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們知道的磁鐵一、教材簡析:這一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由兩個活動組成,第一個活動是學生交流自己知道的關于磁鐵的事情;第二個活動是引導學生從三方面整理自己知道的有關磁鐵的知識。本課第一個活動是第二個活動的前提和基礎,第二個活動是第一個活動的發展和深化。通過兩個活動,讓學生們充分地講述并交流自己知道的有關磁鐵的事情,在交流中對已經知道的知識進行一定的梳理,最后提出想知道的問題。三年級的學生幾乎都見過磁鐵,多數學生都饒有興趣地玩過磁鐵,他們對磁鐵能吸住一些物體,兩個磁鐵有時會吸在一起,有時會相互推開,感到非常奇怪。在玩的過程中,對磁現象有了一定的認識,也產生了一些疑惑。他們愿意表述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有進一步深入研究磁鐵的愿望。學生通過本課可以學習表達與交流,傾聽與思考,整理和共享大家知道的關于磁鐵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研究磁鐵的興趣。 教師通過本課可以了解到學生對于磁鐵已經知道了什么,還不知道什么,對磁鐵的理解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學生們關注什么,沒有注意到什么……這些,對結合學生實際組織好本單元的探究活動是十分必要的。二、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科學概念:磁鐵有多種形狀;磁鐵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質,被廣泛地應用在許多方面。(二)過程與方法: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關磁鐵的知識;觀察磁鐵形狀,根據形狀給磁鐵取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整理知識。(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了解磁鐵的用途,體會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樂于表達和交流,善于傾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教學重難點:重點: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關磁鐵的知識。難點:整理自己知道的關于磁鐵的知識。教學準備:盛半瓶水的平底燒瓶1只,釘子1枚,各種形狀的磁鐵若干,應用了磁鐵的實物若干,年糕條1條,記錄小紙條若干(做成橢圓形),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用的畫有橢圓形的大網狀圖1張,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 1.師出示一只盛半瓶水的平底燒瓶,燒瓶里沉有一枚鐵釘,在不倒掉水的前提下,讓學生想辦法取出鐵釘。指名學生上臺試試,講講為什么會想到用吸鐵石來完成這件事?2.師指著磁鐵指出:剛才同學們都叫它吸鐵石,這是我們在生活中的叫法,在科學上,它有一個學名叫“磁鐵”。(板書:磁鐵)3.揭題:板書完整課題二、交流磁鐵的知識1.你能說出一條你已經知道的關于磁鐵的知識嗎?2.進行“我們知道的磁鐵”小組交流會。教師課件提示:可以從已經知道的磁鐵的形狀,哪些物體上用到了磁鐵,磁鐵有哪些特殊的本領等方面來交流,并且及時做好記錄,記錄時,要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記錄在小紙條中(教師范寫),每一條知識寫一張,不要重復,也可以用簡單的圖畫來表示。3.學生分組交流。4.進行全班交流會(師播放課件,提示學生坐好)。指定3~4個小組上臺邊在實物投影儀上擺放記錄的橢圓紙片邊介紹。教師提醒下面的學生仔細傾聽,當發現同學介紹的和自己組一樣時,在紙條上做上記號,輪到自己組介紹時不要再重復。三、整理磁鐵的知識1.同學們,當我們遇到這么多的知識時,我們經常要把它們整理一下,我們一般把相似的知識歸為一類,現在你能用這個方法來整理一下這些知識嗎?2.指名學生上臺整理,并講講為什么這么整理。3.師歸納并在網狀圖上做記號:“形狀”(貼紙)。4.從磁鐵的形狀方面來整理,認識幾種常見的磁鐵。(1)認識環形磁鐵。