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講 《建設美麗中國》達標檢測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50分)1.盛夏8月,內蒙古自治區庫布其國家沙漠公園內綠意盎然,樹影婆娑。很難想象,這里曾經寸草不生、風蝕沙埋。經過幾十年的科學治理,春風難過庫布其,不毛之地成為全球防治沙漠化的典范,也成為世界觀察“美麗中國”的最佳窗口。從“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地”,庫布其實現了從“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①得益于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②為其他國家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國智慧”③表明改善生態環境是社會進步的靈魂,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④有利于提升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影響力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B【解析】③的表述中,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創新。故選擇B。2.對于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簡稱“全面二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是對人口政策的逐漸完善和發展 ②是對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徹底否定③有利于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④可以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A3.閱讀圖表,下列正確反映圖表信息的是( )①人口老齡化嚴重 ②65人口占比下降 ③人口出生率偏高 ④65歲以上人口占比上升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4.(2018?河北)五十多載寒來暑往,河北塞罕壩林場幾代人持續造林護林100多萬畝,將原來“黃沙遮天口,飛鳥無棲樹”的荒山禿嶺修復成“藍天白云游,綠野無盡頭”的“華北綠肺”。從人與自然關系角度看,塞罕壩的生態變遷給我們的啟迪是( )①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相互影響 ②人類要主動改善生態環境③人類善待自然,自然則滋養人類 ④自然能滿足人類的一切需要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材料中設問為從人與自然關系角度看,而①論述的是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關系,不符合題意,④表述錯誤。5.(2018?湖南衡陽)據中國青年報2017年3月19日報道:作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制度性安排,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今年將首次覆蓋全國,此前已督查16個省份,各級環保部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12.4萬余份,約談6300多人,問責6400多人,罰款66.3億元。實施環保督察制度( )①是政府部門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②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體現,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③必然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④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解析】實施環保督察制度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故③錯誤。6.(2018?山東臨沂)?2018年5月18至19日,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會議上指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要落實習總書記要求就必須( )①堅持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②改變傳統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為特征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③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④放棄高科技和現代化,回到農耕文明社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A7.(2018?四川樂山)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到:五年來,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持人與白然和諧發展,著力治理環境污染,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這說明( )①當前各級政府以建設“綠水青山” 為工作中心②先發展“金山銀山”,才能為“綠水青山”打好物質基礎③有了“綠水青山”才會有真正的“金山銀山④“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C【解析】①中工作中心應該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②應表述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8.(2018?湖北孝感)2018年4月26日,習總書記查看長江沿岸生態環境和 發展建設情況,考察調研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工作,把脈長江經濟帶建設。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習總書記指出,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 )A.保護生態環境須禁止開發自然資源 B.經濟發展必然會造成生態環境破壞C.經濟發展要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 D.要將環境保護擺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答案】C【解析】A、B選項表述過于絕對;D選項應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擺在首要位置;故應該選答案C。9.河北日前發布2018年耕地季節性休耕制度試點,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其中雄安新區三縣4.3萬畝耕地休耕,每畝補助500元。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就必須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的保障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 ④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10.2018年7月7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年會致賀信。習近平指出,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夢想。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全面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共同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這( )①表明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已經得到完全遏制 ②說明我國正在大力實施和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③能證明我國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④啟示我們建設綠色家園需要各國加強交流合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50分)11.材料一:“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這是昔日荒漠塞罕壩無比凄涼的景象;“藍天白云游,綠野無盡頭”,這是如今綠洲塞罕壩萬頃怡人的美景。河北塞罕壩林場幾代建設者們,艱苦奮斗、拼搏奉獻,創造了沙漠變綠洲的人間奇跡,被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授予“地球衛士獎”。材料二:環境問題是當今國際社會的普遍問題,這一問題在我國尤為突出,由于特殊的國情,我國的環境問題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原因,并且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逐步深入開展,環境法治也顯得尤為迫切,(1)當前我國面臨的環境問題有哪些?(4分)(2)結合材料一,為建設美麗中國,我們堅持走什么樣的道路?(4分)(3)你認為應該怎樣堅持(2)的道路?(12分)【答案】(1)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2)綠色發展道路(3)①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 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④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12.