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19】科學中考3+2一輪復習 第一講 機械運動 (原卷+解析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19】科學中考3+2一輪復習 第一講 機械運動 (原卷+解析卷)

資源簡介

第一講 機械運動

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了解長度的主單位、常用單位、進率;
?會進行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了解錯誤和誤差的區(qū)別;
2.運動的描述與參照物
? 描述參照物的概念;
? 會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和物體靜止是相對的;
3.速度
? 知道勻速直線的物理意義;
? 知道速度的概念;
? 知道速度的單位;
? 可以使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1.長度和時間單位
(1)國際單位制度中長度的主單位:
(2)進率
⑶時間的主單位是秒(s)1h= min= s
2.長度和時間測量
(1)長度測量的基本工具是
(2)時間的測量工具為:
3.對物體機械運動的理解
(1)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 .
(2)靜止的相對性
①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在運動還是靜止,要看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 .
②物體靜止的相對性:物體的 和 是相對的.如果選擇的 不同,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況時,結論也不一樣,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網(wǎng)
③參照物的選取:參照物的選取是 的.為了方便,我們常選 為參照物,我們通常不把物體本身選為參照物.
4.速度
(1)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指物體 的運動.
⑵變速運動:運動 不變, .
(3)速度
①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 的量.
②公式為: ______, 式中s是指在t時間內物體通過的
③速度的單位: 、 ,1m/s= km/h.
④對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的大小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 它不隨運動時間的改變而 ,也不隨路程的改變而 ,且速度是一個定值.
(3)運用速度公式進行計算時的要求:
①公式中,速度、路程、時間三個量的單位必須 .
②如果問題比較復雜,可以 ,明確 以及 之間的關系.
③先進行 運算,再代入 進行計算.
⑷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一個物體在一個時間段內運動的情況.
①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術平均值。
②計算時必須指明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時間。
③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除以通過該段路程的總時間(其中包含停靠時間)。
④等距離平均速度公式:
⑤等時間平均速度公式:

考點一:參照物的選擇
平時所說的運動或靜止,雖然沒有指明參照物,但都有默認的參照物,通常是地面或地面上建筑物等. 為了便于研究機械運動,我們可以選取更合適的參照物. 機械運動是指某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fā)生變化,也稱運動;若相對于參照物其位置不變,則稱為相對靜止.
1【典例】(2018春?瑞安市期中)“天舟一號”是中國自主研制的首艘貨運飛船,開展俗稱“太空加油”的推進劑補加實驗,為“天宮二號”送貨。下圖為“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對接時的示意圖。成功對接后,若認為“天舟一號”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選取的參照物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陽 D.“天宮二號”所有
【分析】研究機械運動時,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與參照物相比,物體位置有變化,說明物體在運動;物體位置沒有變化,說明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
【解答】解:“天舟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實現(xiàn)對接后,保持相對靜止,以對方為參照物,兩者都是靜止的。所以選擇“天宮二號”為參照物,“天舟一號”是靜止的。
故選:D。
考點二 用路程時間圖像研究機械運動
路程時間圖像中通常用橫坐標表示時間(t),縱坐標表示路程(s),過坐標原點的直線圖像表示勻速直線運動. 2·com
【典例】(2018春?杭州期中)某司機開車接近一學校門口時,為了安全踩剎車減速5秒,再輕踩油門繼續(xù)向前行駛,汽車速度跟時間的關系如圖(速度單位為米/秒,時間單位為秒),則(  )
A.在 5 到 10 秒之間,汽車是靜止的
B.在 0 到 10 秒之間,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5.5 米/秒
C.在 0 到 5 秒之間,汽車的速度每秒減小 2 米/秒
D.第 12 秒,汽車的速度為 6 米/秒
【分析】A、根據(jù)速度的大小判斷物體是否靜止;
B、根據(jù)圖象得出0到10s的路程,由速度公式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C、根據(jù)減小的速度和時間求出每秒減小的速度大小;
D、根據(jù)圖象分析出從第10s到第13s每秒增加的速度,從而可得第12秒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A、由圖知,在5到10秒之間,汽車以4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為零,所以汽車不是靜止的,A錯誤;
B、0到5s之間,汽車通過的路程為s=×(4+10)×5m=35m;
5~10s的路程s′=vt=4m/s×5s=20m;
則汽車的平均速度為v===5.5m/s,B正確;
C、0到5s之間,速度每秒減小m/s=1.2m/s,C錯誤;
D、10到13之間,速度每秒增加m/s=2m/s,所以第12秒的速度為4m/s+4m/s=8m/s,D錯誤。
故選:B。
943考點三 速度
勻速直線運動的快慢用速度(v)表示,中v、s和t三個量必須指的是同一段運動過程,而且單位要統(tǒng)一. 若速度(v)的單位是米/秒,則路程(s)和時間(t)應分別為米和秒;若速度(v)的單位是千米/時,則路程(s)和時間(t)應分別為千米和小時.
