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8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檢測卷歷史與社會三、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小題,20分。將正確的答案填涂到答題卷的相應位置)24.大河流域是孕育人類文明的搖籃。下列選項搭配正確的一項是( ▲ )A.尼羅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B.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C.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D.黃河、長江流域——中國——種姓制度25.文字的發明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下列選項中,( ▲ )發展成為當今世界流傳最廣和最通用的文字。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腓尼基字母文字 D.甲骨文26.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分裂時期,也是第一個大變革時期,更是一個大發展時期。這一時期,促進“大發展”的因素有( ▲ )①鐵農具的使用 ②井田制的推行 ③牛耕技術出現 ④青銅農具的使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7.有個歐洲人說他不出國,就能游覽地中海沿岸各地風光。據此推斷,他應該生活在( ▲ )A.羅馬帝國時期 B.羅馬共和國時期 C.亞歷山大帝國時期 D.阿拉伯帝國時期28.某班歷史學習小組開展“古希臘——西方文明之源”主題探究活動,下列與此主題無關的是( ▲ )①《荷馬史詩》 ②《天方夜譚》 ③《擲鐵餅者》 ④《十二銅表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9.古希臘雅典城邦的公民大會是其最高權力機關,決定內政、外交、和平與戰爭等重大事務。你認為參與公民大會的人應該是( ▲ )A.所有公民 B.成年女性 C.成年男性公民 D.外邦人30.意大利科學家布魯諾因反對教會、批判神學而被捕入獄,最后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的火刑柱上。在中世紀,經常會有像布魯諾這樣的人被視為“異端”而受到教會的審判。這一現象說明( ▲ )A.中世紀時,西歐封建等級制度森嚴 B.西歐封建國家管理權力比較分散C.教會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D.在精神文化領域,神權凌駕一切31.歐洲有一句名諺:“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克人的手。”其中對“阿拉伯人的口”理解正確的是( ▲ )A.阿拉伯人創造了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創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C.阿拉伯人在東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橋梁作用D.8世紀阿拉伯地跨歐亞非三大洲32.亞歷山大帝國和阿拉伯帝國都曾對世界造成重大影響。它們的共同點有( ▲ )①都是通過武力向外擴張 ②都發展成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③都誕生了世界性的宗教 ④都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3.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按其產生的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蘭教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34.以下是某同學制作的我國古代王朝更替表的一部分,表中M、N分別應填( ▲ )夏 → 商 → M → N → 秦 → 漢A.西周、東周 B.西周、春秋 C.春秋、戰國 D.東周、戰國35.在我國古代,每個王朝建立后,統治者都會推行一系列制度來鞏固其統治地位。下列朝代與其實行的制度,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夏朝——世襲制 B.西周——禮樂制度C.秦朝——分封制 D.西漢——刺史制度36.假如你穿越到西周,你能看到的景象有( ▲ )①諸侯在自己封地內管理事務 ②百姓可以自由買賣土地③私塾中夫子在教授《論語》 ④貴族在祭祀中使用編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7.下列成語典故按其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焚書坑儒 ②一箭之仇 ③立木取信 ④破釜沉舟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38.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人把夏桀、商紂、秦二世這三個歷史人物歸為一類,你認為他們最突出的相似點在于( ▲ )A.雄才大略 B.重視農業 C.統治殘暴 D.重用人才39.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作出準確判斷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列對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的判斷,準確的一項是( ▲ )A.孟子——春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 B.陳勝吳廣——成功推翻秦朝的統治C.隸書——秦朝頒行全國的標準文字 D.休養生息——漢初恢復經濟的政策40.右圖所示為“秦朝行政系統簡表 (?http:?/??/?www.21cnjy.com?)”,它直觀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級行政機構之間的關系,形象地說明了秦朝政治體制的本質。這一政治體制是( ▲ ) A.皇帝制 B.官僚制 C.郡縣制 D.中央集權制 41.歷史學界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確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了孟子的一個思想的正確——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治者的默認。”這一評論中“孟子的一個思想的正確”指的是( ▲ )A.無為而治 B.以法治國 C.“仁政”思想 D.“兼愛”“非攻”42.