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單元 師長情誼 導學案(5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單元 師長情誼 導學案(5份)

資源簡介




6.1走近老師
【學習目標】
(1)了解教師的工作特點,理解教師工作的特殊性。
(2)知道不同的教師具有不同的風格。
【重點·難點】
重點:全面了解教師的職業特征。
難點:如何接納和欣賞不同風格的教師。
【自學互研】
1.教師職業的重要性是什么?
教師是一個古老的職業。人類數千年文明的延續,在很大程度上靠 來傳承。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人類文明的主要 之一。
2.教師職業的責任是什么?
在現代社會,教師已發展為一種 。教師是履行 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 的使命。
3.教師發展的更高要求是什么?
時代在發展,教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師要努力成為有 、有道德情操、有 、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
4.為什么會有不同風格的老師?
由于年齡、 、閱歷、性格、 等差異,每位老師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表達方式不同,由此呈現出不同的 。
5.我們怎樣接納風格不同的老師?
(1)無論什么風格的老師都應該受到 。我們要學會 不同風格的老師。
(2)具體方法: 老師的差別;發現不同風格老師的 ;了解老師教育行為的 、 。
【課堂探究】
探究一 了解老師職業
相關鏈接
情景一 新華網文:“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法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教師工作是直接教育人的特殊職業,其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極大。教師的職業道德體現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交往、行為、思想等各方面。
情景二 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2016感動中國人物支月英的頒獎詞:
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著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支月英人物事跡: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來到離家200多千米,離鄉鎮45千米,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
自主探究
(1)教師職業的重要性是什么?



(2)教師職業的責任是什么?


(3)當代社會對教師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什么?


探究二 風格不同的老師
相關鏈接
我們班的任課老師有好幾個,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點,最難忘的要數我們班的于老師、可愛如姐姐的劉老師和認真負責的李老師。
清楚地記得第一次上于老師的課時,于老師在黑板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三個大字“于江龍”,班里頓時議論起來,于老師眉毛一揚,用他那威嚴的眼睛緩緩掃視全班,然后不緊不慢地開口說:“我叫于江龍。我這人不喜歡學生在課堂上竊竊私語,有什么問題希望大家能大聲說出來!”就這樣,酷酷的于老師在第一節課就震住了那些調皮鬼,成為我們班男生崇拜的偶像。
劉老師很年輕、很溫和,上課時,常常會和我們一起激動地討論、一起做游戲。同學受傷了,她會立刻飛跑過來,關切地問長問短,親自送到校醫室,校醫說沒事后,她才長出一口氣,故作生氣地叮囑:“以后一定要小心點!”劉老師還會準備很多的小“禮物”獎勵給愛勞動、學習進步、助人為樂的同學……
李老師是一位認真負責的老師,她有個口頭禪,就是在講課告一段落之后,都會問:“不會的同學請舉手!”然后她會為那些同學認真地再講一遍,甚至一遍又一遍。
我的老師真是各有各的好,讓我講也講不完、說也說不盡??傊?,他們都有一顆火熱地愛學生的心!
自主探究
(1)為什么會有不同風格的老師?




(2)我們怎樣接納風格不同的老師?






【網絡構建】

【課外拓展】
“孩子,老師發現這些天你的心情不好,遇到了什么困難?可以告訴老師嗎?讓老師也幫你出謀劃策?!蔽覍懥诉@張便條偷偷地放到她的文具盒里。
“老師,最近我和一個同學發生了矛盾,同學們都不理我,我感到很孤獨?!彼芸旎匦沤o我說。孩子需要愛,除了師愛,還有同伴之間的愛,否則,學習生活就會失去色彩,變得黯淡無光。
“孩子,老師能夠理解你此時的心情,孤獨的滋味的確不好受。和同學偶爾發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加油喲!老師永遠支持你!”
解讀:知師、信師、愛師、敬師,建立愛生尊師、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我們就能與老師心相印、情相容,就能快樂地學習、更快地進步。教育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溝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長和充盈,老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堂演練】
1.從1985年起,我國把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這充分體現了( )
A.尊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B.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作出了尊師榜樣
C.國家和人民對教師的尊敬 D.藝高為師,德高為范
2.下列對老師的理解正確的有( )
①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 ②老師用自己的人格塑造著一代又一代人
③老師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 ④老師甘于奉獻,即使付出再多,也無悔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無論一個人的地位有多高,貢獻有多大,都離不開老師的教誨和啟迪,都凝結了老師的心血和汗水,我們在老師面前永遠是學生。”這啟示我們( )
A.在教師節時尊重老師 B.要知師、信師、愛師、敬師
C.要對自己的老師言聽計從 D.學生永遠無法超越老師
4.下列不屬于稱頌老師敬業精神的名言警句的是( )
A.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B.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
C.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5.“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對這句話理解錯誤的是( )
A.老師是社會上最高貴的職業 B.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C.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 D.老師在學生的成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6.央視新舞臺,獻給最美鄉村教師!用真摯的情感真實記錄鄉村教師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精神品格。這種品格正是教師職業的詮釋。可見( )
①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 ②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
③教師對人類文明作的貢獻值得我們尊敬 ④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是一成不變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張老師發現班內一名同學在上音樂課時從不舉手,以回避單獨唱,于是就主動接近這位性格羞澀、自我封閉的學生,鼓勵他說:“以后不會視唱請舉起你的左手,老師就不會讓你演唱?!毕乱淮我魳氛n上,老師指出讓視唱的曲譜后,這個同學勇敢地舉起了左手。后來,他終于舉起了右手。老師趕緊讓他視唱,結果他唱對了,臉上還露出了難得的微笑。聽罷看罷,我們不禁為張老師的“請舉起你的左手”叫好。
(1)材料體現了什么?