【典例】(2017?鎮(zhèn)海區(qū)模擬)如圖所示,是一個小球在相同時間間隔里運動情景的物理模型圖,對這個小球的運動情景描述正確的是(  )
A.小球從高處自由下落 B.小球作勻速直線運動
C.小球從斜面釋放滾下 D.小球沿斜面上下運動
【分析】先由圖得出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路程的大小變化,根據(jù)v=得出小球的速度變化;
再分析各個選項小球的速度變化,從而得出符合題意的選項。
【解答】解:由圖得出,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路程先變小、后變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變小、后變大;
A、小球從高處自由落下,速度將越來越快,故A不符合題意;
B、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和方向都不會改變,故B不符合題意;
C、小球從斜面釋放滾下,速度將越來越快,故C不符合題意;
D、小球沿斜面上下運動,先是向上沿斜面運動,速度越來越小,到一定高度后又沿斜面向下運動,速度越來越大,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易錯點1 速度路程圖像的辨析
【典例】(2018春?嘉興期中)小汽車在短時間內的速度可以變化很快。有些車幾秒鐘內車速就可以從0km/h急升到110km/h。如圖是一輛車在10s內的車速變化情況,由圖象可知第4s時車速為 30 km/h,從第6s到第8s速度的變化比從第8s到第10s速度的變化 大 (選填“大”或“小”),小汽車做勻速運動時經(jīng)過的路程約為 16.7 m。
【分析】圖象中的橫坐標代表時間,其單位為秒;圖象中的縱坐標代表速度的大小,其單位為km/h,從左向右隨著時間的增長,汽車的運動速度不斷發(fā)生變化。
根據(jù)圖象得出速度的變化值,由此判斷;
根據(jù)圖象找出勻速運動的速度和時間,由s=vt計算勻速運動時經(jīng)過的路程。
易錯點:容易將勻速直線看成靜止狀態(tài)。
【糾錯】解:
(1)由圖象可知,第4s時車速為30km/h;
(2)由圖象可知,從第6s到第8s速度的變化量為30km/h﹣10km/h=20km/h;
從8s到第10s速度的變化量為10km/h﹣0km/h=10km/h,
故從第6s到第8s速度的變化比從第8s到第10s速度的變化大。
(3)由圖象知,汽車在4~6s時作勻速運動,速度為30km/h,
由v=可得,小汽車做勻速運動時經(jīng)過的路程:
s=vt=30×m/s×2s≈16.7m。
故答案為:30;大;16.7。
易錯點2 類打點計時器的計算
【典例】(2018?紹興二模)研究物體運動時常利用“頻閃攝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閃光燈每隔相等的時間閃亮一次,底片就記錄下此時物體運動的位置。如圖是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球甲、乙豎直下落時的頻閃照片(每隔0.02s閃亮一次),據(jù)此記錄,兩球均從a下落到b處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球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一定平衡
B.甲、乙兩球的重力做功相等
C.甲球用時較長,為0.12s
D.甲球受到的阻力大于乙球受到的阻力
【分析】(1)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
(2)根據(jù)W=Gh分析甲、乙兩球的重力做功關系;
(3)知道閃亮一次的時間和閃亮的次數(shù),求出甲運動的時間、
(4)物體沿直線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是指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兩小球的質量相等,重力相等,若兩球都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然后根據(jù)小球的運動狀態(tài)判斷受力的情況。
易錯點:容易判斷錯運動方式以及路程和時間的對應。
【糾錯】解:A、乙球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同,并且乙做直線運動,所以乙球做勻速直線運動,甲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甲做直線運動,所以甲做變速直線運動,故甲受力不平衡,故A錯誤;
B、甲、乙兩球的質量相同,則重力相同,兩球均從a下落到b處,下落高度h相同,由W=Gh可知,甲、乙兩球的重力做功相等,故B正確。
C、從位置a豎直下落到位置b,乙球所用時間為0.02s×3=0.06s,故C錯誤;
D、乙球進行勻速直線運動,乙受到豎直向上的阻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
甲進行加速直線運動,甲的重力大于甲受到的阻力。
甲乙重力相同,所以甲受到的阻力小于乙受到的阻力,故D錯誤。
故選:B。

一.選擇題(共6小題)
1.(2018?杭州)一個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約是(  )
A.1.2 米/秒 B.24 米/秒 C.36 千米/秒 D.48 分米/秒
2.(2018?臺州)某同學乘坐高鐵,看到車廂內顯示的車速為216千米/時。他估測車廂通過隧道用了10秒,則隧道長度約為(  )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
3.(2017?邵陽)2017年4月27日,我國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對接,首次完成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實現(xiàn)了空間推進領域的一次重大技術跨越。如圖是它們成功對接時的情形,此時若認為天宮二號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  )
A.太陽 B.月亮 C.地球 D.天舟一號
4.(2018?紹興)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很多地方都會舉行劃龍舟比賽。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使龍舟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槳
B.以龍舟上的鼓為參照物龍舟是運動的
C.龍舟漂浮時所受的浮力小于龍舟的重力
D.停止劃槳后龍舟還會繼續(xù)前進是因為龍舟具有慣性
5.(2018?棗莊)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A. B.
C. D.
6.(2016?杭州)兩列火車如圖所示,西子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正在向東行駛,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則和諧號一定靜止
B.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則和諧號一定也向東行駛
C.若西子號靜止,則和諧號可能向西行駛
D.若兩車都向西行駛,則西子號行駛得較慢
二.填空題(共3小題)
7.(2017?吉林)如圖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機“微信運動”功能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時間是3000s,步長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   m/s;若以手機為參照物,小明是   的。
8.(2017?蘭州)甲、乙兩同學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進行,他們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此可判斷   同學運動較快,開始運動時兩同學相距  m,圖中的a點表示   。
9.(2016?煙臺)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所拍攝的一幅海邊風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斷出甲船的運動狀態(tài)是   ,乙船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是   。
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
10.(2018?益陽)如圖1,測平均速度時,測得小車從斜面的頂端A處由靜止開始滑到B處所用時間為t,小車長為S1,斜面長為
S2。
(1)小車從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v=   (用題中字母來表示);
(2)若小車還沒放開之前就已開始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實值相比偏   ;
(3)圖2中能夠準確反應小車運動情況的是   。
11.(2018?江西)2018年,江西省將全面實現(xiàn)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其中有一項督導工作就是檢查實驗報告。以下是小璟同學做“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時的實驗報告(摘要)。請你將其報告中的問題補充完整。
【實驗目的】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
【實驗原理】 
【實驗器材】小車、   、   、斜面、金屬擋板、長方體木塊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測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時間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2)
17.4
【實驗分析】
(1)小車全程是做   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2)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應   斜面的坡度。(選填“增大”或“減小”)
四.解答題(共1小題)
12.(2016?江西)便捷的交通與互聯(lián)網(wǎng)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王爺爺帶小孫子駕車到萍鄉(xiāng)北站,然后乘高鐵去南昌參觀滕王閣,8:20開車出發(fā),并看到路邊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此刻吩咐小孫子通過鐵路12306網(wǎng)站查詢列車時刻表,如表。
車次
萍鄉(xiāng)北開
南昌西到
運行距離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11
10:31
240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況下,依據(jù)以上信息并通過計算,爺孫倆最快能趕上哪一車次?
(2)該趟高鐵運行的平均速度為多少km/h?

