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實驗中學2018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試題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345678910BBACDBBACD11121314151617181920DCDBBCCDAA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題,共60分。)21.(11分)(1)(3分) 三民主義(或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1分); ①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② 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分,每點1分)(2)(4分)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多數中國人的精神面貌依然如故;(2分)主張民主和科學(2分)(3)(4分) 圖1: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或新文化運動在五四運動后主要傳播馬克思主義)(1分)圖2:中共一大召開(或中國共產黨成立)(1分)聯系: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2分)22.(12分)(1)(3分)反帝反封建。(或:對內打倒軍閥,對外反對帝國主義)(2分)北伐戰爭(1分)(2)(3分)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1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2分)(3)(4分)中共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方針。(或毛澤東等人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戰略戰術得當)(2分)初期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式,如轉戰陜北;(1分)根據敵我力量的對比變化,及時作出戰略反攻——千里躍進大別山。(1分)(4)(2分)①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②落后就要挨打,要加快發展;③團結就是力量;④從實際出發制定正確的方針。(任選兩個角度即可,每點1分,共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給分)(2分)23.(14分) (1)(4分)①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導致德國經濟困難、政局混亂,為擺脫危機,發動戰爭(2分)②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德國的侵略氣焰,加速了“二戰”全面爆發。(2分)(2)(3分)法西斯暴行:南京大屠殺(“建立731部隊,進行細菌戰、毒氣戰”;“轟炸后方城市”;“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策”等任答一個也可以;1分);戰役:臺兒莊戰役(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任答一個也可以,1分)。大戰性質:是法西斯侵略與反法西斯侵略的戰爭,是邪惡與正義的戰爭(1分)(3) (3分)結論:①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或“二戰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保虎谥袊目谷諔馉幨鞘澜绶捶ㄎ魉箲馉幍闹匾M成部分,③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每點1分,共3分);(4)(4分)原因:①抗日戰爭勝利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侵略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② 根據《開羅宣言》,日本占領的中國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答“臺灣回到祖國懷抱”也可。)③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任選兩個角度即可,每點2分,共4分);24.(12分)(1)(4分)依法行政(2分);關系:政府為人民服務,(1分)人民監督政府。(1分)(2)(4分)民主監督(2分);人民當家作主 (2分)(3)(4分)①增強民主意識、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2分) ②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 ,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 (2分)25.(11分)(1)(3分)表2反映的我國重視科研投入和人才培養(1分)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增強(2分)(2)(4分)①“臺州市政府提出高舉改革大旗”,表明政府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②“臺州人有敢為天下先的首創精神創造了民營經濟多項全國第一”,表明臺州人弘揚創新精神,堅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③“吉利集團堅持自主突破的研發戰略”,表明企業重視提升創新能力,自強奮斗,敢于突破。④“吉利集團擁有發明專利110多項”,表明企業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任選2點,每點2分,共4分)(3)(4分)①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或重視科技的投入和人才的培養)②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深化科技體制和教育體制的改革,提高自主創新能力④大力弘揚創新精神⑤推進科技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任選兩點即可,每點2分,共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天臺實驗中學2018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試題卷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 親愛的考生:歡迎參加考試!請你認真審題,仔細答題,發揮最佳水平。答題時,請注意以下幾點:1.全卷滿分100分??荚嚂r間100分鐘。2.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無效。3.答題前,請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卷 一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右圖中所示的歡樂祝福背后折射出百姓的期待,這從根本上反映了( ?。?br/>A.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轉化為經濟發展與人口眾多之間的矛盾 B.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C.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科技落后之間的矛盾 D.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分配不公之間的矛盾2.《國歌法》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全體公民在國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等方面都必須嚴格遵守國歌法的相關規定。