(2)材料中體現了老師的工作特點是怎樣的?

















答案
自學互研
1.教育 傳承者
2.專門職業 教育教學 教書育人
3.理想信念 扎實學識
4.學識 情感與思維方式 風格
5.(1)接納 尊重 (2)承認 優點 目的 主動交往
課堂探究
探究一
(1)人類數千年文明的延續,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來傳承。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
(2)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
(3)今天的教師要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
探究二
(1)由于年齡、學識 、閱歷、性格、情感與思維方式等差異,每位老師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表達方式不同,由此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
(2)①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師的形象,我們喜歡的老師,風格可能不盡相同。無論什么風格的老師,都應該受到尊重。
②學會接納不同風格的老師,要承認老師的差別,發現不同風格老師的優點,了解老師教育行為的目的,主動和老師交往,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當堂演練
1.C 2.D 3.B 4.A 5.A 6.B
7.(1)體現了張老師心里裝著所有的學生,為后進生鼓起前進的風帆。
(2)老師的工作不僅是我們學習的指導者還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老師教給我們思考的方法,讓我們產生求知的愿望,還影響我們的人格,喚醒我們的情感,是我們生活中的朋友。













6.2 師生交往
【學習目標】
(1)知道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
(2)知道師生交往的意義。
【重點·難點】
重點:教學相長。
難點:亦師亦友。
【自學互研】
1.什么是教學相長?
(1)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 、 的過程。
(2)我們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 和指導。
(3)我們與老師 ,也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 ”。
2.教學相長有什么作用?
面對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主動參與、 的態度有助于我們與老師相互交流。 、恰當地向老師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既是對老師的積極反饋,也是師生共同學習的 ;與老師分享自己的學習感受、 ,可以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3.怎樣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1)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 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 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
(2)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 。
4.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是什么?
學生 ,老師 ,師生彼此尊重、 、攜手共進,是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
5.師生怎樣彼此尊重?
(1)師生彼此尊重,意味著尊重對方的 、個性差異、勞動成果等。
(2)尊重老師,是中華民族的 ,是我們作為“晚輩”的基本 ,它不僅體現了我們內心的情感和態度,而且表現在我們與老師日常交往的 中。
6.為什么要關心老師、理解老師?
(1)老師是我們知識學習的 ,也是我們精神成長的 。
(2)老師給予我們 的關心和 的關懷,我們也應該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






【課堂探究】
探究一 教學相長
相關鏈接
小奇喜歡文學創作,經常把自己寫的小說拿給語文老師指導,得到語文老師的肯定與表揚。一次,上數學課時,小奇偷偷在下面寫小說,被數學老師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寫了一個多星期的手稿被沒收,還被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自主探究
(1)假如你是小奇,你會如何對待語文老師的表揚與數學老師的批評?



(2)你能給小奇提出怎樣的建議?





