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5小升初數學高頻考點過關演練4比和比例(解析版)一、填空題。1.,當x等于( )時,才能組成比例。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例的意義。比例的意義:如果兩個比相等,就說這個數成比例。本題主要看對應項中數字的變化。名師詳解:本題中前一個的后項9到后一個比的后項18,是擴大到原來的2倍,那么兩個比的前項也要發生同樣的變化,即9×2=18,那么7×2=14,故x=14時才能組成比例。參考答案:14易錯提示:本題要注意數字的變化。2.( ):( )=( )24===0.75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除法、分數的關系、比的基本性質、除法的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 名師詳解:根據比、除法、分數的關系,比的前項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分數中分子,比號相當于除法中除號、分數中分數線,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法中的除數、分數中的分母,比值相當于除法中的商、分數中分數值。分數的基本性質是: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商不變性質是: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叫比的基本性質。本題先把0.75變成,再解決比較簡單。從右向左開始,0.75=======6÷8=(6×3)÷(8×3)=3:4。參考答案:3 4 18 6 16易錯提示:本題要找到題目數字的變化規律。3.在6:5=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在4:7=48: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與比例中的各種名稱。名師詳解:在6:5=1.2中,6是比的(前項),5是比的(后項),1.2是比的(比值)。在4:7=48:84中,4和84是比例的(外項),7和48是比例的(內項)。參考答案:前項 后項 比值 外項 內項易錯提示:要熟練掌握比例與比中的各種名稱。4.一個比例的兩個內項互為倒數,它的一個外項是0.8,另一個外項是(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質。比例的基本性質是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本題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與倒數的意義可以解決。名師詳解:本題中比例的兩個內項互為倒數,說明內項積等于1,那么外項的積也等于1,故用1÷0.8就解決了,即1÷0.8=。參考答案:易錯提示:要抓住條件“兩個內項互為倒數”,是解決此題的前提。5. 若xy=13,則x與y成( )比例;若=3,則x與y成( )比例。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正反比例的意義。名師詳解:正比例:①兩種相關聯的量。②一種量增加,另一種量也相應增加;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也相應減少。③兩種量的比值一定。反比例:①兩種相關聯的量。②一種理增加,另一種量反而減少;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反而增加。③兩種量的乘積一定。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得:若xy=13,則x與y成反比例;若=3,則x與y成正比例。參考答案:反 正易錯提示:正確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6.12的因數有( ),選擇其中的4個因數,把它們組成一個比例是( )。選擇其中的因數寫出兩個比值是6的比( )、(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因數的意義以及比例的意義。a、b與c都是整數,如果a×b=c,那么a、b就叫c的因數,c就叫a 、b倍數。比例的基本性質是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本題要先找出12的因數,再找出比例。名師詳解:12=1×12=2×6=3×4,所以12 的因數是1,2,3,4,6,12;2,3,4,6四個數可以組成比例。6:1和12:2的比值都是6。參考答案:1,2,3,4,6,12 2:3=4:6 6:1 12:2[來源:學科網ZXXK]易錯提示:找一個數的因數可以用乘法找,也可以用除法找。7.男生比女生多,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 ):(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的應用。名師詳解:把女生人數看做單位“1”, 根據男生比女生多,得:男生人數是(1+),所以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1+):1=21:20。參考答案:21 20易錯提示:把女生人數看做單位“1”,是解決此題的關鍵。[來源:學|科|網Z|X|X|K]8.甲數的與乙數的相等,并且甲、乙兩數均不為0,甲數:乙數=( ):(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質。 比例的基本性質是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名師詳解:本題由“甲數的與乙數的相等”,可以得到甲數×=乙數×,再進行轉化得出甲數:乙數=:=2:3。參考答案:2 3易錯提示:正確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9.