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橋初中教育集團2017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歷史與社會部分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C A C A C C A B C D11 12 13 14 15 B B D C D 二、非選擇題(20分) 16.(10分) 百家 人物 思想或主張儒家 墨子 主張“無為”,要求人們順應自然道家 孔子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墨家 韓非子 主張“法治”法家 老子 “兼愛”、“非攻” 兵家 孫武 “以德教化人民”、“克己復禮”17.(10分)(1)春秋時期(1分);齊桓公(齊國)在春秋五霸中最先稱霸。(1分)(2)商鞅變法(1分)影響:變法使得秦國從此強盛起來,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2分)(3)郡縣制(2分)(4)大化改新(1分)依靠“律令”實行統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2分)道德與法治部分一、單選題(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相應題號下方空格內,每小題2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C B B C C D C D C11 12 13 14 15 B D C A C 二、材料題(第16題8分,第17題12分,共20分)16.(1)答:(2分) 尊敬、重視(每個含義1分 ,答案唯一) (2)答:(6分)①積極關注、重視他人;②平等對待他人;③ 學會換位思考;④ 學會欣賞他人。(答案中只要包含以上四個要點中的三個,即得6分;每個要點2分) 17.(1)答:(2分) 材料一是行政違法行為,材料二是刑事違法行為。(材料一答“一般違法行為”算錯;材料二答“犯罪行為”或“嚴重違法行為”也算對) (2)答:(4分)① 因為后者觸犯了刑法,是犯罪行為,具有更嚴重的社會危害性;(2分)②因為犯罪歷來是國家法律打擊的重點,犯罪分子要受到更嚴厲的法律制裁。(2分) (其它答案只要意思符合或接近也算對) (3)答:相同點:(2分)它們都屬于法律制裁措施。(意思接近即給2分) 不同點:(4分)“拘留”是針對行政違法行為的行政制裁措施,由公安機關決定和執行;(2分)“拘役”是針對刑事違法行為的刑罰措施,由人民法院審判決定,有關司法部門執行。(2分) (答案中必須說清楚兩點:① 是什么法律制裁措施?②由什么機構來決定和執行?)八年級期中質量檢測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第 1 頁 共 2 頁高橋初中教育集團2017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答題卷歷史與社會部分(50分)題號 一 二 三 總分 結分人 復分人得分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非選擇題(20分)16、(10分)儒家 墨子 主張“無為”,要求人們順應自然道家 孔子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墨家 韓非子 主張“法治”法家 老子 “兼愛”、“非攻” 兵家 孫武 “以德教化人民”、“克己復禮”17、(1)(2分)(2)(3分)(3)(2分)(4)(3分)道德與法治部分(50分)題號 一 二 總分 結分人 復分人 16 17 得分 一、精挑細選(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把它找出來吧!每題2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材料題(第16題8分,第17題12分,共20分)得分 閱卷人 16.(1)答:(2分) (2)答:(6分) 得分 閱卷人 17.(1)答:(2分) (2)答:(4分) (3)答:相同點:(2分)不同點:(4分)八年級期中質量檢測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答題卷 第 1 頁 共 2 頁高橋初中教育集團2017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命題人:張小明、孫健 審核人:余偉華、黃云剛、宋濤請同學們注意:1、 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含歷史與社會和思想品德兩門學科,每門學科各5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2、 所有答案都必須做在答題卷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3、 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祝同學們取得成功!歷史與社會部分(50分)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30分) 1.古埃及人根據尼羅河水的漲落規律,發明了( ) A.星期制度 B.阿拉伯數字 C.太陽歷 D. 太陰歷2.某歷史學習小組開展“古希臘——西方文明之源”主題探究活動,下列與此主題無關的是A.《十二銅表法》 B.《荷馬史詩》 C.浮力定律 D.亞里士多德 3.成年男性公民格瓦達和妹妹瑪利住在伯里克利時代雅典一小村莊,他們最有可能的經歷是 A.格瓦達因家庭貧困被禁止參加公民大會 B.瑪利參與公民大會期問,格瓦達獨自處理農活 C.格瓦達因擔任政府公職獲得補貼D.兩人一起參與國家議事4. 中印兩國人民毗鄰而居,有很多的相似點,下面所說屬于它們相似之處的有( )①都是亞洲文明古國 ②文明的產生都與大河流域相關③都創立有本民族的宗教 ④古代文明都從未中斷地繼承下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根據律奴法典的記載,種姓之間等級分明,低等級的男子不能娶高于他們等級的女子;首陀羅不能享有財產權;等級越高授予的墓冢越大。上述現象出現在( )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古羅馬6.郭沫若說“由秦到現在兩千多年了,我們依然感覺著春秋戰國在學術思想史上是中國的黃金時代?!笔且驗榇呵飸饑霈F( )A.改革風潮 B.諸侯爭霸 C.百家爭鳴 D.商業繁榮7、馬克思說:“希臘的內部極盛時期是伯利克里時代”。其依據的史實是( ) A、雅典民主制達到全盛 B、成為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C、雅典實行了陶片放逐法 D、產生燦若群星的文化巨匠8.