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溫故知新 1、美國獨立戰爭開始的標志、轉折性的戰役、結束的標志是什么?1775年4月,來克星頓的槍聲。1777年,薩拉托加戰役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2、美國獨立戰爭有什么意義?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第3課 美國內戰人教版教育部審定2018 “…...我非常感激林肯總統沒有林肯總統,我就不會成為美國的第一位黑人總統…...”一:南北矛盾的加劇——(內戰的原因)1、領土的擴張 1783年獨立初期的美國領土(205萬平方公里) 1898年完成領土擴張后的美國領土(937萬平方公里) 1860年時的美國領土( 777萬平方公里)美國獨立后,經濟發展迅速,領土不斷擴張。到19世紀中期,美國已經成為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的大國。知識拓展 美國獨立以后,廢除了英國政府頒布的禁止移民向西進的敕令。許多來自東部沿海地區和歐洲的移民紛紛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涌向西部。但隨著西進運動的進行,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殺,其他人被強行趕到更為荒涼的地區,他們的被迫遷徙之路也被稱為“血淚之路” 北方完成了工業革命,屬于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工業生產居世界第四位。南方卻以棉花種植園經濟為主,大量使用黑奴勞動。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2、內戰前南北方經濟 的發展狀況:相關史事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3、內戰前南北方經濟的發展類型的不同加劇了南北矛盾:(1)關稅問題:南方為了擴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換取英國廉價的工 業品, 反對提 高關稅;北方為發展本國工業,要求提高關稅,抵制外國商品的輸人。(2)奴隸制問題(矛盾的焦點):美國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的態度也不相同。南方則力圖擴展奴隸制度,建立新的蓄奴州;北方主張禁止奴隸制度,建立自由州,發展資本主義。雙方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內戰已經不可避免。北方資本主義工業經濟動力織布機廠南方種植園經濟使用大機器生產雇傭自由勞動力生產方式:先進強迫奴隸在種植園中種植棉花、煙草生產方式:落后 ……“懸賞伍拾美元捉拿黑人杰姆.布萊克,他的兩耳都被割去一塊,左手中指齊第二個關節已被砍掉。”“逃跑了一個黑人女孩,名叫瑪麗。她的眼睛上方有一道小傷痕,不少牙齒被敲掉,臉頰和前額烙有字母A。” ……答:北方資產階級為了發展生產,需要大批的勞動力,但南部奴隸制的存在,占用了大量的勞動力。南方種植園主種植棉花,利潤豐厚,但必須使用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所以戰爭的起因是奴隸制的存廢問題。想一想,為什么說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是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北方一些有識之士堅持主張廢除奴隸制,開展廢奴運動。 他們揭露奴隸制的罪惡,積極幫助黑人奴隸逃往北方。4、廢奴運動 在北方,民眾組成了2000多個廢奴社,組織了幫助南方黑奴逃亡的“地下鐵道”。北方的“乘務員”將南方的”乘客“,經過一個個“車站”(廢奴派的住地),秘密轉送到北方。黑人婦女塔布曼曾先后19次只身潛入南方,救出了300多名黑奴。相關史事1、林肯_________________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1860年11月南方以此為發動叛亂借口,7個州宣布退出聯邦,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戰爭,美國內戰爆發。林肯主張限制奴隸制的發展。二:內戰爆發想一想:林肯當選總統后,南方奴隸主做出什么反應?為什么? 1861林肯以200萬票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但在奴隸主控制的南部10個州,他沒有得到1張選票。 人物掃描內戰導火線——林肯當選總統。林肯對待奴隸制的態度:人物掃描 林肯同情黑人奴隸,反對奴隸制度,但擔心如果處理不當,會激化南北矛盾,造成國家分裂。所以他不主張立即廢除奴隸制,而是逐步限制奴隸制的發展。 由于南方蓄謀已久,早有軍事準備,致使北方在軍事上屢屢失利,首都華盛頓也險些被攻占。 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許多城市爆發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轉戰局。2、美國內戰初期戰爭形勢三:北方的勝利3、美國內戰的轉折林肯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這兩個法令深得人心,調動了農民尤其是黑人的積極性。他們踴躍參軍作戰,扭轉了戰場上的被動局面。 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宣布從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亂地區的奴隸永遠獲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參加北方軍隊。《宅地法》內容 1862年,聯邦政府通過《宅地法》,鼓勵農民到西部耕種;《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內容 黑人在南部聯盟的后方發動起義,展開游擊戰爭,牽制敵人4萬兵力。 50萬黑人奴隸逃跑,嚴重破壞了南部種植園經濟。 20萬黑人應征入伍。 25萬人擔任軍隊的后勤工作。 18萬多黑人直接參加了戰斗,其 中13萬多來自南部叛亂各州。《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對戰局的影響獲得自由的奴隸對林肯充滿感激“從未有過的自由感和尊嚴感,因為我不再是仆人,此時已身穿軍裝……” 1862年9月 林肯政府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和《宅地法》。轉折: 《宅地法》規定:凡年滿21歲,沒有參加過叛亂,而且獲得土地是以墾殖為目的美國公民,只要交納10美元登記費,就可以在美國西部得到一塊土地,連續耕種5年,就可以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材料研讀請思考該法令如何促進美國西部地區開發?