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觀察小動物第2課螞蟻蚯蚓蚊子蜈蚣蝸牛水池空中飛1.常見小動物 在泥土里、水中、樹上等許多地方都能夠找到動物。 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摸一摸:手感、感覺聽一聽:聲音看一看:顏色、形狀大小、運動、行為聞一聞:氣味1.常見小動物兔子是怎樣吃東西的呢?1.常見小動物觀察:兔子是怎樣奔跑的呢?播放視頻小片段1.常見小動物整體到局部;由前往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家兔的生活特性草食性動物晝伏夜動喜干惡濕耐寒怕熱1.常見小動物動物個體微小,或者距離觀察較遠,用肉眼不容易觀察,可借助放大鏡和望遠鏡。體驗一下吧!練一練 2018 學年第 一 學期 科學 學科 三 年級備課一.單元分析第一單元 身邊的動物 主備教師 劉瓊教材分析 自然界中動物種類繁多,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在生活中已認識了不少動物,因此本單元不只是讓學生簡單地認識一些動物的名稱,而是圍繞動物類群的特征和生活環境來展開學習,通過觀察和比較身邊常見的動物來學習觀察技能,初步認識各大類群動物的特征,并了解動物種類與生活環境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單元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身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 ②知道可以利用人體感官和借助觀察工具等去觀察動物。 ③知道螞蟻的身體結構特征和一些行為習性。 ④知道蝸牛與蚯蚓的身體結構特征、參與爬行的身體部位,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以及歸納出它們的異同點。 ⑤認識常見的昆蟲和鳥、兩棲動物和魚、認識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并歸納出不同動物具有的不同特征。 ⑥了解各種各樣的海洋動物和森林動物,以及它們不同的運動方式和棲息地。 ⑦了解動物滅絕的原因以及保護動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觀察”技能學習,初步學會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細致觀察能力。 ②通過對螞蟻的細致觀察,學習使用放大鏡觀察微小結構。 ③通過比較的方法認識蝸牛與蚯蚓的異同,知道不同的動物具有不同的特征。 ④通過觀察和比較的方法,知道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特征,認識不同類群動物的特征。 ⑤通過從棲息環境的角度認識更多的動物,初步感知動物的多樣性,讓學生意識到動物的特征與環境之間的聯系,并初步概括動物的共同特征。 ⑥通過認識地球上的珍稀動物,了解保護動物的方法,認識到保護動物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感受到小動物的可愛與多樣性,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動物。 ②體會到細致的觀察可以發現更多的信息。 ③認識豐富有趣的動物世界,產生觀察動物和探索自然的興趣。 ④體會合作的樂趣。 ⑤欣賞各種海洋、森林動物,感受動物世界的多樣性。 ⑥形成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課時分配 6課時二.課時備課課1時 觀察小動物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說出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名稱。 ②知道身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 ③知道可以利用人體感官和借助觀察工具等去觀察動物。 過程與方法: ①能用各種感官對小動物進行觀察。 ②初步學會有序地觀察。 ③初步學會使用放大鏡和望遠鏡觀察動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感受到小動物的可愛與多樣性,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動物。 ②體會到細致的觀察可以發現更多的信息。教學重難點 重點:喜歡和動物交朋友,善待動物;掌握“觀察”的方法。 難點:掌握“觀察”的方法,學會用科學的觀察方法來觀察動物。課前準備 PPT、視頻資料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問題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家里都養了哪些小動物呢? 生:兔子、狗狗、…… 師:那你們平時都是怎么觀察的呢? 生:用眼睛看、……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觀察小動物 (板書:第2課-1.1&1.2 觀察小動物) 問題導入,引起學生對觀察的興趣活動1-說出小動物 師:我們身邊生活著許許多多不同的小動物,同學們可以在腦海里回憶一下,以前都有見過哪些小動物呢? 生:…… 師:好,為了讓大家更方便的說出自己見過的小動物,我們先來說說,在泥土里,你見到過的小動物都有哪些? 