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空氣占據空間嗎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空氣占據空間;空氣占據空間的多少(體積)是可以變化(被壓縮或被擴張)的。過程與方法:用實驗方法證實空氣確實占據空間;用對比實驗控制條件的方法,進行觀察;在科學事實的基礎上進行預測和解釋。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形成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知道空氣與其他物質一樣,能夠占據空間,但空氣占據空間的多少是可以改變的,認識到空氣是一種物質。教學難點用實驗方法證實空氣確實占據空間,空氣占據空間的多少是可以改變的,并在科學事實的基礎上進行預測和解釋。教學準備給每個小組準備:1個玻璃瓶、1個玻璃杯、2個注射器、4根吸管、紙巾2張、1塊橡皮泥。給每個學生準備:記錄紙一張、維恩圖一張。教學過程一、空氣占據空間1.用“烏鴉喝水”的故事引入,師操作演示,并引導學生思考:瓶中的水為什么會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氣,能讓水上升嗎?2.出示材料,用這些材料能否讓裝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來?(保證不傾斜瓶子)3.聯想平時喝盒裝飲料時,有什么經驗?這些材料該如何使用?4.知道學生分組實驗,提示學生注意觀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沒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嗎?是什么原因讓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氣,水還能上升嗎?如果想讓瓶中的水不斷上升,你們的辦法是什么?5.分組實驗完成后,交流。重點解釋實驗發生的現象。二、杯中的紙會濕嗎?1.師演示,將紙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請學生預測: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紙巾會不會被水浸濕,為什么?2.請各小組實驗,請學生思考實驗中要注意:杯子要豎直倒扣入水中,紙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來。3.生實驗,記錄實驗時的現象及自己的思考。交流實驗情況:杯中的紙巾有沒有被水浸濕,水為什么不能進入杯子里面。思考討論:這兩個實驗都說明了什么?你們對空氣的性質有了什么新的認識?三、空氣占據空間的變化1.出示注射器,請學生分別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氣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樣大的力向下壓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對比一下,有什么不同。2.學生實驗3.報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氣,在活塞下壓或上拉時,有何不同。并請學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氣在活塞向下壓和向上拉時,可能會有什么變化,并嘗試結合圖來進行解釋。4.交流自己的畫和自己的想法。5.介紹壓縮空氣在生活中的運用,如皮球、噴水瓶、氣槍等(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壓縮后的空氣的特性)6.把這節課所了解的關于水和空氣的知識在維恩圖中進行補充。教科版 三年級科學上冊來做一個實驗 把一團紙放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將杯子倒扣在水中.預測一下,紙團會濕嗎?為什么?結論: 空氣占據空間。 我們知道水和空氣都可以占據空間,可空氣和水比較,又有什么不同嗎? 活塞針筒刻度注射器推拉實驗實驗要求:1.用手指輕輕推拉活塞,仔細觀察實驗現象。2.比較:兩者有什么不同?發現: 空氣占據空間的大小可以變化。空氣和水的比較水空氣占據空間不能變化占據空間可以變化(易壓縮或擴散)能占據空間 瓶子里有一些水,不傾斜瓶子,你們能不能利用今天學的知識(空氣)把水從瓶子里擠出來?實驗材料:橡皮泥、吸管、瓶子先討論一下。想一想:①橡皮泥有什么用?②你怎樣讓空氣進入瓶中?③你又用什么辦法利用空氣去擠水?作業:1)生活中還有很多空氣占據空間的例子,請同學們搜集并記錄下來。下節課來匯報。 2)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空氣可被壓縮的性質?請記下來,下節課與同學一起分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空氣占據空間嗎》參考教案.doc 《空氣占據空間嗎》教學課件.ppt 拓展探究:小船為什么上升了.swf 拓展探究:氣球為什么吹不大.swf 拓展探究:水為什么流不進瓶子里.swf 科學探究:杯子里的紙團為什么沒被打濕.swf 科學探究:空氣在哪里.sw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