材料一:內蒙古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西部和烏海市境內,面積555849公頃,1995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四合木、半日花等古老殘遺瀕危植物和荒漠生態系統。材料二: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不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建設美麗鄂爾多斯,從我做起”宣傳教育活動正在進行中,請你參與并完成如下任務:(1)請你探究我市生態環境正在不斷改善的原因。(兩方面,8分)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你打算怎樣做?(三方面,12分)【答案】(1)①我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②我市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我市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④我市實行最嚴厲的生態保護制度,打擊破壞生態行為力度空前;⑤我市綠色化發展和綠色生活深入人心;⑥我市廣大人民的積極參與,共同努力;(2)①熱愛自然,保護動植物;②綠色出行,少乘汽車,多坐公共交通工具;③節約資源,隨手關燈,關水龍頭;④養成垃圾分類處理的習慣;⑤主動維護環境衛生,隨手撿拾垃圾;13.今年恰好是中國實施“限塑令”10周年。如今,出門購物隨身攜帶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已成為不少人的習慣。對于“限塑令”的成效,國家發改委在2013年曾給出一組數據: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在“限塑令”實施的五年間普遍減少三分之二以上;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袋使用量累計減少670億個。這相當于節約石油6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000萬噸。據悉,某班同學正圍繞垃圾處理問題舉行主題研討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泛濫的塑料袋,海量的包裝的垃圾,它們帶來的危害有哪些?(兩方面,4分)(2)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品,你有哪些小妙招?請你分享給同學們。(三方面,6分)【答案】(1)①污染環境;②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③造成環境惡化;④影響城市形象;⑤造成資源浪費;⑥處理垃圾造成財政壓力;⑦影響生態文明建設;⑧不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①自帶購物袋,少用塑料袋;②減少不必要的網購;③隨身攜帶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④自帶重復使用的水杯;⑤少點外賣或外事食物; 6第三講 《建設美麗中國》達標檢測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50分)1.盛夏8月,內蒙古自治區庫布其國家沙漠公園內綠意盎然,樹影婆娑。很難想象,這里曾經寸草不生、風蝕沙埋。經過幾十年的科學治理,春風難過庫布其,不毛之地成為全球防治沙漠化的典范,也成為世界觀察“美麗中國”的最佳窗口。從“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地”,庫布其實現了從“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①得益于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②為其他國家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國智慧”③表明改善生態環境是社會進步的靈魂,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④有利于提升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影響力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對于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簡稱“全面二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是對人口政策的逐漸完善和發展 ②是對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徹底否定③有利于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④可以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閱讀圖表,下列正確反映圖表信息的是( )①人口老齡化嚴重 ②65人口占比下降 ③人口出生率偏高 ④65歲以上人口占比上升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2018?河北)五十多載寒來暑往,河北塞罕壩林場幾代人持續造林護林100多萬畝,將原來“黃沙遮天口,飛鳥無棲樹”的荒山禿嶺修復成“藍天白云游,綠野無盡頭”的“華北綠肺”。從人與自然關系角度看,塞罕壩的生態變遷給我們的啟迪是( )①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相互影響 ②人類要主動改善生態環境③人類善待自然,自然則滋養人類 ④自然能滿足人類的一切需要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2018?湖南衡陽)據中國青年報2017年3月19日報道:作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制度性安排,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今年將首次覆蓋全國,此前已督查16個省份,各級環保部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12.4萬余份,約談6300多人,問責6400多人,罰款66.3億元。實施環保督察制度( )①是政府部門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②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體現,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③必然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④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2018?山東臨沂)?2018年5月18至19日,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會議上指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要落實習總書記要求就必須( )①堅持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②改變傳統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為特征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③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④放棄高科技和現代化,回到農耕文明社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2018?四川樂山)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到:五年來,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持人與白然和諧發展,著力治理環境污染,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這說明( )①當前各級政府以建設“綠水青山” 為工作中心②先發展“金山銀山”,才能為“綠水青山”打好物質基礎③有了“綠水青山”才會有真正的“金山銀山④“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8.(2018?湖北孝感)2018年4月26日,習總書記查看長江沿岸生態環境和 發展建設情況,考察調研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工作,把脈長江經濟帶建設。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習總書記指出,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 )A.保護生態環境須禁止開發自然資源 B.經濟發展必然會造成生態環境破壞C.經濟發展要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 D.要將環境保護擺在一切工作的首位9.河北日前發布2018年耕地季節性休耕制度試點,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其中雄安新區三縣4.3萬畝耕地休耕,每畝補助500元。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就必須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的保障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 ④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2018年7月7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年會致賀信。習近平指出,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夢想。