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導學案(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導學案(10份)

資源簡介







3.1維護秩序
一、學習目標
1.了解社會秩序的內容及社會秩序的重要性。
2.了解社會規則的含義、種類以及社會規則的作用。
二、評價任務
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方法。
樹立規則意識,有公共精神、有公民意識。
三、教學設計
(一)自主預習
(1)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 狀態。與人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社會秩序包括 秩序、生產秩序、 秩序和 秩序等。
(2)社會正常運行需要_______。社會秩序是人民_________的保障。
(3)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 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所形成的。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如 、 、
等。
(4)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________。社會規則保障__________的實現。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動一:
維護秩序
課本22頁,看四幅圖片,看分別體現了哪方面的社會秩序?
答: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場所秩序。
設想:如果沒有秩序,我們的生活將會怎么樣?引出秩序的重要作用。
探究活動二:
通過課本23頁研究與分享,思考學校門口的混亂將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形成認知,分組討論你認為應該怎樣改變這種混亂情況?
探究活動三:
維護秩序靠規則
24頁探究與分享:列舉生活中的規則,電梯使用規則、比賽規則、游戲規則等,思考規則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三)知識點小結:
維護秩序
1.社會秩序的含義、種類及作用?
2.社會規則的含義、種類及作用?
4、評價內容
1.2017年3月22日早晨八點半左右發生的濮陽縣第三實驗小學的踩踏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因為課間時間較短,學生集中去廁所,因為擁堵才導致了這種踩踏的事件。這給我們的警示有( )
①我們的生活需要秩序 ②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證 ③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事故的發生④良好的社會秩序是人們的共同追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2.無論是游戲還是比賽都要有規則,社會生活中處處都有規則,有的形諸筆墨、見于文字,有的傳為口碑、約定俗成。它像無形的指揮棒指揮著我們。關于社會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約定 ②青少年年齡小,與社會規則無關 ③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如紀律、道德、法律等 ④只在公共場合才有規則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下列對規則理解錯誤的是( )
A.社會生活中的規矩是社會成員都應遵守的行為準則
B.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不規則、守規則十分重要
C.生活中每一種準則都差不多,無特殊行為規范
D.社會生活規則有有形和無形兩類
4.(2017湖南常德中考)和諧的公共生活,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和積極參與。融入公共生活,需要我們有( )
①規則意識 ②利己執念 ③契約精神 ④換位思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7四川成都中考)2017年1月,張某為了逃票入園,翻過兩道3米高的圍墻,鉆過鐵絲網,進入寧波雅戈爾動物園養虎區,最終發生悲劇。這類事件啟發我們( )
①社會生活需要規則,規則保護秩序
②遵守規則,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③規則分強制性規則和非強制性規則
④在社會生活中不同場合有不同規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宇軒和致遠是八年級(3)班的學生。一個星期天,他們約好去參觀通江縣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沒想到,車站的乘客很多。致遠不甘示弱,擠上前去,強行登上汽車,上車后又與其他乘客一起,同駕駛員吵鬧,搞得車廂內不得安寧,途中汽車開開停停。宇軒則排隊改乘另一輛車,這輛車上秩序井然,汽車準時到達目的地。當宇軒參觀完紀念館后,致遠才匆忙趕到。
(1)宇軒和致遠不同結果的原因是什么?
(2)上述材料說明我們為什么要遵守社會秩序?

























參考答案
1—4DBCB
5.(1)宇軒乘坐的車秩序井然,所以能準時到達目的地;而致遠乘坐的汽車秩序混亂,并且途中汽車開開停停,最后導致遲到。
(2)①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社會秩序,社會才能正常運轉。
②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證。良好的社會秩序,是人們的共同追求。有序、整潔、安全的社會環境,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發我們對生活的熱情。



3.維護秩序
一、預習目標
1.知道規則的重要性,理解生活需要秩序,需要規則。
2.樹立尊重規則,遵守規則的觀念,培養責任意識。
3.了解什么是規則,社會生活中有哪些規則,理解遵守規則、維護秩序的重要性
二、預習要點
重點、難點:正確理解生活需要秩序、規則、需要人們自覺遵守。
三、預習問題
1.我們的生活為什么離不開秩序?(課本23頁)
2.什么是社會規則?
3.秩序靠什么來保障?(課本31頁)
4.如何發揮規則的效用?(課本32頁)
四、預習檢測
1.“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句俗語告訴我們( )
A.法律是最嚴格的規則 B.規則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規則都在發揮作用
C.各種規則都離不開人們的自覺遵守 D.社會規范包括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
2.伯克說:“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礎”說明了( )
A.事物是美好的 B.生活離不開秩序,秩序離不開規則
C.生活是美好的 D.規則離不開秩序
3.維護社會秩序是文明的體現,下列現象能體現這一點的是( )
A.為急著回家而橫穿馬路 B.在食堂就餐自覺排隊
C.外出游玩和朋友在草地上就餐 D.破壞學校桌凳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動一:
材料一:中國真有交通法規嗎?
材料二:在中國坐公交車猶如一場惡夢。 過渡:在部分中國人看來,爭搶位置,搶上搶下,闖紅燈……這些都是很普通的事,沒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這些行為真的是小事嗎? “唇槍舌戰辯一辯”
問題一:行人亂穿馬路是不是小事,為什么?
問題二:在沒有來往車輛且保證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闖紅燈嗎?
問題三:別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帽兒”嗎?
感悟:以上三個問題的討論以及對生活的體驗,讓我們懂得了什么?
探究活動二:
閱讀校門口放學時的混亂場面結合自己的實際探究:
(1)校門口的這種混亂狀況會造成哪些影響?
(2)你認為應該如何改變這種混亂的狀況?
探究活動三:
相信遵守規則每個人都受益,把遵守規則變成自己的內在需要,根據課本所學知識結合本組實際,請同學們給本組制定小組文明公約(要求:至少寫三條,要具體,可操作,聯系生活實際。)
二、隨堂檢測
1.在汽車站、火車站我們經常可見“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等提醒語。每個旅客都應自覺遵守這些規定?因為( )
A.社會生活離不開共同的習慣和信念
B.社會秩序限制人們的自由
C.遵守社會秩序有利于保護個人和社會的利益
D.我國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2.下面的內容是《全國青少年上網文明公約》:“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對此錯誤的說法是( )
A.這一公約要求每一個青少年網友遵守
B.維護網絡秩序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行為習慣
C.網絡是虛擬的,不用為自己在虛擬空間的言行負責
D.只有人人都遵守網絡規則,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好網絡資源
3.北京一家調查公司的調查結果顯示,2/3的被調查者承認自己曾有過隨地吐痰的行為,“吐痰習慣者”的比例達到百分之三十二。對此,不正確的看法是( )
A.隨地吐痰是小事,沒有必要興師動眾
B.說明一些人缺乏最基本的公民責任意識
C.做負責任的公民,應該從小事做起
D.有關部門應大力整治亂吐痰等不文明行為
4.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中的行為規則,尤其要靠( )
A.道德來確認和維護B.法律來確認和維護
C.紀律來確認和維護 D.規章制度來確認和維護
5.上課要有課堂紀律,比賽要有比賽規則。這說明( )
A.紀律等規則是限制人們自由的
B.沒有規則就不能正常地學習和生活
C.社會公共生活不需要有規則[
D.社會公共生活不可能有共同的規則
6、分析材料,回到問題:
中學生小趙和小王在暑假中結伴游覽長城,當他們登上八達嶺長城時,心情十分激動,小王掏出刀子準備在城磚上刻字留念。小趙發現后馬上制止他,小趙指著雄偉的長城對小王說:“長城是中國的象征。如果每個游覽的人都要刻上自己的名字,長城很快就被污損了。“小王一聽,知道自己錯了,他不僅沒有動手刻字,還在游覽時勸說別的游客要保護長城。
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
7、分析材料,回到問題:
規則與交通
材料一:一名攝影愛好者在其個人博客里發表了一組圖片,題為《老外幫助國人提高素質》,記錄了當天上午在北京街頭,一位騎自行車的外國婦人義務充當了一回“交通協管”,要求駛入非機動道的小汽車走回車行道,卻受到小車司機橫蠻對待。這組圖片被轉載到某知名論壇后,引發網友間關于國人素質的熱議,并表達了對現代車司機的憤怒和對這名老外的敬意。
材料二:北京市的交通擁堵問題仍為各方嚴密關注。據北京市交管局介紹,北京交通擁堵局勢日趨嚴峻,但因違章引發的擁堵,占擁堵總量的23%。
結合材料,請你分析:
(1)結合材料二,請你給緩解北京交通擁堵提至少兩條建議。
(2)社會生活中遵守規則有什么意義?
(3)良好的秩序,需要每一個人來維護。結合所學內容,說一說怎樣做到自覺維護秩序?