一.選擇題(共6小題)
1.(2018?上城區(qū)二模)甲、乙兩車同時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東行駛,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如圖所示。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甲、乙兩車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B.甲車中的乘客看到乙車向東行駛
C.乙車中的乘客看到甲車一直向后退 D.甲、乙兩車在 20﹣30s 內平均速度相等
2.(2018?南湖區(qū)一模)2017年9月12日,天舟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進行了對接,如圖是即將對接時的情境(“天宮二號”繞地球飛行一圈約90分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對接前,“天舟一號”相對于“天宮二號”是靜止的
B.對接前,“天宮二號”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
C.對接后,“天舟一號”相對于“天宮二號”是運動的
D.對接后,“天舟一號”相對于“天宮二號”是靜止的
3.(2018?南潯區(qū)二模)用圖象表示物體運動規(guī)律,圖中表示同一運動規(guī)律的是(  )
A.甲圖和丙圖 B.甲圖和丁圖 C.乙圖和丙圖 D.乙圖和丁圖
4.(2018?青山區(qū)一模)如圖,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①兩物體由同一位置0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
②t=0時刻,A在0點,B在距離0點5m處;
③從第3s開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內,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②③正確 B.只有③④正確 C.只有①③正確 D.只有①④正確
5.(2017?慈溪市校級模擬)如圖,在同一豎直面內,小球高度不同的兩點,分別以初速度va和vb沿水平方向拋出,經(jīng)過時間ta和tb后落到與拋出點水平距離相等的P點。若不計空氣阻力,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ta>tb va>vb B.ta<tb,va<vb
C.ta>tb va<vb D.ta>tb va=vb
6.(2017?浙江模擬)汽車以10m/s的速度在馬路上勻速行駛,駕駛員發(fā)現(xiàn)正前方15m處的斑馬線上有行人,于是剎車禮讓,汽車恰好停在斑馬線前。假設駕駛員反應時間為0.5s,汽車運動的v﹣t圖如圖所示。則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
A.20m/s2 B.6m/s: C.5m/s2 D.4m/s;
二.多選題(共2小題)
7.(2017?浙江模擬)圖中給出了“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示意圖,雙縫S1和S2間距為0.80mm,雙縫到屏的距離為0.80m.波長為500nm的單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雙縫S1和S2上,在屏上形成干涉條紋。中心軸線OO'上方第1條亮紋中心位置在P1處,第3條亮紋中心位置在P2處。現(xiàn)有1號、2號蟲子分別從S1和S2出發(fā)以相同速度沿垂直屏方向飛行,1號蟲子到達屏后,沿屏直線爬行到A,2號蟲子到達屏后,沿屏直線爬行到P1.假定兩只蟲子爬行速率均為10﹣3m/s.正確的是(  )
A.1號蟲子運動路程比2號短
B.兩只蟲子運動的時間差為0.2s
C.兩只蟲子運動的時間差為1.0s
D.已知條件不夠,兩只蟲子運動時間差無法計算
8.(2016?海曙區(qū)一模)如圖甲所示,水平面上一輛向右行駛的小車里用可伸縮的彈簧固定一個光滑小球,彈簧的原長為le,一段時間里發(fā)現(xiàn)彈簧的長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乙,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B段小車做勻速運動 B.BD段小車做加速運動
C.EF段小車做減速運動 D.CE段小車做加速運動
三.填空題(共2小題)
9.(2017?南湖區(qū)一模)“頻閃”照相機每隔相等的時間曝光一次,能在一張照片上記錄下運動物體在不同時刻所處的位置。如圖是質量相同體積不同的甲、乙小球,下落一段時間后,分別從a運動到b位置時拍攝到的頻閃照片,請回答:
(1)甲球做的是  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2)這段運動過程中,乙球受到的阻力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球受到的阻力。
10.(2017?濱江區(qū)二模)清明節(jié)時,小劉隨父母開車從杭州出發(fā)回紹興老家。小轎車勻速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坐在后排的小劉觀察到車內速度盤的指針始終在108km/h位置處,在超越相鄰車道上同向勻速行駛的另一輛貨車的過程中,小劉發(fā)現(xiàn)該貨車通過自己的時間恰好為1秒,則該貨車相對小劉行駛的方向為“   ”(填“杭州”或者“紹興”);若貨車長8米,轎車長4米,則貨車的車速   km/h。
四.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
11.(2017?衢江區(qū)模擬)小港看到醫(yī)生在給病人輸液時,手指輕彈輸液管,有氣泡向上運動,但他發(fā)現(xiàn)氣泡在不同位置上升的快慢是不同的,氣泡上升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為了探究氣泡運動速度與傾斜角有關系,小明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測出玻璃管在不同傾斜角下氣泡運動的速度,情況如下表:
液體:自來水;液柱長度:30cm;氣泡長度:1mm
與豎直方向的
夾角θ/度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0
運動時間t/s
32.3
20.0
15.3
12.5
11.6
11.8
12.5
14.5
19.5
25
平均速度v(cm/s)
0.93
1.50
1.96
2.40
2.59
2.54
2.40
2.07
1.54
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θ角為0度時,氣泡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cm/s。
(2)隨θ角的增大,氣泡運動速度變化情況是   。
五.計算題(共1小題)
12.(2016?樂清市校級模擬)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濃云層。為了測量云層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與觀測者的距離為d=6.0km處進行一次爆炸,觀測者聽到由空氣直接傳來的爆炸聲和由云層反射來的爆炸聲時間上相差△t=12.0s.試估算云層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氣中的聲速v=km/s。
六.解答題(共4小題)
13.(2018?秀洲區(qū)二模)“復興號”高鐵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下表是G7335次車的部分運行時間表,請根據(jù)相關信息回答:
車次
站次
站名
到達時間
開車時間
停留時間
運行時間
里程
二等/一等座
G7335
1
上海虹橋
始發(fā)站
12:30
0分
0
0/0
G7335
2
松江南
12:44
12:46
2分鐘
14分
31
13.5/22.5
G7335
3
嘉興南
13:04
13:06
2分鐘
34分
84
38.5/61.5
G7335
4
杭州東
13:29
13:37
8分鐘
59分
159
73/117
(1)如果乘坐該車從嘉興南站到杭州東站需要時間是   。
(2)某外國游客在網(wǎng)絡上曬了8分鐘乘坐復興號硬幣不倒的視頻,這8分鐘應該是在____   (選填“剛出站”、“過程中”或“將進站”)
(3)該車設計時速350千米/時,在上海虹橋到嘉興南的行駛過程中平均速度   (填“達到”或“不到”)設計標準時速。
(4)如果從嘉興南開轎車到杭州東大約需要90分鐘,請結合乘坐高鐵與自駕車的優(yōu)缺點,談談選擇高鐵出行的理由。
14.(2018?港南區(qū)三模)小華一家駕車外出旅游。經(jīng)過某段路時,小華發(fā)現(xiàn)一標示牌,如圖。
(1)若小華爸爸駕車通過這段路程用了30min,則車的速度為多少km/h?
(2)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試計算從標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幾分鐘?
