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8學年第一學期期中作業檢測八年級社會道法試卷一、選擇題(說明:本卷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人類早期的文明最早誕生在亞非的大河流域。下圖是哪個早期文明區域的發源地(?)A.兩河流域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國2.幾個早期文明區域都位于大河流域,對此合理的解釋是(?) A.這是歷史的巧合 B.大河流域有許多城市C.大河流域自然環境比較適宜人類居住與生產 D.大河流域降水比較充分3.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下列符合史實的是(?)①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區使用的字母文字,首先產生的西亞地區②古代北非地區產生了象形文字③《漢謨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書寫④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夏朝開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德國法學家耶林格這樣說過“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和平,最為持久的征服”,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A.為羅馬的對外侵略提供借口 B.羅馬法具有深遠的影響力C.羅馬是一個酷愛侵略的國家 D.羅馬法適合所征服的地區5.西周禮樂制度的確立,為中華文明的長期延續打下了根基。下列關于西周禮樂制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禮樂制度規范了人們的身份地位 B.孔子非常推崇西周的禮樂制度C.禮樂制度有利于維護社會秩序 D.郡縣制、宗法制和禮樂制構成了西周的禮樂文明6.某中學歷史探究課上,學生從“穿衣”的角度表達他們對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以下對穿衣態度與諸子百家思想主張對應比較一致的是(?)甲說:穿衣服應合乎大自然四季的變化,天氣冷多穿一點,天氣熱少穿一點乙說: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何種身份地位,決定了你該穿什么樣的衣服丙說:講究穿著是一種浪費,穿簡單,甚至破爛的衣服也未嘗不好丁說:何必麻煩,由上面規定,大家都穿一樣的制服不就好了嗎。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7.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是(?) A.興修水利 B.階級變動 C.改革變法 D.鐵器與牛耕8.某活動課上學生研討的內容涉及到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島的統一,伊斯蘭教等。據此判斷這節課探究的內容應該是(?) A.上古亞非文明 B.上古歐洲文明 C.亞洲封建國家 D.歐洲封建國家9.小明同學在百度圖庫搜集歷史資料時發現了右圖,請你幫他判斷該圖反映的制度是( )A.印度種姓制度 B.西歐封建等級制度 C. 西周分封制度 D.秦朝中央集權制度10.西歐有一句諺語:“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克人的手。”據此,你認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充當使者的是( ) A.印度人 B.中國人 C.阿拉伯人 D.法蘭克人11.柳宗元曾說;“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周制”與“秦政”分別指的是 A.分封制,中央集權制??B.分封制,暴政 C.禪讓制,中央集權制?D.郡縣制,暴政12.“亭長何曾識帝王,入關便解約三章。只消一勺清涼水,冷卻秦鍋百沸湯(采取一些措施,化解了秦末以來的諸多矛盾)”從詩中可以看出作者(??? ) A.肯定了劉邦推翻秦朝的功績 B.分析了楚漢戰爭的性質C.指出了劉邦約法三章的目的 D.認識到劉邦得民心的原因13.秦漢時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東方文明,科技發展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下列屬于秦漢時期科技成就的有( ?。? ①《九章算術》②《齊民要術》③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④全身麻醉手術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cnjy14.從下圖中可以獲取的歷史信息有 ①張騫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 ②絲綢之路東起大秦,西至長安③絲綢之路極其漫長 ④絲綢之路的路線不止一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 學會歸納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對秦漢時期階段特征的歸納描述,正確的是(?) A.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B.政權分立與民族匯聚C.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D.開放革新的時代16.“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的觀點告訴我們(?) A.個人與社會沒有關聯 B.人與人之間毫無瓜葛 C.個人是社會的一員 D.社會是個人的疊加17.在家,我們是兒女;在學校,我們是學生;在社區,我們是居民。這說明( ) A.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來確定的 B.不同的身份,承擔不同的責任C.我們的身份不同,享受的權利不同 D.我們的身份不同,履行的義務不同18.“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人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边@句話強調了培養親社會行為我們應該(?) A.走出課堂,融入社會 B.專心讀書,豐富學識C.努力工作,奉獻社會 D.關心社會,參與社會19. 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網絡使用資源的降低帶來了信息的普及。這些變化( )①為依法自由表達,塑造理性公民提供可能性。②使媒體形式更多樣更親民,信息獲取更便捷。③制造“數字鴻溝”,使不同階層的貧富差距擴大。④拓寬民意表達渠道,有助于公民和政府的良性互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0.