探究二 亦師亦友
相關鏈接
小明是這樣介紹自己喜愛的老師的。趙老師身高不足一米六,偏胖,雖然相貌平平,但一點也不妨礙我們對她的敬愛。從一年級到三年級,趙老師教了我整整三年語文(兼班主任),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她。平時,趙老師就像我們的大朋友,大家有什么心里話都樂意和她講。還記得今年春天,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趙老師帶著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到公園游玩。當趙老師和我們一起坐在草地上玩耍、吃東西時,不知是誰喊了一句:趙老師,你好可愛啊,我們都不約而同地樂得滿地打滾。趙老師見我們這樣,也加入了我們的行列,和我們一起歡笑。
趙老師不僅是我們的益友,還是我們的良師,在學習上她對我們絲毫不放松。我們班的同學都十分喜歡讀書,每個人閱讀量都很大,同學們每學期都會閱讀在5~10本書。這都要歸功于我們的趙老師。還記得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都不認識字,拼音也不是很熟,于是趙老師每天中午都早早來到教室,讀書講故事給我們聽,讓我們每個人都對讀書產生了強烈地渴望。后來當大家都學會并掌握拼音時,每個人都開始迫不及待地看起書來,這時候的趙老師就會在一旁靜靜地陪著我們讀書。
我想大聲地對趙老師說,我們喜歡您!您就像那校園里的銀杏樹,默默地生長,默默地開花、結果,默默地奉獻著青春和智慧。



自主探究
(1)良好師生關系的表現是什么?


(2)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要求有哪些?





【網絡構建】

【課外拓展】
《南方日報》記者抽選了廣州市內不同層次的十余所中小學,隨機調查了160位在校老師、學生和家長。調查結果顯示,超九成學生認為其與老師“關系和諧”或“親密”(約80%認為“關系和諧”,約10%認為“親密”)。在多數學生眼中,班主任扮演著“師長”(74.3%)和“朋友”(45.7%)角色,僅有2.7%的學生認為班主任是“陌生人”。受訪學生中有55.8%表示與老師打交道偶爾會產生恐懼感,過半學生認為,當中最大的原因是“老師很有威嚴,不敢靠近”。反觀老師的答案,同樣有六成的老師表示與學生打交道偶爾會產生恐懼,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學生不聽話,但不敢對其進行太多管教”。有33.3%的老師與學生打交道產生恐懼的原因是“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值太高,老師在教學上壓力巨大”。
解讀:主動溝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有利于化解師生之間的誤解和矛盾,增進師生的感情,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所以,我們要學會主動與老師溝通,相互理解,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快樂地學習,更快地進步。


【當堂演練】
1.快下課了,許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一串數字,學生們面面相覷。許老師說:“這是我的QQ號,同學們可以聯系我,有事請留言?!贝蠹艺坡暲讋印TS老師和學生QQ聊天是新課改浪潮中更新觀念,重新審視師生關系的一個具體行動。對新型師生關系認識正確的是( )
①建立在平等相待的基礎上  ②師生之間人格平等、彼此尊重
③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軐W生是知識的接受者
⑤師生之間互相學習、教學相長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有調查顯示:有88%的被訪中小學生曾被老師誤解過,被誤解后有76%的被訪學生很少或從來沒有主動找老師溝通過。這項調查啟示我們( )
①自我反思,冷靜、客觀地分析原因 ②師生之間根本沒有溝通可言
③化解與老師的誤解應從主動溝通做起  ④老師不是權威,我們要敢于和他理論
⑤與老師溝通應該講究交往策略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3.《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薄敖虒W相長”告訴我們( )
A.學生要聽從老師的話,才能有所長進 B.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有許多長處
C.師生之間要相互學習,相互補充,共同提高 D.學生與老師各有所長,學生不能超越老師
4.師生共同組成學校生活共同體,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教學相長。但是師生之間難免有矛盾。而這些矛盾多因溝通方式不當引發。溝通需要掌握的有效方法有( )
①求同存異,尊重、關心老師  ②做到有理恰當表達,無理主動認錯 
③選擇老師容易接受的表達方式,如悄悄說等 ④清晰、冷靜、坦誠地說出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以下四位同學與老師交換意見的語言,比較恰當的是( )
①小利:“老師,這個問題,我認為是不是應該……”
②小剛:“老師,你講錯了,我的解題方法才是對的?!薄?br/>③小強:“老師,我認為……也許我講的也不對……” 
④小亮:“老師,我說的一點都沒錯,就是你錯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當你遇到老師的不公平對待時,作為學生,你應該( )
①從自身找原因,以實際行動改變老師對自己的看法 ②找老師評理,指出老師“偏心眼”
③學會心理換位,設身處地從老師的角度想一想 ④“以牙還牙”,冷落這位老師,不理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7.老師每天與學生們學習生活在一起,朝夕相處中培養了深厚的感情,當然也難免會產生一些誤解或矛盾。于是,校園里演繹了許多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
針對這一現象,某校七年級(3)班召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師生懇談會”。
(1)請你為本次“師生懇談會”設計一個恰當的題目。


(2)學海導航:說出本次“師生懇談會”的目的。



(3)思維體操:請你設計此次“師生懇談會”的活動流程。



(4)肺腑之言:“師生懇談會”結束時,要求每位學生對老師說出一句自己的肺腑之言,你會說什么?












