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 道德與法治學科導學案課題:第七課 第一框 (第 一 課時)主備人: 授課人: 備課時間: 【學習目標】 課標要求:1、知道關愛他人是維系友好關系的橋梁,懂得關愛他人要講究藝術2、能夠心懷善意、盡己所能關愛他人,注意講究策略3、樹立關愛他人的意識,在關愛他人時做到心懷善意、盡己所能、把握策略目標達成:1、關愛他人的作用。2、關愛他人的藝術。 學習流程: 【課前展示】 1、承擔責任的代價有哪些?2、承擔責任的回報有哪些?3、如何理解我承擔,我無悔?【創境激趣】10月1日晚六點半,在北京地鐵陶然亭站,一名70歲的老人打算去看望自己95歲的母親。由于當時老人拿的行李比較多,在地鐵站口執勤的兩名武警戰士看到后主動地上前去幫助她。老人當時就感動地掉下了眼淚,但是更讓老人感動的是在老人進站的時候身上沒有現金的時候,一名武警戰士二話不說從口袋里掏出了10元錢給了老人。老人當時問戰士的名字,想著將來還給他,但是這位戰士卻表示不用。當時老人的眼淚就再次涌了上來。短短的幾分鐘,卻讓這位70歲的老人感動哭了兩次。思考:你怎么看待武警戰士的行為?【自學導航】 1、關愛的含義?2、關愛的意義?3、怎樣關愛他人?【合作探究】 1、鏈接一: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南》提出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促進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德育體驗、實踐鍛煉有機融合,利用好研學實踐基地,有針對性地開展自然類、體驗類等多種類型的研學旅行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鏈接二: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新頒發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充分發揮實踐育人功能。近日,來校組織八年級同學到福建土樓(南靖)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中心,開展已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不辜負每一段美好時光,不錯過每一個溫暖的片段……閱讀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鏈接一的研學旅行,旨在培養學生的 行為。[來源:Zxxk.Com](2)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結合鏈接二,說說學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3)愛人者,人恒愛之。在社會實踐中,你將如何展示關愛他人這門藝術? (1)親社會。(2)①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②參與社會的過程中,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③我們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人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3)①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我們應心懷友善,學會關心、體貼和幫助他人;②關愛他人,要盡己所能。關愛不分大小,貴在有愛心;③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幫助他人時,要考慮他人的內心感受,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識遷移1、情景一:2016年11月“中國好人”何繼明,五十載軍旅生涯,以保家衛國為己任。從2006年至今,他十年如一日,義務在三灣、南昌、井岡山等地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宣講“三灣改編”精神,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好評。何將軍每年講課超過180場,最多時候每月有25個班,每天要講3場,全年累計時長超過1萬分鐘,對于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來說,已經身體超負荷了,但何將軍仍堅毅地說:“只要我身體承受得住,我便會堅持把‘將軍講堂’辦下去”。情景二:一天下午,公交車即將發車時,售票員發現車后有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在招手,于是趕緊提醒司機等一等,司機打開車門讓售票員下車去接老人。售票員趕上前攙扶著老人說:“您不用著急,車子在等您呢!”上車后,乘客們紛紛給老人讓座,老人感激地說:“讓你們久等了,謝謝大家!”(1)堅持將“將軍講堂”辦下去,何繼明付出了哪些代價?獲得了什么回報? (2)何繼明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有何意義? [來源:學§科§網Z§X§X§K](3)上述情景二中你體會到了關愛他人有何作用? (4)結合所學知識,你覺得怎樣才能更好地關愛他人呢? ⑴①代價:付出了時間、精力和金錢等。②回報: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報,如良好的自我感覺、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許、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等。 ⑵意義:①在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的人,他們履行社會責任,不計較代價與回報。②正他們因為敢于承擔責任,敢于擔當,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溫暖,更加充滿希望。 ⑶作用:①關愛傳遞著美好感情,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是維系良好關系的橋梁。②關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氛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③關愛他人,收獲幸福。關愛他人也是關愛和善待自己 (4)怎樣關愛:①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②關愛他人、要盡己所能。關愛不分大小,貴在有愛心。