生:舉手作答 師:在泥土里,大家都見過蚯蚓、螞蟻等小動物,看來,大家都是對土壤動物的觀察真是不少哩。 那同學們再來說說在草叢里都有哪些小動物呢? 生:蝸牛、毛毛蟲…… 師:同學們真棒,那水池里的小動物呢? 生:魚、蝦、螃蟹、泥鰍、章魚…… 師:好的,那繼續再回憶一下,空中飛的都有哪些小動物呢? 生:蜻蜓、蝴蝶、鳥兒、大雁…… 師:同學們對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小動物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我們身邊的不同環境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那你們之前都是怎么觀察這些小動物的呢?有哪些觀察方法呢? (板書:觀察方法) 學生通過回憶見過的一些小動物,來認識到在我們身邊的不同環境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活動2-用感官觀察 師:現在有一張兔子的照片,你們觀察這只靜態兔子需要用到你們的哪些感官去認識這個兔子的外觀特點呢?(展示一張兔子的照片) 生:眼睛、鼻子、耳朵、手 師:通常你們在觀察的時候,這些感官都發揮著什么作用呢?或者說這些感官可以觀察動物的哪些特征呢? 生:…… 師:用眼睛來看一看動物的顏色、形狀、大小、運動、行為等,用鼻子聞一聞動物的氣味;用手來摸一摸動物的手感、感覺等;用耳朵來聽一聽動物發出的聲音。 現在就發動你們的感官,來觀察兔子是怎樣吃東西的額? 生:用門牙切斷青草的、嘴巴一動一動的不停的在咀嚼青草…… 師:有些同學學習的很不錯,很快就能利用剛剛學到的觀察方法來觀察兔子吃東西的狀態,值得表揚。接下來播放一段兔子奔跑的視頻,請大家觀察,兔子是怎樣奔跑的? 生:前腳控制方向、前腳抬起,后腳蹬地,使兔子整個身體向前運動…… 師:有一部分同學用我們的感官眼睛觀察的比較仔細。由于兔子前肢短,后肢長,平時四肢著地時就是前低后高,移動時前肢抬起向前移動,仍著地的后肢伸長,此時身體前后部高度差變小;當前肢落地后,后肢收縮向前在靠前肢處落地時,兔子又出現前低后高的形態,所以它在連續奔跑時顯得一聳一聳的,這就是兔子運動時候的狀態描述。 (板書:1.用感官觀察) 使學生知道不同的感官能感知動物相應的特征。活動3-有序地觀察 師:當我們調動身體的感官觀察的時候,我們要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呢?觀察的要有一定的次序。只有觀察有序,才能達到觀察的目的。那我們觀察的時候,可以從整體到局部,由前往后、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等順序。看這只兔子,大家有序觀察一下,先看看兔子整體分為哪幾個大的部分呢? 生:頭、四肢…… 師:我們一起來看,從前往后看,兔子可以分為5個部分,頭部、頸、軀干、四肢、尾。再具體觀察各部分時,各部分都有哪些特點呢? 生:耳朵、眼睛、嘴巴、鼻子 師:局部的觀察我們也要有一定的順序,在觀察各部分時遵循自上而下的觀察順序,都有耳朵、眼睛、鼻子、嘴巴,這樣來說就不會遺漏信息。 (板書:有序地觀察-整體到局部、自上而下等) 使學生初步學會從整體到局部、由前往后、自上而下有序地觀察動物。活動5-用工具觀察 師:我們在觀察時,我們人類的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我們要仔細的觀察螞蟻的結構,由于螞蟻的體積比較小;再比如我們要看清楚遠處樹上的一只鳥兒,如果我們直接用肉眼觀察,是很難觀察清楚的,此時我們就要借助工具來觀察,對于有些動物個體比較小的,我們可以借助放大鏡;對于距離觀察者較遠的,借助望遠鏡;如果是要看清楚我們手掌上的細菌的狀態呢?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呢? 生:顯微鏡 師:很好,我們借助這些工具觀察的好處就是,幫助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到肉眼看不清或看不到的特征。 (板書:借助工具) 知道借助工具來觀察動物課堂小練 師:我們用有序觀察的方法,來觀察一只狗,我們要怎么觀察呢? 生:先整體看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尾部,再看頭部有耳朵、眼睛、鼻子、嘴巴…… 師:好,同學們學的非常棒! 運用鞏固觀察的方法課堂總結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這節課學習的內容。首先我們一起先認識了我們身邊的一些小動物,其次呢,學習了觀察的基本方法:用感官觀察、有序的觀察、借助工具觀察。其中有序觀察,要先從整體到局部,再按一定的順序,比如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等。 (學生跟著一起回顧回答) 總結鞏固板書 第2課 觀察小動物 1.常見的小動物:泥土里: 水池里: 空中飛: 2.觀察方法: 用感官觀察:眼、鼻、耳、手 有序地觀察:整體到局部、局部到整體;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前而后等 借助工具:放大鏡、望遠鏡等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1.2 第2課-觀察小動物(liu).pptx 兔子奔跑片段.mp4 第2課-觀察小動物(第一單元-身邊的動物 第1、2節)教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