因為手機,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也因為手機,我們遇到了一些尷尬的事情(如圖所示)。為此,我建議(?)A.要常把手機帶在身邊,否則會感到不適應B.沉迷手機危害大,應自覺遠離手機C.手機會影響學習和交流,要學會合理使用手機?D.應關閉手機所有的輔助功能21.有句話說:“要想毀掉你的孩子,那就給他一部手機吧!”的確,因為手機許多同學沉迷于網絡,影響了學習、形成了不良習慣……對此,你對同學們的建議是(?)①提高媒介素養、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②不沉溺于網絡、學會“信息節食”③積極參與網絡生活、讓網絡成為生活的主旋律④提高辨別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③④22.關于“社會規則”,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社會秩序能讓社會更加和諧有序 B.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C.社會秩序包括: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 D.社會秩序能降低社會運行效率,提高社會管理成本23. 正在國外度假的黃渤在微博中曬出了中國游客隨手亂扔垃圾的照片,并感慨地說:“朋友啊,去別人家做客咱客氣點,(中華)這倆字的臉丟不起??!”這條微博得到了過萬網友的熱議和支持。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現實?、谧袷厣鐣巹t,需要我們發自內心敬畏規則 ③規則可有可無 ④自覺遵守社會規則,既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4.斑馬線禮讓行人,反映的是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車讓人,讓出文明;人讓車,讓出安全;車讓車,讓出秩序;人讓人,讓出和諧。” 這一標語的內容(? )①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②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③體現了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寬容的交往原則④可以避免一切交通事故的發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5.漫畫《誰丟了“公德”》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社會公德②要尊重他人和社會,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③要注重舉止文明,提高公民文明素質④要依靠法律嚴懲違反公民道德的行為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關系連成26.右圖漫畫反映的社會問題給我們的啟示是(? )A.要善于反省自己的言行 B.要勇于直面他人的責難C.要敢于履行各自的職責?D.要時時拷問自己的誠信27.2018年5月,金華市交警部門開展機動車違規鳴喇叭專項整治行動,機動車駕駛員秦某在禁止鳴喇叭區域“任性”鳴笛,被處以罰款100元的處罰。“任性”鳴笛(? ) A.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應受到行政處罰?B.屬于刑事違法行為,應受到刑罰處罰C.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D.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應受到行政處罰張28.2018年1月5日,G1747次列車準備從合肥站開車時,羅某以等愛人為由,用身體強行阻擋車門關閉,經工作人員多次勸解,該女子仍強行扒阻車門。隨后,公安機關對羅某做出罰款2000元的決定,并責令其認錯改正。關于此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權利②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羅某違背了道德規則和法律規則③羅某的行為是損人利己的不道德行為,更是違法行為④羅某的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應受刑罰處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9.閱讀下圖《棄訪轉法》,說明公民最權威、最有效的維權途徑是(? )A.訴訟途徑?B.法律援助?C.法律服務?D.非訴訟途徑30.中學生小強在公交車上發現小偷行竊,機智提醒并協助其他乘客抓獲了一同作案的兩名小偷。小強的行為是( ?)①正義的行為,代表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聲②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③多管閑事,不利于保護自己④既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做到了見義巧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40分)31.(9分)歷史上的變法與改革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進步。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 (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據材料一,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3分)材料二:該城邦執政官克里斯提尼進行改革,基本鏟除了舊貴族的政治特權,擴大了公民權利,確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對今天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制度產生了巨大影響。(2)“該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并舉出其除了政治領域外的一項成就(文化科技等方面)(2分) 材料三:公元7世紀中期,日本仿效中國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歷史推入一個新時代。(3)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歷史上的哪一事件?這之后日本成為了一個怎樣的國家?(2分)(4)三個變法的結果共同告訴我們什么道理?(2分)32. (11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王朝更迭示意圖(部分)…… 西周 ① ③ 西漢 春秋 ② (1)圖中的①、②、③處應填寫的朝代(時期)分別是什么?