參考答案
一、預習檢測:B B B
二、隨堂檢測答案:1-5 C C A B B
6.規則保證我們的學習和活動的順利進行;規則保證社會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諧;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在個人獨處或者沒有外部約束和監督得情況下,我們應該學會“慎獨”,注意修養,自覺遵守規則,做到心中有規則,心中有紀律,心中有法律。
7.(1)錯開開車時間;鼓勵乘坐公交車上下班等
(2)a、生活離不開秩序,秩序保證公共生活順利的實現,為我們每一個人平等地參與社會提供穩定的環境。b、要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就需要完善的社會規則。C、規則離不開人們的遵守,任何規則都必須落實到人們的實際行為中,才能發揮其規范社會秩序的效用。材料中所提到的交通擁堵的問題,相當一部分正是由于人們不遵守交通規則,違章駕駛造成的。
(3)(要點)維護社會秩序,要從自己做起;維護社會秩序,也要做一個監督者;維護社會秩序,應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行為習慣。









3.2遵守規則
一、學習目標
1.樹立遵守社會規則的意識,培養自律意識和敬畏規則的意識,形成自覺遵守規則和維護規則的理念
2.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規則,學會維護規則的技巧,鍛煉參與改進規則的能力
3.了解規則與自由的關系,明白每個人都應自覺遵守規則,懂得應積極維護規則,參與改進規則
二、學習重點
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規則
三、學習難點
培養自律意識,自覺維護社會規則。
四、自主學習
(一)自讀課文,找到書中你認為重點的題寫在題板上。
(二)根據學習提綱,完成本課重點難點。
1.如何理解社會規則和自由不可分?
(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到 、 、 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 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 ,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 。
2.如何做到自覺遵守規則
(1)遵守社會規則需要 和 。
(2)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 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 。將規則 、 。
3.我們為什么要堅定的維護和改進規則?
(1)一方面要從 做起,自覺 社會規則;另一方面要在保 的前提下, 、 、 他人遵守規則。
(2)我們要積極 規則,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使之更加符合 和 的要求。
(三)共同探究(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快速閱讀教材P26-31
1.學生閱讀教材P27探究與分享
思考:你如何看待這位男士打手機的“自由”?
2.學生閱讀教材P27探究與分享
思考:為什么這兩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權利,最后受到處罰?


3.P28探究與分享——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1.你怎么看待“梨雖無主,我心有主”的觀點?

2.你認為該如何做到許衡所說的“我心有主”?

4.觀點一:闖紅燈不對,但大家都在闖,我也就跟著走。
觀點二:只要沒人看到,沒人管,就可以闖紅燈。
觀點三:我覺得車輛多的時候不能闖紅燈,車輛少或者沒有車的時候可以闖紅燈。
分組討論:你怎么看待以上觀點?

5.我們應該怎樣維護規則?


6.我們應該怎樣改進規則?


五、達標提升
1.據了解,北京市政府決定將每月11日確定為自覺排隊日,意為兩人以上就應像“11”一樣按順序排列。“排隊日”的設立啟示我們,在公共場合要做到( )
①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②自覺排隊上下車、購物
③自覺、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逐 ④有急事要辦,可以插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關于公民自由和規則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是( )
A.言論自由是我的權利,我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B.受教育是我的權利,我想上學我就上,不想上學就不上
C.國家鼓勵植樹造林,我應積極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D.拍照是公民的自由,我們未成年人可以拍攝軍事基地
3.古人云: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于禍。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
A.自由與規則不可分 B.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
C.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 D.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4.今天,我們享受著列車提速、高鐵聯網、硬件設施不斷升級的優越條件,但文明素質的“考場”無處不在。能否在內心樹立起對一規則和公德的敬畏,對公共環境的責任……完全取決于每個人的自律。自律就是( )
①嚴于律己 ②不斷自我反省
③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習慣 ④做到自覺遵守規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為了防止空氣污染日益嚴重的現狀,很多城市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后來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部分城市對煙花爆竹經營實行統一采購、統一批發,并規定了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時間等。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A.部分城市規則意識有待提高,朝令夕改不利于城市的管理
B.這樣可以杜絕城市居民亂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
C.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符合城市管理者的要求就好
D.我們要積極改進規則,原有規則不符合實際就應完善調整
6.下面漫畫啟示我們要( )

A.愛護野生動物
B.遵守社會規則
C. 學會享受自由
D. 參與改進規則
7.2017年3月22日河南省第三實驗小學的學生因下課上廁所擁擠和推操發生了嚴重的踩踏事件,造成了22名學生受傷,其中1人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5人重傷。這則材料說明( )
①生活離不開秩序 ②秩序離不開規則
③不守規則就會造成危險 ④規則只能靠法律手段強制人們遵守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要通過完善規則體系,形成“通用語言”,進而互聯互通、規范約束、協同發展。下列需要完善的規則是( )
A.原來沒有的規則 B.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的規則
C.一部分人感到對啟己不公平的規則 D.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變化的規則
二、材料分析題
9.2017年3月22日上午8點半左右,渡陽縣三實小發生一起學生殊踏事故。事故造成22名學生受傷,其中1人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5人重傷。踩踏事件發生后,楊某通過微信群散布謠言稱:“紅旗路三實小,有誰家孩子在那上學了沒有,學校廁所歪了砸住孩子了,誰家孩子在那上學,家長去看看吧”。該信息發布后,在互聯網上迅速傳播,嚴重擾亂公共秩序。3月23日,渡陽縣公安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決定對楊某以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行政構留九日,并處罰款伍佰元。
佳佳認為:楊某在行使自己的言論自由,不應受到處罰。你認同這一觀點嗎?說說你的理由。




