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5張PPT。地球上的水 地球上的水資源,從廣義來說是指水圈內水量的總體。包括經人類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發電、給水、航運、養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灣和養殖水域等。水資源是發展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資源。在世界許多地方,對水的需求已經超過水資源所能負荷的程度,同時有許多地區也瀕臨水資源利用之不平衡。 水資源的涵義 廣義上的水資源是指能夠直接或間接使用的各種水和水中物質,對人類活動具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水均可稱為水資源。 狹義上的水資源是指在一定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本詞條中所論述的水資源限于狹義的范疇,即與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以及社會進步息息相關的淡水資源。 水,生命之源 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是工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極為寶貴的自然資源。水資源(water resources)一詞雖然出現較早,隨著時 代進步其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但是水資源的概念卻既簡單又復雜,其復雜的內涵通常表現在:水類型繁多,具有運動性,各種水體具相互轉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廣泛,各種用途對其量和質均有不同的要求;水資源所包含的“量”和“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改變;更為重要的是,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受經濟技術、社會和環境條件的制約。因此,人們從不同角度的認識和體會,造成對水資源一詞理解的不一致和認識的差異。目前,關于水資源普遍認可的概念可以理解為人類長期生存、生活和生產活動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數量要求和質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人類需水量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口不斷增長,城市日漸增多和擴張,各地用水量不斷增多。據聯合國估計,1900年,全球用水量只有4000億立方米/年,1980年為30000億立方米/年,1985年為39000億立方米/年。預計到2000年,需水量將增加到60000億立方米/年。其中以亞洲用水量最多,達32000億立方米/年,其次為北美洲、歐洲、南美洲等。到2000年,中國全國需水量預計可到6814億立方米。其中最多為長江流域,達2166億立方米,其次為黃河流域和珠江流域。隨著生產的發展,不少地區和國家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正日益突出。 水資源利用狀況 中國水資源總量雖然較多,但人均量并不豐富。水資源的特點是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組合不平衡;年內分配集中,年際變化大;連豐連枯年份比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積嚴重。這些特點造成了中國容易發生水旱災害,水的供需產生矛盾,這也決定了中國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務十分艱巨。 汽車是消耗能源的大戶。實行“汽車共享”,大家共用一部車,以提高汽車的使用效率,是荷蘭很多城市的節能高招。在阿姆斯特丹,“汽車共享”公司的客戶需要用車時,只要上網預訂一輛停在附近的共享汽車,輕敲鍵盤,相關信息就會通過無線系統自動傳輸到所預定汽車的電腦接收器內,客戶的個人密碼鑰匙與密碼也同時得到了確認。屆時,客戶只要找到所訂汽車,打開汽車泊位旁邊的密碼箱,取到汽車鑰匙,就可輕松前往目的地,用完之后再將汽車停回指定地點,交通出行問題就這樣解決了。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星羅棋布的運河邊,共有300多處開辦共享業務的“綠色車輪”公司事先租下的停車區。住在市中心的客戶一般只要走兩個街區就能找到該公司統一配置的紅色“標致206”。這是目前西歐地區非常流行的節能省油小型車。據介紹,這種共享模式最大的好處是省錢、節能、環保。阿姆斯特丹市中心汽車停車位非常緊張,私家車主一般要等6年才能得到市中心的停車許可。市中心的停車費也非常驚人,每小時高達3.4歐元。以一輛“共享汽車”來代替私家車,購車、保險、維修、停車費用一并免去,何樂而不為?當然,這種共享模式的一大優點是可以節約大量能源。由統計顯示,一輛充分發揮效用的“共享汽車”大約可以替代4到10輛私家車,如果平均到每位駕駛者,則相當于人均減少30%-45%的駕駛公里數,節能效果非常可觀。而且還可以減少大量廢氣排放。據荷蘭學者調查顯示,“綠色車輪”公司一半以上的客戶使用這種“共享汽車”來代替私家車,這樣減少了40%的廢氣排放,環保作用顯而易見。目前,“汽車共享”也開始在德國和瑞士的很多大城市流行,歐盟也準備促進這種節約理念在歐洲的推廣。這與我國私家車飛速增長的現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何利用已有和開發新的公共交通工具,值得我們深思。課件5張PPT。地球上的水 地球上的水資源,從廣義來說是指水圈內水量的總體。包括經人類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發電、給水、航運、養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灣和養殖水域等。水資源是發展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資源。在世界許多地方,對水的需求已經超過水資源所能負荷的程度,同時有許多地區也瀕臨水資源利用之不平衡。 水資源的涵義 廣義上的水資源是指能夠直接或間接使用的各種水和水中物質,對人類活動具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水均可稱為水資源。 狹義上的水資源是指在一定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本詞條中所論述的水資源限于狹義的范疇,即與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以及社會進步息息相關的淡水資源。 水,生命之源 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是工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極為寶貴的自然資源。水資源(water resources)一詞雖然出現較早,隨著時 代進步其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但是水資源的概念卻既簡單又復雜,其復雜的內涵通常表現在:水類型繁多,具有運動性,各種水體具相互轉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廣泛,各種用途對其量和質均有不同的要求;水資源所包含的“量”和“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改變;更為重要的是,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受經濟技術、社會和環境條件的制約。因此,人們從不同角度的認識和體會,造成對水資源一詞理解的不一致和認識的差異。目前,關于水資源普遍認可的概念可以理解為人類長期生存、生活和生產活動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數量要求和質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人類需水量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口不斷增長,城市日漸增多和擴張,各地用水量不斷增多。據聯合國估計,1900年,全球用水量只有4000億立方米/年,1980年為30000億立方米/年,1985年為39000億立方米/年。預計到2000年,需水量將增加到60000億立方米/年。其中以亞洲用水量最多,達32000億立方米/年,其次為北美洲、歐洲、南美洲等。到2000年,中國全國需水量預計可到6814億立方米。其中最多為長江流域,達2166億立方米,其次為黃河流域和珠江流域。隨著生產的發展,不少地區和國家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正日益突出。 水資源利用狀況 中國水資源總量雖然較多,但人均量并不豐富。水資源的特點是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組合不平衡;年內分配集中,年際變化大;連豐連枯年份比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積嚴重。這些特點造成了中國容易發生水旱災害,水的供需產生矛盾,這也決定了中國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務十分艱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球上的水 .pptx 背景音樂.mp3 消費預算.xlsx 汽車共享.docx 地球上的水.pptx 背景音樂.mp3 消費預算.xlsx 汽車共享.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