答案
自學互研
1.(1)相互促進 共同成長
(2)引領
(3)交流互動 教
2.勤學好問 真誠 新資源 學習成果
3.(1)鼓勵 提醒
(2)良苦用心
4.樂于學習 寓教于樂 相互關心
5.(1)人格尊嚴
(2)優良傳統 道德修養 言談舉止
6.(1)指導者 引路人
(2)生活上 情感上
課堂探究
探究一
(1)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是我們成長的重要內容。語文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數學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對待數學老師的批評,他要把注意力放在數學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數學老師的良苦用心。
(2)語文、數學以及其他學科都要學好,合理、科學分配時間,不能顧此失彼,要全面發展。
探究二
(1)學生樂于學習,老師寓教于樂,師生彼此尊重、相互關心、攜手共進
(2)①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師生彼此尊重,意味著尊重對方的人格尊嚴、個性差異和勞動成果等。尊重老師,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作為“晚輩”的基本道德修養,它不僅體現了我們內心的情感和態度,而且表現在我們與老師日常交往的言談舉止中。
②關心老師、理解老師。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交往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老師是我們知識學習的指導者,也是我們精神成長的引路人。老師給予我們生活上的關心和情感上的關懷,我們也應該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
當堂演練
1.A 2.C 3.C 4.D 5.C 6.D
7.(1)師生共努力,共奏和諧曲;建溝通橋梁,促師生和諧。
(2)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增進學生與老師的感情;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3)以歌曲《每當我走過教師窗前》為背景音樂,主持人發言,懇談會開始;詩歌朗誦頌老師;老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分別傾吐肺腑之言,相互提出意見和建議;學生暢所欲言表心聲,對老師吐露真情;以歌曲《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為背景音樂,主持人宣布懇談會結束。
(4)如:“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對您無私奉獻精神的體現,我一定會感恩師愛,用實際行動回報師恩!(能表達出自己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之情即可)











7.1 家的意味
【學習目標】
(1)知道家庭的含義。
(2)了解家庭關系的確立情形和家庭的功能。
(3)懂得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家庭對成長的意義,熱愛自己的家庭
難點:孝親敬長的意義與做法
【自學互研】
一、生命的居所
1. 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由 、 或 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2. 家是什么?
(1)家是我們身心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我們的生命是 給予的,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 和 。
(2)家是我們心靈的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個地域,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親情,激勵我們奮斗拼搏,讓我們的心靈有所依靠。
二、中國人的“家”
1. 在中華文化中,家有著深厚的 、豐富的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 。
2. 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
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 ,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 。
3. 怎樣孝親敬長?
(1)盡孝在 。孝敬雙親長輩,關愛家人,不僅僅是長大以后的事,從 開始,我們就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
(2)尊敬。尊敬雙親長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教導。如有不同見解,不急于 ,理性地與他們 。
(3)傾聽。與雙親長輩保持 、 的關系, 他們的心聲。雙親長輩不在身邊時,要 和他們保持聯系。
(4)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動表達 。認真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了解雙親長輩的 ,體諒他們的 ,平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 ,和家人一起建設家庭。





【課堂探究】
探究一:生命的居所

相關鏈接
2015年6月9日,中宣部、全國婦聯向全社會公開發布了10戶全國教子有方“最美家庭”的先進事跡。汪寶桂、劉世昌、劉聰玲等10戶全國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崇尚家庭美德、注重家庭教育,悉心建設家庭這個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用優良家風涵養子女心靈,用言傳身教促進子女成長。在全社會公開發布他們的事跡,對于引導人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自主探究
(1)家的含義是什么?


(2)我愛我家:家有著濃厚的意味、豐富的內涵。你認為家意味著什么?



(3)感受親情:親情,激勵我們奮斗拼搏。你認為家庭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探究二 中國人的“家”
相關鏈接
閱讀新、舊兩首《游子吟》: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游子吟
新編
老爸手中錢,
兒子身上花,
臨行遲遲給,
意恐進網吧。



自主探究
(1)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你對新、舊兩首《游子吟》的感受。




(2)為什么要孝親敬長?



(3)如何孝親敬長?