出示環形磁鐵,讓學生根據形狀取名,教師用“五環”課件引導,并在橢圓紙條上記錄后粘貼在網狀圖上。(2)認識蹄形磁鐵。出示蹄形磁鐵,讓學生根據形狀取名,教師用“馬蹄鐵”圖片課件引導,并在橢圓紙條上記錄后粘貼在網狀圖上。(3)認識條形磁鐵。出示條形磁鐵,讓學生根據形狀取名,教師用“年糕條”實物引導,并在橢圓紙條上記錄后粘貼在網狀圖上。5.從磁鐵的用途方面來整理。為什么要把磁鐵做成這么多的形狀?剛才我們整理出了很多有關磁鐵作用的知識,我們也可以用另一個詞語來表示“用途”(師帖紙,并用線連接起來)。6.從磁鐵的性質方面來整理。剩下的知識都是指磁鐵的什么?這些本領石頭有嗎?木頭有嗎?這些本領只有誰有?只有磁鐵才有這些本領,我們就可以把它們稱之為磁鐵的“性質”(師貼紙,并用線把磁鐵的性質連起來)。7.體會整理知識的好處。經過我們的整理,現在,我們知道的關于磁鐵的知識就清楚多了,所以說,整理知識在我們的學習中有著很大的作用。現在,你能根據這張圖,有條理的給大家介紹一下磁鐵的知識嗎?(三)課外延伸學了這節課后,你還想知道磁鐵的什么知識呢?這些知識,將會在下面幾課的學習中去探索,同學們在課外可以做些小實驗或者找些資料先自我探究一下。在古代有一個俠客,他不光武功高強,而且常常莫名其妙的得到很多好的兵器。盡管有這么多的好刀,但是他卻始終使用他那一把看上去很普通的刀。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他的這把普通的刀有種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其他的兵器只要遇到它就會被它給吸住,力氣小的人和他交戰往往會讓兵器脫手,撒暗器也不管用,那些鐵制的暗器還沒有傷到他,只要他用他的這把神奇的刀在面前揮舞幾下,暗器就被它全部吸住了。因此和這個俠客交過戰的人都稱他的這把刀為“寶刀” 神奇的寶刀 東漢王充在《論衡》中寫道:“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最初發現的磁體是被稱為“天然磁石”的礦物,其中含有主要成分為Fe3O4,能吸引其他物體,很像磁鐵. 上海磁懸浮列車專線西起上海地鐵龍陽路站,東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列車加速到平穩運行之后,速度是430公里/小時。這個速度超過了F1賽事的最高時速,車廂里上下顛簸很小,左右搖擺得相對還大一些。條形磁鐵 方塊形磁鐵 環形磁鐵 圓餅形磁鐵 蹄形磁鐵 槽形磁鐵 為什么磁鐵要做成這么多的形狀呢? 我們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鐵?磁鐵在這些地方有什么作用。思考:磁性白板門吸磁性文具盒研究磁鐵的性質:材料:磁鐵、紙、回形針5枚,指南針時間:10分鐘比一比哪一組的發現磁鐵的性質多,而且有價值。(可以用大五角星表示重大發現,小五角星表示小發現) 要求:材料發到手后,按秩序一個一個研究,不要搶,不要敲擊磁鐵,一個同學在研究的時候, 其他同學好好想想,還有沒有新的研究方法。(一位同學記錄,把發現的磁鐵性質記錄在習作上P62;另一位同學匯報)1.磁性:能夠吸引鐵質物體的性質2.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3.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 小磁針靜止時指南的磁極叫做南極,又叫S極;指北的磁極叫做北極,又叫N極。 4.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 5.變無磁性物體為有磁性物體叫磁化,變有磁性物體為無磁性物體叫退磁.【問題】 磁體之間是通過什么發生相互作用的呢?拓展知識:地磁場1、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磁體2、地球周圍空間存在的磁場叫地磁場3、地磁的北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地磁的南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但兩者并不完全重合,它們之間的夾角稱為磁偏角。近百年地球磁場衰減 地磁場的減弱是可能導致磁場方向倒轉的預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我們知道的磁鐵》__參考教案1.doc 《我們知道的磁鐵》教學課件1.ppt 觀察:磁.sw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