15.(2016?普陀區(qū)校級模擬)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用紅色筆、藍色筆和2B鉛筆按正確答案正確填涂中考科學學科答題卡,然后用閱卷機批卷,他們的選擇題得分如下表:
填涂答題卡所要的筆
科學學科選擇題得分

紅色筆
0

藍色筆
0

2B鉛筆
70
閱卷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光電頭首先將正確答題卡填涂信息錄入到閱讀機軟件系統(tǒng),并作為準確答案的參照。然后將需要閱讀的答題卡與已錄入閱讀機軟件系統(tǒng)的信息對比,自動判斷正誤,從而得到有效的數(shù)據(jù)。分析表格可以得出:閱卷機的光電頭只對   色敏感。(選填“紅”、“藍”或“黑”)
某品牌閱卷機采用安全電壓工作方式,安全節(jié)能。走紙速度高達70厘米/秒,閱卷速度每張卡平均只需0.3秒鐘,用該品牌閱卷機批完1000張中考科學學科答題卡,閱卷時間只需要   分鐘。
16.(2016?杭州三模)中國釀酒歷史悠久。花雕酒屬于黃酒,是漢民族的特產(chǎn)酒。據(jù)記載,花雕酒起源于六千年前的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代表了源遠流長的中國酒文化。花雕酒是屬于發(fā)酵酒中的黃酒,中國黃酒中的奇葩,選用上好糯米、優(yōu)質麥曲,輔以江浙明凈澄澈的湖水,用古法釀制,再貯以時日,產(chǎn)生出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yǎng)。據(jù)科學鑒定,花雕酒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氨基酸、糖類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被稱為“高級液體蛋糕”。根據(jù)貯存時間不同,花雕酒有三年陳、五年陳、十年陳等,以陳為貴。
(1)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飲酒后駕車的應急反應時間是未飲酒時的2~3倍。反應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以外情況到踩剎車需要的這段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如圖所示,某人酒后駕車沿馬路直線行駛,車頭中央距馬路邊沿3m,車在到達某位置時,發(fā)現(xiàn)一人正從路邊出發(fā)闖紅燈過人行橫道,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5m/s,距離人的行走路線為30m,若該司機的反應時間為1.2s,剎車后汽車由于慣性還要繼續(xù)行駛,再經(jīng)過1s剛好駛到人的行走路線。(提示:該車的寬度約1.8m)
求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是   。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勻速行走,汽車是否會撞上行人?   (填會或不會)。
第一講 機械運動

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了解長度的主單位、常用單位、進率;
?會進行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了解錯誤和誤差的區(qū)別;
2.運動的描述與參照物
? 描述參照物的概念;
? 會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和物體靜止是相對的;
3.速度
? 知道勻速直線的物理意義;
? 知道速度的概念;
? 知道速度的單位;
? 可以使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1.長度和時間單位
(1)國際單位制度中長度的主單位:米(m)
(2)進率
⑶時間的主單位是秒(s)1h=60min=60s
2.長度和時間測量
(1)長度測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2)時間的測量工具為:停表、秒表、機械表等。
3.對物體機械運動的理解
(1)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靜止的相對性
①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在運動還是靜止,要看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②物體靜止的相對性: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如果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況時,結論也不一樣,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網(wǎng)
③參照物的選取: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為了方便,我們常選地面為參照物,我們通常不把物體本身選為參照物.
4.速度
(1)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指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
⑵變速運動:運動方向不變,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同.
(3)速度
①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量.
②公式為:, 式中s是指在t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
③速度的單位:m/s、km/h,1m/s=3.6km/h.
④對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的大小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它不隨運動時間的改變而改變,也不隨路程的改變而改變,且速度是一個定值.
(3)運用速度公式進行計算時的要求:
①公式中,速度、路程、時間三個量的單位必須 統(tǒng)一 .
②如果問題比較復雜,可以 畫示意圖 ,明確 運動過程 以及 量與量 之間的關系.
③先進行 字母 運算,再代入 數(shù)字 進行計算.
⑷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一個物體在一個時間段內運動的情況.
①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術平均值。
②計算時必須指明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時間。
③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除以通過該段路程的總時間(其中包含停靠時間)。
④等距離平均速度公式:
⑤等時間平均速度公式:

考點一:參照物的選擇
平時所說的運動或靜止,雖然沒有指明參照物,但都有默認的參照物,通常是地面或地面上建筑物等. 為了便于研究機械運動,我們可以選取更合適的參照物. 機械運動是指某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fā)生變化,也稱運動;若相對于參照物其位置不變,則稱為相對靜止.
1【典例】(2018春?瑞安市期中)“天舟一號”是中國自主研制的首艘貨運飛船,開展俗稱“太空加油”的推進劑補加實驗,為“天宮二號”送貨。下圖為“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對接時的示意圖。成功對接后,若認為“天舟一號”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選取的參照物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陽 D.“天宮二號”所有
【分析】研究機械運動時,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與參照物相比,物體位置有變化,說明物體在運動;物體位置沒有變化,說明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
【解答】解:“天舟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實現(xiàn)對接后,保持相對靜止,以對方為參照物,兩者都是靜止的。所以選擇“天宮二號”為參照物,“天舟一號”是靜止的。
故選:D。
考點二 用路程時間圖像研究機械運動
路程時間圖像中通常用橫坐標表示時間(t),縱坐標表示路程(s),過坐標原點的直線圖像表示勻速直線運動. 2·com
【典例】(2018春?杭州期中)某司機開車接近一學校門口時,為了安全踩剎車減速5秒,再輕踩油門繼續(xù)向前行駛,汽車速度跟時間的關系如圖(速度單位為米/秒,時間單位為秒),則(  )
A.在 5 到 10 秒之間,汽車是靜止的
B.在 0 到 10 秒之間,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5.5 米/秒
C.在 0 到 5 秒之間,汽車的速度每秒減小 2 米/秒
D.第 12 秒,汽車的速度為 6 米/秒
【分析】A、根據(jù)速度的大小判斷物體是否靜止;
B、根據(jù)圖象得出0到10s的路程,由速度公式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C、根據(jù)減小的速度和時間求出每秒減小的速度大小;
D、根據(jù)圖象分析出從第10s到第13s每秒增加的速度,從而可得第12秒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A、由圖知,在5到10秒之間,汽車以4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為零,所以汽車不是靜止的,A錯誤;
B、0到5s之間,汽車通過的路程為s=×(4+10)×5m=35m;
5~10s的路程s′=vt=4m/s×5s=20m;
則汽車的平均速度為v===5.5m/s,B正確;
C、0到5s之間,速度每秒減小m/s=1.2m/s,C錯誤;
D、10到13之間,速度每秒增加m/s=2m/s,所以第12秒的速度為4m/s+4m/s=8m/s,D錯誤。
故選:B。
943考點三 速度
勻速直線運動的快慢用速度(v)表示,中v、s和t三個量必須指的是同一段運動過程,而且單位要統(tǒng)一. 若速度(v)的單位是米/秒,則路程(s)和時間(t)應分別為米和秒;若速度(v)的單位是千米/時,則路程(s)和時間(t)應分別為千米和小時.
