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6.2共筑生命家園》教學設計課題 共筑生命家園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九年級學習 目標 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知道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設生態文明的措施;明確綠色發展的意義,堅持綠色發展道路要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樹立節約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及可持續發展意識,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重點 堅持綠色發展道路難點 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欣賞視頻:《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思考:視頻告訴我們什么?師:地球是我們的唯一家園,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我們要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保護地球的內容。 欣賞視頻,回答問題 通過視頻欣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講授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展示幾張風景優美的圖片。 思考:人與自然是怎樣的關系? 詳細解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涵知識拓展:生態補償 2、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做法 (1)出示四張圖片, 思考:人類應該如何做? 師:人類的開發和利用必須符合自然規律 (2)出示圖片。 思考:假如你是牧民,你會怎么做? 師: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3)要堅持兩大基本國策和五大發展理念。詳細解釋兩大基本國策和五大發展理念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1、當代中國發展的共識: 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 2、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做法 (1)處理好經濟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小組合作完成課本85頁“探究與分享”,并談談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2)堅持綠色富國、綠色富民 出示圖片,你從圖片中能讀到哪些信息? 介紹綠色富國、綠色富民 (3)行為上: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 思考:綠色生活方式有哪些? (4)加強制度建設 欣賞視頻《倫敦霧》 小組合作探究:請你分析造成這場災難的原因?對我們有何啟示? 講述我國關于環境保護的立法歷程 (5)建設兩型社會 知識拓展:介紹兩型社會 三、本課小結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瓶頸,為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需要我們共筑生命家園,走一條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堅持綠色發展的道路,堅持生態文明建設。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小組合作完成,并分享交流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小組合作探究,并分享交流 通過圖片的賞析,意識到人與自然的關系 通過圖片的分析,使學生意識到危機感 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增強學生的責任 培養合作精神 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圖片的能力 通過回答,明確綠色生活不只是嘴上說說,更重要的是實際行動 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六課 建設美麗中國第二節 共筑生命家園新知導入播放視頻: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學習目標1.理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2.知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具體措施。3.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4.能夠提出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的具體做法。新知講解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傷害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補償和修復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知識拓展 生態補償是以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態系統服務為目的,以經濟手段為主調節相關者利益關系的制度安排 。更詳細地說,生態補償機制是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的,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運用政府和市場手段,調節生態保護利益相關者之間利益關系的公共制度。生態補償2.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做法濫砍亂伐,毀林開荒超采地下水澆灌農田過度放牧濫挖礦山 (1)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必須符合自然規律 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 一個牧場,牧民有兩種做法,一是適當的控制自己的牲畜頭數,盡量與牧場的承載力相適應;二是盡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頭數……假如你是牧民會作出怎樣的選擇? (2)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3)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清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1.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2.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做法小組合作完成課本85頁探究與分享談談你對這件事的看法?(1)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2)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 將良好的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綠色生活方式有哪些?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盡量少用一次性物品2. 不追求過度的時尚3. 拒絕使用珍貴動植物制品4. 使用節約型水具5. 拒絕過分包裝6. 支持可循環使用的產品7. 盡量購買本地產品8. 一水多用9. 隨手關閉水龍頭10. 消費肉類要適度11. 節約糧食12. 雙面使用紙張13. 垃圾盡量分類入箱14. 隨手關燈,節約用電15. 提倡步行,騎單車,盡量乘坐公共汽車16. 提倡使用布袋與紙袋,建議循環使用思考:倫敦“殺人霧事件”是人類文明的悲劇。請你分析造成這場災難的原因。對我們有何啟示?倫敦霧2018年1月1日,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的單行稅法——《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2015年1月1日,我國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此次修訂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追責處罰力度。只有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的保障。(4)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5)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兩型社會 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通過采取法律、經濟和行政等綜合性措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收益,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更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就是要以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遵循自然規律為核心,以綠色科技為動力,倡導環境文化和生態文明,構建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 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瓶頸,為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需要我們共筑生命家園,走一條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堅持綠色發展的道路,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作出自己的貢獻!小結板書設計1.目前,我國自然保護區已經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類型比較齊全、功能相對完善的體系,在維護生物多樣性、生態安全等方面作出了積極努力。建設我國自然保護區的主要意義在于( )A.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維護自然生態平衡B.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物質保障和智力支持C.為人類的生存和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自然資源D.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消費需求√課堂練習2.有人說:“我們生活的大地上,每一處沙灘,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都是圣潔的。”若要使大地永遠保持“圣潔”,我們應該( )①增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②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③堅持實施計劃生育基本國策④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課堂練習3.《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備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為此,我們必須( )①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堅持優先發展經濟后治理環境的原則④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中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課堂練習4.近年來,我國多地霧霾天氣不斷加劇,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有網友調侃:“溜狗不見狗,狗叫我才走”,“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牽著你的手,卻看不看你的臉”。這警示我們必須( )①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走綠色發展道路,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④把保護環境、綠色發展作為國家的中心工作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課堂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2 共筑生命家園.doc 6.2 共筑生命家園.ppt 倫敦“殺人霧事件”回顧 正常人要靠盲人帶路_高清.wmv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_標清.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