一件工程,甲要20天完成,乙要25天完成,甲與乙所用時間的比是( ),甲與乙的工效比是( )。10.兩個正方體的棱長分別是2cm和3cm,小正方體和大正方體的棱長和的比是( ),表面積的比是( ),體積的比是(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的應用。本題要先分別求出兩個正方形的棱長和、表面積、體積,再解決。名師詳解:小正方體和大正方體的棱長和的比是(2×12):(3×12)=2:3,表面積的比是(2×2×6):(3×3×6)=4:9,體積的比是(2×2×2):(3×3×3)=8:27。參考答案:2:3 4:9 8:27易錯提示:要準確地把兩個正方形的棱長和、表面積和、體積和表示出來。11.把甲數的給乙,甲、乙兩數相等,甲數與乙數的比是( ),甲數比乙數多(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的應用。 可以把甲數看作單位“1”,把甲數的給乙,甲、乙兩數相等,說明原來乙數是甲數的。名師詳解:把甲數看作單位“1”,由于把甲數的給乙,甲、乙兩數相等,所以乙數是1-×2=,所以甲數與乙數的比是1:=7:5,甲數比乙數多:(1-):=。參考答案:7 : 5 易錯提示:正確理解“把甲數的給乙,甲、乙兩數相等”,是解決此題的關鍵。12.( ):=2.5:1.2 :=(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質。比例的基本性質是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解決第一題可以用兩個內項積除以兩個外項中的一個數,第二題可以用兩個外項積除以兩個內項中的一個數。名師詳解:×2.5÷1.2=,×÷=參考答案: 易錯提示:準確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13.一種鹽水是由鹽和水按1:30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鹽的重量占鹽水的( ),水的重量占鹽水的(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的應用。 鹽水所占的份數是鹽和水所占的份數之和。名師詳解:鹽的重量占鹽水的1:(1+30)=,水的重量占鹽水的30:(1+30)=。參考答案: QUOTE QUOTE 易錯提示:理解“鹽水所占的份數是鹽和水所占的份數之和”,是解決此題的關鍵。14.加工零件的總個數一定,每小時加工的零件個數與加工的時間成( )比例;加工零件的總個數一定,已經加工的零件個數與沒有加工的零件個數( )比例。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正反比例的意義。 正比例:①兩種相關聯的量。②一種量增加,另一種量也相應增加;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也相應減少。③兩種量的比值一定。反比例:①兩種相關聯的量。②一種理增加,另一種量反而減少;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反而增加。③兩種量的乘積一定。名師詳解:每小時加工的零件個數與加工的時間,是相關聯的兩個量,并且總個數(一定)=每小時加工的零件個數×加工的時間,故遵從反比例關系;已經加工的零件個數與沒有加工的零件個數雖然相關聯,但是比值與乘積不一定,故不成比例。參考答案:反 不成易錯提示:要準確把握成正反比例的條件。15.—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圖上1厘米的距離表示實際距離( )km。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例尺的意義。名師詳解:從圖上可以看出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30千米。參考答案:30易錯提示:要正確觀察線段比例尺。二、選擇題。1.與:能組成比例的是( )。A. 5:4 B. 4:5 C.:3 D.: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例的意義。比例的意義:如果兩個比相等,就說這個數成比例。名師詳解::處理之后的5:4,故選A。參考答案:A易錯提示:正確掌握比例的意義。2.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邊長的比是2:7,則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積的比是( )。A. 2:7 B. 6:21 C. 4:49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的應用以及面積比與邊長比之間的關系。要知道兩個正方形的面積比等于邊長的平方比。名師詳解:根據兩個正方形的面積比等于邊長的平方比得: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積的比:(2×2):(7×7)=4:49。參考答案:C易錯提示:要知道兩個正方形的面積比等于邊長的平方比。3.圓的半徑與其周長(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正比例的意義。 名師詳解:正比例:①兩種相關聯的量。②一種量增加,另一種量也相應增加;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也相應減少。③兩種量的比值一定。 本題可以根據圓的周長公式“C=2πr”得C:r=2π,故圓的半徑與其周長成正比例。參考答案:A易錯提示:正確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是解決此題的關鍵。4.如果,那么Y:X=( )。A. 1: B. :1 C.3:4 D.4:3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質。 