【網絡構建】

【課外拓展】
新“24孝”行動標準



01.經常帶著愛人、子女回家。
02.節假日盡量與父母共度。
03.為父母舉辦生日宴會。
04.親自給父母做飯。
05.每周給父母打個電話。
06.父母的零花錢不能少。
07.為父母建立“關愛卡”。
08.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
09.教父母學會上網。
10.經常為父母拍照。
11.對父母的愛要說出口。
12.打開父母的心結。
13.支持父母的業余愛好。
14.支持單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帶父母做體檢。
16.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溝通。
18.帶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動。
19.帶父母參觀你工作的地方。
20.帶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鍛煉身體。
22.適當參與父母的活動。
23.陪父母拜訪他們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場老電影。



【當堂演練】
1.有這么一句古話: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話說明家庭具有(  )
A.教育功能 B.撫育和贍養功能 C.人口生產功能 D.消費功能
2.“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你對“家”的理解是(  )
①家是我們溫馨的港灣 ②家是一個住所,只是我們居住、吃飯的地方?、奂沂俏覀兦楦械臈⒌亍、芗抑杏杏H人,家中有親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回家給父母洗洗腳”。這里某校老師給學生布置的“家庭作業”。老師這樣做的目的是(  )
A.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緩解學習壓力 B.從小學會自立自強,爭做家庭小主人
C.讓學生明白洗腳是孝敬父母的最佳方式 D.體會父母辛苦,培養孝敬父母的美德
4.“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下列語句不適合作為“好家規”的是(  )
A.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B.百善孝為先
C.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D.不學禮無以立
5.中國的春運,可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而這個景觀的背后,流淌的卻是最有中國味的濃濃親情。
(1)從春運時人們擁擠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家是什么?



(3)在中國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你打算如何做到孝親敬長?





















答案
自學互研
一、1.婚姻關系 血緣關系 收養關系
2.(1)寄居之所 父母 哺育 支持
(2)港灣
二、1.意味 內涵 避風港
2.傳統美德 法律義務
3.(1)當下 現在
(2)反駁 溝通
(3)親近 融洽 傾聽 經常
(4)感恩之情 喜好 辛勞 家務勞動
課堂探究
探究一
(1)一般來說,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2)①家是生命的居所。②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③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④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
(3)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
探究二
(1)①在中華文化中,家有著深厚的意味、豐富的內涵。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
②這兩首詩均表達了父母的關愛,父母對自己生活的關心,對自己品行的關注。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真摯的愛。我們要孝敬雙親長輩,關愛家人,從現在開始,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
(2)①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②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律義務。
(3)①尊敬。②傾聽。③感恩。
當堂演練
1.A 2.B 3.D 4.C
5.(1)對家的深深思念。(言之有理即可)
(2)在中華文化中,家有著深厚的意味、豐富的內涵。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
(3)①尊敬:尊敬雙親長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教導。如有不同見解,不急于反駁,理性地與他們溝通。
②傾聽:與雙親長輩保持親近、融洽的關系,傾聽他們的心聲。雙親長輩不在身邊時,要經常和他們保持聯系。
③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動表達感恩之情。認真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是一種感恩;了解雙親長輩的喜好,體諒他們的辛勞,平日里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家人一起建設家庭,也是感恩。










7.2 愛在家人間
【學習目標】
(1)體會親情。
(2)了解與父母產生矛盾的原因。
(2)懂得與父母溝通的基本要領、與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
【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認識和面對親情碰撞
難點:愛需要呵護
【自學互研】
一、體味親情
1.家庭中的親情之愛: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對家人 的情感。這份情感的產生,或是因為他們給了我們 ,或是因為他們為我們的生活 ,或是因為他們分享了我們的 、分擔了我們的憂傷,或是因為他們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 ,或是因為他們是我們成長的 和 。
2.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同: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時我們可能因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時我們似
乎 自己渴望的親情,甚至因此 親情的存在。
3.親情不會因家庭結構的改變而消失:
現實生活中,由于親人的離開、新成員的出現,我們的家庭結構也會隨之改變。但是,只要我們用心感悟就會發現,家中的親情仍在,盡管它的 可能會發生變化。
二、愛的碰撞
1.初中生希望父母尊重自己,又期望得到父母的關注:
進入初中的我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和家人的關系也發生了 。一方面,我們希望父母像對待成人一
樣 我們,不要過多 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對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時我們又覺
得 和 ,期望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呵護。
2.親子沖突:
(1)親子沖突的表現:
我們開始審視父母給予我們的愛,開始質疑父母,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與經驗,親子之間的碰撞增多了,有時伴著甜蜜,有時出現緊張,甚至發生沖突。這是我們成長中 的問題。
(2)親子沖突的原因:
作為兩代人,我們與父母在心智、學識、經歷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親子沖突有時 。
(3)親子沖突的危害:
如果處理不好,親子沖突就會傷害雙方的感情,影響 的 。
三、溝通傳遞愛
1. 互動溝通:
愛是需要呵護的。互動溝通的技巧和應對沖突的智慧,是親子之間愛的 。愛在溝通中加深,親子沖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 來解決。
2.嘗試接納父母愛我們的方式:
作為子女,我們無法選擇父母的相貌、性格、貧富,也無法選擇父母對待我們的態度和教育我們的方式,但我們可以試著去 父母的做法, 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我們可以 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用他們能 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
【課堂探究】



