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18學年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法試卷班級 姓名 學號_______________一、單選題(共20題;共40分)1.某一歷史網站上展開了關于“辛亥革命”的大討論,下面四個觀點不正確的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B.辛亥革命創立資產階級共和國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2.民國8年,在北京《晨報》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A.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 ? B.北伐軍進軍迅速,攻克武昌城 C.蔣介石任黃埔軍校校長 ? D.蔣介石叛變革命,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3.抓關鍵詞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列關鍵詞示意圖有利于我們了解(? )A.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歷程?? B.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探索歷程C.中國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程?????D.中國土地革命時期的歷程4. 20世紀初,中國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和一批愛國的青年學生分別掀起了一場空前的運動,即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對這兩次運動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創造了條件②五四運動進一步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③無產階級都是兩次運動的主力軍 ④兩次運動都促進了民族的覺醒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中國共產黨通過艱難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決了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這一道路的主要內容有(? )①打倒帝國主義列強? ②農村包圍城市 ③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④武裝奪取政權A.①②?????B.①④?? C.③④??? D.②④6.紅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方式之一,若是往會寧實地參觀,參觀的主題應擬為(? )A.三軍會師,長征勝利???B.生死攸關,歷史轉折C.開天辟地,黨的誕生???D.革命圣地,延安精神7.回眸中共走過的90多年的足跡,有一些城市永載史冊,我們選擇南昌、遵義、上海的理由分別是(? )①中共成立之地 ②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 ③人民軍隊的創建之地 ④是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A.①③②??????B.?③④①???????C.③④②????D.①②④8. 下圖,是九年級(1)班歷史興趣小組制作的一個反映世界史上重要會議的年代尺。在這個年代尺上標出的會議中,決定戰后成立聯合國的會議是(? )A.A????B.B????C.C????D.?D9.小明在復習《歷史與社會》時,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識。他整理的這段歷史,反映的最主要內容是(? )A.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 B.近代以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C.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抗擊列強侵略?D序幕.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追尋近代化的探索 10.揭開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A.《八一宣言》的發表 B.”一二·九運動”的爆發C.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D.國共合作宣言的公布11.下列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說法正確的是(? )A.1941年6月,德國撕毀《慕尼黑協定》,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B.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C.1941年12月,美國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D.蘇德戰爭初期,由于德軍長途跋涉,人馬困乏,節節失利。12. 下列符合材料中“基本任務”的軍事行動是(? )A.挺進大別山? B.發動遼沈戰役 ?C.解放北平 ? ?D.解放南京13.學習中國近代史時,小明收集到以下圖片,請幫他判斷這段歷史的主題是( ) ?A.北伐戰爭? ?B.十年內戰 ??C.解放戰爭? ?D.抗日戰爭14.下列內容中,發生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期間的有 ( )①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http:?/??/?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憲法》 ②通過的《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③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④決定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說,2018年,我們將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將改革進行到底是因為 ( )①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 ②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③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一系列現實挑戰 ④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改革開放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6.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下列舉措體現共享發展的是 ( )①增加公共服務供給 ②實施脫貧攻堅工程 ③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④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7.據世界銀行估測,2017年世界經濟增速為3%左右,按此增速計算,2017年中國經濟占世界經濟的比重提高到了15.3%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4%左右。這表明( )A.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B.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C.我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D.我國即將躋身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18.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五年來,人民生活持續改善。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人口減少6 800多萬,易地扶貧搬遷830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這反映了當前我國著力于 ( )A.帶領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B.保障人民平均分享改革發展成果C.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收入差距 D.把扶貧工作作為我國的中心工作19.以蒸汽機的應用為標志的第一次產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產業革命和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產業革命,推動人類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信息文明。這說明 ( )A.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B.人類社會的進步是世界各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結果C.我們需要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D.創新發展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國運所系20.近年來,無論是“創客”“互聯網+”“創新2.0”,還是諸如“創造偉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在各種媒體和領導人的講話中,成了高頻詞匯。這表明 ( )①創新已成為國家的中心工作 ②創新是解決當前所有問題的關鍵 ③創新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A.① ③ B.② ④ C.③ ④ D.① ④2018學年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法答題卷班級 姓名 學號________________一、單選題(共20題;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60分)21.