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繡湖中學教育集團城陽校區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卷 2018.11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題1.5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均不給分。)1.讓我們重溫魯迅先生對中國共產黨誕生的詠贊:“它是遠方地平線上已經看得見桅桿的那一航輪船,是掙脫母腹的嬰兒的第一聲啼哭,是林中的響箭,是報春的驚雷。”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 A.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 B.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C.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D.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2.孫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革命,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遺志。這里的“同志仍需努力”主要是指什么 ( ) A.北洋政府的統治未被推翻 B.尚未建立起中華民國C.中國的資本主義沒有發展 D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任務3.1912年元旦,孫中山創立中華民國;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華民國紀年方法計算,孫中山逝世于( ) A.民國十二年 B.民國十三年 C.民國十四年 D.民國十五年電影記錄著歷史,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載體。下列反映二戰成為真正的世界大戰的影片是( ) A B C D5.電視劇《亮劍》中有這樣的情節:“國民黨團長楚云飛約請共產黨獨立團團長李云龍到日軍盤踞的縣城喝茶晤談,兩人只帶了衛士卻將日軍憲兵隊殺得人仰馬翻。”這一故事情節的發生不應早于( ) A.1931年???? B.1936? C.1937年?????? D.1945年 6.明確時序是理解歷史的基礎。以下是《歷史為什么選擇中國共產黨》一書的部分目錄,按歷史發展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應是( ) ①紅旗飄揚井岡山 ②為全民族抗戰而斗爭 ③南湖紅船風雨中起航 ④新中國的曙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7.柳亞子贈毛澤東詩云:“闊別羊城(今廣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慶)。彌天大勇誠能格,遍地勞民戰尚休。”據相關史實推斷此詩創作于( ) A.武昌起義期間? B.北伐戰爭期間? C.抗日戰爭期間? D.重慶談判期間8.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第一屆中央政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一致通過的施政方針是( )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中華民國憲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9.翻開古書,滿眼都是“之乎者也”之類的文言文,我們今天讀起來都覺得晦澀難懂。最早提出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 A.陳獨秀 B.李大釗 C.胡適 D.魯迅10.1917年辜鴻銘在北京大學任教,梳著辮子走進課堂,學生們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靜地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下列運動中哪個主要是為剪掉同學們“心中的辮子”(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新文化運動 D.辛亥革命11.每年的五四青年節,青年們激情飛揚,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氣來紀念“五四”運動,那么關于這一運動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的口號是自強和求富 B.是一次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C.導火線是中國在華盛頓會議上失敗 D.它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2.1941年12月7日是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主義海軍部隊突然和蓄謀的進攻......這次進攻的直接影響是( ) A.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B.德國突襲珍珠港C.蘇德戰爭爆發 D.太平洋戰爭爆發13.漫畫往往是生動的歷史。右圖《絞死希特勒》描繪了蘇美英聯合打擊德國法西斯的史實。這一情景最早出現于( ) A.《聯合國家宣言》簽訂后 B.美英開辟第二戰場后C.雅爾塔會議 D.蘇聯美國參戰后14.“對于中國來說,日本是我們最近的鄰邦。‘一衣帶水’這個詞幾乎成了我們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詞匯。然而,在地球上現有的國家中,日本卻是離我們‘最遠’的一個。”以下史實可以證明日本離我們‘最遠’的是( ) ①南昌起義 ②九一八事變? ③盧溝橋事變 ④平津戰役 ⑤臺兒莊戰役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15.1948年底,中國現代建筑學家梁思成致信中共中央,希望能夠保護好故宮,頤和園等珍貴的人類歷史遺產。這與當時正在進行的哪次戰役有關(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1世紀教育16.很多人用“震撼”一詞來形容熱播電影《一九四二》,更多的人用“客觀”一詞來形容這部電影,認為它比較真實地反映了那段特殊時期我國人民的抗爭和苦難以及人性的掙扎甚至扭曲。那段特殊時期屬于( ) 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②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③抗日戰爭時期 ④解放戰爭時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爭取和平反對戰爭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責任。下列搭配正確的是( ) ①土地革命戰爭——民族矛盾激化 ②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 ③渡江戰役——國民黨反動政權垮臺 ④平津戰役——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8.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某校組織開展了井岡山研學旅行,下列最能體現其紅色旅游特色的是( ) 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B.開天辟地 煥然一新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轉危為安 生死攸關19.“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國逞兇狂。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這首童謠反映了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得到海外華僑的大力援助 B.進行正面戰場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實行了全民族抗戰20.某同學到圖書館查閱關于解放戰爭時期的資料,可供參考的是( ) A.《臺兒莊戰役示意圖》 B.《百團大戰形勢圖》C.《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形勢圖》 D.《朝鮮戰爭》紀錄片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21.(8分) 反思歷史,反省戰爭,對于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寧具有深遠意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學者們喜歡用這樣的語言來形容這個國家:“這是個奇妙的國家,它要么考問世界,要么拷打世界。當它用思想來考問世界時,它是偉大的;當它用戰爭來拷打世界時,便有了上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材料一中這個國家指的是?(1分)材料二:“本宣言簽字國政府正力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的力量,從事共同的斗爭,各自保證對該政府作戰的三國同盟及其附從者使用其全部資源,不論軍事的或經濟的。” ——《聯合國家宣言》 材料二中“野蠻的殘暴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其“野蠻和殘暴”的行徑有哪些?(舉兩例)(3分)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的戰爭,是正義與邪惡的戰爭。而1942年是“正義戰勝邪惡”的關鍵一年,使得戰局發生巨大的變化。材料三中1942年是“正義戰勝邪惡”的關鍵一年,請用相關史實加以說明(4分)22.(10分)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領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改變了中國歷史命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20年2月,義烏人陳望道在家鄉分水塘完成對《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后回上海將其交給指導長江以南建黨活動的領導人審閱。