比例的基本性質是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本題把X=Y變形可以解決。名師詳解:由X=Y得Y:X=4:3。 參考答案:D易錯提示:正確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是解決此題的關鍵。5.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積和底(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正比例的意義。名師詳解:正比例:①兩種相關聯的量。②一種量增加,另一種量也相應增加;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也相應減少。③兩種量的比值一定。本題把三角形的面積公式S=a×h÷2變形,可以解決。由S= a×h÷2得:S:a =h÷2,由高一定,得出三角形的面積和底成正比例。參考答案:A易錯提示:注意把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進行變形。6.把4.5,7.5,0.5,0.3這四個數組成比例,其內項的積是( )。A. 1.35 B. 3.75 C. 33.75 D. 2.25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質。 比例的基本性質是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名師詳解:4.5,7.5,0.5,0.3中,4.5×0.5=7.5×0.3=2.25參考答案:D易錯提示:正確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是解決此題的關鍵。7.一件工程,甲單獨做12天完成,乙單獨做18天完成,甲、乙效率的最簡比是( )。A. 6:9 B. 3:2 C. 2:3 D.9:6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的應用。從公式“工作效率=”可得,工作效率與工作時間成反比,先求出工作時間的比,就解決了。名師詳解:工作時間的比是12:18=2:3,由于工作效率與工作時間成反比,所以工作效率的比是3:2。參考答案:B易錯提示:掌握工作效率與工作時間成反比是解決此題的關鍵。8.小明從家里去學校,所需時間與所行速度(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思路分析:本題考查反比例的意義。反比例:①兩種相關聯的量。②一種理增加,另一種量反而減少;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反而增加。③兩種量的乘積一定。名師詳解:本題中s=vt,根據“反比例的意義”, 可知所需時間與所行速度成反比例。參考答案:B易錯提示:正確理解反比例的意義,是解決此題的關鍵。9.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比是6:2:1,這個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 銳角三角形 C. 鈍角三角形 D. 無法確定10.一種微型零件的實際長度是1mm,畫在圖紙上是3dm,畫圖時選用的比例尺是( )。A. 1:300 B. 1:3 C. 300:1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例尺的意義。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名師詳解: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3dm:1mm=300mm:1mm=300:1參考答案:C易錯提示:要注意單位一致。三、判斷題。1.由兩個比組成的式子叫作比例。 (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例的意義。如果兩個比相等,這四個數就組成比例。名師詳解:根據比例的意義,可知本題是錯誤的。參考答案:×易錯提示:準確掌握比例的意義。2.實際距離一定大于圖上距離。 (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例尺的意義。名師詳解:在一些精密儀器的設計中,實際距離可以小于圖上距離,故本題是錯誤的。參考答案:×易錯提示:要正確理解比例尺的意義。3.如果8A=9B(A,B≠0),那么B:A=8:9。 (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質。 比例的基本性質是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把8A=9B改變一下形式就可以了。名師詳解:由8A=9B得B:A=8:9。參考答案:√易錯提示:正確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4.比例尺一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成正比例。 (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正比例的意義。 正比例:①兩種相關聯的量。②一種量增加,另一種量也相應增加;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也相應減少。③兩種量的比值一定。名師詳解:由比例尺=及比例尺一定,可知: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成正比例。參考答案:√易錯提示:正確理解正比例的意義。5.一家水果店有120千克蘋果,已知賣出的與剩下的比是2:1,那么剩下的蘋果是60千克。(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的應用。名師詳解:從“賣出的與剩下的比是2:1”可得剩下的與全部的比是1:3,故剩下的水果是120×=40(千克),可得本題的答案是錯誤的。參考答案:×易錯提示:弄清楚剩下的與全部的比是多少是解決此題的關鍵。四、計算題。1.