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導體與絕緣體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知道導體和絕緣體的定義2.了解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過程與方法:1.根據任務要求制定一個小組的研究計劃,并完成設想的計劃。2.實施有關檢測的必要步驟,并整理實驗記錄。情感態度價值觀:1.學會與人合作。2.培養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3.認識到井然有序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是很重要的。教學準備為每組學生準備:木片、塑料片、陶瓷、紙板、橡皮、布、絲綢、皮毛、鋼管、玻璃、鉛筆、銅絲、鉛絲、鋁絲(易拉罐)、鐵絲、卷筆刀、硬幣、導線、插座、20種待檢測的物體,一個電路檢測器。一份科學檢測記錄表。教學過程一、觀察導入:1.觀察簡單的電路連接,說說電流在電路中是怎么流的。2.討論將電路中的導線剪斷,會出現什么情況,為什么?3.想辦法重新接亮小燈泡,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電路檢測器的兩個金屬頭接在一起,小燈泡會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觸在一起或把金屬頭和塑料皮接觸在一起,小燈泡就不會亮。4.討論:為什么電路檢測器的兩個金屬頭接在一起,小燈泡會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觸在一起或把金屬頭和塑料皮接觸在一起,小燈泡就不會亮。5.講授:像銅絲那樣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叫做導體;像塑料那樣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叫做絕緣體。(板書:導體、絕緣體)二、檢測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1.提問:怎樣檢測一塊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呢?2.預測橡皮能否通過電流使小燈泡發光,并做好記錄。3.使“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相互接觸,檢驗小燈泡是否發光。4.用兩個檢測頭接觸橡皮的兩端,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5.重復檢測一次,并將檢測時小燈泡“亮”或“不亮”的情況記錄下來。6.得出結論:橡皮是絕緣體。三、檢測20種物體的導電性:1.在材料盤中為學生提供20種供檢測的材料,一張“我們的檢測記錄”表。2.在檢測前,要求學生對每一種物體是否可以使小燈泡發亮做出預測,然后進行嘗試實驗,并做好檢測記錄。(活動中,要關注每組學生活動的參與性、興趣的持久性,鼓勵他們學會合作。)3.待所有的檢測都完成后,各組整理分析檢測的結果。4.表達與交流:哪些物體能使小燈泡發亮,哪些物體不能使小燈泡發亮。5.在觀察的基礎上對20種物體進行分類,并從分類中發現一定的規律,由學生對導體和絕緣體做出自己的描述。(說明:對插頭、卷筆刀等復雜物體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識別,知道許多物體構成復雜,有的部分能使小燈泡發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燈泡發光。我們常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四、討論教室電器設備的絕緣措施和進行安全用電教育。1.引導學生觀察教室里哪些設施是絕緣體做的,哪些是導體做的。2.描述絕緣材料的用處,理解各種材料的作用。提醒學生要好好保護電器設備上的絕緣體部分,注意安全用電。3.概括: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板書設計:5.導體與絕緣體導體 導電性 絕緣體安全用電導體與絕緣體*導體: 像銅絲一樣能讓電流通過的物體叫導體。絕緣體: 像塑料一樣不能讓電流通過的物體叫絕緣體。 科學定義*科學實驗:一塊橡皮的檢測過程1 從盒子里拿出橡皮,預測并記錄。2 把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一下,看看燈泡是否發光。3 用兩個檢測頭接觸橡皮的兩端,看看燈泡是否發光。4 連續重復檢測一次。5 把檢測時燈泡是否發光記錄在科學文件夾上。6 把檢測完的橡皮放在左邊的盤子里。 *科學實驗:導體OR絕緣體電路檢測器實驗材料:橡皮、小刀、紙板、回形針、鑰匙、塑料尺*物體名稱 預測 檢測1 檢測2 檢測表明 亮 不亮 亮 不亮 亮 不亮 容易導電 不容易導電橡皮 √ √ √ √小刀 √ √ √ √ 紙板 回形針 鑰匙 塑料尺 *結果分析:我們小組共檢測了( )種材料。檢測中能使小燈泡發光的材料有( )種。檢測中不能使小燈泡發光的材料有( )種。我們小組預測正確的材料有( )種,這些材料是( )。我們小組預測錯誤的材料有( )種,這些材料是( )。*工具上的導體與絕緣體*電器元件上的導體與絕緣體*教室里的導體與絕緣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導體與絕緣體》參考教案.doc 《導體與絕緣體》探究課件.ppt 導體和絕緣體演示.swf 科學實驗:水可以導電嗎.swf 科學探究:鑒別導體與絕緣體.sw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