《宅地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西部墾殖農民的土地要求,確立了小農土地所有制,從而為美國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它的實施也鼓舞了西部農民反對南部奴隸主的斗爭,遏制了奴隸制種植園向西擴展。西部農民為聯邦軍隊輸送了大量的士兵,提供了充足的糧食,對北方取得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1861年7月,北方軍隊進攻里士滿,大敗而歸。林肯面臨巨大壓力美國南北戰爭形勢圖叛亂區域自由區域留在聯邦中的各奴隸州讀表分析,戰爭形勢會怎樣呢?南北方力量對比 北方 南方 人數 2200萬 900萬(包括約300萬黑人奴隸) 軍隊人數(至1865年) 150萬 100萬 工業產量(1860年) 占91﹪ 占9﹪ 鐵路里程 5萬多千米 1.4萬多千米 海軍艦只(至1865年) 700艘 少量 該表反映了南北雙方的不同力量,北方獲勝是必然的。 1865年,聯邦軍隊圍攻“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滿。 1865年,南方軍隊投降。 南北戰爭以北方勝利告終,避免了美國分裂。3、美國內戰的結局 作為分裂國家、挑起內戰的南方叛亂者會有什么樣的結局?1865年,南方投降儀式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最殘酷的一幕。傷亡人數達150多萬,3.7萬人成為寡婦,9萬人成為孤兒,經濟損失達150億美元以上。1865年,南北將領羅伯特·E·李和格蘭特商討投降事宜 格蘭特說:“他們曾經是叛軍,現在又是我們的同胞,我們停止慶祝他們的失敗就是我們對勝利的最好表達。” 李將軍:“只有一件事,我們部隊中的炮兵和騎兵所使用的都是他們自己的馬匹,我想知道,這些人是否能夠保留他們自己的馬匹。” 格蘭特將軍說:“……我認為,你部隊中絕大多數士兵都是小農場主,他們需要馬來種莊稼,……允許所有聲稱擁有自己馬匹和騾的人把他們的牲畜帶回家,為他們那個小農場效力。……” 李將軍是一位常勝將軍,帶領著南軍在劣勢下擊潰了北軍,甚至贏得了相當的戰場主動權,公牛溪戰役、腓特烈斯堡戰役及錢瑟勒斯維爾戰役中大獲全勝。 都記載著他不朽的勝利。然而葛底斯堡一役,他唯一的一場失敗卻讓南方輸掉了戰爭。 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杰出貢獻。4、林肯總統被刺殺1865年,林肯被擁護奴隸制度的狂熱分子刺殺。5、林肯對美國歷史發展做出的貢獻布斯1865年4月14日晚,林肯在華盛頓的福特劇院遭南方派遣的殺 手演員布斯刺殺身亡。 維護了 廢除了 清除了國家的統一,黑人奴隸制度,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6、美國內戰的意義18世紀的美國獨立戰爭摧毀了英國殖民統治,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 一切參加過叛亂的人,只要停止對抗行為,宣誓忠誠并捍衛美國憲法和聯邦政府,都可以免罪。同時恢復他們除了奴隸以外的所有財產。即使是叛亂的首腦人物,如果向美利堅總統提出特別申請,表明自己的改過之意,也可以獲得特赦。 ——林肯《大赦和重建宣言》 問題思考 有人說,美國內戰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說出理由。 美國北方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和南方的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雖然同屬于資本主義經濟,但卻有著很大的差異和矛盾。雙方的矛盾在勞動力、原料、市場三方面日益尖銳。奴隸制的存在,經濟上已阻礙美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政治上成為導致美國國家分裂的潛在因素。林肯總統頒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這就順應了廣大人民的要求,以革命的方式摧毀了黑人奴隸制,解決了人民對土地的要求,獲得廣泛支持,終于轉敗為勝,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根本 原因意義失利——轉折——勝利 經過本課小結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阻礙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維護了廢除了清除了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國家的統一,黑人奴隸制度,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1、以下各項敘述了19世紀中葉美國南北方矛盾尖銳的情況,在正確選項后的括號里畫√。 北方資本主義工業發達,希望實行保護關稅政策 ( ) 南方希望多出口棉花,換取廉價工業品 ( )北方主張在全國廢除奴隸制度 ( )南方主張在全國建立奴隸制度 ( )課后活動√√√√2、林肯在一次講演中說:“一幢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這個政府不能永遠維持半奴隸和半自由的狀態。我不期望聯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確希望它停止分裂。” 根據上述材料,你認為,林肯作為總統,他在內戰中的首要目標是什么?維護國家統一課后活動22歲 生意失敗23歲 競選州議員失敗24歲 生意再次失敗25歲 當選州議員26歲 愛人去世27歲 精神崩潰29歲 競選州議長失敗34歲競選國會議員失敗37歲 當選國會議員39歲 競選國會議員 連任失敗46歲 競選參議員失敗47歲 競選副總統失敗49歲 競選參議員 再次失敗51歲 當選美國總統1809年: 林肯出生在美國一個貧窮的農家 1865年 :林肯遇刺,時年 56 歲 從這份簡歷,我們可以從林肯身上學習到了什么? “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只腳滑了一下,另一只腳也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腳,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1、出身貧寒,但志向高遠;2、意志堅強,百折不撓,不達目的不罷休;3、關心百姓疾苦,對黑人奴隸制度深感不滿;4、熱愛祖國,努力維護國家統一,直至為國獻身。 開國元勛美國國父華盛頓《獨立宣言》的起草者杰弗遜奠定20世紀美國之基礎的西奧多·羅斯福維護統一、解放黑奴的領導者林肯美國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的“總統山” 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林肯當選總統.mp4 林肯遇刺.mp4 第3課美國內戰.pptx 美國內戰爆發(2)雙方力量對比.mp4 美國內戰爆發(5)兩個文件發布.mp4 集美國內戰導入.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