【典例】(2017?鎮(zhèn)海區(qū)模擬)如圖所示,是一個小球在相同時間間隔里運動情景的物理模型圖,對這個小球的運動情景描述正確的是(  )
A.小球從高處自由下落 B.小球作勻速直線運動
C.小球從斜面釋放滾下 D.小球沿斜面上下運動
【分析】先由圖得出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路程的大小變化,根據(jù)v=得出小球的速度變化;
再分析各個選項小球的速度變化,從而得出符合題意的選項。
【解答】解:由圖得出,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路程先變小、后變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變小、后變大;
A、小球從高處自由落下,速度將越來越快,故A不符合題意;
B、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和方向都不會改變,故B不符合題意;
C、小球從斜面釋放滾下,速度將越來越快,故C不符合題意;
D、小球沿斜面上下運動,先是向上沿斜面運動,速度越來越小,到一定高度后又沿斜面向下運動,速度越來越大,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易錯點1 速度路程圖像的辨析
【典例】(2018春?嘉興期中)小汽車在短時間內的速度可以變化很快。有些車幾秒鐘內車速就可以從0km/h急升到110km/h。如圖是一輛車在10s內的車速變化情況,由圖象可知第4s時車速為 30 km/h,從第6s到第8s速度的變化比從第8s到第10s速度的變化 大 (選填“大”或“小”),小汽車做勻速運動時經(jīng)過的路程約為 16.7 m。
【分析】圖象中的橫坐標代表時間,其單位為秒;圖象中的縱坐標代表速度的大小,其單位為km/h,從左向右隨著時間的增長,汽車的運動速度不斷發(fā)生變化。
根據(jù)圖象得出速度的變化值,由此判斷;
根據(jù)圖象找出勻速運動的速度和時間,由s=vt計算勻速運動時經(jīng)過的路程。
易錯點:容易將勻速直線看成靜止狀態(tài)。
【糾錯】解:
(1)由圖象可知,第4s時車速為30km/h;
(2)由圖象可知,從第6s到第8s速度的變化量為30km/h﹣10km/h=20km/h;
從8s到第10s速度的變化量為10km/h﹣0km/h=10km/h,
故從第6s到第8s速度的變化比從第8s到第10s速度的變化大。
(3)由圖象知,汽車在4~6s時作勻速運動,速度為30km/h,
由v=可得,小汽車做勻速運動時經(jīng)過的路程:
s=vt=30×m/s×2s≈16.7m。
故答案為:30;大;16.7。
易錯點2 類打點計時器的計算
【典例】(2018?紹興二模)研究物體運動時常利用“頻閃攝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閃光燈每隔相等的時間閃亮一次,底片就記錄下此時物體運動的位置。如圖是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球甲、乙豎直下落時的頻閃照片(每隔0.02s閃亮一次),據(jù)此記錄,兩球均從a下落到b處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球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一定平衡
B.甲、乙兩球的重力做功相等
C.甲球用時較長,為0.12s
D.甲球受到的阻力大于乙球受到的阻力
【分析】(1)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
(2)根據(jù)W=Gh分析甲、乙兩球的重力做功關系;
(3)知道閃亮一次的時間和閃亮的次數(shù),求出甲運動的時間、
(4)物體沿直線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是指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兩小球的質量相等,重力相等,若兩球都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然后根據(jù)小球的運動狀態(tài)判斷受力的情況。
易錯點:容易判斷錯運動方式以及路程和時間的對應。
【糾錯】解:A、乙球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同,并且乙做直線運動,所以乙球做勻速直線運動,甲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甲做直線運動,所以甲做變速直線運動,故甲受力不平衡,故A錯誤;
B、甲、乙兩球的質量相同,則重力相同,兩球均從a下落到b處,下落高度h相同,由W=Gh可知,甲、乙兩球的重力做功相等,故B正確。
C、從位置a豎直下落到位置b,乙球所用時間為0.02s×3=0.06s,故C錯誤;
D、乙球進行勻速直線運動,乙受到豎直向上的阻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
甲進行加速直線運動,甲的重力大于甲受到的阻力。
甲乙重力相同,所以甲受到的阻力小于乙受到的阻力,故D錯誤。
故選:B。

一.選擇題(共6小題)
1.(2018?杭州)一個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約是(  )
A.1.2 米/秒 B.24 米/秒 C.36 千米/秒 D.48 分米/秒
【解答】解:一個成年人,如果有意邁大步行走的話,一步的距離大約有1m多一點,而邁一步的時間也接近1s,因此選項中1.2m/s與此最接近。
1.2m/s=4.32km/h=0.0012km/s=43.2dm/s,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2.(2018?臺州)某同學乘坐高鐵,看到車廂內顯示的車速為216千米/時。他估測車廂通過隧道用了10秒,則隧道長度約為(  )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
【解答】解:高鐵速度為216km/h=60m/s,車廂通過隧道用了t=10s,
根據(jù)v=得,
隧道長:s=vt=60m/s×10s=600m。
故選:B。
3.(2017?邵陽)2017年4月27日,我國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對接,首次完成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實現(xiàn)了空間推進領域的一次重大技術跨越。如圖是它們成功對接時的情形,此時若認為天宮二號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  )
A.太陽 B.月亮 C.地球 D.天舟一號
【解答】解:
天宮二號相對于地球、月球、太陽,均有位置的變化,故以它們?yōu)閰⒄瘴铮鞂m二號是運動的,故ABC錯誤;
“天舟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實現(xiàn)成功對接后,保持相對靜止,以對方為參照物,兩者都是靜止的,所以選擇“天舟一號”為參照物,“天宮二號”是靜止的,故D正確。
故選:D。
4.(2018?紹興)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很多地方都會舉行劃龍舟比賽。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使龍舟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槳
B.以龍舟上的鼓為參照物龍舟是運動的
C.龍舟漂浮時所受的浮力小于龍舟的重力
D.停止劃槳后龍舟還會繼續(xù)前進是因為龍舟具有慣性
【解答】解:A、槳往后劃,給了水一個向后的作用力,同時也受到水向前的作用力,龍舟前進,因此使龍舟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故A錯誤;
B、以龍舟上的鼓為參照物,龍舟和鼓的位置關系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以龍舟上的鼓為參照物龍舟是靜止的,故B錯誤;
C、龍舟漂浮在水面上時,龍舟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故C錯誤;
D、停止劃槳后,由于慣性龍舟還會繼續(xù)前進一段距離,故D正確。
故選:D。
5.(2018?棗莊)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
A、s﹣t的圖象是變化的曲線,并且隨時間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體做加速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
B、s﹣t圖象是變化的曲線,并且隨時間增加路程在變小,也就是物體做減速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
C、該圖表示物體的速度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符合題意;