材料二:圖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圖片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 注:紅色旅游是以中國共產黨相關的歷史紀念地為資源的旅游,包括了各個革命圣地。(1)材料一中陳望道將《共產黨宣言》交給哪位領導人審閱?請用史實說明這一領導人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了什么貢獻。(2分)(2)材料二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道路上的探索有什么重要轉變?新的革命道路是怎么樣的革命道路?(4分)(3)材料二中哪副圖能反映“中國共產黨生死攸關”的紅色旅游景點。說明理由。(4分)23.(12分)孫中山,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開拓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他在《遺囑》中寫道:“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材料二:······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際及人民。(1915年)受到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這場思想革命被描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 ---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三:史學家曾經評論:孫中山領導的這場革命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價,最終以文化的巨大進步而獲得了某種補償。材料一中的民主革命開拓者為實現“求中國之自由平等”做出了哪些成功實踐?(4分)材料二中所指出20世紀初的新知識分子是怎樣來“喚醒國家及人民”的?為什么稱之為“中國的文藝復興”?(4分)聯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談談你對材料三中“文化補償”的理解。(4分)(10分)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從弱小到強大,從幼稚到成熟,從在野到執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設兩條輝煌道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民軍隊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習近平總書記說“建設一支聽黨指揮,作風優良,能打硬仗的人民軍隊是強國的必由之路。”(1)人民軍隊“從無到有”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談談該事件對中國革命的影響(2分)材料二: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就從來就沒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以1936年發生的國內重大事件的解決方式為例,說明中國共產黨“從來就沒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國家、民族人民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2分)材料三:1945年8月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合法地位與國民黨在談判桌上進行了一次激烈較量,但是國民黨始終不承認解放區民主政權和人民軍隊的合法地位,隨后,通過三年的軍事較量,中國共產黨終于推翻了國民黨的獨裁統治,贏得了執政黨的合法地位,領導人民當家作主。(3)材料中“談判桌上的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始于哪一事件?(4分)25.(10分)在烽火狼煙中,各方力量緊緊擰成一股繩,為國家的命運而奮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讀年代尺,從序號①②③中,選擇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和結束的標志性事件對應的序號,分別寫出事件的名稱。(2分)材料二: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并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責......寇深矣!禍亟矣!同胞們,起來,一致的團結啊! ——《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2)聯系材料二,分析這一宣言的發布對國內局勢的影響。(2分)材料三:1937年7月16日,蔣介石呼吁國際聯盟及九國公約的簽署國家介入調停......為避免激惱日本,美國國務卿赫爾甚至停止交運中國政策已購買的轟炸機。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材料四:我三大盟國(中、美、英)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開羅宣言》(1943年12月1日)(3)根據材料三和材料四,說明美國對日本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這種變化的原因。(6分)繡湖中學教育集團城陽校區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卷 答題卷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非選擇題(五大題,共50分)21.(1)(1分)(2)(3分)(3)(4分)22.(1)(2分)(2)(4分)(3)(4分)23.(1)(4分)(2)(4分)(3)(4分)24.(1)(4分)(2)(2分)(3)(4分)25.(1)(2分)(2)(2分)(3)(6分)繡湖中學教育集團城陽校區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卷 參考答案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C C C C D D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A B C B B C D C非選擇題(五大題,共50分)(8分)(1) 德國(1分)(2)德意日法西斯(1分)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焚燒書籍等;日本法西斯制造南京大屠殺、潘家峪慘案、進行細菌戰和毒氣戰等;符合相關史實即可(2分)(3)1942年初,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聯盟,這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1942年開始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役,不僅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4分)(寫出一點的給兩分)22.(10分)(1)陳獨秀;1921年夏,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早期組織,為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組織基礎。(2分)(2)從以城市為中心轉變為農村為中心。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4分)(3)圖4.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4分)23.(12分)(1)1911年,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臨時約法》(4分)(2)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思想領域發生的這場運動,讓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民主科學、婦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號的提出,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4分)(3)一批受到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痛感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鞏固,中國的社會狀況依然很混亂,主要是因為缺少了一場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人們缺少民主和科學的覺悟,于是掀起了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4分)24.(10分)(1)南昌起義(2分)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2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2分)重慶談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分)25.(10分)(1)①九一八事變;③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2分)(2)有利于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現,有利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2分) (3)美國對日本的態度從避免激惱日本到制止、懲罰日本(從不與日本沖突到與日本對抗)答案必須寫出變化過程(2分)原因: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