求比值。(1)0.25:0.75 (2):0.7 (3):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值的計算。計算比值用比的前項除以后項。名師詳解:(1)0.25:0.75=0.25÷0.75= (2):0.7=÷0.7=÷=(3):=÷=28參考答案:(1) QUOTE (2) QUOTE (3)28易錯提示:正確計算是關鍵。2.化簡比。(1): (2)12.6:0.4 (3):0.24思路分析:本題考查化簡比的方法。化簡比要用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名師詳解:(1): = (×76):(×76)= 19:8(2)12.6:0.4=(12.6×5):(0.4×5)=63:2(3):0.24=(×25):(0.24×25)=5:6參考答案: (1)19:8 (2)63:2 (3)5:6易錯提示: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來源:Z|xx|k.Com]五、根據下面的條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1.45與x的比等于25與8的比。2.96與x的比等于16與5的比。3.兩個外項是24和18,兩個內項是x和36。思路分析:本題考查列比例與解比例的方法。本題要先將文字語言轉化成數學語言,再解方程。名師詳解: 1.由題意得,45:x=25:8,即25x=45×8,解方程得x=14 QUOTE 。2.由題意得,96:x=16:5,即16x=96×5,解方程得x=30。3.由題意得,24:x=36:18,即24×18=36x,解方程得x=12。參考答案:x=14 QUOTE x=30 x=12 易錯提示:要正確處理兩種語言之間的轉化。六、解決問題。1.用84厘米長的銅絲圍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比是3:4:5,則這個三角形的三條邊各是多少厘米?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的應用。名師詳解:84× QUOTE =21(厘米),84× QUOTE =28(厘米), 84× QUOTE =35(厘米)答:這個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是21厘米,28厘米,35厘米。參考答案:21厘米,28厘米,35厘米易錯提示:計算時要仔細。2.裝訂一批書,計劃每天裝訂2500本,20天完成,實際每天比計劃少裝訂500本,實際多少天完成?思路分析:本題考查反比例的應用。名師詳解: 解:設實際x天完成,(2500-500)×x=2500×20 解方程得x=25答:實際25天完成。[來源:Z.xx.k.Com]參考答案:實際25天完成。易錯提示:正確理解計劃前后加工的零件個數不變,是列比例的關鍵。3.甲、乙、丙三個數的平均數是84,甲、乙、丙三個數的比是3:4:5,甲、乙、并三個數各是多少?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的應用。名師詳解:甲:84×3× QUOTE = 63,乙:84×3× QUOTE =84,丙:84×3× QUOTE = 105答:甲:63 乙:84 丙:105參考答案:甲:63 乙:84 丙:105易錯提示:解決此題要先根據平均數計算出三個數的總和。4.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相距8厘米,如果在另一幅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相距3厘米,則另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例尺的應用。[來源:Zxxk.Com]名師詳解:解:由于甲乙兩地不論在哪幅地圖上,它的實際距離是不變的,由比例尺=得,實際距離=所以:設另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x8:=3:x, x=答:另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8000參考答案:另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8000易錯提示:要理解不論在哪幅地圖上,甲乙兩地的實際距離是不變的。5.紙箱里有紅、綠、黃三色球,紅色球的個數是綠色球的,綠色球的個數與黃色球個數的比是4:5,已知綠色球與黃色球共81個,問三色球各有多少個?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的應用。名師詳解:根據題意知,綠色球:81×=36(個),黃色球:81× QUOTE =45(個),紅色球:36× QUOTE =27(個)答:綠色球: 36個,黃色球: 45個,紅色球: 27個參考答案:綠色球: 36個,黃色球: 45個,紅色球: 27個易錯提示:沒有掌握比的基本知識點,不能正確運用比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6.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136厘米,長與寬的比是4:3,寬與高的比是2:1。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思路分析:本題考查比的應用與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長方體中長、寬、高各有4個,計算時要先把長與寬的比是4:3、寬與高的比是2:1化成長:寬:高是多少,再根據比的應用方法進行計算求出長、寬、高分別是多少,最后根據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計算。名師詳解:由長:寬=4:3,寬:高=2:1得:長:寬=8:6,寬:高=6:3,所以長:寬:高=8:6:3 136÷4=34(厘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