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7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測試(三校聯考)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歷史與社會部分(滿分50分)一、選擇題(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下列屬于清朝統治者為維護對西藏地區統治而采取的措施是A.平定準葛爾貴族的分裂勢力 B.設立駐藏大臣C.接受土爾扈特部回歸 D.發動雅克薩之戰,抗擊沙俄侵略軍2.當今的中學生,可以通過讀書看報、上網等途徑自由自在地邀游知識海洋。但是300多年前的清朝,實行嚴酷荒唐的文字獄,文字獄給當時社會帶來的影響有①造成社會恐怖 ②摧殘了人才 ③禁錮了人們思想 ④有利于科技進步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3.18世紀,英王使者馬戛爾尼來華,提出在中國建立商館、自由貿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絕。這反映清朝在對外關系上實行A.尊王攘夷政策 B.休生養息政策 C.君主專制政策 D.閉關鎖國政策4.右圖中的農業生產工具翻車的介紹最有可能出現在以下哪本書中A.李時珍《本草綱目》 B.吳承恩《西游記》C.徐霞客《徐霞客游記》 D.宋應星《天工開物》5.大膽批判了君權神授的神秘色彩,公開宣稱“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學者是A.顧炎武 B.黃宗羲 C.王羲之 D.朱熹6.近期熱播的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介紹了我國各地美食。中國人開始吃上用自產的玉米、馬鈴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應在A.西漢 B.唐朝 C.北宋 D.明朝7.揭開美國獨立戰爭序幕的事件是A.《獨立宣言》的簽署 B.波斯頓傾茶事件 C.新議會的召開 D.萊克星頓槍聲8.“平民—將軍—平民—總統—平民”,這是一個人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八年軍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總統,正值國家最艱苦之時。那提議用他的名字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有智慧了。材料中的“一個人”指的是A.華盛頓 B.拿破侖 C.林肯 D.克倫威爾9.14一16世紀,歐洲的思想領域和商業交通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被稱為“人被發現”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其中“世界被發現”是指A.科學革命 B.文藝復興 C.新航路的開辟 D.啟蒙運動10.17世紀爆發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美國獨立戰爭的共同點是①都建立了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 ②都以法律形式確立了政體③都推翻了殖民統治,贏得國家獨立 ④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有2小題,共30分)11.(14分)讀下圖,回答問題。 (?http:?/??/?www.21cnjy.com?/??) 圖一 戚繼光 圖二 鄭成功 圖三 雅克薩之戰(1)圖一、圖二中的兩人都獲得“民族英雄”的贊譽。請分別為兩圖寫出簡短的解說詞。(4分)(2)雅克薩之戰的作戰雙方是哪兩國軍隊?(2分)最終雙方簽訂了哪一條約從而解決兩國的東段邊界問題?(2分)(3)“學史使人明智”。請你結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談談 “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這一主題的現實意義。(至少兩點,6分)12.(16分)在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法國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啟蒙運動對歐洲政治革命的意義.……“自由放任”和“社會契約”這些口號破壞了傳統的制度與習俗……它們不僅對法國的現狀,而且對整個歐洲甚至海外地區的現狀,也是一個挑戰。最終引發了一場大革命。材料二:(1)材料一中的“一場革命”實際上指哪一場革命?這場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4分)(2)啟蒙運動為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動員,請說出一位法國啟蒙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4分)(3)材料二出自哪一文獻?(2分)(4)改內容反映與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戰爭之間有什么關系。(6分)2017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測試(三校聯考)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卷道德與法治部分(滿分50分)一、選擇題:1-14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填在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28分)1.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對于公民而言A.享受權利高于履行義務 B.既要珍惜權利,也要履行義務C.履行義務高于享受權利 D.必須履行義務,無需珍惜權利2.下列同學的行為中,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的是A.小明在網絡上發布同學的私人信息 B.小東為自己的發明申請了專利C.小海把故意損壞的球鞋退還給商家 D.小軍放棄義務教育去外地打工3.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將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同時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須公開向憲法宣誓。