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心小學___18__ -----__19__學年度第_一_學期____科學___科教學計劃級組長: _ 年級:__一年級_ 一、 學 生 分析 學生情況(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能力發展水平、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等情況) 學生由幼兒園轉入小學,習慣比較差,易失去注意力。 2、學生學習慣養成還需要進一步的培養。3、科學課的課堂常規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鮮的內容,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地指導。 4、學生來自不同的幼兒園,所學技能與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別。 二、 目 標 要 求 1、從兒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和現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便于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出發,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并提高科學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工 作 措 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 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四、教學進度與要求(術科以下表格內容也可以用文字形式)單元 (組) 時間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重點、難點和關鍵 教學手段 與方法 備注 第一 單元 第1至5周 走進大自然;我有好奇心;我們來觀察;4、學會運用工具; 1、關注身邊神奇的自然現象產生好奇好。 2、通過感覺器官來觀察周圍的世界。 3、培養學生觀察大自然的方法和技能。 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 講授法, 討論法, 直觀演示法, 第二 單元 第六至9周 5、常見的水果和蔬菜;6、美味的水果;7、蔬菜長在哪里 1、引導學生認識更多的水果和蔬菜,探究水果和蔬菜的特征、生長環境。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引導學生認識更多的水果和蔬菜,探究水果和蔬菜的特征、生長環境。 自主學習法, 任務驅動法,講授法, 討論法, 直觀演示法, 第三單元 第十至14周 各種各樣的文具 鉛筆和彩筆 常見的尺子 感受不同的文具有不同的外部特征、功能特點。 初步辨別生活中常見的材料。 初步認識的測量工具及了解其功能。 感受不同的文具有不同的外部特征、功能特點。 講授法, 討論法, 直觀演示法, 第四 單元 第15至19周 涼爽的秋天 寒冷的冬天 溫暖的春天 炎熱的夏天 認識一年級四季的天氣現象。引導學生通過參與觀察、記錄動植物的變化的活。 發現自然界季節變化的奇妙,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發現自然界季節變化的奇妙,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自主學習法, 任務驅動法, 講授法, 討論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