西漢賈誼認為秦朝滅亡的原因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大臣陸賈也認為“秦失之者,乃舉措暴眾,而用刑極度也”。秦朝“仁義不施”、“用刑極度”表現在( ▲ )①焚書坑儒 ②誅殺功臣 ③強征民力 ④嚴刑酷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3.對比學習法是學習歷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有同學在對比秦始皇和漢武帝的相同點時總結了以下四點,你認為其中有誤的一項是( ▲ )A.秦始皇和漢武帝都結束分裂狀態實現了全國統一B.秦始皇和漢武帝都采取一系列措施鞏固中央集權C.秦始皇和漢武帝的重大舉措都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D.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某些舉措也產生了消極影響四、非選擇題(共3小題,30分,所有答案須答在答題卷上,否則概不評分)44.在動畫片《飛屋環游記》中,卡爾爺爺和小男孩拉塞爾乘坐飛屋,沿著北緯30°附近,開始了神奇的亞非古國之行……閱讀他們此次游記的部分內容,回答問題。(9分)內容一:我們看到一條長河自南向北縱貫國土,這條河流正洪水泛濫。可奇怪的是,這里的人們不僅沒有驚慌失措、四散奔逃,反而興高采烈、載歌載舞……內容二:我們看到兩條并行奔騰的河流,河岸建有許多農業灌溉系統;這個國家最大的城市中,有神廟、宮殿,還有一座美麗的“空中花園”……內容三:這個國家的人們修筑攔河堤壩,引水灌溉農田,種植棉花;城市中有許多寺廟,人們用十個數字符號記賬……內容四:我們來到了仰慕已久的國度,這里的人們勤勞智慧,創造了很多令人驚嘆的東西;他們將文字刻劃在龜甲和獸骨上……(1)內容一描述的是哪個文明古國的景象?為什么洪水泛濫,這個這里的人們反而興高采烈、載歌載舞?(2分)(2)說出內容二中的這兩條河流的名稱,并列舉一項該地區沿用至今的文明成就。(3分)(3)內容三中的寺廟是哪一宗教的建筑?其中的數字符號被哪一民族改造并傳播?(2分)(4)內容四描述的是哪一文明古國?請列舉一項該國創造的“令人驚嘆的東西”。(2分)45.變革與改新,是興利除弊、振興國家的重要手段。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1分)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論語》材料二:毛澤東曾評價過一次變法:“ (?http:?/??/?www.21cnjy.com?)……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憚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執政者之具費苦心也。”材料三:公元七世紀中期,日本仿效中國制 (?http:?/??/?www.21cnjy.com?)度,實施一系列改革,為日本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道路,把日本歷史推入一個新時代。(1)材料一“管仲相桓公”發生在我國哪一歷史時期?該事件有何影響?(3分)(2)材料二中毛澤東評價的是什么變法?這次變法在當時有什么重大影響?(3分)(3)材料三中日本的這次改革史稱為什么?這次改革對日本的發展有何影響?(3分)(4)這三次變革對我國當前的現代化建設有什么啟示?(2分)46.學習歷史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對中國當時和后世的社會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材料二:孔子之道,遠傳于四域,東經朝鮮,波及日本;南則風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歐美,英、法、德、美、意、奧之學者,熱心研究孔子者,歲熾日烈……就全世界觀之,《論語》之價值,已與《新約全書》競勝。——(日)島南戈吉郎《諸子百家》材料三:李大釗認為,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數千年前之殘骸枯骨”、“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保護君主政治之偶像”。由此,李大釗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口號。(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出儒家學派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各一例。(2分)(2)依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孔子之道”所產生的影響?(2分)(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請指出儒家思想成為“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始于哪位皇帝的哪項措施?其直接目的是什么?(4分)(4)結合上述材料,說說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傳統文化?(2分)天臺實驗中學2018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檢測卷答案歷史與社會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小題,20分)1-5 BCAAD 6-10 CDCBD 11-15 ACBBC 16-20 DDCBA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30分)21.(1)古埃及(1分)尼羅河水泛濫為古埃及帶來天然沃土,有利于農業生產。(1分)(2)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2分)星期制度(1分)(3)佛教(1分)阿拉伯人(1分)(4)中國(1分)司母戊鼎(1分)22.(1)春秋時期(1分)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齊桓公最先確立霸主地位。(2分)(2)商鞅變法(1分)使秦國國力大增,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2分)(3)大化改新(1分)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2分)(4)例:堅持改革,與時俱進;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言之有理即可,任答一點2分)23.(1)政治理想: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反對殘暴統治和任意刑殺;“仁政”(2分)道德準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孔子之道”不僅影響我國周邊國家,而且影響到歐洲和美洲,成為影響世界的學說思想。