從①到③反映了我國社會怎樣的歷史發展趨勢?(4分) 材料二:史學家顧頡剛說:“秦始皇的統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讀書,他的手段是刑罰的制裁;漢武帝的統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讀一種書,他的手段是利祿的引誘。” ——《中國歷史眾生相》(2)材料中提到的“不要人民讀書”、“只讀一種書”分別是指何事?結合所學知識,對兩個事件作簡要評價(6分)(3)對歷史人物或者歷史事件的評價,我們要采用什么觀點?(1分)33. (10分)2018年10月30日,為維護勝訴人權益,浦江縣人民法院將欠賬不還的22名“老賴”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依法對“老賴”進行信用懲戒,讓失信者寸步難行。(1)“老賴”違背了哪一做人的原則?(2分)列舉校園中違反這一原則的行為三例(3分)(2)“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請你談談失信帶來的危害。(2分)(3)據踐行題(1)中的原則,啟示我們應該怎么辦?(3分) 34. (10分)材料一:蘇某在工廠浴室洗澡后,忘了把自己的進口手表帶走,被同事朱某拾到。蘇某要求朱某歸還手表,朱某看到有人在場便答應第二天歸還。第二天,蘇某找到朱某拿手表時,朱某卻拒不歸還。 材料二:中學生洪某受“讀書無用論”思想的影響,在校不按時完成作業,經常逃學上網,家長和老師多次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他卻置之不理。為了上網,他多次偷家長和同學的錢,后來因攔路搶劫被判處有期徒刑。 材料三:初中生小玉的父親因工傷住院治療,老板卻拒絕支付醫療費用。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小玉家也無法支付訴訟費用。(1)材料一中朱某的行為屬于哪種違法行為?他應該承擔什么法律責任?(2分)(2)材料二中的洪某從不按時完成作業逃學上網發展到攔路搶劫,給我們什么警示?(4分)(3)假如你是小玉的同學,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尋求法律援助?(4分)2018學年第一學期期中作業檢測八年級社會道法試卷參 考 答 案一、選擇題(說明:本卷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C A B D B D C B C B D C B C序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A D D C B D D A B D D A A B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40分)31.(1)商鞅變法;獎勵農耕,獎勵軍功。(3分)(2)雅典;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亞里士多德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動物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體系;荷馬加工整理《荷馬史詩》;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拉松比賽的發源地等。(2分)(3)大化改新;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或封建國家。(2分)(4)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是強國之路)。 (2分) 32.(1)東周 戰國 秦漢 由分裂走向統一 (4分)(2))焚書坑儒:有利于加強思想控制,但對我國古代文化造成了重大損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有利于思想統一,儒家學說逐漸成為朝廷的正統思想,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兩千多年;儒家思想獨尊的局面,禁錮了人們的頭腦,這實際上是文化專制的一種表現。(6分)(3)要用全面的、辯證的觀點。(或:一分為二的觀點) (1分)33.(1)誠信??荚囎鞅?、抄襲作業、借同學書不還等。(5分)(2)失信的危害:如查一個人弄虛作假,口是心非,就會處處碰壁,甚至無法立身處世。(2分)(3)樹立誠信意識;運用誠信智慧;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3分)34. (1)材料一中朱某的行為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分)(2)①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②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4分)(3)①小玉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要了解一些能夠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在遇到法律問題時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救濟。②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小玉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4分) (2018學年期中作業檢測八年級社會道法答題卡) (試場號:_____座位號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號填圖區域 缺考標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事項: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姓名、班級、考號,再用2B鉛筆把考號對應數字涂黑。選擇題作答必須用2B鉛筆,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嚴禁使用涂改液去修改填涂點,答題不得超出答題框。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一、選擇題 (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二、非選擇題(共6小題,共60分) (31.(1)(3分) (2)(2分) (3)(2分) (4)(2分) ) (32.(1)(4分) (2)(6分) (3)(1分) 33.(1)(5分) (2)(2分) (3)(3分) 34.(1)(2分) (2)(4分) (3)(4分)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