六、課后反思:
























參考答案
1-8ACDADDAD
9.佳佳的看法不對。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楊某在行使自己的言論自由時不能危言聳聽,造成社會恐慌


3.2遵守規則
學習目標
明確社會規則與自由的關系;懂得社會規則需要人們自覺遵守。
樹立規則意識,做到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堅定維護社會規則,并積極參與改進規則。
一.自由與規則密不可分
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
二.自覺遵守規則
1.遵守社會規則需要自律和他律2.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把規則作為行動的準繩
三.維護與改進規則
1.我們要堅定維護規則2.我們要積極改進規則
一、單項選擇題
.風箏斷了線,只能飛遠,如果風力合適的話,風箏就會越飛越高,如果風力不合適的話,就會失去平衡,就像從高樓上扔下的紙片一樣,飛不了多久。這告訴我們( )
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
②社會規則束縛了個人的自由
③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在規則社會里沒有真正的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不以規矩不能成文墨。”孟子的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
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 B.畫圓要有規,無規就畫不成圓
C.制方要有矩,無矩就制不出方 D.人的活動要受到社會規則的制約[來源:學科網]
3.自律是寶,他律是愛,律他是責。掌權者既要嚴于自律,又要樂于他律,還要敢于律他。這告訴我們( )
①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自律就是被動地接受
③遵守社規則,既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的約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約束,即自律。
④自律就是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行為,做到自覺遵守規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小軍今年上八年級了,他一放學總是先玩一玩自己喜愛的籃球,然后逾越手機看看自己的QQ、微信里動態和回復消息,為此常常作業不能按時完成,他多次提醒自己要先做作業,可一放學還是忙于籃球和手機。這主要表明小軍( )
A.情緒不穩定 B.缺乏自律,太放任自己
C.興趣太廣泛 D.能自我反省m]
5.無論是候車還是候船、候診,排隊的地方都有一條一米線,如今,這條一米線,已成為一條文明線、道德線,從這里,可以看到越來越多文明有禮的浙江人。人們自覺排隊的行為充分體現了( )
①能自覺遵守社會規則
②能做到自律和他律
③能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
④能自覺保護公共環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為進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10月10日,萊蕪市交通運輸局結合實際,開展“排隊上下車”行動,在公交站點、車站,引導乘客自覺遵守秩序,排隊候車,依次上車;乘車時不爭搶座位,主動為老、弱、病、殘、孕及乘車不便者讓座,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乘車習慣。這表明( )
①維護規則一方面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
②維護規則另一方面要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則
③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
④只有強化規則意識,按規則辦事,社會的運行才會順暢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 風靡中國大街小巷的“廣場舞”能健身,但同時也可能會影響居民休息而引發糾紛。為避免糾紛,“舞者”應該( )
A.放棄跳“廣場舞”的權利,遷就他人的休息權
B.堅持跳“廣場舞”的權利,理直氣壯毫不讓步
C.行使好自己跳舞的權利,尊重他人,娛樂自己
D.責令居民先放棄休息權,等跳舞散場后休息
8.小強在影劇院看電影時,興奮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聲叫好,引起周圍觀眾的不滿,周圍觀眾制止他時,他卻說:“這是我的權利和自由,我想怎樣就怎樣。”下列選項不能反駁其觀點的是( )
A.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必須得到他人的許可
B.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集體的利益
C.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社會的利益
D.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權利
9.機動車過斑馬線要禮讓行人,這不僅是一項基本禮儀,更是一條法律。機動車“禮讓斑馬線”說明了( )
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
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的變遷,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
③所有司機的規則意識不強,容易危及行人安全
④規則的完善能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來源:學科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上學路上,媽媽和你一起走到繁忙的路口。媽媽拉起你,準備搶時間闖紅燈通過馬路,你會如何規勸媽媽( )
①小心點,多看看車慢點走
②如果人人都闖紅燈,交通秩序肯定更糟糕
③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需要規則,人人都要遵守
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對他人的生命負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選擇題
11.某校傍晚放學的時候,門口混亂不堪。開著私家車、騎著電動車、自行車和步行來接孩子的家長,都希望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孩子。家長們圍堵在校門口。里面的學會出不去,外面的街道被堵塞。擁擠的車輛、人群將學校大門堵得水泄不通。
(1)材料中反映的這種混亂狀況會帶來哪些影響?[來
YAN
源:學科網ZXXK]



(2)生活處處需要秩序。為了保證學校周邊秩序良好,請你分別從政府、學校、個人角度提合理化的建議。




















參考答案
1-10CADBACCABB
11.(1)嚴重影響了交通秩序,也給大家的人身安全帶來威脅。
(2)政府在法治的軌道上開展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務人民;個人要遵紀守法,遵守市民公約等社會規范。











4.1尊重他人
【方法指導與使用說明】
課前預習、自主學習:結合學習目標和導學案,自學課本P32--36頁內容,并獨立完成導學案。
一、【教學目標】
1.在學習和生活中知道怎樣尊重他人。
2.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自覺尊重他人,以贏得他人的尊重。
3.自覺遵守道德規范,尊重他人。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如何學會尊重他人
教學難點: 如何學會尊重他人
三、【自主學習】:(認真閱讀課本,完成學習任務,并在課本中用雙色筆標注好問題,盡最大努力記住!)
1.尊重的含義
尊重即尊敬、重視。尊重他人是—個人________的外在表現。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 、 等。
2.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尊重是交往的起點。尊重他人是—個人________的外在表現。
(2)每個人都是有 的個體,都希望得到________的尊重。
(3)尊重使社會生活__________。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_______,是文明社會的_____________。
3.如何學會尊重他人?
(1)積極關注、重視他人。
(2)平等對待他人。
3)學會換位思考。
(4)學會欣賞他人。
四、達標檢測
1.現在不少市民出門會注意衣著整潔,舉止文雅。他們言行不僅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反映,更是對城市產生融入感的生動詮釋。這反映他們是( )
A.追求表面榮耀、虛榮的人
B.有知恥心、自負自做的人
C.不容別人歧視、侮辱的人
D.尊重他人,維護自尊的人
2.我們在與父母、老師、同學的交往過程中,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事,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這句話的實質是( )
A.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B.不能犧牲他人的利益來謀求自己的利益
C.寬容他人,悅納自己
D.和而不同,求同存異
3.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是現代人的基本素質,下列選項中體現這一基本素質的是( )
A.小峰因皮膚黑,長得比較胖,被同學取名叫“狗熊”
B.小凱因學習成績差而被拒絕參加學校組織的文藝演出
C.小龍從學習、生活上主動幫助、照顧身體上有殘疾的同學
D.小魏從農村到城里上學,說話和穿衣常被同學議論、嘲諷
4.生活中,當我們和別人針鋒相對時,別人也是針尖對麥芒。這時,往往尷尬的是自己。這說明( )
A.應該拒絕和別人交往
B.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C.凡事都要忍氣吞聲
D.以上說法都對
5.(2017衢州)“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的這句名言啟示我們應該( )
A.敬業樂群,公而忘私
B.恃才自傲,特立獨行
C.尊重人格,平等待人
D.堅持己見,決不妥協
6.海寧一位農民工大姐下班乘公交車回家,一路站著,司機勸她就座。她說:“我衣服臟,會弄臟座位的。”大姐的言行反映了她( )