(2分)(3)漢武帝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分)直接目的:實現思想“大一統”,保證皇帝的權威和朝廷政令的推行。(2分)(4)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和發展。(言之有理即可,2分)2018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檢測卷道德與法治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將正確的答案填涂到答題卷的相應位置)1.在印度發現的“狼孩”雖然經過孤兒院十年的撫養,但他17歲時的智力僅相當于正常環境中成長的三四歲孩子的智力水平。“狼孩”為什么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呢?其根本原因是( )A.個人生活離不開社會 B.“狼孩”智力低下C.社會離不開個人 D.“狼孩”是在狼群中長大的井然有序的社會生活離不開社會規則的維系,社會規則劃定自由的邊界,保障眾的自由。據此回答2、3兩題。2.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社會規則有很多。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應遵守的社會規則有( )①道德 ②紀律 ③法律 ④宗教信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在上述的社會規則中,“最剛性的社會規則”是( )A.① B.② C.③ D.④4.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根據社會關系建立的基礎,社會關系可分為( )①血緣關系 ②地緣關系 ③邊緣關系 ④業緣關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小華在家里是孝敬父母的孩子,在學校里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在社區是以禮待人的好鄰居,在路上是遵守交規的行人。這則材料告訴我們( )①每個人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②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 ③人在同一時期面對不同的社會關系 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的身份不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副對聯啟示我們要( )①熱心幫助他人 ②主動關心社會 ③積極融入社會 ④傾力奉獻社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車間重地,安全第一”“社會管理社會治,綜合治理綜合抓”。這兩幅宣傳標語告訴我們,在生活中需要遵守( )①生產秩序 ②交通秩序 ③社會管理秩序 ④公共場所秩序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8.2016年1月,我國對現行的計劃生育政策進行了調整,全面實行一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這說明( )A.要堅定的維護新規則 B.要為制定新規則獻策C.規則因社會的需要而改進 D.規則因社會的發展而廢除9.規則保障我們的自由。面對規則,我們應持有的正確態度有( )①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 ②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遠離規則 ③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 ④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10.英國哲學家曾說“人生來就是平等的,自然在身體和精神兩個方面平等地創造了人。”這里的“平等”主要是指( )A.人格平等 B.法律平等 C.經濟平等 D.政治平等11.“我不同意你所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名啟示我們( )A.恃才自傲,特立獨行 B.尊重人格,平等待人C.謙虛好學,欣賞他人 D.堅持己見,決不妥協12.《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規定:“使用禮貌用語,講話注意場合,態度友善,要講普通話。接受或遞送物品時要起立并用雙手。”這就是說,我們對人有禮,主要表現在( )①關注他人 ②語言文明 ③儀表端莊 ④舉止文明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是( )A.觸犯刑法性 B.應受刑罰處罰性 C.嚴重社會危害性 D.刑事違法性14.《論語》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下列選項與這一觀點的要求一致的有( )①以誠待人,以信交友 ②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③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16年7月起,浙江省湖州市將水費的繳納納入銀行征信系統,如果用戶無正當理由欠費兩期以上,皆可能納入征信系統,并會影響其貸款申請、信用卡申請等經濟活動。該項舉措告訴我們要( )①加重對失信者的執法力度 ②十分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 ③營造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 ④不斷完善誠信體系的建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下圖顯示的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是( )A.道德 B.紀律 C.法律 D.班規17.人們行為的底線是( )A.不說謊 B.不違紀 C.不違法 D.不犯罪18.下列各種處罰中,屬于刑罰的是( )①行政拘留 ②拘役 ③罰金 ④罰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某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不顧國家相關法律規定,擅自設立“攤位費”,向全區個體屠宰戶收取每個攤位50元費用。無奈之下,該區90戶個體屠宰戶聯合起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據此回答19、20題。19.這些個體屠宰戶應該向( )提起起訴。A.人民法院 B.人民檢察院 C.公安機關 D.人民政府20.他們提出的訴訟屬于( )A.法律援助 B.刑事訴訟 C.民事訴訟 D.行政訴訟二、非選擇題(共3題30分,所有答案須答在答題卷上,否則概不評分)21.