D、該圖表示物體的速度均勻增大,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2016?杭州)兩列火車如圖所示,西子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正在向東行駛,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則和諧號一定靜止
B.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則和諧號一定也向東行駛
C.若西子號靜止,則和諧號可能向西行駛
D.若兩車都向西行駛,則西子號行駛得較慢
【解答】解:A、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和諧號靜止,則西子號上的乘客應該看到和諧號向西行駛,故A錯誤;
B、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和諧號也向東行駛且速度更快時,西子號上的乘客可以看到和諧號向東行駛,故B正確;
C、若西子號靜止,和諧號向西行駛,則西子號上的乘客應該看到和諧號向西行駛,但題目中“西子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正在向東行駛”,故C錯誤;
D、若兩車都向西行駛且西子號較慢,則西子號上的乘客應該看到和諧號向西行駛,不可能看到和諧號列車正在向東行駛,故D錯誤。
故選:B。
二.填空題(共3小題)
7.(2017?吉林)如圖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機“微信運動”功能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時間是3000s,步長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 1 m/s;若以手機為參照物,小明是 靜止 的。
【解答】解:
由題意和圖示可得,小明行走的路程s=6000×0.5m=3000m,
他步行的速度v===1m/s;
若以手機為參照物,小明相對于手機來說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說小明是靜止的。
故答案為:1;靜止。
8.(2017?蘭州)甲、乙兩同學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進行,他們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此可判斷 甲 同學運動較快,開始運動時兩同學相距 10 m,圖中的a點表示 甲同學追上了乙同學 。
【解答】解:(1)由圖象可以看出,在時間為5s時,甲同學運動25m,乙車運動25m﹣10m=15m;相同時間內,甲同學通過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學運動得快;
(2)由圖象可知開始運動時,甲同學從0m出發(fā),乙同學距離甲出發(fā)點前10m,故相距的距離為10m;
(3)由圖象可知,圖中的a點表示相遇,即甲同學追上了乙同學。
故答案為:甲;10;甲同學追上了乙同學。
9.(2016?煙臺)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所拍攝的一幅海邊風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斷出甲船的運動狀態(tài)是 向左行駛,且速度大于風速 ,乙船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是 靜止、向右行駛、向左行駛且速度小于風速 。
【解答】解:由圖可知,山上的小旗向左飄,則風從右往左吹,
若甲船靜止,則小旗向左飄,若甲船向右行駛,則小旗也向左飄,若甲船向左行駛,且速度小于風速時,小旗也向左飄,若甲船向左行駛,且速度大于風速時,小旗向右飄,故甲船的運動狀態(tài)是向左行駛,且速度大于風速;
同理,若乙船靜止,則小旗向左飄,若乙船向右行駛,則小旗也向左飄,若乙船向左行駛,且速度小于風速時,小旗也向左飄,若乙船向左行駛,且速度大于風速時,小旗向右飄,故乙船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是:靜止,向右行駛,向左行駛,且速度小于風速。
故答案為:向左行駛,且速度大于風速;靜止、向右行駛、向左行駛且速度小于風速。
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
10.(2018?益陽)如圖1,測平均速度時,測得小車從斜面的頂端A處由靜止開始滑到B處所用時間為t,小車長為S1,斜面長為
S2。
(1)小車從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v=  (用題中字母來表示);
(2)若小車還沒放開之前就已開始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實值相比偏 小 ;
(3)圖2中能夠準確反應小車運動情況的是 C 。
【解答】解:
(1)由圖知,小車從A到B的路程為s=s2﹣s1,
小車從A到B的平均速度:v==;
(2)若小車還沒放開之前就已開始計時,計時早了,測得的時間偏大,根據(jù)v=知,測得的平均速度偏小;
(3)小車下滑過程做加速運動;
A、由圖知,在s﹣t圖象上,s不隨時間t的變化而變化,則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A不符合題意;
B、由圖知,路程s與時間t成正比,則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
C、由圖知,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逐漸增加,即變大,說明物體做加速運動,故C符合題意;
D、由圖知,在v﹣t圖象上,速度v不發(fā)生變化,則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故答案為:(1);(2)小;(3)C。
11.(2018?江西)2018年,江西省將全面實現(xiàn)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其中有一項督導工作就是檢查實驗報告。以下是小璟同學做“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時的實驗報告(摘要)。請你將其報告中的問題補充完整。
【實驗目的】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
【實驗原理】 v= 
【實驗器材】小車、 刻度尺 、 停表 、斜面、金屬擋板、長方體木塊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測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時間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2)
17.4
【實驗分析】
(1)小車全程是做 變速 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2)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應 減小 斜面的坡度。(選填“增大”或“減小”)
【解答】解:實驗原理:v=;
實驗器材:測量路程要用刻度尺,測量小車運動時間要用停表。
實驗數(shù)據(jù):小車在AB段的速度為:vAB===15cm/s;
小車在BC段的路程為:sBC=56cm,tBC=2.8s,
則BC段的平均速度為:vBC===20cm/s;
(1)由上面實驗知AB段的速度小于BC段的速度,故小車做變速運動;
(2)斜面的傾角越小(坡度越小),小車運動時間越長,便于測量小車的運動時間;所以,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應減小斜面的坡度。
故答案為:實驗原理:v=;實驗器材:刻度尺;停表;
實驗數(shù)據(jù):
測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時間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2)
15
20
17.4
【實驗分析】:(1)變速;(2)減小。
四.解答題(共1小題)
12.(2016?江西)便捷的交通與互聯(lián)網(wǎng)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王爺爺帶小孫子駕車到萍鄉(xiāng)北站,然后乘高鐵去南昌參觀滕王閣,8:20開車出發(fā),并看到路邊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此刻吩咐小孫子通過鐵路12306網(wǎng)站查詢列車時刻表,如表。
車次
萍鄉(xiāng)北開
南昌西到
運行距離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11
10:31
240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況下,依據(jù)以上信息并通過計算,爺孫倆最快能趕上哪一車次?
(2)該趟高鐵運行的平均速度為多少km/h?