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全面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共同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這( )①表明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已經得到完全遏制 ②說明我國正在大力實施和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③能證明我國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④啟示我們建設綠色家園需要各國加強交流合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50分)11.材料一:“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這是昔日荒漠塞罕壩無比凄涼的景象;“藍天白云游,綠野無盡頭”,這是如今綠洲塞罕壩萬頃怡人的美景。河北塞罕壩林場幾代建設者們,艱苦奮斗、拼搏奉獻,創造了沙漠變綠洲的人間奇跡,被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授予“地球衛士獎”。材料二:環境問題是當今國際社會的普遍問題,這一問題在我國尤為突出,由于特殊的國情,我國的環境問題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原因,并且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逐步深入開展,環境法治也顯得尤為迫切,當前我國面臨的環境問題有哪些?(4分)結合材料一,為建設美麗中國,我們堅持走什么樣的道路?(4分)你認為應該怎樣堅持(2)的道路?(12分)12.12.材料一:內蒙古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西部和烏海市境內,面積555849公頃,1995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四合木、半日花等古老殘遺瀕危植物和荒漠生態系統。材料二: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不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建設美麗鄂爾多斯,從我做起”宣傳教育活動正在進行中,請你參與并完成如下任務:(1)請你探究我市生態環境正在不斷改善的原因。(兩方面,8分)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你打算怎樣做?(三方面,12分)13.今年恰好是中國實施“限塑令”10周年。如今,出門購物隨身攜帶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已成為不少人的習慣。對于“限塑令”的成效,國家發改委在2013年曾給出一組數據: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在“限塑令”實施的五年間普遍減少三分之二以上;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袋使用量累計減少670億個。這相當于節約石油6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000萬噸。據悉,某班同學正圍繞垃圾處理問題舉行主題研討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泛濫的塑料袋,海量的包裝的垃圾,它們帶來的危害有哪些?(兩方面,4分) (2)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品,你有哪些小妙招?請你分享給同學們。(三方面,6分) 6第三講 建設美麗中國一、考點1認識我們面臨的挑戰包括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準確闡述人口、資源環境國情。◆考點分解1.人口國情。2.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有哪些?3.我國的資源現狀有哪些特點?(我國的資源國情)4.我國的環境形勢、原因及表現。(環境國情)5.環境危機的危害二、考點2認清我國人口現狀的新特點,并能準確表述針對我國人口、環境、資源問題所采取的國策、戰略 。◆考點分解1.我國為什么要長期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2.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意義3.我國為什么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如何正確看待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與完善)三、考點3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考點分解1.如何解決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2.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四、考點4 認清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以及怎樣建設生態文明。◆考點分解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五、考點5 準確表述如何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 一、考點1認識我們面臨的挑戰包括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準確闡述人口、資源環境國情。1.人口國情: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有哪些?基本特點 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新的特點 ①增速趨緩。②出生率低。③老齡化加劇。④男女性別比失衡。⑤城鄉分布不均衡。⑥“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等3.我國的資源現狀有哪些特點?(我國的資源國情)(1)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2)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4.我國的環境形勢、原因及表現。(環境國情)當前我國環境形勢不容樂觀。一些地方、一些領域由于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加上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使得我國環境問題愈加嚴重。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事件呈高發態勢,這已成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5.環境危機的危害(1) 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2)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3)人類關愛和保護環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視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自我毀滅。二、考點2認清我國人口現狀的新特點,并能準確表述針對我國人口、環境、資源問題所采取的國策、戰略 。1.我國為什么要長期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1)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2)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2.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意義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3.我國為什么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如何正確看待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與完善)(1)生育政策要隨著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2)我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三、考點3 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1.如何解決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發展中的問題,只有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得到解決。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2.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2)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3)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紛亂”中的有序。 (4)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四、考點4 認清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以及怎樣建設生態文明。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1)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2)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3)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五、考點5 準確表述如何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1)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2)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4)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5)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知識比較、聯系、拓展等)1.