(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16年12月6日,“崇高天臺 感動人物”評選活動經天臺縣文明辦層層篩選,最終評選出15位“首屆天臺縣道德模范”,其中原縣實驗小學校長陳彩爐、雷峰鄉潘岙楊村黨支部書記楊善福、天臺縣實驗小學數學骨干教師許曉陽等3位因誠實守信入選。(1)誠信對個人而言,有哪些重要性?(4分)(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如做一個有誠信的人?(6分)22.(10分)閱讀漫畫,回答問題。小明“網”事(1)結合兩幅漫畫,分別說明網絡有哪些影響。(4分)(2)漫畫一和漫畫二共同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2分)(3)綜合上述信息,結合課本所學知識,我們應如何正確利用網絡?(4分)23.(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社會青年王可在2018年10月19日(周五)下午放學后,來到某中學大門外,對八年級學生張慶同學進行敲詐勒索,從張慶同學身上搜刮到68元錢,張慶的好友周益趁機報警。警察及時趕到,將王可抓獲。警方對王可進行法制教育后,鑒于其對社會的危害性相對輕微,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王可作出罰款500元、并處行政拘留7天的處罰。(1)請從兩個不同角度,結合材料分析王可的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4分)(2)八年級的張慶同學還可以如何同不法分子作斗爭?(請從理論和具體做法兩個角度作答)(4分)(3)生活在法治社會中,王可的行為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什么警示?(2分)漫畫二漫畫一(第22題圖)PAGE 5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期中檢測試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將正確的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1 2 3 4 5 6 7 8 9 10A A C B A D A C C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C C A D C C C A D二、非選擇題(共3題30分)21.(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誠信對個人而言,有哪些重要性?(4分)①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的一個價值準則,是一種道德規范和品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分)②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2分)(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如做一個有誠信的人?(6分)①樹立誠信意識,真誠待人,信守承諾(2分)②運用誠信智慧,權衡利弊,既恪守誠實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隱私(2分)③珍惜個人誠信記錄(2分)22.(10分)閱讀漫畫,回答問題。(1)結合兩幅漫畫,分別說明網絡有哪些影響。(4分)①漫畫一說明網絡有積極作用,網絡豐富日常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查閱資料,學習新知(2分);②漫畫二說明網絡有消極作用,沉迷網絡,影響學習和生活(2分)。(2)漫畫一和漫畫二共同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2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或網絡交往對我們既有利也有弊。(2分)(3)綜合上述信息,結合課本所學知識,我們應如何正確利用網絡?(4分)①理性參與網絡生活,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有關的信息,不沉溺網絡,學會“信息節食”(2分)②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③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網絡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④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⑤要傳播網絡正能量(②③④⑤任1點2分)23.(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請從兩個不同角度,結合材料分析王可的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4分)①從危害程度的角度看,王可的敲詐勒索行為對社會的危害性相對輕微,(1分)屬于一般違法行為(1分)②從違反法律的角度看,王可的行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受到罰款500元,并處行政拘留7天的處罰(1分),屬于行政違法行為(1分)(2)八年級的張慶同學應如何同不法分子作斗爭?(請從理論和具體做法兩個角度作答)(4分)①理論上: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不法分子作斗爭。(2分)②具體做法上:虛張聲勢,巧妙周旋;記住體貌特征;了解去向;保護好現場(及時撥打110除外,任2點得2分)(3)生活在法治社會中,王可的行為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哪些啟示?(2分)①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1分)②要增強法治觀念,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行規(1分)PAGE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8學年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期中檢測卷.doc 2018學年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期中檢測卷答案.doc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期中檢測試卷.doc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期中檢測試卷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