①換位思考,與人為善 ②利用此事,謀取聲譽 ③珍愛生命,悅納自我 ④尊重他人,關愛他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2017青島)一條微博不到4天就獲得1.8萬多次的點贊,講述的是:成都一位環衛工人想喝冰飲,但當得知最便宜的也得6元錢時,他猶豫了。這時店員姑娘謊稱有折扣,4元錢給了他一大杯。這啟示我們( )
A.尊重他人,講究方式
B.嚴于律人,寬以待己
C.記人之過,忘人之善
D.真誠待人,言而無信
8.2017年3月2日,今年77歲的劉振仕乘坐的三輪車拐道進入圩鎮的時候,和相向駛過的一輛小車相撞。老人從車上摔下來,手掌被擦傷了一點。正當小車司機肖楊杰手足無策時,老人安慰他們別慌:“我不訛司機,我家四個兒子都有車,知道開車的難處,我不訛你們的冤枉錢。”老人也拒絕了司機的賠償。說明劉振仕老人能夠( )
A.同情弱勢群體
B.換位思考,設身處地替對方著
C.寬容別人,委屈自己
D.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9.俗話說:嫉妒是一副毒藥,傷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當朋友取得某方面成績時,我們應( )
A.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B.打擊朋友的熱情,讓朋友冷靜下來
C.多幫朋友找缺點 D.欣賞并真誠地贊美朋友的成功
11.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漫畫,回答下列問題。




(1)圖片反映了什么現象?這種現象有何影響?
(2)圖片帶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


































參考答案

1-10 DACBCCDABD
11.(1)現象:反映了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對他人最起碼的尊重。
影響:①不尊重他人就會失去他人的尊重,不利于人際交往;
②影響社會風氣,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2)①人與人需要相互尊重;
②尊重他人要求我們做到禮貌待人、平等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③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④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⑤學會換位思考,關心和尊重他人,做到與人為善。










4.2以禮待人
一、學習目標
1.知道禮是什么,文明有禮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
2.懂得文明有禮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的重要性,明白從語言、儀表、舉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質,并能在實踐中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3.培養學生的文明有禮意識,鼓勵學生檢省自己的言行、舉止和儀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禮儀素養
二、學習重點
文明有禮的作用。
三、學習難點
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
四、自主學習(相信自己行!)
(一)自讀課文,找到書中你認為重點的題寫在題板上。
(二)根據學習提綱,完成本課重點難點。
1.社會生活中待人有禮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主要體現在 、 、 等;
2.文明有禮的重要性有哪些?
(1)文明有禮是人 的前提。
(2)文明有禮促進 。
(3)文明有禮體現 。
3.如何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1)做文明有禮的人,要 。
(2)做文明有禮的人,要 。
(3)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 。
(三)共同探究(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快速閱讀教材
1.學生閱讀教材P37“運用你的經驗” 學生小組討論,然后由小組代表發言。
(1)思考:你認為小巖哪些地方做得不妥?應如何改進?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會有什么反應?會如何做?


2. 學生閱讀教材P38“探究與分享”
思考:同學們說出了對文明小區的什么期望?這些行為給小區居民造成了什么影響?



3. 學生閱讀教材P39“探究與分享”
思考:你如何評價楊時和游酢的行為?


五、達標提升(我能行!)
1.“十一”黃金周期間,小明同父母一起乘飛機去云南西雙版納游玩。小明下列做法正確的有( )
①在旅途中嫌父母嘮叨而不加理睬
②在飛機上對外賓不卑不亢,以禮相待
③在少數民族地區能夠做到“入鄉隨俗”,尊重其風俗習慣
④不拘泥于傳統禮儀,敢于打破民族禁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星期天,小明在家做作業。這時,電話響了。下列處理方式正確的是( )
A.小明抓起電話:“煩死了,星期天也不讓人休息,打什么電話?”
B.小明拿起電話:“您好!請問您找誰?”
C.故意不接,裝作沒聽到
D.將電話拿起來放在一邊,繼續做作業
3.小麥非常講禮貌,見了老師、同學總是先打招呼,同學們都愿意和他交朋友。這表明( )
①文明有禮能解決人與人之間的所有矛盾
②文明有禮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
③文明有禮有助于人們友好交往
④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加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西班牙文學家塞萬提斯說過:“禮貌不花錢,卻比什么都值錢。”禮貌“比什么都值錢”體現在( )
①禮體現在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
②文明有禮是人立身處世的前提
③文明有禮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
④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對右圖漫畫《出國旅游先習禮》認識不正確的是( )





A.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
B.這是旅行社故弄玄虛,想多賺客人的錢
C.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形象
D.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踐行
6.與“彬彬有禮是高貴的品格中最美麗的花朵”意思相近的選項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欲不可縱,縱欲成災
D.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7.近年來,少數中國人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被國內外媒體曝光。對此,你想對這些人說( )
A.在國內可以不拘小節,出國要注意文明禮貌
B.在做不文明的事之前,要注意周圍是否有記者
C.文明禮貌不僅體現個人修養,而且關系國家尊嚴和形象
D.其他人也有不文明行為,不必太在意
8.快遞員剮蹭轎車被扇耳光;保安勸離遛狗男子被打骨折……稍有沖突,就罵臟話、扇耳光、毆打人,簡單粗暴處理,“得理不饒人”“無理賴三分”,小事情往往誘發了大矛盾。究其原因,是有些人忘卻了(?)
①禮貌 ②寬容 ③友善 ④尊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吃過晚飯后,爸爸在看新聞聯播,這時小華想起今天有《喜羊羊與灰太狼》可看,小華馬上搶過遙控器換了頻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這時門鈴響了,爸爸說:“小華,幫爸爸開開門,爸爸正忙著呢。”小華非常不情愿地走過去開門,開門一看,原來是爸爸的同事,小華也沒說什么,馬上跑回去繼續看他的動畫片。叔叔送給小華一輛小賽車,小華馬上說:“這禮物我不喜歡,不用送了。”丟下禮物就走了。爸爸和叔叔談話時,小華嫌吵,把電視的音量調得更大了。過了一會兒,叔叔要走了,爸爸去送叔叔,小華仍然看他的動畫片。
在以上情境中,你能看出小華哪些地方不符合禮貌的要求嗎?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么?