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2.可持續發展戰略。3.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4.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例1】(2018?江西)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是我國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確立了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和高危多征、低危少征的正向減排激勵機制。環境保護稅法的施行( )A.表明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 B.體現了我國堅持綠色發展的環保理念C.提高了企業的排污成本,不利于企業發展 D.說明我國把環境治理作為國家的中心工作【答案】B【考點】綠色發展理念【解析】本題考查綠色發展理念,A選項與題干不符;C選項雖然提高了排污成本,但有利于企業發展;D選項國家的中心工作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綠色發展理念。屬基礎知識檢測,適中。【例2】(2018?河北)“十二五”期間,我國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共完成造林4.5億畝、森林撫育6億畝,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我國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的意義在于( )①改善生態 ②凈化空氣 ③增加資源種類 ④建設美麗中國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D【考點】本題主要考查推進國土綠化的意義【解析】推進國土綠化與增加資源種類無關。故正確答案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我國推進國土綠化的意義,屬于簡單題。【例3】(2018?廣東)據統計,2017年廣東省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戶占全省家庭戶的22.22%,平均每五戶就有一戶有老人家。人口老齡化( )A.是廣東省人口問題的最主要特征 B.給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帶來壓力C.直接阻礙了廣東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D.必然給家庭經濟帶來巨大的負擔【答案】B【考點】人口老齡化。【解析】題干中的描述,并未體現出廣東省人口問題的最主要特征,故A錯誤;讓材料中未體現人口老齡化直接影響廣東經濟與社會發展,并給家庭帶來巨大負擔,故C、D說法錯誤。故選B。【點評】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具體分析,學以致用。【例4】(2018?內蒙古呼和浩特)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因為( )①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②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造成的浪費和損失嚴重③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④我們樹立了尊重、順應、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考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解析】題干中的描述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④是我們樹立的生態文明理念,與題干不符;故選A。【點評】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具體分析,學以致用。【例5】(2018?河南)材料一:“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效果明顯,生態文明理念、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漸深入人心,祖國大地正在綠起來、美起來。材料二: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強調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確保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美麗中國。閱讀上述村料,運用相關知識,思考下列問題(1)黨和國家為什么把解決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三個方面即可)聯系上述生態文明建設成就,說明建成美麗中國必須樹立和堅持哪些生態理念?(兩個方面即可)【答案】(1)生態環境是人類的生存之本、發展之基(或:資源環境是人類生存的物質條件;或: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當前我國的生態環境現狀還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或:這是實現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目標的必然選擇):黨和國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或:黨和國家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或:中國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 執政為民);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或: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等等。(2)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樹立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的理念;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樹立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或: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樹立空間均衡的理念;等等。【考點】(1)保護資源環境的重要性。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如何走綠色發展道路。【解析】(1)此題屬于開放性試題。學生可從資源環境、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中國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 執政為民、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進行回答。(2)此題屬于開放性試題,學生只要結合當地實際與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走綠色發展道路列舉即可。【點評】本題綜合性較強,既考查了學生的識記能力,又考查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應用。 7第三講 建設美麗中國一、考點1認識我們面臨的挑戰包括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準確闡述人口、資源環境國情。◆考點分解1.人口國情。2.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有哪些?3.我國的資源現狀有哪些特點?(我國的資源國情)4.我國的環境形勢、原因及表現。(環境國情)5.環境危機的危害二、考點2認清我國人口現狀的新特點,并能準確表述針對我國人口、環境、資源問題所采取的國策、戰略 。◆考點分解1.我國為什么要長期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2.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意義3.我國為什么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如何正確看待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與完善)三、考點3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考點分解1.如何解決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2.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四、考點4 認清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以及怎樣建設生態文明。◆考點分解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五、考點5 準確表述如何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 一、考點1認識我們面臨的挑戰包括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準確闡述人口、資源環境國情。1.人口國情:我國是世界上 的國家。2.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有哪些?基本特點 人口 大,人口 偏低新的特點 ①增速 。②出生率 。③ 加劇。④男女性別比 。⑤ 分布不均衡。⑥“ ”社會問題凸顯等3.我國的資源現狀有哪些特點?