【解答】解:
(1)由圖知,s=30km,限速v=60km/h,由v=可得,駕車到萍鄉(xiāng)北站所用的最少時間:
t===0.5h=30min,
他們8:20開車出發(fā),到達萍鄉(xiāng)北站的時間為8:50,
由于到站時火車G1692已出發(fā),根據(jù)表中信息可知,爺孫倆只能趕上G1482車次;
(2)根據(jù)列車時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達南昌所用時間t′=10:31﹣9:11=1h20min=80min,
總路程s′=240km,高鐵運行的平均速度:
v′===180km/h。
答:(1)在交通正常的情況下,爺孫倆最快能趕上G1482車次;
(2)該趟高鐵運行的平均速度為180km/h。

一.選擇題(共6小題)
1.(2018?上城區(qū)二模)甲、乙兩車同時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東行駛,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如圖所示。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甲、乙兩車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B.甲車中的乘客看到乙車向東行駛
C.乙車中的乘客看到甲車一直向后退 D.甲、乙兩車在 20﹣30s 內平均速度相等
【解答】解:
A、由圖示可知,甲車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其速度是一個定值,乙車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其速度不斷變化,所以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做變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CD、由圖示可知,在0~20s內,乙車的路程小于甲車的路程,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乙車的平均速度比甲車的小,
在20?30s的時間內,甲車和乙車通過的路程相等,都是300m,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甲車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車的平均速度,故D正確;
在30~40s內,甲車的路程小于乙車的路程,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甲車的平均速度比乙車的小;
開始一段時間內乙車的速度小于甲車的速度,后來乙車的速度大于甲車的速度,所以,甲車中的乘客看到乙車先向西行駛后向東行駛,故B錯誤;
乙車中的乘客看到甲車先前進后向后退,故C錯誤。
故選:D。
2.(2018?南湖區(qū)一模)2017年9月12日,天舟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進行了對接,如圖是即將對接時的情境(“天宮二號”繞地球飛行一圈約90分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對接前,“天舟一號”相對于“天宮二號”是靜止的
B.對接前,“天宮二號”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
C.對接后,“天舟一號”相對于“天宮二號”是運動的
D.對接后,“天舟一號”相對于“天宮二號”是靜止的
【解答】解:
A、對接前,“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各自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軌跡運動,由于速度不同,所以兩者之間并不是相對靜止的,故A錯誤;
B、對接前,“天宮二號”相對于地球的位置在不斷發(fā)生改變,則“天宮二號”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故B錯誤;
CD、對接后,“天舟一號”相對于“天宮二號”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天舟一號”是相對靜止的;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3.(2018?南潯區(qū)二模)用圖象表示物體運動規(guī)律,圖中表示同一運動規(guī)律的是(  )
A.甲圖和丙圖 B.甲圖和丁圖 C.乙圖和丙圖 D.乙圖和丁圖
【解答】解:甲圖表示物體通過的路程隨時間的變化而不變,所以甲圖中表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
乙圖表示物體通過路程隨時間的變化而體增大,并且路程和時間的比值不變,所以乙圖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丙圖表示物體的速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所以丙圖反映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丁圖表示物體的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逐漸增加,所以丁圖反映物體在做加速運動;
所以從分析的結果可以得出,乙和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選:C。
4.(2018?青山區(qū)一模)如圖,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①兩物體由同一位置0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
②t=0時刻,A在0點,B在距離0點5m處;
③從第3s開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內,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②③正確 B.只有③④正確 C.只有①③正確 D.只有①④正確
【解答】解:①由圖象可知兩個物體不是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的,B是從距離O點5m處出發(fā)的;
②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
③從第3s開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內,A、B運動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時間相同,根據(jù)v=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故只有②③正確。
故選:A。
5.(2017?慈溪市校級模擬)如圖,在同一豎直面內,小球高度不同的兩點,分別以初速度va和vb沿水平方向拋出,經(jīng)過時間ta和tb后落到與拋出點水平距離相等的P點。若不計空氣阻力,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ta>tb va>vb B.ta<tb,va<vb
C.ta>tb va<vb D.ta>tb va=vb
【解答】解:根據(jù)h=gt2知,t=,因為ha>hb,則ta>tb。
根據(jù)x=v0t,因為水平位移相等,ta>tb,則va<vb.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6.(2017?浙江模擬)汽車以10m/s的速度在馬路上勻速行駛,駕駛員發(fā)現(xiàn)正前方15m處的斑馬線上有行人,于是剎車禮讓,汽車恰好停在斑馬線前。假設駕駛員反應時間為0.5s,汽車運動的v﹣t圖如圖所示。則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
A.20m/s2 B.6m/s: C.5m/s2 D.4m/s;
【解答】解:
設勻減速直線運動所用的時間為t,根據(jù)v﹣t圖象的面積代表物體通過的位移可得:
15m=10m/s×0.5s+×10m/s×t,
解得t=2s,
所以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為:
a===﹣5m/s2,則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5m/s2。
故選:C。
二.多選題(共2小題)
7.(2017?浙江模擬)圖中給出了“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示意圖,雙縫S1和S2間距為0.80mm,雙縫到屏的距離為0.80m.波長為500nm的單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雙縫S1和S2上,在屏上形成干涉條紋。中心軸線OO'上方第1條亮紋中心位置在P1處,第3條亮紋中心位置在P2處。現(xiàn)有1號、2號蟲子分別從S1和S2出發(fā)以相同速度沿垂直屏方向飛行,1號蟲子到達屏后,沿屏直線爬行到A,2號蟲子到達屏后,沿屏直線爬行到P1.假定兩只蟲子爬行速率均為10﹣3m/s.正確的是(  )
A.1號蟲子運動路程比2號短