③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來源:學+科+網]【強化訓練】 1.保護弱者是正義行為的體現。對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我們應該C①多一份尊重和關懷②認為他們是沒有任何發展前途的③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來源:Zxxk.Com]④滿足他們的一切需要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2.(題文)關愛他人是一種幸福,關愛他人是一門藝術。關愛他人我們應該做到C①心懷善意 ②奉獻一切 ③盡己所能 ④講究策略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來源:Z|xx|k.Com]3.樂于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當你伸出援助之手時,要考慮對方能否接受。下列做法中,你認為不要的是( A )A. 當著眾人的面把錢借給有困難的同學B. 某中學學生將自己機攢一年的壓歲錢主動捐給了災區C. 主動幫助同學解決生活中的困難D. 小翠經常帶留守兒童小娟到自己家過周末4.由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網舉辦的第三屆“攙扶老人獎”評選在廣州揭曉,何夢茹榮獲最高獎:“攙扶老人委屈獎”,獎金5000元。何夢茹榮獲“攙扶老人委屈獎”最高獎的原因是D①積極承擔責任,不計代價與回報 ②自覺履行扶危濟困的法定義務③維護正義,與人為善 ④堅守道德底線,樂于助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5.(題文)在每年舉行的南瓜大賽上,小李因培育的南瓜個頭大、品質優而奪冠。每次得獎后小李都會毫不吝嗇地將優質南瓜種子分給鄰居們種植,能夠避免蜜蜂在傳粉過程中將較差南瓜的花粉傳給自己的南瓜,從而使鄰居和自己都獲得更大的收益。小李的做法給我們的啟示有( D )A. 付出代價就會有回報 B. 關愛他人必然帶來好的回報C. 關愛他人會使社會穩定 D. 關愛他人也會使自己受益6.如果世界是一間小屋,那么關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關心就是茫茫大海上一盞明燈。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①關愛他人是一種美好的品德 ②關愛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③關愛一定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 ④關愛就是關心愛護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7.中央臺的一則公益廣告提醒大家:別只顧自己,忽視了別人的感受。這提醒我們要學會( A )A. 關愛他人B. 悅納自己C. 寬容他人D. 欣賞他人8.漫畫《到底誰盲》,給我們的警示是B ①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②規則具有不確定性③為人處事要換位思考 ④關愛弱者彰顯文明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9.已經滿座的公交車,你坐在靠近上車門的座位上,車輛停站時上來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此時你的選擇是CA. 繼續安靜地坐著,覺得不必讓座 B. 等到下車時,才將座位讓給老人C. 馬上起身,主動將座位讓給老人 D. 迅速把臉朝向車窗外,假裝沒看見10.“不要問別人能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問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么;不要問國家能為我們做些什么,而要問我們能為國家做些什么。”這表明CA.“我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為我丹 B個人利益高于國家利益、他人利益C. 我們應該積極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報效祖國 D. 有了個人利益,國家利益才有保障11.老人摔倒,扶不扶?一直備受爭議。陜西咸陽渭城中學兩名高三學生遇見因不慎被絆倒受傷的老人“什么也沒想”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的同時,一人去扶,一人錄視頻留證據,并幫老人聯系家屬。對此說明(B )①關愛他人,要心懷友善 ②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③關愛他人的同時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④兩個學生關愛他人有作秀嫌疑,不是發自真心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2.關愛他人是一門藝術。這要求我們B①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 ②關愛他人,要盡己所能③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 ④樂于助人,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歸納總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是關愛,為什么關愛他人以及怎樣關愛他人。知道關愛他人是維系友好關系的橋梁,關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關愛他人、收獲幸福;懂得了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盡己所能,還要講究策略。關愛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長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動。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社會就會充滿愛的陽光。【板書設計】 關愛他人【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習為什么關愛他人,以及怎樣關愛他人,教材中的事例通俗易懂,蘊意明顯,貼近學生生活,所以可就地取材,通過討論、辨別明確事理。為了激發學生盡己所能地關心他人的情感,特選取感動中國人物等先進人物事跡加以佐證關心他人的必要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