這說明全面依法治國要堅持( )A.科學立法 B.全民守法 C.公正司法 D.嚴格執法3.出門前有專車等候、“刷臉”坐火車、手機支付……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在進入人們生活的同時,也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這說明 ( ) ①我們的生活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 ②科學技術日益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給社會生活帶來巨大變化。 ③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④我國已經是創新型國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4.2018年1月5日,G1747次列車在合肥站準備開車時,旅客羅某以等丈夫為由做出如圖扒阻車門的舉動,造成該次列車延遲發車。公安機關責令羅某認錯改正,并根據《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對羅某處以2000元罰款。該案例說明( )①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②每一位公民都應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③羅某行為沒有違法,應以道德教化為主④公民應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近年來,政務公開、“審計風暴”、新聞發言人制度、立法聽證會等已成為老百姓耳熟能詳的詞語。如果讓你用一句話概括我國社會的這一現象,它應該是( )A. 我國人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 B. 公民的經濟權利得到保障和落實C. 我國已建成法治政府 D.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和完善6.“只有不想曬的,沒有不能曬”的網絡 “曬黑”族熱衷于揭露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一些黑幕,監督政府的行為,并向政府提出一些改進意見。對“曬黑”族的做法,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這種行為可以促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勤政廉潔 ②公民享有言論自由,沒有什么可以阻擋“曬你想曬的” ③“曬”要實事求是,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 ④“曬黑”一族的出現,可以從根源上杜絕政府的腐敗現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下列熱點事件與其所體現的觀點和道理表述不相符合的有( ?。?br/>熱點事件體現的觀點和道理①臺州市落實援疆資金2.72億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②臺州市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加強經濟建設③我市正在舉全市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踐行共享發展理念④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英雄烈士保護法》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① B. ② C. ③ D. ④ 8.某學校門口,因停車不便,接送孩子的家長連續被電子警察抓拍到違法停車。家長在接受處罰的同時,給交警部門提出了建議。經實地考察,交警部門及時對該路段停車難問題進行了整改。這體現了( )①家長具有民主意識和法治精神 ②交警部門正視群眾需求、維護群眾利益③交警部門尊重公民參與權和表達權 ④交警部門執法過于嚴格、缺少人情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為此,要堅定不移地( )①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 ②貫徹以共同富裕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④落實新發展理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法令行則國治國興,法令弛則國亂國衰”說明了( )①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 ②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 ③要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④要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支撐作用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11.有人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一條船只開始,到大片船只結束?!薄按笃弧敝傅氖牵? )A.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 C. 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12.王老師在一次歷史課上說:我爺爺是在1928年冬天在井岡山入伍的。王老師的爺爺參加的應該是 ( )A.八路軍 B.中國人民解放軍 C.中國工農紅軍 D.北伐軍13.1943年2月,羅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賀信中說:“是你們制止了侵略浪潮,成為盟軍反侵略戰爭的轉折點?!边@一“轉折點”是指 ( )A.諾曼底登陸戰 B.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 C.莫斯科保衛戰 D.斯大林格勒戰役14.某次音樂會的節目單如下:《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大渡河》、《過雪山草地》、《到吳起鎮》和《大會師》。該次音樂會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A.?建黨偉業???????????????????B.?長征精神?????????????????C.?抗日烽火????????????????????????D.?解放歲月15.思維導圖是提升學習效率的一種有效方法。右圖為 某同學繪制的思維導圖,判斷其學習的主題是(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B.開辟革命新道路的艱難歷程C.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開始 ??????? D.近代化的歷史進程16.新中國成立使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對 “新紀元”的理解正確的是( )A.中國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實現了民主共和 B.中國人民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獲得了民族解放 C.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人民當家作主D.中國人民解決了溫飽問題,整體上進入了小康17.下列文獻在我國歷史上具有憲法性質的是 ( )①《聯合國家宣言》 ②《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④《中國土地法大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8.下圖是某歷史興趣小組制作的反映世界史上重要會議的年代尺。在下列年代尺上標出的會議中,決定戰后成立聯合國的會議是( ) 19.近代中國百年的奮斗歷程深刻地證明社會變革能否成功的基礎是( ) A. 