參考答案
1—8 CBBDBDCD
9.小華不符合禮貌的做法有:①和爸爸搶遙控器,影響爸爸看新聞聯播;②沒有主動幫爸爸開門;③開門后也沒問候叔叔;④叔叔送給他禮物,當面拒絕;⑤爸爸和叔叔談話時,把電視音量調大;⑥叔叔要走了,沒有去送。 小華應該這樣做:①等爸爸看完新聞聯播后,和爸爸商量看動畫片;②有人敲門,看爸爸正忙,應該主動去開門;③開門后,見是認識的人,應主動問好;④接受別人的禮物時,應雙手接過,并且表示感謝;⑤當爸爸和叔叔談話時,應把電視音量調小;⑥叔叔要走時,應主動送客,并說“再見”。







4.2以禮待人
一、學習目標
1、懂得以誠待人是一種良好的品德。
2、激發學生待人誠懇、講信用的思想情感。
3、培養在眾人面前發言的膽量,注意發言時要做到舉止大方,態度誠懇,語言流暢。
4、學會向同學和社會提出以誠待人的合理倡議。
二、評價任務
懂得文明的作用、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
三、教學設計
(一)自主預習
(1)禮體現一個人的 、謙讓、 等良好品質,社會生活中,主要表現在 、儀表端莊、 等方面。
(2)文明有禮是人 的前提。文明有禮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 。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 。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動一:
材料一:已故美國總統林肯有一次外出,路邊有一個身穿破衣爛衫的黑人老乞丐對其行鞠躬禮。林肯總統一絲不茍地脫帽對其回禮。隨員對總統的舉止表示不解。林肯總統說:“即使是一個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認為我是一個不懂禮貌的人。
材料二:世界著名的文學家蕭伯納一次到蘇聯訪問,在街頭遇見一位聰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離別時對小姑娘說:“回去告訴你媽媽 ,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蕭伯納。”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學著蕭伯納的語氣說:“你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和你玩的是蘇聯小姑娘卡嘉。”這件事給蕭伯納很大的震動.
問題一:林肯、小姑娘的做法體現了什么?
問題二:成就和人格有關系嗎?
問題三:兩個案例給我們什么啟示?
探究活動二
小組活動:尋找我們生活中的文明行為。
要求:請小組同學齊心協力,共同尋找生活中的文明,并想象沒有了這些文明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
探究活動三:

小藍和小明,一起去商店買文具盒,結果卻不同。
通過上面圖片和材料,我們來分組探討以下兩個問題:
探究問題:
一、二小組:你贊同阿姨的做法嗎?為什么
三、四小組:分析為什么兩個人會有不同的結果?
(三)知識點小結:

評價內容
1、在與人交往中,人們應該遵守的一種行為規范是( )
A法律 B學習 C禮貌 D友情
2、禮貌包含下列良好品質 ( )
⑴尊重 ⑵寬容 ⑶謙讓 ⑷與人為善
A 、⑴⑵ B 、⑶⑷ C、⑵⑶⑷ D、⑴⑵⑶⑷
3、以下屬于禮貌的表現有 ( )
A、上課時偷偷地看小說
B、與別人侃侃而談,不時的打斷別人的談話
C、在公共汽車上主動給老人讓座
D、今早看見老師沒有主動打招呼
4、小楊經常在課堂上脫掉自己的鞋子,周圍同學受到了影響,他的做法( )
A、自己舒服就好 B、很有個性 C、不禮貌的行為 D、大家應該互相理解
5、小明認為老師講課速度太快了,反正聽不懂,上課經常看小說。這種行為( )
A、對的,誰讓老師講那么快
B 錯的 不懂得課堂基本禮貌
C、對的,沒有打擾老師是一種好的行為
D 、錯的 應該反抗老師的講課
6.雅雯今年被評為全市“文明小標兵”,老師和同學們都說她無愧于這個榮譽稱號。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雅雯語言文明、待人和氣、舉止端莊。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上有困難時,他都樂于幫助,以真誠、友善之心關愛身邊的人,同學們都樂意與她交朋友。
(1)雅雯具備哪些與人交往的素養?
(2)我們應該怎樣向雅雯那樣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參考答案

1—5CDCCB
6.(1)雅雯具有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的素養。
(2)要態度謙和、語言文明;要舉止端莊、文明;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
4.3誠實守信
一、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領會誠實是一種可貴的品質,正確認識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知道誠實才能取得信任,努力做誠實的人。
1.列舉身邊不誠信的行為,簡述其危害,并歸納出誠信對個人的作用,說出在生活中個人應該如何踐行誠信。
2.觀看不良商家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圖片,說出這種行為的本質及危害,歸納出誠信對企業的重要性,國家的重要性。
3.閱讀案例《不能說的秘密》,知道講誠信需要智慧。
二、學習過程
1.列舉身邊不誠信的行為,簡述其危害,并歸納出誠信對個人的作用,說出在生活中個人應該如何踐行誠信。



2.觀看不良商家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圖片,說出這種行為的本質及危害,歸納出誠信對企業的重要性,國家的重要性。


3.閱讀案例《不能說的秘密》,知道講誠信需要智慧。


三、學習展示 展示互學成果,師生點評,共同歸納要點。
四、學習檢測
1.湖南蓮花村的一個老書記,滿腔熱情地為村里辦企業,因決策失誤而導致村里負債20萬元。為了兌現對銀行的承諾,他率領全家流血流汗,甚至不惜生命。老伴生病十年,沒吃一片藥。十年勞頓,十年心酸,終于還清了村里欠下的債務。你認為這位老支書這樣做( )
①太傻,因為債務應由村里來還
②太傻,因為不說謊辦不成大事
③是應該的,因為他必須對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責
④是應該的,因為承諾一旦做出,就必須兌現
②③  B. ①②  C.②④  D.③④
2.中國有句古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對他理解錯誤的是( )
A.做人一定要講信用,否則會產生信用危機
B.一個人只要許下諾言,哪怕犧牲一切都要兌現
C.人在理智狀態下一旦許下諾言,就要忠實的履行承諾
D.為人處世,與人交往,要講究誠信
3.古往今來,誠信如同一棵長生不老的大樹扎根在中華大地上,而2016年3月15日德“3.15”晚會上,卻曝光了一些假冒偽劣產品嚴重損害消費者和正規企業的合法權益的事實。對企業而言,誠信是( )
A. 高尚的人格魅力
B. 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生產
C .資本、財富、競爭力
D.良好的政府形象
4.關于對人誠實和尊重他人隱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二者是水火不相容的
②尊重他人是待人坦誠的前提
③尊重他人隱私,是我們在交往中應有的品德
④當二者發生沖突時,應重視具體情境,堅持原則,權衡利弊,妥善處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考試,是每個同學都回避不了的事。有些同學怕考不好,受老師的批評和家長的責怪,于是就采取作弊手段。對此,下面的看法中正確的有( )?
①考試作弊無助于我們獲得真實的本領?
②考試作弊不利于我們培養誠信的品格?
③靠自己的努力學習獲得的好成績和榮譽才具有真實的價值?
④自己不好好學習,而以作弊的手段取得“好成績”來欺騙老師和家長是更大的錯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 一個精明的商人臨終前稱要留給兒子兩份遺產,他告誡自己的兒子:“你要想在生意上成功,一定要記住兩點:守信和聰明。”“什么叫守信呢?”兒子不解地問道。“如果你與別人簽了一份合同,而簽字后才發現你將因為這份合同而傾家蕩產,那么你也得照約履行。”“那什么叫聰明呢?”兒子接著問道。“不要簽這份合同!”
商人的遺傳不僅僅適用于商業領域,也適用于生活中的各個領域,結合教材回答:
(1)商人的第一份遺產是什么?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對商人的第二份遺產你是怎樣理解的?
五、學習評價
1.我的收獲:
2.知識總結:
我們要大力弘揚誠信文化,共同營造“以誠實守信為榮,一見利忘義為恥”的良好社會風尚,提高全社會信用水平,營造社會誠信環境,努力促進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





















