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堅持憲法至上第一課 維護憲法權威第一框題 公民權利的保障書熱點報道: 2018年1月5日16時44分,G1747次列車合肥站準備開車時,旅客羅某(女)以等丈夫為由,用身體強行扒阻車門關閉,不聽勸阻,造成該次列車延遲發車。 熱點報道: 2018年1月5日16時44分,G1747次列車合肥站準備開車時,旅客羅某(女)以等丈夫為由,用身體強行扒阻車門關閉,不聽勸阻,造成該次列車延遲發車。 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你如何評價羅某的行為?? ? 《教師法》第37條規定,教師存在“品行不良”、“影響惡劣的”等情形之一,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羅某用身體強行阻攔車門關閉,其行為涉嫌“非法攔截列車、阻斷鐵路運輸”,擾亂了鐵路車站、列車正常秩序,違反了《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77條規定,依據該條例第95條規定,公安機關責令羅某認錯改正,對羅某處以2000元罰款。 事后,當地教體局表示責成立即“停職檢查”。羅某所在學校做出深刻檢討,依法依規依紀處置到位。一個團體要有一個章程,一個國家也要有一個章程。 ---毛澤東 不等于“相加總和” 憲法就是一個總章程,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P2藍色字體: 區別于“基本法”不能違背憲法的地位根據我國《國徽法》第五條的規定,下列場所應當懸掛國徽:①北京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②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會議廳;③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庭;④人民海關、出境入境口岸的適當場所。國徽是國家的象征!國家和人民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憲法又是如何規定的呢?在我國,為什么我國很多國家機關的名稱里有“人民”二字?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憲法的基本原則】 國家權力屬于人民 ①憲法(第1、2條)通過確定我國的國家性質,來明確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P3國家權力屬于人民 ②憲法(第6條)通過規定我國的經濟制度基礎,保證人民成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成為國家的主人。P4國家權力屬于人民 ③憲法(第2、3條)通過規定我國的政治制度, 明確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P4-5國家權力屬于人民 ④憲法(第33-56條)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規定實現公民基本權利和保障措施。P5我國憲法規定的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非常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主要包括:平等權; 政治權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社會經濟權利; 文化教育權利和自由; …… 憲法,是一張寫滿人民權利的紙。 ---列寧 相關鏈接:國家權力屬于人民 ⑤憲法(第29條)規定國家武裝屬于人民,它的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努力為人民服務。P5心安理得要求軍人讓座,是對軍人不尊重!軍人優先的不是軍人本身,而是國家軍事安全的地位!敬重軍人就是尊重國家!當兵的不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嗎?為人民服務就得給你讓座啊?哪回有災有難的,不是他們第一時間跑出來救你? 中學生通過撰寫提案參與到國家事務中,這給我們什么啟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歸根結底就是要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我們要依法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擔當起國家主人應盡的責任。探究與分享中學生要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P5發展義務教育開辦農家書屋提供營養午餐圖片分別說明公民享有什么權利?探究與分享開展再就業培訓我國通過各項措施積極保障人權 人權的含義:一個人不論身份,不論出生地都享有相同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什么是人權? 人權的主體:既包括我國公民,也包括外國人(在中國工作或生活)。不僅保護個人,也保護群體。(主體廣泛)P7 人權的實質和目標: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P6(不損害他人或其他群體正當權益原則下)什么是人權? 人權的內容:包括平等權、人身權利、政治權利、財產權、勞動權、受教育權等,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權利。P7(內容廣泛)人權入憲的歷程1991年11月中國政府首次向世界公布第一份人權文件《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1997年9月,首次將“人權”概念寫入中國共產黨十五大報告主題報告;1976年7月:出生于湖北黃岡;2001年:武漢科技學院染美本科畢業;2003年2月:就職于廣州某公司任美術平面設計師;2003年3月17日:因無暫住證被非法收容;3月20日:死亡,終年二十七歲;4月18日:經法醫鑒定其系遭毒打致死;4月25日:《南方都市報》發表《被收容者孫志剛之死》;4至6月:孫志剛的悲劇引起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各界人士的強烈反響,通過互聯網及報刊雜志各媒體,民眾呼吁嚴懲兇手、要求違憲審查;6月5日:廣州當地法院開庭審理孫志剛案; 8月1日:《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廢止。6月20日:《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公布;?????以生命為代價推動中國人權法治進程, 值得紀念的人——孫志剛。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首次將“人權”引入憲法,明確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人權入憲的歷程 尊重和保障人權成為我國的憲法原則,它要求國家機關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P6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法治國家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享有的廣泛的基本權利,各種具體法律明確了公民享有的各項具體權利,規定了侵害權利的法律責任。1、立法方面 P7 國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權? 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結合“互聯網+政務服務”2、執法方面 P7 國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權? 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國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權?3、司法方面 P7 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化,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的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國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權?4、宣傳方面 P7 中國的減貧行動拓展空間:P9——中國人權事業進步的最顯著標志!《消除貧困·中國人權在行動》 課堂小結1.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2.我國人權的主體和內容3.國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權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國家尊重保障人權1.憲法的基本原則2.憲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1.欣賞漫畫《幸福網事》。漫畫反映了( )隨堂演練√①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②在我國,公民和人民的范圍是一致的 ③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 ④法律確認、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2.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享有平等權、政治權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會經濟文化權利等基本權利。這說明( )A.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 B.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C.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D.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公民權利的保障書.pptx [人民的名義]第17集.mp4 國家安全.mp4 高鐵女.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