“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边@反映了西周的( )A.禮樂制度 B.分封制度 C.宗法制度 D.等級制度9.阿拉伯人被譽為“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出過重大貢獻。下列有關阿拉伯人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發明了被稱為阿拉伯數字的0—9十個數字符號 ②創立了伊斯蘭教③創作了文學名著《天方夜譚》 ④在東西方文化交流與傳播中起到了積極作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0.我國古代常以“?!薄ⅰ案弊鳛槊⒆?,如孔子的弟子司馬耕,字子牛;這反映了牛耕技術在當時備受人們推崇。牛耕的使用開始于( )A.夏商時期 B.秦朝 C.漢朝 D.春秋時期11.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把夏桀、商紂、秦二世三個歷史人物歸為一類,他們最突出的相似點有( )A.重用人才 B.統治殘暴 C.重視農業 D.輕徭薄賦12.歷史課上老師講了很多成語故事,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下列成語典故中,屬于秦末農民戰爭時的有 ( )①揭竿而起 ②約法三章 ③三過家門而不入 ④破釜沉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漢初統治者吸取秦王暴政,采取了什么政策來恢復經濟( )A.統一貨幣 B.分封制 C.統一賦稅 D.休養生息14.漢朝是中國歷史上長期統一的朝代,漢初的太平盛世是( )A.光武中興 B.貞觀之治 C.文景之治 D.開元盛世15. “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稱璽,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璽,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边@一現象反映的本質是( )A.以玉制璽天子專有 B.收藏玉璽天子喜好 C.皇位世襲君權神授 D.天子至尊皇權至上二、非選擇題(20分)16.將下列諸子百家名稱與其代表人物與思想或主張用直線連起來。(10分)儒家 墨子 主張“無為”,要求人們順應自然道家 孔子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墨家 韓非子 主張“法治”法家 老子 “兼愛”、“非攻” 兵家 孫武 “以德教化人民”、“克己復禮”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論語》材料二:青年毛澤東曾評價過一次變法:“……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憚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執政者之具費苦心也?!?br/>材料三:秦滅六國后,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意見,廢古封國制而以(?。痢。┤ゴ??!瓘闹贫缺旧韥碚f,是以地緣本位的地方政權取代了以血緣關系為本位的地方政權,這是地方政權封建化的主要標志?!讐垡椭骶帯吨袊ㄊ贰?br/>材料四:公元七世紀中期,日本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施一系列改革,為日本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道路,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1)材料一發生在我國什么時期?(1分)該事件對當時爭霸格局有什么影響?(1分)(2)材料二中青年毛澤東評價的“變法”是什么變法?(1分)這次變法對該國有什么重大影響?(2分)(3)根據材料三,在括號A處填上的內容應該是什么?(2分)(4)材料四中的這次改革史稱什么?(1分)使日本成為了怎樣的國家。(2分) 道德與法治部分(50分)一、精挑細選(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把它找出來吧!每題2分,共30分)1.在家里,我們是孩子;在學校里,我們是學生;在商場里,我們是顧客;在公交車上,我們是乘客……上述材料說明:(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②乘客和學生是我們最主要的身份 ③社會生活絢麗多彩 ④我們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2.下列社會關系中既包含血緣關系又包含業緣關系的是:( )A.爺爺與孫子 B.小剛與同學 C.母女倆在同一個醫院工作 D.北大蕭山籍同鄉3.歌德說:“你一走進社會,就該把你心靈的鑰匙拔下,放進口袋。”但也有人說:“你一走進社會,就應尋找鑰匙,打開自己的心靈之鎖。”對此,從養成親社會行為的角度看,我們應當A.對外封閉,防止心靈被污染 B.敞開心扉,積極融入社會C.關注社會,努力尋求幫助 D.堅守理想,改變社會習俗4.從2008年到2012年,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共收到網絡舉報30.1萬件次,其中檢舉控告類舉報21.9萬件次。網絡舉報已成為繼來信、來訪、電話之后又一重要舉報渠道。這說明網絡 A.推動了傳統行業的升級,提升了經濟發展水平 B.拓寬了民主渠道,對保障公民的監督權發揮著重要作用 C.成為眾多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為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 D.縱容了對他人的侮辱和誹謗,不利于傳播正能量5.在課堂上,不能隨便講話;在圖書館,要保持安靜;在公園游覽時,不能攀折花木;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這說明( ) ①生活處處有規則 ②有了規則,就失去了自由③規則約束著我們的行為 ④規則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6.觀察下邊的漫畫,這名女士的言行說明( ) A.她的文化素質很高 B.她做到了自愛自重,言行得體C.她沒有尊重他人的勞動和人格 D.社會分工不同,職責不同 7.黨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24日通過了對黨章的部分修改,在總綱中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边@主要說明了( ) A.