(我國的資源國情)(1)我國自然資源豐富, , 多,但 資源占有量少, 難度大,總體上資源 。(2)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 、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 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 、污染和 都很嚴重。4.我國的環境形勢、原因及表現。(環境國情)當前我國環境形勢 。一些地方、一些領域由于沒有處理好 與 保護的關系,加上工業化進程 、資源 、人口 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使得我國環境問題 。 污染、 污染、 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事件呈 態勢,這已成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5.環境危機的危害(1) 環境惡化加劇 的發生,嚴重破壞 ,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 。(2)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 。(3)人類關愛和保護環境就是走向 , 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 。二、考點2認清我國人口現狀的新特點,并能準確表述針對我國人口、環境、資源問題所采取的國策、戰略 。1.我國為什么要長期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1)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 性、長期性、 性問題。(2)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 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 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 不會根本改變。2.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意義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有效地緩解了 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 與社會進步。3.我國為什么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如何正確看待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與完善)(1)生育政策要隨著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2)我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 的需要,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 。三、考點3 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1.如何解決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發展中的問題,只有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得到解決。堅持 ,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 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2.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 選擇。(2)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3)人與自然 ,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 、進取中的 、多元中的 、“紛亂”中的 。 (4)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 。四、考點4 認清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以及怎樣建設生態文明。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1)要以資源環境 能力為基礎,以 為準則,以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2)堅持 和 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3)堅持 、協調、 、開放、 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五、考點5 準確表述如何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1)處理好 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2)堅持 ,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 。堅持 ,將良好 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3)走綠色、 、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 、保護優先、 的原則,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 方式,讓 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 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4)必須嚴守 上限、環境質量底線、 紅線。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 。(5)建設資源 型、環境 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知識比較、聯系、拓展等)1.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2.可持續發展戰略。3.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4.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例1】(2018?江西)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是我國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確立了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和高危多征、低危少征的正向減排激勵機制。環境保護稅法的施行( )A.表明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 B.體現了我國堅持綠色發展的環保理念C.提高了企業的排污成本,不利于企業發展 D.說明我國把環境治理作為國家的中心工作【例2】(2018?河北)“十二五”期間,我國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共完成造林4.5億畝、森林撫育6億畝,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我國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的意義在于( )①改善生態 ②凈化空氣 ③增加資源種類 ④建設美麗中國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例3】(2018?廣東)據統計,2017年廣東省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戶占全省家庭戶的22.22%,平均每五戶就有一戶有老人家。人口老齡化( )A.是廣東省人口問題的最主要特征B.給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帶來壓力C.直接阻礙了廣東經濟和社會的發展D。必然給家庭經濟帶來巨大的負擔【例4】(2018?內蒙古呼和浩特)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因為( )①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②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造成的浪費和損失嚴重③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④我們樹立了尊重、順應、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例5】(2018?河南)材料一:“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效果明顯,生態文明理念、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漸深入人心,祖國大地正在綠起來、美起來。材料二: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強調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確保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美麗中國。閱讀上述村料,運用相關知識,思考下列問題(1)黨和國家為什么把解決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三個方面即可)聯系上述生態文明建設成就,說明建成美麗中國必須必須樹立和堅持哪些生態理念?(兩個方面即可)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建設美麗中國 達標檢測 (學生版).docx 建設美麗中國 達標檢測 (教師版).doc 建設美麗中國 (考綱分析+知識回顧+知識遷移+典例精講 ) 教師版.doc 建設美麗中國(考綱分析+知識回顧+知識遷移+典例精講 ) 學生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