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8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文理模擬聯考社會·道法試題卷一 選擇題(共12題,每題1.5分,共18分)1.不用購票,直接刷手機進站上車;不用二次驗票,直接“刷臉”過閘機上車;到站后不坐公交車,直接刷共享汽車回家……現如今,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出行已不再滿足于過去那種“有車坐、走得了”低標準要求,二是開始注重出行品種,逐步向“走得好、方便快捷、安全舒適”的方向發展。下列標題最能貼切概括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A. 交通,讓生活更舒心 B. 科技,讓出行更美好C. 公交,讓百姓更優先 D. 網絡,讓群眾更安全2.“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掌舵領航,向億萬人民交上了一份精彩的答卷:經濟總量從54萬億元增長到82.7萬億元,6800多萬人口脫貧,改革大刀闊斧走向深入,全面從嚴治黨,勇于自我革命……對此,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 國家發展碩果累累,引領世界指日可待 B. 從嚴治黨增強力量,執政水平日益提升C. 精準扶貧縮小差距,扶貧成為中心工作 D. 人民群眾獲得實惠,同等富裕很快實現3.網絡迅猛發展在給信息交流帶來便捷的同時,也使謠言“插上了翅膀”。人們認識到,豐富的表達渠道不過是“麥克風”,要想發出“好聲音”,還要練就“好嗓子”。作為公民,我們在網絡世界練就“好嗓子”必須( )A. 堅持依法治國,治理網絡謠言 B. 創造多種條件,暢通監督渠道C. 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D. 堅持以德治國,加強道德建設4.對右邊漫畫所反映的政治制度認識正確的是( )A.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B.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的根本途徑C.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 D.是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利的基本制度 重大村務村民代表大會5.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表明( )))教育名師原創作品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 ③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精神動力 ④物質文明建設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2-1-c-n-j-y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6 .2017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審議并通過了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等;表決通過了《關于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草案)》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會議議程表明全國人大對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并受它監督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具有監督權 ④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7.下列有關抗日戰爭說法正確的有( )①“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的全面抗戰從此開始②彭德懷指揮的臺兒莊戰役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③中華民族全民族的團結抗戰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④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重要貢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口號、民謠、詩詞等往往有著明顯的時代氣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號、民謠、詩詞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②“振興中華”③阿婆苦了幾十年,紅軍來后分了田 ④“路存與存,路亡與亡”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③①9.《全球通史》中寫道:“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這場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民族感情最強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這場運動”( )A.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B.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C.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D.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10.毛澤東說:“像希特勒這樣的法西斯國家的軍事生命是建立在進攻上面的,進攻一結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下列戰役中印證了毛澤東這一論斷的是( )A.中途島戰役 B.柏林攻堅戰C.諾曼底登陸戰 D.斯大林格勒戰役11. “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證“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實是( )①孫中山先生是資產階級革命家 ②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③創建同盟會,實現了三民主義 ④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專制政體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12. 下面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幾幅圖片,綜合這幾幅圖片,以下說法最恰當的是( )A.抗日戰爭是一場國際戰爭B.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力量始終是抗戰的主要力量C.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的抗戰D.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始終積極組織抗戰二 非選擇題(共2題,共17分)13.(9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材料一中的兩張圖片分別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4分)材料二:沿著復興路,共筑“中國夢”。六集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濃縮了中華民族復興的歷程。【千年巨變】 中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發生了歷史性巨變。“巨變”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為什么這是“歷史性巨變”?(3分)材料三:【中國新生】 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3)請你說說讓中國人民“站起來”的道路是什么?(2分)14.(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自然資源狀況表自然資源總量排名人均占有量世界排名耕地面積4126森林面積6107淡水資源6121礦產資源380分析材料一,簡要概括我國在自然資源方面的基本國情。(2分)材料二:2018年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強調,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四項,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 黨和政府要求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凈土保衛戰,你認為原因何在?( 2分)你認為應如何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才能打贏這三場戰?(4分)文理聯賽模擬測試社會·道法答案一 選擇題(共12題,每題1.5分,共18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BBCCCCDBAD題號1112答案CC二 非選擇題(共2題,共17分)13. (9分)(1)1926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后進行北伐戰爭,沉重打擊了反動軍閥和外國列強;(2分)1937年,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實現全民族抗戰。(2分)(2)辛亥革命。(1分)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和制政府,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2分) (3)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2分)14.(8分)(1)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2分)(2)①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事件呈高發態勢,這已經成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②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③黨和政府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新的發展理念。(2分)(答出兩點即可;言之有理亦可得分)(3)①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落實可持續發展的戰略②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③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綠色富國、綠色惠民⑤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4分)(答出兩點即可;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