探究一:體味親情
相關鏈接
許建國是張家口市經開區柳樹屯村人,姐姐叫許建平。2012年,許建平不幸被確診患有尿毒癥,許建國果斷決定為姐姐換腎。2016年1月12日,腎移植手術順利結束。5月,記者采訪時,姐弟身體都非常健康。說起姐姐,許建國眼神灼灼?!罢娴?,長姐如母!”許建平供弟弟們讀書、為弟弟們操心工作、操辦婚事……他們的母親、父親相繼去世后,許建國曾傷心地說:“姐,家沒了。”許建平拉著兩個弟弟說:“不怕,姐在,家在?!?br/>自主探究
(1)從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有的同學說,像這樣轟轟烈烈的愛才叫親情,平時瑣碎的愛稱不上親情。請你評價這種觀點。







探究二 愛的碰撞
相關鏈接
2016年5月24日,濟南商河縣公安局接到報警稱,長清區某中學16歲女生李蘭離家出走,已失聯5天,可能在商河縣城出現過,請求幫助找尋。后公安人員在縣城平安旅館找到李蘭,及時與其家人取得聯系。經了解,李蘭是因學習成績不理想與父母發生爭執而離家出走的。
自主探究
(1)你認為上述材料中的女生錯在什么地方?



(2)我們從中得到什么警示?







探究三 溝通傳遞愛
相關鏈接
以下是某論壇的一個熱帖,請閱讀并回答問題。
主題:那些對父母說過的話
這9句話不要對父母說:好了好了,我知道,真啰嗦;有事嗎,沒事我掛了;說了你也不懂,別問了;跟你說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你們那一套早就過時了;叫你別收拾我房間,你看東西找都找不到了;我要吃什么我知道,別給我夾;說了別吃這些剩菜了,怎么老不聽;我自己有分寸,別說了,煩不煩。 【樓主】
我的世界 貌似我都說過,該打該打。 【1樓】
儋爾一Don 看了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有些話帶來的傷害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以后要注意,應該對父母言聽計從。 【2樓】
00后 我也不想這樣和父母說話,可就是忍不住。我覺得自己與父母的代溝太深了,不知道該怎么和他們溝通,求指教。 【3樓】
尋找幸福 今天,請對父母說第10句話:“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4樓】
自主探究
(1)【探究原因】
結合【樓主】這9句話,說一說我們與父母發生沖突的原因是什么。




(2)【認識沖突】
沖突是難以避免的。處理不好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3)【提出建議】
請跟帖,把你與父母溝通的技巧說給困惑的“〇〇后”聽。



【網絡構建】

【課外拓展】
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1.做一個好聽眾。
讓家里時時有一種“聆聽的氣氛”,經常抽空陪伴孩子并做一個好聽眾。
2.學會與子女平行交談。
用平行交談的方法跟青春期的兒女談話往往能引起熱烈的反應。所謂平行交談,即父母與子女一起
從事一些普通活動時進行交談,但重點要放在活動上,而不是談話的內容,雙方也不必互相看著。
3.只做顧問不做“指導員”。
有時父母提出的意見即使很好,孩子們也不喜歡,因為他們需要的不是“指導員”,而是顧問——細心地聆聽,協助他們做出抉擇,不是插手來干預他們的事情,而是建議他們改弦更張。
4.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天地。
青少年需要感覺到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由父母來控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渴望有自己的空間,父母盡量不要擅入他們的房間,不要讓他們覺得只有跑到外面才會有這樣的空間。
5.把要說的話寫下來。
很多專家建議,做父母的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說或可能不中聽的話寫下來。因為把話寫下來,你的話就會顯得很有分量,一般人會認為白紙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
6.不要無所不問。
青少年通常不會把很多有關自己的事告訴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這樣,你應該把孩子告訴你的任何事情都視為禮物,加以珍視。


