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微課:文化發展與文化自信同學們大家好,下面我要給同學們講的內容是文化發展與文化自信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中華民族不僅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團結統一 、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偉大民族精神為主的優秀傳統文化那么,在中國近現代,在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有沒有形成中國特色的文化呢?革命戰爭年代(1911——1949)形成了以迎難而上、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為主的革命文化例如:堅定革命信念的井岡山精神,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長征精神 ,敢于斗爭,實事求是,為民創業和守業的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社會主義建設(1949——1978)形成了無私奉獻、廉潔奉公、艱苦創業 熱愛祖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主的革命文化例如:愛國奉獻艱苦創業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雷鋒精神改革開放(1978——至今)形成了自立、競爭、效率、民主法制科學、服務、開拓創新等為主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例如: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擊非典精神,頑強拼搏的奧運精神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等等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當前社會上一些人崇洋媚外,熱衷于過洋節吃洋餐,不喜歡本土的節日、民俗、服裝等等。這些說明了什么?對,說明了這些人缺乏文化自信,不尊重本民族文化。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習近平總書記說過 “ 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 由此可以看出文化自信是如此的重要那么,什么是文化自信呢?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隨著改革開放的進展,進入21世紀,中華文化越來越多的走向世界:繼2003——2005年中法互交文化年、2006年中國舉辦“意大利年”、2007年中國舉辦“西班牙年”和西班牙舉辦“中國藝術節”之后,2009——2010年中俄兩國互辦語言年。2010年以來,我國還與德國、加拿大、卡塔爾、埃及、多哥以及部分拉丁美洲國家等舉辦過文化交流年活動。中華文化越來越多的走向世界,有利于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國際文化交流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時代機遇,使我們更好地接觸和了解更多的優秀文化。作為青少年要肩負起讓中國了解世界,更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光榮使命,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中國優秀的文化。同學們你準備好了嗎? 文化發展與文化自信 微課:5000年歷史長河(堯舜禹———1911年辛亥革命)團結統一 、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在中國近現代,在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有沒有形成中國特色的文化? 革命戰爭年代(1911——1949)迎難而上、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1)革命戰爭年代:民族文化的體現井岡山精神主要內涵是:堅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勇奮戰,百折不撓,艱苦奮斗。其中堅定的革命信念是這一精神的主題。長征精神主要內涵是: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于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于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其主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主要內涵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實事求是,艱苦奮斗,依靠群眾,為民創業和守業。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兩個務必”是這一精神的主題。西柏坡精神王家坪八路軍司令部 延安標志:寶塔山延河大橋 毛澤東在延安的舊居 5000年歷史長河(堯舜禹———1911年辛亥革命) 革命戰爭年代(1911——1949) 社會主義建設(1949——1978)團結統一 、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迎難而上、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無私奉獻、廉潔奉公、艱苦創業熱愛祖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49-1978)民族文化的體現主要內涵是: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的精神,講求科學、求實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大 慶 精 神兩彈一星主要內涵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原子彈人造衛星導彈雷鋒精神主要內涵是:其實質和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 5000年歷史長河(堯舜禹———1911年辛亥革命) 革命戰爭年代(1911——1949) 社會主義建設(1949——1978)改革開放團結統一 、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迎難而上、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無私奉獻、廉潔奉公、艱苦創業熱愛祖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立、競爭、效率、民主法制科學、服務、開拓創新等(1978——至今)抗洪精神主要內涵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民族文化的體現改革開放時期(1978—至今)抗擊非典主要內涵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同舟共濟,迎難而上、敢于勝利”的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奧運精神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載人航天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雷鋒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北京奧運精神世博志愿者精神°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對,說明了這些人缺乏文化自信,不尊重本民族文化。當前社會上一些人崇洋媚外,熱衷于過洋節吃洋餐,不喜歡本土的節日、民俗、服裝等等。這些說明了什么? 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 ——習近平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什么是文化自信呢?中華文化越來越多的走向世界,有利于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國際文化交流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時代機遇,使我們更好地接觸和了解更多的優秀文化。作為青少年要肩負起讓中國了解世界,更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光榮使命,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中國優秀的文化。謝謝大家!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微課:文化發展與文化自信.docx 微課:文化發展與文化自信.pptx 文化發展與文化自信.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