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開啟了中華民族復興之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觀眾如果欲睹戰場之真相,以振奮發之精神,就請速來觀看這部影片。因為能與親臨戰場無異,大足增發起義之雄心,報國之熱血。——電影《武漢戰爭》(中國第一部新聞紀錄片)廣告,《民立報》1911年11月30日材料二:“皇帝倒了,辮子割了”……剪辮、放腳、穿中山裝,進城、戀愛、上學校……盡管從“臣民”到“國民”的路程走得十分艱辛,但無可否認的是辛亥革命令國人對這一新的身份逐漸產生了一種普遍的接納。 ——豐杰《民國文學中的辛亥革命敘事》材料三:1917年的張勛復辟當天,北京十幾家報紙“一律停刊”抗議,其它各大城市報紙也都“口誅筆伐,痛斥叛國”,社會各界“上自官長,下至輿夫,無不痛心疾首”,反對復辟的電報“高可盈尺”……復辟丑劇僅12天就破產了。 ——安靜波《再論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材料四:“建設之首要在民生。故對于全國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當與人民協力,共謀農業之發展,以足民食;……” ——孫中山《建國綱領》(1)電影《武漢戰爭》最有可能紀錄了哪一歷史事件?為了實現理想,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在此前作了哪些努力? (4分)(2)結合材料二,三,概述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4分) (3)材料四體現了辛亥革命指導思想的哪一方面?該主張在當時并沒有實現,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并列舉史實一例說明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孫中山的這一主張所做出的努力。 (4分)22.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09年滄桑巨變,換了人間。北京天安門,曾在1900年見證了西方列強的野蠻,在1919年見證了中國人民的覺醒;1949年的秋天,它終于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共和國。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一代代中華兒女前赴后繼,在這崢嶸百年中歷經無數艱難坎坷。他們的業績,將永遠載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冊。”材料二:(1)在材料一中提及的1919年是指哪一歷史事件、它標志著中國革命進入了哪一時期?(2分) (2)材料一中的“109年滄桑巨變”其開始的標志是什么?寫出其中兩位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赴后繼”而犧牲的民族英雄。 (4分)(3)結合材料二,分析國民政府的前后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基于國民政府的表現,為什么教育部發文仍將1931年作為“十四年抗戰”的起點年份? (6分) 23、(10分)為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謀校九(1)班同學搜集到以下“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時期”三個板塊的資料,準備用于刊出黑板報,需要你幫忙,完成答疑解惑。www.21-cn-jy.com(1)【黨的會議】:(6分)根據關鍵詞,填寫下表會議名稱。關鍵詞 開天辟地 生死攸關 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 工作重心轉移會議名稱 ① ② ③中共七大 ④(2)【黨的作用】:三則資料共同證明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哪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國共產黨起著怎樣的作用?(4分)【來源:21·世紀·教育·網】(3)【黨的偉業】:請認真閱讀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分)24.【看圖學史】(1)上述圖片所示的歷史事件中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有關是? ? ??(填序號)。 這一革命道路的開辟體現了毛澤東提出的哪一思想?w3(4分)ww【論從史出】回顧九十多年的風雨歷程,中國共產黨立足國情,審時度勢,明智地作出決策,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2)結合新民主主義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的變化來說明共產黨是如何審時度勢明智作出決策的?來【以史為鑒】回顧九十多年來的風雨歷程,中國共產黨得出的最寶貴的經驗之一就是: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3)結合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黨戰略決戰的相關史實,證明“人民群眾是力量的源泉”觀點的正確性。(4分)2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摘錄一: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領域亮點頻出:“神舟”飛天、“嫦娥”探月、“蛟龍”潛海、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一艘航母入列、屠呦呦榮獲諾貝爾獎……這極大振奮了民族精神,極大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但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一些產業的核心技術仍受制于人,出現“卡脖子”問題。“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摘錄二:李克強總理指出,要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等工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0.23提高到10.8年,教育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注重培養各類高素質創新型人才。(1)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新聞摘錄一中“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這句話的理解。(8分)(2)結合新聞摘錄二,請你談談國家這樣做的理由。(4分)2018學年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法參考答案一、單選題(共20題;共40分)1——5DABBD 6——10 ABDBC 11——15 BACDA 16——20 CCAAC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60分)21、(1)歷史事件:武昌起義。努力:1895年成立興中會;1905年建立中國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1911年發動黃花崗起義。(4分)(2)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還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推進了社會風習的改良。(4分)(3)民生主義;當時中國仍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北洋政府的統治);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在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廣泛開展土地革命,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 (4分)22、(1)“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2分)(2)鴉片戰爭;林則徐、關天培、鄧世昌、佟麟閣、楊靖宇、李宗仁等。(4分)(3)從不抵抗轉為全面抗日;(2分)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雖然國民黨采取不抵抗政策,可是東北人民、國民黨愛國人士、共產黨等進行了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4分)23、(1)①中共一大 ②遵義會議 ④七屆二中全會 (6分) (2)抗日戰爭時期、中流砥柱的作用 (4分) (3)道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核心等。(其中一點即可2分) 24、(1)②、④;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4分)(2) 1927年秋收起義毛澤東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1949年七屆二全會作出黨的工作重心從鄉村轉移到城市。(4分)(3)在淮海戰役中,廣大群眾踴躍捐獻糧食等,幫助解放軍筑路運送物資等,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戰役的勝利。(4分)25、(1)課文P20:科技創新的重要性(2分)、我國科技創新的現狀(成就與不足)(6分)。((2)課文P22:教育的重要性。 (4分)【黨的會議】①開天辟地②生死攸關③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④工作重心轉移【黨的作用】①推動建立統一戰線;②領導八路軍、新四軍,擔負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③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等【黨的偉業】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進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摘自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