【當堂演練】
1.進入青春期后,我們與父母的沖突,往往基于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要化解這種“愛的沖突”,我們應該(  )
A.認真傾聽,服從父母的一切安排 B.換位思考,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
C.保持沉默,不發表自己任何意見 D.積極交流,讓父母事事遷就自己
2.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眲摻ㄒ粋€和諧家庭(  )
A.我無可奈何,我父母太固執 B.需要父母、子女的相互溝通與理解
C.不是我單個人的事,我努力也無用 D.是父母的責任,與我們無關
3.王麗學習努力,但學習成績不斷下滑。父母誤以為她早戀,對她提出了一些她感到苛刻的要求。你認為王麗應該(  )
A.回避父母,不理不睬 B.一切聽從父母的意見
C.刻苦學習,把怨恨藏在心里 D.換位思考,主動溝通
4.周末,小雅寫了一會兒作業,想到客廳看電視休息一下,媽媽制止了:“不許看?!毙⊙抨P上電視拿起漫畫書,媽媽又說:“不許看漫畫,寫作業去。”接下來,小雅要怎么辦?你認為最恰當的是(  )
A.放下漫畫書,轉而打開電腦玩游戲 B.責問媽媽:“你怎么老是干涉我的自由?”
C.扭頭回房,關上房門,不再理媽媽 D.對媽媽說:“我有點累了,想放松一下?!?br/>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調查報告顯示:①家長和孩子對互聯網的評價仍有較大差異,家長對于孩子上網的態度依然保守。
②約占70%的未成年人經常在社交網站公布個人信息,如姓名、年齡、手機號等。③有72.7%的未成年人在上網時收到過不良信息。
(1)家長和孩子的觀念為什么會存在差異?




(2)當家長和孩子產生矛盾時,作為孩子,我們應該怎么做?

















答案
自學互研
一、1.割舍不斷 生命 操勞 喜悅 影響者 陪伴者 見證者
2.溫馨和睦 磕磕絆絆 內斂深沉 自然隨和 感受不到 否認
3.表現形式
二、1.微妙的變化 尊重 干涉 失落 不安
2.(1)難以回避
(2)難以避免
(3)家庭 和睦
三、1.潤滑劑 互動溝通
2.接納 理解 嘗試 接受
課堂探究
探究一
(1)感受到了家人間濃濃的割舍不斷的情感,這種情感是家庭中的親情之愛。
(2)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親人之間愛的表現是不同的,有的是轟轟烈烈付出,有的是細致入微照顧……有時我們可能因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時我們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親情,甚至因此否認親情的存在。轟轟烈烈付出是親情之愛,平常照顧也是親情之愛。
探究二
(1)與父母發生沖突后,采取離家出走的方式是錯誤的。這種做法既傷害了父母,也使自身處于危險的境地。
(2)①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與父母之間發生矛盾是正常的,是我們成長中難以回避的問題。②矛盾出現后,我們要努力化解這種矛盾和沖突。③愛在溝通中加深,親子沖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我們可以選擇不傷害父母感情和不影響親子關系的做法。④我們應試著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
探究三
(1)我們與父母在心智、學識、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對問題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存在差異,這是發生沖突的原因。
(2)如果處理不好,親子沖突就會傷害雙方的感情,影響家庭的和睦。
(3)①關注事實。②把握時機。③留意態度。④選擇方式。⑤考慮環境。
當堂演練
1.B 2.B 3.D 4.D
5.(1)作為兩代人,我們與父母在心智、學識、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對問題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如材料所示,家長想到孩子辨別是非能力低,自制力不強,可能會受到互聯網帶來的不良影響,所以,家長對于孩子上網的態度依然保守,觀念存在差異。
(2)①要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與家長溝通,通過溝通辨明是非。
②要尊重理解父母,學會換位思考。









7.3讓家更美好
【學習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實際行動促進家庭和睦幸福。
2.能力目標:能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家庭發展中的問題,學會有效溝通,做家庭成員的黏合劑。
3.知識目標:了解家庭結構的變化、溝通方式的變化、家庭氛圍等,初步感知現代家庭特點。懂得家和萬事興的道理。
【重點難點】
1.重點:和諧家庭我出力。
2.難點: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劑”。
【自主學習 主干梳理】
1.隨著社會歷史的演進,現代家庭的 、 、 等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2.過去的家庭常常是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F在一般為 和 。
3.現代家庭的家庭氛圍越來越 、 。
4.家庭成員之間 是家庭美滿幸福的重要條件。這需要家庭成員之間相互 、 、 和 。
5.在一個家庭中,祖輩、父輩、子輩之間有著不同的 和 ,這些差異可能帶來家庭成員間的矛盾和沖突,影響家庭和睦。
6.以 的心態面對家庭發展中的問題,才能讓親情更濃,讓我們的家庭更和睦。
【合作探究 熱點剖析】
知識模塊一 現代家庭面面觀
探究一:教材P83運用你的經驗
結合下面的圖示,說說現代家庭還有哪些特點。在空白框中列出你觀察到的現象。


探究二:教材P84探究與分享
結合以下場景,說一說,你經常使用哪些方式和家人溝通?你更喜歡哪些方式?為什么?