參考答案

1-5DBCCA
6.(1)第一份遺產是守信。告訴我們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誠信是企業的資本,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和標識。
(2)商人的第二份遺產是聰明,在我們沒有把握答應別人要求時,不要輕易許下諾言。

4.3誠實守信
班級 姓名 學號
【學習目標】
1、知道誠信的含義;了解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對個人、對企業、對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
2、懂得誠信是每個人必備的道德品質,學會運用誠信的智慧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珍惜個人誠信記錄。[來源:學&科&網]
3、培養學生樹立誠信意識。
【學習重點】誠信的重要性。
【學習難點】踐行誠信的做法。
一、自學互研 生成能力
1.什么是誠信?P41
誠信就是 、 和 。誠信是一種道德規范和品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也是一項民法原則。
2.誠信的重要性?P42-43
(1)誠信是中華民族的 。
(2)誠信是一個人 ,是我們 的“通行證”。誠信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個人真誠老實、篤守諾言,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贏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虛作假、口是心非,就會處處碰壁,甚至無法安身立世。
(3)誠信是企業的 。一個企業只有堅持誠信經營、誠信辦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譽,贏得客戶;才能帶來持久的效益、長盛不衰。[來源:學科網ZXXK]
(4)誠信促進 。國無信則衰,社會成員之間以誠相待、以信為本,能夠增進社會互信,減少社會矛盾,凈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能夠降低社會交往和市場交易成本,積累社會資本;能夠提高國家的形象和聲譽,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3.怎才做才是踐行誠信?P43-45
(1) 誠信 。我們要真誠待人, ,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我們不輕易許諾,答應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說明理由。勇于承認過錯,主動承擔責任。
(2)運用誠信 。當尊重他人隱私與對人誠實發生沖突時,我們應遵循 ,既恪守誠實的要求,又 他人隱私。
(3) 個人的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提高全社會信用水平,營造社會誠信環境,努力促進 和 。
二、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1.河南新密一學生,騎車不慎撞上了一輛停在路邊的寶馬車,導致寶馬車的倒車鏡損壞,車身多處劃傷。肇事后,該學生給車主寫了一封道歉信,然后用道歉信包著寒假打工掙來的311元錢。2月14日,這名叫陳奕帆的學生被找到了,車主送來萬元現金支助他完成學業。這說明陳奕帆( )
①有強烈的責任意識 ②能夠愛護公共設施,盡到了社會責任 ③履行了法律規定的公民義務 ④能夠誠實守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誠實要求實事求是,不夸大其詞,不文過飾非。但不絕對,下列不違反誠實原則的有( )
①寫作文時用夸張手法 ②才藝表演時用假話編小品 ③發揮想像,創作小說 ④抄作業
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有人說:“信用來得慢,去得快”,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
A.信用是靠長期的誠實守信建立起來的 B.輕諾寡信對信用的損害長期都難以彌補?
C.我們不能輕視自己的每一個承諾 D.守信用太累、太辛苦?
4.日前,國家發改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28個部門共同達成合作備忘錄,對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嚴重失信者開展聯合懲戒。這意味著,今后食藥領域嚴重失信者將一處失信,處處受懲。這告訴我們( )
①誠信是立人之本 ②不誠信的人必然要受到經濟的制裁 ③誠信是最重要的商業道德 ④失信的人難以立足于社會[來源:學。科。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在學習誠信內容的討論中,小陽展示了如圖所示漫畫。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是( )

A.為人處事、與人交往要講誠信
B.曝光“失信黑名單”可以杜絕失信現象
C.失信者會損害自身的財產所有權
D.失信的人只違背道德,沒有違反法律
6.下列行為中符合誠信要求的有( )
①包庇好朋友的錯誤 ②某電視臺拒絕為某企業做虛假廣告 ③某醫生沒有告訴癌癥晚期病人實情 ④不論什么秘密,小劉都要替朋友保守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來源:Z+xx+k.Com]
7.材料:人以誠立身,國以誠立心。誠信作為一種價值理念,是社會不可或缺的運行規則,是社會進步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某校團委開展了“打造誠信校園,做誠信學生”主題教育活動,下面是初二某班設計的部分活動內容,你作為其中一員參與了活動,希望你能成為大家最佳的合作伙伴。
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同學們首先準備對校園的不誠信行為展開調查,你們將采取哪些調查方法獲取資料?(兩種即可)[來源:Z*xx*k.Com]

(2)調查結束后,你對調查結果作了整理,請你列出兩種校園不誠信行為?



(3)針對調查中存在的種種不誠信行為,你們準備以“你我攜手 共建誠信校園”為題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請你寫出倡議要點。























參考答案
1-6:DCDCAC
7(1)問卷調查、走訪、座談。
(2)考試作弊、借東西不還、失約、不執行計劃、抄襲作業等。
(3)①自覺樹立誠信意識,培養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的好習慣。
②積極參與學校構建誠信校園的活動,增強誠信觀念。
③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自覺從小事做起,如:考試不作弊、不抄襲作業、答應的事要做到等。
④對于身邊的不誠信行為,敢于指出并與之作斗爭。





5.1法不可違
一、學習目標
1.知道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2.掌握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分類。
3.知道違法無小事,學會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
4.要增強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學會分辨是非。
二、學習重點
認清合法與非法行為,初步具有守法觀念。
三、學習難點
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的區別
四、自主學習(相信自己行!)
(一)自讀課文,找到書中你認為重點的內容寫在題板上。
(二)根據學習提綱,完成本課重點難點。
1.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各種 。
2. 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
3.法律是最剛性的 , 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4.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 、 的規定,危害 的行為。
5.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違法行為分為 、 和 。
6.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相對 ,稱為 。
7. 是違法行為中最嚴重的一種,就是我們常說的 。
8.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毆打他人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 。
9.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經常從事的各種民事活動都是由 來規范的。
10.民法用規定 的方式來規范平等的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
11. 是社會和諧的保證。
(三)共同探究(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快速閱讀教材
1.學生閱讀教材P46“運用你的經驗” 學生小組討論,然后由小組代表發言。
思考:
(1)小勤為什么會被送到派出所?