廣大民眾的廣泛參與 B. 強大武裝力量的支撐 C. 正確革命綱領的指引 D. 先進理論武裝的政黨的領導20.西安事變和重慶談判的共同點是( )①共產黨都做出了積極努力 ②都初步實現了國共合作③都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 ④都有利于中華民族團結A.①④??? B. ②③??? C.①③?? D.③④卷 二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60分)21.(11分)一個擁有偉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擁有不斷前進的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孫中山先生說:“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1)材料一反映了孫中山的革命指導思想是什么?為實現革命目標,他在1912進行了哪些政治探索?(3分) 材料二:辛亥革命的失敗使陳獨秀對中國歷史和現狀進行了反思……他認為只有首先打倒中國的封建文化而代之為西方的文明,中國才有救。 ——岳麓書社《中國歷史》(2)辛亥革命失敗后,哪些社會現狀促使陳獨秀主張進行思想文化革命?為此,他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4分)材料三:(3)材料三中的圖1、圖2分別反映了哪一歷史信息?說說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4分) 22.(12分)歷史上,國共兩黨有合作也有分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自辛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 軍閥之專橫, 列強之侵蝕,日益加厲,…… 此全國人民所為疾首蹙額,而有識者所以彷徨日夜,急欲為全國人民求一生路者也。 —1924《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材料二:外侮日深,國家益趨危殆……國民今日皆已深切感覺存則俱存,亡則俱亡之意義……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應計較過去之一切,……必集中整個民族力量,自衛自助,以抵暴敵,挽救危亡。 ——1937年9月,蔣介石對中共宣言的談話材料三:1946年6月內戰爆發時,國民黨軍隊總兵力約為430萬人,人民解放軍總兵力約127萬人;經過一年多戰斗,力量對比發生了明顯變化,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增加到195萬,國民黨軍隊減少到373萬人。圖1 轉戰陜北 圖2 千里躍進大別山(1)材料一表明當時國共兩黨共同的革命目標是什么?為實現這一目標,他們開展了哪一重大革命活動?(3分) (2)根據材料二回答:哪一歷史事件使中華民族到了“存亡危急之秋”?中華民族最后能夠“挽救危亡”的原因是什么?(3分)(3)結合材料三的圖文資料,簡要分析中共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4分)(4)綜合上述材料和問答你有什么感悟?(2分) 23.(14分)戰爭讓我們居安思危,銘記歷史,面向未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戰爭之由】材料一: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德國工業生產下降40%,7萬多家企業破產,失業人口高達800萬,政局極度混亂。為此,希特勒不斷對外擴張,把侵略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將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地區割讓給德國。慕尼黑會議期間,希特勒曾對墨索里尼說:“終有一天我們將并肩對英國和法國作戰?!?br/>(1)根據材料一簡要分析德國發動戰爭的原因有哪些?(4分)【戰爭之博】材料二:經過激烈的戰斗,法西斯國家被徹底打敗,結束了“一場黑白分明的善惡之戰”。(2)列舉亞洲戰場上法西斯暴行和反法西斯戰役各一例。據此,請從戰爭性質的角度談談你對二戰是“一場黑白分明的善惡之戰”的理解。(3分)【戰爭之殤】材料三: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相關數據統計表軍民傷亡(人)經濟損失(美元)世界9000多萬直接軍事損失1.1萬億,參戰國物資損失4萬億中國3500多萬1000多億(直接),5000多億(間接)(3)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根據材料三的史實,你能得出哪些結論?(3分)【戰爭之思】材料四: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付出最多,最終哪怕是慘勝,中國人也是贏得最多,那是因為中華民族將自己的雙重命運——民族與民主的命運全部抵押了上去,贏得了雙重前途。 ——摘自朱學勤《我們該如何紀念南京大屠殺》(4)根據材料三、四及所學知識回答:為什么說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贏得最多”?(4分)24.(12分)追求民主價值,建設法治中國,需要你我共同的擔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要提高政府為民辦事效率,讓老百姓辦事更便捷,同時歡迎群眾監督”。臺州市此項改革領跑全省,“最多跑一次”正成為常態,群眾辦事只需“進一個門,找一個人,蓋一個章”。(1)材料一反映了法治政府行使權力奉行哪一基本準則?體現了政府和人民的關系是什么?(4分)材料二:某市政府、市委召開機關作風建設大會,通報了市級機關“萬人評議”的結果。在回收的10312份評議表中,盡管滿意率達99.3%,但群眾也提出了6948條批評意見和建議。(2)材料二表明公民通過哪種方式行使民主權利?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什么?(4分)材料三: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組聯會時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通過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協商,不斷增加人們的公共參與,提高決策質量、增強相互信任、提升民主素養,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途徑。(3)“不斷增加人們的公共參與”對公民提出了哪些要求?(4分)25.(11分)天眼、墨子、大飛機……這些大國重器顯示了中國力量。九(1)班某學習小組開展了“創新驅動發展”主題探究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資料收集組的同學從網絡上收集到如下信息:注:歐元區指歐盟成員中使用歐元的國家區域,包括德國、法國等19個成員(1)材料一中表2所含信息對表1所示的我國發展趨勢有什么影響?(3分) 材料二:2018年臺州市政府提出“高舉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擔當,再創臺州民營經濟的新輝煌”。臺州人以敢為天下先的首創精神,創造了民營經濟的多項全國第一,使臺州成為民營經濟的重要發祥地。中國第一家民營汽車企業臺州吉利集團堅持“自主突破創新,融合全球智慧,掌控核心技術”的研發戰略,成功研發并投產九大系列不同的車型,擁有各種專利16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110多項,企業已連續5年進入世界500強。(2)結合材料二談談臺州如何“再創民營經濟的新輝煌”?(4分)(3)上述兩則材料的信息對臺州市政府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什么啟示?(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8學年九年級社政第一學期期中參考答案.docx 2018年度第一學期社會期中試題(4).doc 九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答題卡(1).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