這表明①憲法規范和保護公民的一切權利 ②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③憲法是公民維護權益的唯一依據 ④我們要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尊嚴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欣賞下邊的漫畫《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對此漫畫的解讀正確的是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①有利于政府部門接受人民的監督②能夠保證人民都能正確行使批評權和建議權③能夠徹底防止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④有利于促進國家機關提高決策水平和辦事效率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網絡的普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類違法犯罪日益突出,互聯網上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泛濫,由此滋生的電話詐騙、勒索等犯罪行為屢打不絕。互聯網上非法買賣公民信息,侵犯了公民的A.肖像權 B.姓名權 C.名譽權 D.隱私權6.近日,淮安市交警部門整治有軌電車沿線交通秩序,曝光并處罰了一批交通違法行為。被處罰的人當中,有很多是為了圖省事、走“捷徑”而翻越護欄的。這一現象說明A.部分市民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的意識淡薄B.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翻越交通護欄C.有軌電車方便了淮安市民日常出行D.維護交通秩序只是交警部門的責任7.2016年3月,一則“南昌多地發現人販子,請各位媽媽注意”的消息出現在微信朋友圈,并不斷被轉發和評論。經警方調查,該消息純屬謠言。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警方對散布謠言的劉某予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劉某散布謠言而被處罰告訴我們A.法律鼓勵做的積極去做 B.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C.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D.法律禁止轉發微信消息8.2016年1月1日,憲法宣誓制度正式實施,新任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這是因為憲法①是國家的根本法? ②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③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最高行為準則? ④確認和保障公民的一切權利和義務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9.在商場買完東西往外走的老高,被身邊一位剛丟錢包的青年懷疑為小偷。青年要對老高進行搜身,經常學法的老高用憲法知識勸阻了他。老高講的應該是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公民的合法財產不受侵犯③憲法賦予公民享有知情權 ④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閱讀下面材料,得出的正確結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①違反憲法就要受到刑罰處罰 ②憲法和刑法的內容相近③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 ④公民的權利受法律保護A.①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11.—名未成年學生在埃及著名歷史文物盧克索神廟的浮雕上,悍然刻下極具中國特色的“XXX到此一游”幾個大字,引起國人一片熱議。下列熱議中正確的是A.該同學的做法無可厚非,他有言論出版自由B.未成年人沒有署名權,不能隨意在文物上署名C.該同學正確行使了作為一名游客的正當權利D.該同學在觀賞歷史文物時應履行保護文物的義務12.某個體工商戶在申報營業稅時,只報通過銀行轉賬獲得的收入,卻將現金收入隱瞞。這種少報稅基(征收數額)的行為屬于A.經營者的合法行為B.沒有自覺履行依法納稅義務的行為C.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D.值得推廣的致富行為13.我國憲法第41條規定,對于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這表明A.憲法規范權力的運行??B.國家機關愿意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C.不同的機關單位和工作人員有不同的國家權力D.只要按照上級領導的要求去工作即可14.黨的十八大以來,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這表明①任何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 ②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③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17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測試(三校聯考)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答題卷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2小題,共30分)11.(14分)讀下圖,回答問題。 (?http:?/??/?www.21cnjy.com?/??) 圖一 戚繼光 圖二 鄭成功 圖三 雅克薩之戰(1)圖一、圖二中的兩人都獲得“民族英雄”的贊譽。請分別為兩圖寫出簡短的解說詞。(4分)(2)雅克薩之戰的作戰雙方是哪兩國軍隊?(2分)最終雙方簽訂了哪一條約從而解決兩國的東段邊界問題?(2分)(3)“學史使人明智”。請你結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談談 “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這一主題的現實意義。(至少兩點,6分)12.(16分)在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法國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啟蒙運動對歐洲政治革命的意義.……“自由放任”和“社會契約”這些口號破壞了傳統的制度與習俗……它們不僅對法國的現狀,而且對整個歐洲甚至海外地區的現狀,也是一個挑戰。最終引發了一場大革命。材料二:(1)材料一中的“一場革命”實際上指哪一場革命?這場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4分)(2)啟蒙運動為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動員,請說出一位法國啟蒙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4分)(3)材料二出自哪一文獻?