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與世界共發展第1課時 中國的機遇與挑戰【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 了解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知道我國面對機遇與挑戰的措施2.能力目標 提高搜集、整理、分析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全局觀念,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為祖國服務【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新的發展契機。教學難點:新風險 新挑戰。【教學過程】預習導學(根據預習提綱,在書中標注相關問題及層次) 目標導學一:新的發展契機1、我國面臨哪些發展契機?①內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為經濟發展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②外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外部環境。③國際合作: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與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2、面對發展契機,我們怎么做?①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勇于創新,發展就能再上新臺階。②坐等觀望,猶豫懈怠,往往錯失良機,陷于被動。目標導學二:新風險 新挑戰3、我國面臨哪些新奉獻與新挑戰?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和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了更多風險。4、為什么“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人們的收入不斷增長。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傳統制造企業將工廠遷往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急需轉型升級。5、面對機遇與挑戰,我們應該怎么辦?①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綜觀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的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②我們要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贏得主動。③面對成績,我們要有憂患意識。④面對困難,我們要增強信心,運用自身的智慧,將困難和挑戰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和契機,開創新的局面。二、小組長檢查預習完成情況(核對答案,評等級,幫扶講解)三、師生合作探究【熱點材料】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5日在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主旨演講,強調回顧歷史,開放合作是增強國際經貿活力的重要動力;立足當今,開放合作是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的現實要求;放眼未來,開放合作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時代要求。各國都應該積極推動開放合作,實現共同發展,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交流討論:從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什么?四、課堂小結,學生鞏固,檢查提問,查缺補漏)五、課堂檢測1.英國抓住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戰略機遇期,確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國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戰略機遇期,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美國又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期,使其繼續保持世界霸主地位;日本抓住了美國侵越戰爭需要大量訂貨的機遇,使其面臨崩潰的經濟起死回生,并成為世界經濟大國。上述材料說明A.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B.機遇決定命運C.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抓住戰略機遇D、科學技術決定個國家和民族的興安在工監合明事關國2.21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有①民富國強.政通人和②經濟全球化③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④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3.電動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說:“汽車革命已經到來,不適時轉型就會冒被顛覆的風險。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的進入,將給汽車產業注人新的基因,他們將重新定義未來的汽車。”新的科技革命對各國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國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關鍵是A.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科技文化交流B.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C.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D.真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促進發展4.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年會1月23日至26日在瑞土東部小鎮達沃斯舉行。論壇希望通過年會4000余場討論,為各界領袖促交流.謀共識、求合作搭建平臺,并明確各方在合作中的角色與責任。西班牙ABC)報日前發表文章稱,中國經濟的增長將可以帶動亞洲和全球新興國家經濟的增長,,是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的強心針。這說明①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為世界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④這是中國發展遇到的極大挑戰A.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①②③5.《紅海行動》帶給我們的思考不再是所謂的“犯中華者,雖遠必誅”,而是如何運用好“國際法”維護中國的海外利益。這說明中國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面臨著很多的風險與困難。以下屬于風險的是①2018年2月塔利班武裝襲擊阿富汗西部一軍營致18名士兵死亡②中國2017年在科學和工程領域培養出160萬專業人才,超過其他任何一個國家③歐洲和美國的保護主義愈發高漲④2018年2月澳大利亞總理訪美,強調澳美緊密軍事聯系,強調中國威脅論②③④B.①②④C. ①③④D.①②③6.放眼世界,我們面臨著大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這種挑戰表現在①國際競爭日趨激烈②我國經濟科技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距離③如果不能抓住機遇,我國與發達國家的距離還將拉大④發達國家憑借經濟實力占據了有利地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7.推進“一帶一路”戰略,需要我們采取針對性措施。下列對策你認為不恰當A.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B.謀求本國利益最大化,,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C.堅持和平發展,承擔起應負的大國責任D.發展與世界各國的互信合作.互利共贏和友好往來8.[風險中發展]最近,家住英國伯明翰的喬森納發現,他媽媽給他買的鞋子、衣服、玩具等以前都是中國制造,現在卻常常是越南制造、束埔寨制造等。喬納森不明白這是為什么。(1)作為喬森納的好朋友,你怎么回答他這個問題?(2)你又如何看待這種變化?【答案提示】1——7 AADDBAB8.(1)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使得一些在華外企外遷,遷往勞動力充足且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2)這一方面是我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中國制造”所面臨的需要轉型升級的必然挑戰,我們要增強信心,運用自身智慧,將困難和挑戰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和契機,開創世界新局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