歷史的銘記,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對英烈精神的傳承和發揚,需要體現在每一個人的行動中。從頂著低溫、大風、失壓等惡劣環境實現安全迫降的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建,到32年堅守開山島、把生命獻給祖國的王繼才,再到為保護國家重點試驗平臺壯烈犧牲的黃群、宋月才、姜開斌。時代在變,但那一股子忠誠擔當、恪盡職守、英勇無懼的英雄精神一脈相承。正是有無數像他們那樣的英雄無私守護,在危難之際的挺身而出,換來我們一份歲月靜好,也讓民族精神的高塔巍然聳立。
(1)忠誠擔當、恪盡職守、英勇無懼的英雄精神的實質是什么?
答: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為什么“唯有傳承先烈風骨,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換來我們一份歲月靜好”?
答: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8、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堅持全民行動、干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
(1)為什么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強化實踐養成,從娃娃抓起。這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答: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落細、落小、落實。②青少年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敏于思考,注重修養、勇于實踐,明辨是非、善于選擇,認真做事、踏實做人。
【熱點二】建設美麗中國、中國農民豐收節、鄉村振興戰略
材料一:作為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第一批工程區,遼寧省自1978年至今,已累計完成三北工程造林236.65萬公頃,長達1044公里的遼蒙邊界防護林帶已經合龍。
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3月11日發布的《2017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我國國土綠化事業取得了新成績,2017年全國共完成造林736.2萬公頃,森林撫育830.2萬公頃。
材料二: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也是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的生動體現。
2018年9月22日,習近平指出,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是黨中央研究決定的,進一步彰顯了"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礎地位,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秋分時節,全國處處五谷豐登、 瓜果飄香,廣大農民共慶豐年、分享喜悅,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正當其時。
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一是有利于進一步彰顯"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二是有利于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三是有利于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文化傳統。
材料三:2018年6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叮囑隨行的地方領導: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要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長效政策機制,讓廣大農民都盡快富裕起來。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習近平指出,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要尊重廣大農民意愿,激發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堅持以實干促振興,遵循鄉村發展規律,規劃先行,分類推進,加大投入,扎實苦干,推動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
[考點梳理]
1.我們為什么要重視發展中的人口問題?
(1)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全球性問題,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2)人口問題加重了資源和環境的壓力,也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3)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
2.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有哪些?
基本特點 :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低
新的特點 : ①增速趨緩,②出生率低。③老齡化加劇,④男女性別比失衡,
⑤鄉分布不均衡,⑥“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等
3.我國為什么要長期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1)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
(2)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4.我國為什么實施“全面兩孩”政策?
(1)生育要有計劃,但計劃并非一成不變,而要隨著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
(2)我國實施“全面孩”政策,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5.我國的資源現狀有哪些特點?
(1)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
(2)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
6.為什么要關愛和保護環境?
(1)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3)人類關愛和保護環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視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自我毀滅。
7.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
(2)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責任避免自
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
(3)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紛亂”中的有序。
(4)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
8.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1)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
(2)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3)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9.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
(1)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2)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
(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
則,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4)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5)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
[考題演練]
1、為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2016年1月 1日,“全面兩孩”政策正式實施。衛計委于2017年1月發布:2016年我國出生人口明顯增加,兩孩及以上占比超過45%。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我國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B.“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會阻礙我國經濟的發展
C.我國人口國情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D.“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完全解決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
2、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
①能從根本上遏制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
②倡導公民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③有利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
④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促進可持續發展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3月11日發布的《2017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我國國土綠化事業取得了新成績,2017年全國共完成造林736.2萬公頃,森林撫育830.2萬公頃。關于植樹造林國土綠化,下列評論不正確的是(  )
A.體現了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要求
B.占用大量土地,不利于經濟發展
C.有利于實現對我國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保護
D.是因為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必須符合自然規律
4、“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  )
①從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生動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②說明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③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息息相關
④啟發我們為了良好的生態環境要暫停經濟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材料一:2018年9月22日,習近平指出,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是黨中央研究決定的,進一步彰顯了"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礎地位,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秋分時節,全國處處五谷豐登、 瓜果飄香,廣大農民共慶豐年、分享喜悅,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正當其時。學科,網
材料二:2018年6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叮囑隨行的地方領導: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要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長效政策機制,讓廣大農民都盡快富裕起來。
材料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1)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有何意義?
答:一是有利于進一步彰顯"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二是有利于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三是有利于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文化傳統。
(2)我國為什么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答:“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全體人民共同言裕的必然要求。
(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有哪些優勢?
答:我們有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有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億萬農民的創造精神,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有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場需求,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4)制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依據是什么?
答:我國仍處于非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5)實施鄉村報興戰略要以什么思想為指導?
答: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6)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什么? (變式設問:?請你描繪未來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
答: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7)請列舉兩例你觀察到的當前我國農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選擇其中一個問題。說出你解決這一問題的好主意。
(8)我們青少年可以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哪些貢獻?
答:大力宣傳鄉村振興戰略;?關注農村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努力學習,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將來投身鄉村振興打下基礎,等等。
6、材料一: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材料二:7月7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年會致賀信。習近平指出,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夢想。國際社會需要加強合作、共同努力,構建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推動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中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走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全面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共同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
材料三:7月9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栗戰書委員長作了關于檢查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栗戰書說,把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作為今年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目的是通過法律實施監督,保證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保證法律得到全面有效實施,推動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突出環境問題,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衛藍天。
上述材料說明我國堅持什么基本國策?踐行什么發展理念?
答: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2)全面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共同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作為中學生,你打算如何去做?
(3)栗戰書委員長為什么強調把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作為今年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答:因為我國的環境污染和破壞嚴重,環境形勢嚴峻;通過法律實施監督,保證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保證法律得到全面有效實施,推動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突出環境問題;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衛藍天,加快推進美麗中國的建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乌什县| 中阳县| 桃江县| 朔州市| 丹巴县| 尉氏县| 嘉荫县| 长汀县| 台东市| 绥化市| 庆阳市| 丰宁| 大连市| 淅川县| 岑巩县| 镇康县| 霸州市| 梓潼县| 元朗区| 正宁县| 揭东县| 恩平市| 文登市| 邮箱| 灵台县| 京山县| 柳河县| 新和县| 全椒县| 托克逊县| 米林县| 赞皇县| 姚安县| 互助| 杭锦旗| 黎川县| 嘉鱼县| 莱西市| 克东县| 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