某些規則的制定和修改是隨心所欲的 B.規則應人人遵守,即使不是黨員也要遵守黨章的各項規定C.社會生活中處處有規則,只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就能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D.規則并非一成不變的,我們必須與時俱進,逐步改進、充實和完善規則,使之更趨合理8.某市一名高三學生,幾個月來連續逃學上網,因沉迷于網絡游戲而猝死網吧。這一事件警示我們( ) A.現在學生的身體素質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B.網絡會對人們的身體造成傷害,所以我們要拒絕使用網絡 C.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沉迷于網絡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D.網絡信息良莠不齊,耗費人們的時間和精力并影響人們思考的深度9.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八年級某班同學在公園里看到這樣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圖書館,見到這樣的提醒:“這里最需要你的沉默!”來到汽車站,看到這樣的橫幅標語:“自覺排隊,文明候車。”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 ) ①社會的正常運行需要秩序 ②生產秩序與人們生活關系密切③維護社會秩序離不開規則 ④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近年來,少數中國游客在國外旅游時有大聲喧嘩、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這些行為被有關媒體曝光后,影響了中國公民在國際上的形象。對此,我們應告誡這些有不文明行為的游客( )A.在國內可以不拘小節,出國時要注意文明禮貌 B.在做不文明的事情之前,要注意周圍是否有記者C.文明禮貌不僅體現個人修養,而且也關系到國家形象D.外國人也有不文明的行為,所以我們不必在意11.初中生小宇騎車時不小心碰壞了一輛轎車。她留下了一張字條,貼在擋風玻璃上,對車主表示誠摯的歉意,并留下聯系方式,承諾全權負責。她的舉動感動了車主。第二天,小宇收到了車主的短信:“車損事小,誠信最大,所有損失,一筆勾銷。”上述事例說明( )①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 ②堅持誠信可以贏得信任 ③只要講誠信,就可以不賠償 ④誠信做人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12.下表是一份“未成年人犯罪與不良行為關系”的抽樣調查結果。對此,你認為下列解讀正確的是( )不良行為數量 1種 3種 5種 其他占犯罪未成年人比例 20% 26% 45% 9%A.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是從違法犯罪開始的B.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與犯罪行為沒有原則界限C.未成年人違反紀律不要緊,但千萬不能違反法律D.未成年人應防患于未然,自覺杜絕不良行為13. 公交車上,一名進城務工人員正想坐到空座位上時,旁邊的一名乘客斥責道:“不能坐,你把座位弄臟了!”這名乘客的做法是錯誤的,他應當認識到( )①尊重他人是別人的事,自尊是自己的事,這樣做會讓自己沒有自尊 ②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 ③平等對待不同職業的人是尊重他人的表現 ④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清末,一個姓萬的人逃難到鄂西南深山的建始縣。為報鄰里關愛之恩,他自造木筏,承諾為村民擺渡,不收分文。百余年里,萬家一代代人接過船槳,義務擺渡,贏得了村民的交口稱贊。這啟示我們( )①一旦作出承諾,就應當忠實地履行 ②應把對自己負責和對社會負責統一起來 ③堅持無償服務是堅守誠信道德準則的前提 ④無價的誠信能為自己帶來豐厚的物質回報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下面的漫畫中,學生的思想行為錯在 ( ) A.始終將誠信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B.沒有認識到考試成績很重要C.不懂得誠信需要遵循道德和法律 D.忘記了信守諾言是誠信的基本要求二、問答題(本大題包含2小題,第16題8分,第17題12分,共20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查理?卓別林,是喜劇電影的天才演員。德語詩《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作于他70歲生日當天。當時,這位年屆古稀的表演藝術家,歷經滄桑之后,心靈無比寧靜、平和,充滿睿智。他在詩中這樣寫道:“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才懂得,把自己的愿望強加于人,是多么的無禮。就算我知道,時機并不成熟,那人還沒有做好準備;就算那個人就是我自己。今天,我明白了,這叫作‘尊重’!” (1)請寫出“尊重”的兩個含義。(2分)(2)請結合材料中的詩句,談談我們應如何做到尊重他人。(6分)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外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材料二:第二百四十三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br/>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反映的是對什么性質違法行為的懲處?(2分) (2)兩則材料都涉及了“侮辱、誹謗他人”的違法行為,但為什么后者規定的處罰明顯重于前者?(4分) (3)請簡要概述材料中提到的“拘留”和“拘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6分)八年級期中質量檢測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 第 2 頁 共 6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7-1期中八年級社政參考答案.doc 2018-1期中八年級社政答題卷.doc 2018-1期中八年級社政試題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