(2)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嗎?


2. 學生閱讀教材P47“探究與分享”
思考:(1)上述行為分別違反了什么法律?給社會造成哪些危害?行為人落得什么結果?


(2)什么是違法行為?

(3)根據這三個案例和教材知識,回答違法行為有哪些。





3. 學生了解教材P50“探究與分享”
思考:上述行為違法嗎?會受到哪些處罰?






五、達標提升(我能行!)
1.欠債不還、損害別人的名譽、拾到他人遺失物不還等行為,屬于( )
A.違反民事法律法規的行為
B.違反教育法的行為
C.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為
D.違反繼承法的行為
2.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并不都是犯罪行為,只有對社會危害性達到觸犯刑法的嚴重程度,才是犯罪行為。可見,犯罪的法律標志是(  )
A.刑罰當罰性 B.刑事違法性 C.民事違法性 D.嚴重危害性
3.下列屬于犯罪行為的是 ( )
A.搶劫他人財物 B.騎自行車闖紅燈
C.拾到他人財物自覺歸還    D.違反政府禁令,吸食鴉片
4.八年級學生小王,一天在外閑逛,聽說撥打“119”電話不要錢,于是就用一部公用電話隨意撥打了“119”,謊稱某地著火。小王同學的這種行為( )
A.是違法行為
B.是犯罪行為,應受到刑罰處罰
C.是違紀行為,應受到紀律處分
D.不用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5.下列不屬于犯罪特征的是( )
A.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B.是依法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C.是一種觸犯刑法的行為 D.應賠償損失
6.王某在公園游玩時,掏出小刀在公園的一棵樹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幾個字,結果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受到了相應的處罰。他的行為是( )。
A.刑事違法行為 B.民事違法行為
C.行政違法行為 D.嚴重違法行為
7.球迷孫某在觀看中超聯賽時,看到泰山隊進球,興奮得跳入場內奔跑,被值勤民警抓獲,后被處以拘留10天處罰。孫某的行為是( )
A.刑事違法行為 B.民事違法行為
C.違憲行為 D.一般違法行為
8.陳某因違犯了法律,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5年,罰金3萬。陳某的違法行為屬于(??? )
A.民事違法行為? B.犯罪行為?
C.行政違法行為? D.一般違法行為
9.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的共同點是(  )
A.都具有社會危害性
B.都要承擔同等的法律責任
C.都觸犯了我國刑法
D.都具有刑罰當罰性
10.學生李某原來表現較好,曾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后來他常和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來往,變得無心學習,不交作業,經常曠課,有時還偷拿別人的東西,打架斗毆,受到學校的多次教育。但他不思悔改,又經常在社會上偷盜財物,還參加賭博等,曾被公安機關拘留,仍屢教不改,后因持刀搶劫,被公安機關抓獲。經法院審理,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閱讀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李某的行為哪些屬于違紀?哪些屬于違法?哪些屬于犯罪?

李某由好變壞,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發展過程說明了什么?







六、課后反思:





























答案解析
四、自主學習
(二)1.行為規范 2.法律 3.社會規則 不違法 4.法律法規 社會 5.民事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 6.輕微 一般違法行為 7. 刑事違法行為 犯罪 8. 行政違法行為 9. 民法 10.權利和義務 11. 遵章守法
(三)1.(1)因為撿固定腳手架用的鐵卡子是違法的事情。
(2)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要做到不違法,就要認真學法;知道法律規定的禁止行為,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認真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2.(1)朱某拾到蘇某的手表拒不返還,違反了物權法,給蘇某造成了財產損失,被法院判決限期歸還蘇某的手表;李某等人的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破壞了體育館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處罰;趙某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2)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
(3)違法行為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
3.(1)鏡頭一中賣方不履行合同,給買方造成財產上的損失,賣方的信譽度降低,影響雙方繼續進行合作。我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鏡頭二中照相館侵犯了對方的肖像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3)鏡頭三中出版社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權。《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五、達標提升
1-5 ABAAD 6--9 CDBA
10.(1)不交作業,經常曠課,偷拿同學東西,打架斗毆是違反校紀的行為;在社會上偷盜財物、賭博屬于一般違法行為;持刀搶劫屬于犯罪行為。
(2)李某由好變壞,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說明一個人如果不學法、不知法就容易學壞,違紀違法,以致犯罪。違紀、違法、犯罪三者之間有區別也有聯系,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一個人如果不加強思想品德修養,不注意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就可能由犯錯誤發展到違法犯罪。









5.2預防犯罪
預習案
一、預習目標
1.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會發展為犯罪。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
3.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制觀念。
二、預習要點
重點、難點: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如何預防犯罪
三、預習問題
1.什么是刑法?
2.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
3.犯罪的后果
4.什么是刑罰?
5.刑罰的分類
6.如何預防犯罪?
四、預習檢測
1.俗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這句話表明( )
A.小偷小摸沒有關系,不會構成犯罪
B.一般違法與犯罪都是違法行為,應受法律制裁
C.“偷針”與“偷金”是一般違法與犯罪的本質差別
D.一般違法較容易發展到犯罪
2.“法律如果不推開特權的門,也一定跨不進人民的心。”這句話表明( )
A.黨員干部違法可以將功補過 B.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黨員干部不可能違法犯罪 D.只有普通群眾必須在法律的范圍內活動
3.一般違法行為包括( )
①民事違法行為 ②行政違法行為 ③刑事違法行為 ④違憲行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探究案
合作探究
探究活動:
材料:學生劉某原來是個好學生,自從認識了一些網友后,就經常曠課,到網吧打游戲,吸煙、酗酒,多次勒索同學,受到學校處分;并在社會上偷竊財物,參與賭博,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籌集賭資,與上網友攔路搶劫多次,最終判處有期徒刑。
問題一:劉某為什么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問題二:請你提醒一下同學們要抵制不良誘惑、遠離犯罪要靠什么?
二、隨堂檢測
1、根據刑法規定,我國刑罰的種類分為( )
A、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 B、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
C、主刑和附加刑 D、有期徒刑和死刑
2、未成年人是指( )
A、未讀完初中的人 B、未讀完高中的人
C、未讀完大學的人 D、未滿18 歲的人
3、某小學教師陳某因學生小明沒有完成作業非常惱火,便擰小明的耳朵,結果將小明的左耳朵擰破了。對此,人民法院依法判處陳某有期徒刑,賠償小明醫療費2萬余元。這表明我國法律( )
①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②禁止和制裁老師批評教育學生的行為 
③禁止和制裁老師體罰學生的行為  ④禁止和制裁老師侵犯學生的人身權利的行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黨和國家制定的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是(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④《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在生活中,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常受到各方面的侵害,當受到非法侵害時,正確的做法是( )
①以牙還牙進行報復
②向有關部門、社會團體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
③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④忍氣吞聲,忍一時風平浪靜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6、近年來,一些地方的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體育館、公園等場所相繼對中小學生優惠開放。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A、學校保護 B、社會保護 C、司法保護 D、家庭保護
7、某校一直強調不允許學生在校內追逐打鬧。但小兵、小華兩位同學在課間嬉鬧,無意中小兵把小華推倒在地造成骨折。你認為( )
A、應由學校賠償小華
B、應由小兵賠償小華
C、應由小兵的監護人賠償小華
D、小華家不應要求賠償,因為小兵既非有意,也無經濟收入
8、下列行為屬于對未成年人實施學校保護的是( )
A、法院不公開審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
B、老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耐心輔導
C、博物館對未成年人優惠開放
D、家長制止未成年子女吸煙


