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最新部編九年級歷史下冊復習提綱1-4課【背誦提綱】【統編版】?第1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一、拉丁美洲獨立運動1.背景:19世紀初,在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丁美洲地區掀起了一場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2.拉丁美洲曾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3.進程:(1)在南美洲南部地區,圣馬丁先后領導了阿根廷、智利、秘魯的獨立戰爭。(2)在南美洲北部地區,玻利瓦爾先后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他領導南美的獨立戰爭,直至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統治最終結束。4.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爾和圣馬丁二、印度民族起義(1857—1859)1.背景: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加強了對印度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緒日益高漲。2.爆發: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來反抗英國殖民者,農民、手工業者、封建王公也參加起義,起義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3.領導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5.意義: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是19世紀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第2課 俄國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彼得一世改革:目標:18世紀初,向西方學習,實現富國強兵。內容:①建立了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加強了沙皇的專制權力。②他創建了一支紀律嚴明的新式常備軍;③鼓勵興辦手工工場,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④要求貴族必須到車隊或行政機構為國家服務,按功勞和才能提拔;⑤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院,開辦學校,創辦報紙,推行文化教育;⑥提倡西方的禮節服飾與生活方式。作用: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大大増強,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二.農奴制改革根本原因:封建農奴制度阻礙于資本主義發展。??主要人物:亞歷山大二世主要內容: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農奴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錢贖買。意義:是俄國近代歷史的轉折點,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促進社會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農奴制的參與仍然存在,影響俄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第3課??美國內戰---南北戰爭(1861—1865)1、根本原因: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焦點是奴隸制度的廢存問題)2、導火線:1861年3月林肯當選總統。????3、開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隸主挑起內戰4、轉折:兩個法令的頒布(1862年9月)1862年《宅地法》,鼓勵農民到西部耕種?!督夥藕谌伺`宣言》,從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亂地區的奴隸永遠獲得認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軍隊。激發了廣大黑人奴隸和農民的革命積極性。踴躍參軍,扭轉了戰場不利的局面5、勝利:1865年南北戰爭以北方勝利而告終。6、美國南北戰爭的影響: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第4課??日本明治維新1.19世紀中期,統治日本的是:德川幕府2.德川幕府統治時期,日本實行的政策是:鎖國政策3.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國家是:美國4.倒幕派發動政變,支持哪個天皇親政? 睦仁天皇5.幕府統治結束在何時?1868年6.1869年,日本首都遷到: 東京7.日本明治維新開始的時間是:1868年8.使日本迅速走了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的改革:明治維新9.與日本類似,通過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國家是: 俄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