(2分)(4)改內容反映與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戰爭之間有什么關系。(6分)2017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測試(三校聯考)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答題卷一、選擇題 (共14題,每小題2分,共28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分析材料,綜合探究。(本大題共3小題, 共22分)15.人的尊嚴和人的生命、人的自由一樣,都是至高無上的。人格尊嚴權,是我們作為人應當受到他人最起碼尊重的權利。以下四位同學的話都涉及公民的權利,請具體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小麗說:“經過協商,照相館使用了我的照片并付給了我一定的報酬。”小明說:“小華的面部長有黑色胎記,所以,我叫他‘黑熊貓’,‘青面獸’、‘黑狗’。”小健說:“小王被評為‘市優秀共青團員’,我已偷偷地把他的證書藏起來不給他。”小穎說:我現在開始寫作了,筆名叫‘小草,。”(1)請你分別指出以上四位同學所享有的權利和所侵犯的他人的權利。(4分)(2)面對小明同學的做法,你想對他說些什么?(4分)16.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每年的這一天,對現代人來說,更像是一個提醒:別忘記讀書!一個不讀書的人,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書籍是不能改變世界的,但讀書可以改變人,人是可以改變世界的。為此,八年級(2)班的同學決定召幵一次“珍惜受教育的權利,為中華騰飛而學習”的主題班會,活動分為三個環節。(1)【你說我說】有的同學說“受教育是我們的權利,讀不讀書是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如果請你發言,你準備如何反駁這種觀點?請你寫出你的發言要點。(4分)(2)【暢所欲言】珍惜受教育權利應落實在行動上,班會組織者列出了以下幾種情況供同學們討論,請寫出你的處理辦法。(4分)①如果你的父母做生意急需要幫手,而讓你輟學幫助他們,你會怎么做?②某學生認為自己學習成績差,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不想上學了。你會怎么幫助他?17.高中畢業后的李龍,在征兵工作開始后準備應征入伍。可他的父親說:“不能去當兵。當兵兩年,既學不到技術,也考不上軍校、提不了干,更掙不到錢,退伍后地方政府也不給安排工作,什么也得不到,還不如出去打兩年工,起碼可以掙幾萬元。”李龍一邊是親情,一邊是報國之情,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1)李龍應該怎么做?為什么?(4分)(2) 你認為公民應怎樣以實際行動履行法定義務?(2分)2017學年第二學期三校聯考期中試卷八年級社會·思品參考答案卷I 歷史與社會部分(滿分50分)一、選擇題(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 號 1 2 3 4 5 6答 案 B B D D B D題 號 7 8 9 10 答 案 D A C B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2小題,共30分)13.(14分)(1)戚繼光率軍蕩平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倭寇。(2分)鄭成功收復臺灣。(2分)(2)中國(清朝)、沙俄(2分); 《尼布楚條約》(2分)。(3)“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要堅決同一切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勢力和行為作斗爭;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等等。(言之有理,符合題意,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6分)14.(16分) (1)法國大革命(法國資產階級革命)(2分)攻占巴士底獄(2分) (2)只要說出代表人物(2分)及其思想(2分)即可得分。例如伏爾泰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思想 (3)《人權宣言》(2分) (4)啟蒙運動對法國大革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1.為人民取得統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論的準備。2分2.為法國大革命爆發,推翻專制王朝,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2分3.啟迪了人們的思想,動搖了專制統治。2分2017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測試(三校聯考)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答案一、選擇題 (共14題,每小題2分,共28分)1.B 2.B 3.D 4.C 5.D 6.A 7.B 8.C 9.C 10.C 11.D 12.B 13.A 14.B 二.分析材料,綜合探究。(本大題共3小題,共22分)15.(1)答:小麗和小穎分別享有了肖像權和姓名權:小明和小健分別侵犯了小華、小王的名譽權和榮譽權。(4分)(2)答:在主活中,我們不應給同學或他人起侮辱性綽號,更不能歧視身體或智力上有坡陷的人。因為這既是不尊重同學的行為,也是不道德的行為,更是侵犯他人人格尊嚴權的行為,要學會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做一個文明的人。(4分)16.(1)答: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青少年要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認真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為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刻苦讀書。(4分)(2)答:①與父母講道理,或請老師去說服父母,若父母態度仍然強硬,可向有關部門求助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法來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2分)②鼓勵其正視困難,勇子戰勝困難,從學習、生活等方面幫助他。(2分)17.(1) 答:向父條做說服工作。原因:依法服兵役是公民應盡的義務,每個公民都應當自覺履行服兵役的光榮義務。每個公民都應該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同時又要有強烈的公民觀念、義務觀念和法律觀念,能夠正確處理家庭與志向的關系。(4分)(2)答: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