答案解析
預習檢測:1-3 D B A
探究案 (1)導致劉某犯罪的主要原因有:①自身原因:法制觀念淡薄,道德水平較低,自制力差,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這是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最主要原因)。②家庭原因:家長疏于監護,教育方法不當,家庭成員的品行不良等,沒有盡到家庭保護的責任。③學校因素:學校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管理不力,缺乏心理素質的教育等,沒有盡到學校保護的責任。④社會因素:有關部門監管不力,使一些不利于未成人健康成長的場所非法對未成年人開放,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沒有盡到社會保護的責任等。(答對2方面即可)
(2)靠科學的態度,堅強的意志,清醒的頭腦,正確的方法,較強的自控能力,學法守法等。答對2方面即可)
二、隨堂檢測答案:1-8 C D C B B B C B












5.3善用法律
一、學習目標
1.知道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明白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懂得青少年面對違法犯罪時,要善于斗爭。
2.學會運用法律與人打交道;能夠在面對違法犯罪時,勇于斗爭,而且善于斗爭。
3.培養依法維權意識,樹立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觀念。
二、學習重點
依法維護合法權益
三、學習難點
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四、自主學習(相信自己行!)
(一)自讀課文,找到書中你認為重點的內容寫在題板上。
(二)根據學習提綱,完成本課重點難點。
1.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1)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 ,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我們可以通過 來維護合法權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 。
(4)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過非訴訟手段不能解決問題,就要使用 ,通過 討回公道。
2. 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 、 的手段。
3.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
(1)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包括 在內的 義不容辭的 。
(2)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 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 的力量,采取 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3)我們要積極 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努力做社會主義法治的 、 和 。
(三)共同探究(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快速閱讀教材
1.小組交流: 學生閱讀教材P58“探究與分享”
(1)思考: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為什么村民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你從這兩則事例中明白了什么?

2. 學生閱讀教材P58—59“閱讀感悟”
(1)思考: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維權?
(2)上個事例中的王某應該如何幫弟弟維權?





3. 學生閱讀教材P59“探究與分享”
思考:小峰是通過什么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你了解這種維權方式嗎?





五、達標提升(我能行!)
1.曉紅在父母離異后隨媽媽生活,后來媽媽下崗了,曉紅爸爸原來每月支付給她的生活費也無故停付了,母子倆生活陷入困境,曉紅面臨輟學。為此,曉紅可采取的正確做法有( )
①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利用法律武器維權 
②外出打工,自食其力 
③通過向居委會或父母雙方單位反映情況,尋求調解 
④申請法律援助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中學生陳云帆發現有人慌慌張張地從鄰居家搬出一些物品,于是躲在一旁“窺視”。看到那些物品被裝上一輛小貨車后,陳云帆便記下車牌號。后來警方通過陳云帆提供的車牌號破案,抓住了竊賊。這說明他 ( )
①懂得要防范侵害,見義勇為
②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③懂得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護
④能夠明辨是非,維護正義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3.小松在課間下樓梯時,不小心踩到小武的右腳,小松趕緊說“對不起”。但在放學后小武就叫幾個哥們兒在校門口將小松暴打一頓,結果小松被打傷,用去醫療費1213元。后經學校調解,小武的父母付清醫療費,并帶小武向小松賠禮道歉,事情圓滿解決。這種解決事情的方式屬于( )
A. 非訴訟途徑 B. 法律援助 C. 法律服務 D. 訴訟途徑
4.星期天,中學生小李和小張相約一起看電影,途中小李買了一本中間有污損的《讀者》后,及時找老板更換,準時到達電影院后打電話給還未到達的小張讓他不要著急,注意安全。下列對小李的行為評價正確的是( )
①小李斤斤計較,不該找老板更換
②小李不該看電影,應全身心投入學習
③小李找老板換書,維護了消費者的權益
④小李權利意識較強,待人誠信友善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5.正當防衛不僅是免除正當防衛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而且是公民與不法侵害作斗爭的法律武器。下列不屬于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是(  )
A. 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 B. 針對不法侵害者親屬
C. 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 D. 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
六、課后反思:













答案解析

自主學習
(二)1.(1)法律救助 (2)法律服務機構 (3)國家的法律救濟 (4)訴訟手段 打官司
2 .訴訟 最正規、最權威
3.(1)青少年 全體公民 責任 (2)保全自己、減少傷害 他人或社會 機智靈活 (3) 弘揚 忠實崇尚者 自覺遵守者 堅定捍衛者。
(三)1.(1)王某糾集他人將打傷自己弟弟的李某打成重傷,違反了法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村民們依照法律規定同村干部論理、論法,維護了自身的合法權益。
(2)非法維權受懲罰,依法維權終受益。
2.(1)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法律服務所工作人員的工作、律師的職責、公證員、法律援助中心的職能,尋求國家救濟的做法。
(2)王某可以與李某協商,要求對方承擔相關責任,或者向派出所報案等。
3.(1)小峰通過訴訟方式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2)①訴訟含義: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
②訴訟特點: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
③訴訟使用情況: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決問題,或者認定只有通過訴訟途徑才能維護合法權益,我們就要使用訴訟手段,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
五、達標提升
A D A D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夏县| 油尖旺区| 沙湾县| 安国市| 随州市| 林周县| 佛冈县| 湟中县| 嫩江县| 靖西县| 怀化市| 台南市| 环江| 道真| 富顺县| 大竹县| 蕉岭县| 桦川县| 云浮市| 香河县| 宜宾市| 张家口市| 平顶山市| 靖江市| 德化县| 鱼台县| 德昌县| 仲巴县| 昂仁县| 贺州市| 小金县| 沂水县| 云霄县| 辽阳县| 太谷县| 广南县| 淳安县| 石渠县| 克什克腾旗| 安溪县| 高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