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怎樣讓小車動起來 導學案課型 新授課 備科教師 課時 第一課時主問題 學習 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用推和拉的方式讓制作好的小車動起來,并在推動桌子、拉動椅子時能感受到力。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橡皮筋拉小車時的變化,知道力可以使物 體的形狀發生改變。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舉例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推力和拉力。教學 重點 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見的力,力對物體能產生作用。通過觀察橡皮筋拉小車時的變化,知道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教學 難點 能舉例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推力和拉力。教學 準備 小車、字典、木塊、課件。學 習 過 程環節 學 案 導 案導學 交流:還有什么方法能讓小車動起來? 媒體:展示本課情境圖片。問題:妍妍說推一推可以讓小車動起來,是否真能讓小車動起來?3、媒體:出示本課課題“怎樣讓小車動起來”。目標 明確 1、用推和拉的方式讓制作好的小車動起來,并在推動桌子、拉動椅子時能感受到力。2、通過觀察橡皮筋拉小車時的變化,知道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3、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見的力,力對物體能產生作用。4、能舉例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推力和拉力。 出示目標,明確學習方向任務一 活動 1:讓小車動起來1、自學:自己試一試用推或拉的方法使自己制作的小車動起來。 2、互學:分小組讓小車穿過山洞,并嘗試更多的方法。 3、展學:展示 1、這里有個山洞,要讓小車穿過山洞,有什么方法? 2、活動:分小組讓小車穿過山洞,并嘗試更多的方法。 3、小結:教師對學生成功的做法進行肯定,歸納“推”和“拉”能讓小車動起來。 4、如果把繩子換成橡皮筋,再拉動小車,能成功拉動小車嗎?還會出現什么現象呢? 4、活動:分小組用橡皮筋拉動小車,并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交流:在拉動小車過程中,橡皮筋有什么變化? 5、媒體:播放拉動橡皮筋時橡皮筋變化的視頻。 6、小結:教師根據學生的觀察匯報,整理學生的發現,歸納“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任務二 活動 2:用了力嗎1、自學:思考:用推和拉的方式能讓小車動起來,這是為什么?2、互學:嘗試推動桌子、拉動椅子,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3、展學:分享“桌子能動起來嗎?你有什么感覺?” 4、分組展開“讓字典、大木塊和椅子動起來”的活動。5、評學:分享小組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1、用推和拉的方式能讓小車動起來,這是為什么? 2、任務:你用什么辦法可以讓桌子像小車一樣動起來? 演示:請學生代表進行“讓桌子動起來”的演示。 3、表達:請演示的學生分享“桌子能動起來嗎?你有什么感覺?” 整理:用推和拉的方式讓桌子動起來,是因為用了力。 4、活動:分組展開“讓字典、大木塊和椅子動起來”的活動。 5、小結:教師幫助學生整理“推力和拉力對物體能產生作用”。任務三 活動 3:推力和拉力1、互學: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推力和拉力? 2、活動:完成活動手冊的練習。 3、交流:圖中哪些地方運用了推力和拉力? 4、拓展:舉例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拉力或推力? 1、媒體:播放生活中運用了推力和拉力的圖片和視頻。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推力和拉力? 2、活動:完成活動手冊的練習。 3、交流:圖中哪些地方運用了推力和拉力? 4、活動:小組里每人抽取一張卡片,說說卡片上運用了推力還是拉力。 5、小結: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見的力。 6、拓展:你還能舉例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拉力或推力?板書 設計 第 7 課 怎樣讓小車動起來 推 推力 小 車 動 起 來 拉 拉力拉力拉 橡皮筋 形狀改變 課后反思:這節課滿意的環節有: 。 不足的地方有 。 將采取以下方法去改正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