知識模塊二 和諧家庭我出力
探究三:教材P85探究與分享
(1)制作“家庭美德快遞卡”。
(2)傳遞“家庭美德快遞卡”。
小組成員將卡片作為禮物贈送給其他組的同學,傳遞美德。
(3)小組成員分享、總結。
小組成員分享制作、傳遞“家庭美德快遞卡”的收獲和感受。

探究四:教材P86方法與技能
(1)設置模擬場景“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矛盾或沖突時,你會怎么做?”分小組進行表演。
(2)對各小組表演情況作評析。
(3)分享教材P86“我是小小‘黏合劑’”,制訂出家庭成員發生矛盾或沖突時的一般策略。

【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1.家庭結構是不斷演化的。過去的家庭一般為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現在一般為(  )
A.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B.單親家庭和核心家庭
C.三世同堂和主干家庭
D.聯合家庭和核心家庭
2.下列關于現代家庭的特點說法正確的有(  )
①交流方式多樣 ②成員關系平等 ③學習型家庭?、芗彝ヒ幠2粩嘹呄蛐⌒突?br/>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當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矛盾或沖突時,我們可以(  )
①幫助家庭成員舒緩情緒 ②明確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垡龑Ъ彝コ蓡T看到對方優點 ④幫助家庭成員走出“面子”困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在家庭生活中,當我們與父母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應該(  )
A.主動與父母有效溝通
B.尊重父母,絕對服從
C.堅持以自己的意見為準
D.回避問題,漠然置之
5.針對家庭狀況及父母的工作情況,和父母一起制訂孝敬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的計劃。



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智能手機風靡街頭巷尾的今天,微信、微博等溝通方式已不是年輕人的專屬。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學習使用這些溝通軟件,加入孩子的朋友圈,不想再錯過孩子任何動態和消息。為此,不少同學吐槽自己被“監控”,大呼“沒隱私”。有的孩子甚至在微信朋友圈將父母屏蔽了。
材料二??大學生張明為了讓自己的爸爸媽媽學會微信,專門手繪了一本微信使用說明!手繪的豈止是一本說明書,它更體現出無數游子心中最深沉的牽掛,承載了晚輩對長輩的孝心、耐心和成全之心。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問題?
?
?
?
(2)比較張明給父母手繪微信使用說明書的行為和部分孩子屏蔽家長的行為,談談在建設和諧美好家庭方面,你受到哪些啟發。
?
?
?


















參考答案
【自主學習 主干梳理】
結構 規模 觀念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平等 民主
和睦相處 理解 信任 體諒 包容
價值觀念 生活方式
良好
【合作探究 熱點剖析】
探究一:答案提示:還有關心世界和國家大事、善于自我設計、尊敬愛戴長輩、參與社區活動等特點。
探究二:答案提示:經常與家人溝通的方式有:打電話,寫信,一起參加文體活動,一起看新聞、電視劇,等等。更喜歡通過手機與家人溝通,也喜歡和家人在一起聊天,因為使用手機與家人溝通方便快捷;和家人在一起聊天,有助于增進家庭成員間的情感,促進家庭和睦。
探究三:答案提示:答案具有開放性,討論交流即可。
探究四:答案提示:結合具體情況,言之有理即可。
【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1.A 2.D 3.D 4.A
5.答案:(1)結合家庭實際情況制訂計劃。
(2)側重從孝心和孝行兩方面思考和制訂行動計劃。
(3)計劃要有可操作性。
6.答案:(1)材料一反映微信、微博等信息傳媒也在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生活與交流方式,但一些子女反感父母過度關注,故意設置障礙,將父母屏蔽,影響了與父母的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2)①在一個家庭中,祖輩、父輩、子輩之間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這些差異可能帶來家庭成員間的矛盾和沖突,影響家庭和睦。這需要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理解、信任、體諒和包容,還需要有效交流和溝通。②孝親敬長,要從小事做起,細微關懷,成全父母的愿望;滿足父母的實際需要;要親近父母,主動與父母進行溝通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漳平市| 公主岭市| 雷波县| 祁连县| 河北区| 汉沽区| 都兰县| 安丘市| 玉屏| 防城港市| 肃南| 丰城市| 定日县| 贵阳市| 新平| 儋州市| 昭觉县| 瓮安县| 雷山县| 北海市| 大邑县| 梅河口市| 余姚市| 绥化市| 内丘县| 纳雍县| 吉首市| 甘肃省| 含山县| 深水埗区| 日照市| 城口县| 衡水市| 舞阳县| 合川市| 应城市| 含山县| 绩溪县| 齐齐哈尔市|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