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液體具有一定的體積,液體的體積是可以測量的。 2.非標準單位的測量會導致結果的多樣,標準單位的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使用標準和非標準單位測量液體的體積。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比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對比較的方法進行分析和統一,有助于確立科學的標準。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能較規范地使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教學難點 用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明確用標準單位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教學準備給每組的材料:3個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個玻璃杯、1個量筒、1條紙帶、膠水、記錄紙若干。教學過程一、比較哪個瓶子水最多1.出示三個不同的瓶子,里面裝有不等量的水。請學生猜測,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多,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說明理由。2.怎樣才能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并說明為什么這么想。(師可適當提示前面所學的關于水的特性,如會流動、有重量、有體積等,鼓勵方法的多樣性)3.交流討論,比較不同的方法,選擇操作最簡單的方法進行實踐操作。4.生實踐操作后匯報結果。(如出現結果差異較大或不同,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二、比較水多多少1.師:現在我們已知2號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嗎?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2.學生討論測量方法預設1:生可能會直接說用有刻度的杯子,師需追問: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沒有有刻度的杯子,該怎么辦?預設2:生可能一時想不出用什么辦法,師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蓋等材料提示、引導,交流這些材料可怎么用。預設3(可接預設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幫助測量,師可追問:用小杯子量了,還多出半杯怎么辦?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確,還有更好的辦法嗎?3.自制刻度線測量(1)如果我們要給一個杯子畫刻度線,這些刻度線有什么用?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刻度間距要相同)(2)生實踐:自制的刻度條,并貼到一個玻璃杯上,再次比較三個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將測量結果記錄下來。(3)交流測量結果,發現并討論問題:測量的結果相同嗎?你們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測量結果不同呢?我們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三、認識并使用量筒1.師介紹量筒,并提示“測量要求”,問: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和我們自制的刻度比較,有哪些區別?為什么量筒要平放?為什么視線要與液面保持水平?2.請學生用量筒測量三瓶水的多少,并匯報測量結果。(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量筒,或上課時間不夠,可采用教師演示方式進行)3.師:你們知道這樣一瓶礦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嗎?(出示食物或照片)這個數值就表示了一瓶礦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體積了。4.師: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教科版 三年級科學上冊溫馨提示1.瓶里的水不要灑了。2.比較時要將兩個杯子平放、靠近一點。3.在杯子上作上記號,不要調換了。3.眼睛要平視杯子。4.記錄員不要忘記及時記錄你們的實驗結果。瓶子相同,水位高的( )。水位相同,瓶子大的( )。 (1)準備采用哪種方法?(2)都需要什么材料?(3)小組內怎樣分工? 量筒是用來量取液體體積的一種玻璃儀器,一般有10ml,25ml,50ml,100ml,1000ml等規格。量筒小知識量 筒溫馨提示1.杯里的水不要灑了。2.使用量筒要十分小心,不要摔破了。3.量筒要平放,眼睛平視,與水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再讀數。4.記錄員不要忘記及時記錄你們的實驗結果。 應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觀察刻度時,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的體積數。否則,讀數會偏高或偏低。怎樣讀出所取液體的體積數?《比較水的多少》記錄表一第( ) 組我們組的猜測:________號瓶的水多。通過實驗知道了:______號瓶的水多。《比較水的多少》記錄表二(用量筒測量的結果)我們小組得出的結論:______ 號瓶的水比______號瓶的水多_________。瓶子 1號 2號水量 醫生告訴我們:人每天喝水的量不能少于1500ml。老師昨天用自己的水杯喝了兩杯,這認為夠不夠?怎樣才能知道? 回家量一量你爸爸、媽媽喝水的杯能裝多少水,了解他們每天喝水的量夠不夠1500ml?記錄表:比較水的多少用自制刻度線測量的結果材料準備:刻度尺、鉛筆、杯子、水、三個大小不同的透明塑料瓶(1號瓶子、2號瓶子、3號瓶子)探究過程:畫刻度線。將刻度線貼在杯子上。分別將三個瓶子中的水倒入杯子中,并記錄刻度線。比較哪個瓶子中的水多。 1號瓶中的水 2號瓶中的水 3號瓶中的水 水的多少 探究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比較水的多少》參考教案.doc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課件.ppt 實驗器材:認識量筒.swf 記錄表:比較水的多少.doc 量筒、燒杯-原創視頻-搜狐視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