B.兩只蟲子運動的時間差為0.2s
C.兩只蟲子運動的時間差為1.0s
D.已知條件不夠,兩只蟲子運動時間差無法計算
【解答】解:A、由題,結合干涉條紋的寬度公式:x=?λ可知,該光的干涉條紋的寬度:x=×500×10﹣9m=5×10﹣4m
第1條亮紋中心位置在P1處,所以:=x=5×10﹣4m
第3條亮紋中心位置在P2處,所以:=3x=1.5×10﹣3m
所以1號蟲子的路程為:S1=L++;
2號蟲子的路程為:S2=L+﹣,
則:S2﹣S1=﹣﹣d=1.5×10﹣3﹣5×10﹣4﹣0.80×10﹣3=0.2×10﹣3m.故1號蟲子運動路程比2號短,故A正確;
BCD、兩只蟲子運動的時間差△t===0.2s.故B正確,CD錯誤
故選:AB。
8.(2016?海曙區(qū)一模)如圖甲所示,水平面上一輛向右行駛的小車里用可伸縮的彈簧固定一個光滑小球,彈簧的原長為le,一段時間里發(fā)現(xiàn)彈簧的長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乙,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B段小車做勻速運動 B.BD段小車做加速運動
C.EF段小車做減速運動 D.CE段小車做加速運動
【解答】解:
A、小球在AB段時,從圖乙可知彈簧的長度沒變,說明車處于勻速運動狀態(tài);故A正確;
B、小球在BC段時,從圖乙可知彈簧的長度減小,小球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說明小車做加速運動,小球在CD段時,彈簧的長度增大,說明小車做減速運動,故B錯誤;
C、小球在EF段時,從乙圖可以看出彈簧的長度在減小,說明小車在加速,故C錯誤;
D、小球在CE段時,從圖乙可知彈簧的長度逐漸增大,說明小車做減速運動,由于小球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較快的速度行駛,因此與小球相連的彈簧長度將變長,故D錯誤。
故選:BCD。
三.填空題(共2小題)
9.(2017?南湖區(qū)一模)“頻閃”照相機每隔相等的時間曝光一次,能在一張照片上記錄下運動物體在不同時刻所處的位置。如圖是質量相同體積不同的甲、乙小球,下落一段時間后,分別從a運動到b位置時拍攝到的頻閃照片,請回答:
(1)甲球做的是 勻速 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2)這段運動過程中,乙球受到的阻力 小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球受到的阻力。
【解答】解:(1)甲球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同,并且甲進行直線運動,所以甲進行勻速直線運動;乙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乙進行變速直線運動;
(2)甲球進行勻速直線運動,甲受到豎直向上的阻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乙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加大,做加速直線運動,乙的重力大于乙受到的阻力;甲、乙質量相同,則重力相同,所以乙受到的阻力小于甲受到的阻力。
故答案為:勻速;小于。
10.(2017?濱江區(qū)二模)清明節(jié)時,小劉隨父母開車從杭州出發(fā)回紹興老家。小轎車勻速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坐在后排的小劉觀察到車內速度盤的指針始終在108km/h位置處,在超越相鄰車道上同向勻速行駛的另一輛貨車的過程中,小劉發(fā)現(xiàn)該貨車通過自己的時間恰好為1秒,則該貨車相對小劉行駛的方向為“ 杭州 ”(填“杭州”或者“紹興”);若貨車長8米,轎車長4米,則貨車的車速 79.2 km/h。
【解答】解:
(1)小劉所坐的轎車超越貨車時,相對于小劉來說,貨車是向后運動的,即貨車向杭州方向運動;
(2)以貨車為參照物,在超車過程中轎車運動的路程即為貨車的長度s=8m,
則轎車相對于貨車的速度為v===8m/s=28.8km/h,
所以貨車的速度:v貨車=v轎車﹣v=108km/h﹣28.8km/h=79.2km/h。
故答案為:杭州;79.2。
四.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
11.(2017?衢江區(qū)模擬)小港看到醫(yī)生在給病人輸液時,手指輕彈輸液管,有氣泡向上運動,但他發(fā)現(xiàn)氣泡在不同位置上升的快慢是不同的,氣泡上升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為了探究氣泡運動速度與傾斜角有關系,小明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測出玻璃管在不同傾斜角下氣泡運動的速度,情況如下表:
液體:自來水;液柱長度:30cm;氣泡長度:1mm
與豎直方向的
夾角θ/度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0
運動時間t/s
32.3
20.0
15.3
12.5
11.6
11.8
12.5
14.5
19.5
25
平均速度v(cm/s)
0.93
1.50
1.96
2.40
2.59
2.54
2.40
2.07
1.54
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θ角為0度時,氣泡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1.2 cm/s。
(2)隨θ角的增大,氣泡運動速度變化情況是 先增大,后減小 。
【解答】解:(1)液柱的長度s=30cm,所用的時間t=25s,則v===1.2cm/s;
(2)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隨θ角的增大,氣泡運動速度變化情況是先增大,后減小。
故答案為:(1)1.2;(2)先增大,后減小。
五.計算題(共1小題)
12.(2016?樂清市校級模擬)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濃云層。為了測量云層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與觀測者的距離為d=6.0km處進行一次爆炸,觀測者聽到由空氣直接傳來的爆炸聲和由云層反射來的爆炸聲時間上相差△t=12.0s.試估算云層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氣中的聲速v=km/s。
【解答】解:如圖,A表示爆炸處,O表示反射點,S表示觀測者所在處,h表示云層下表面的高度。用t1表示爆炸聲從A直接傳到s處所經(jīng)時間,則有d=vt1 …①
6000m=×1000m/s×t1,
t1=18s,
用t2表示爆炸聲經(jīng)云層反射到達s處所經(jīng)歷時間,因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
2=vt2 …②
已知t2﹣t1=△t …③
②﹣①得:
2﹣d=v(t2﹣t1)=×1000m/s×12s=4000m,
2=4000m+6000m=10000m,
=5000m
=5000m,
解得:
h=4000m。
答:云層下表面的高度為4000m。
六.解答題(共4小題)
13.(2018?秀洲區(qū)二模)“復興號”高鐵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下表是G7335次車的部分運行時間表,請根據(jù)相關信息回答:
車次
站次
站名
到達時間
開車時間
停留時間
運行時間
里程
二等/一等座
G7335
1
上海虹橋
始發(fā)站
12:30
0分
0
0/0
G7335
2
松江南
12:44
12:46
2分鐘
14分
31
13.5/22.5
G7335
3
嘉興南
13:04
13:06
2分鐘
34分
84
38.5/61.5
G7335
4
杭州東
13:29
13:37
8分鐘
59分
159
73/117
(1)如果乘坐該車從嘉興南站到杭州東站需要時間是 23min 。
(2)某外國游客在網(wǎng)絡上曬了8分鐘乘坐復興號硬幣不倒的視頻,這8分鐘應該是在 過程中 (選填“剛出站”、“過程中”或“將進站”)
(3)該車設計時速350千米/時,在上海虹橋到嘉興南的行駛過程中平均速度 不到 (填“達到”或“不到”)設計標準時速。
(4)如果從嘉興南開轎車到杭州東大約需要90分鐘,請結合乘坐高鐵與自駕車的優(yōu)缺點,談談選擇高鐵出行的理由。
【解答】解:
(1)由運行時間表可知,乘坐該車從嘉興南站到杭州東站需要的時間為t=13:29﹣13:06=23min;
(2)游客在網(wǎng)絡上曬了8分鐘乘坐復興號硬幣不倒的視頻,此時復興號應該勻速行駛,故這8分鐘應該是在過程中;
(3)由運行時間表可知,該車從上海虹橋到嘉興南行駛的路程s=84km,
所用的時間t=13:04﹣12:30=34min=,
平均速度v==≈148km/h<350千米/時,故不到設計標準時速;
(4)從嘉興南開轎車到杭州東大約需要90分鐘,乘坐復興號從嘉興南開轎車到杭州東所用時間13:29﹣13:06=23min,乘坐高鐵比自駕車節(jié)約時間,且穩(wěn)定性好,經(jīng)濟,舒適度高,故應選擇高鐵出行。
故答案為:
(1)23min;(2)過程中;(3)不到;(4)從嘉興南開轎車到杭州東大約需要90分鐘,乘坐復興號從嘉興南開轎車到杭州東所用時間13:29﹣13:06=23min,乘坐高鐵比自駕車節(jié)約時間,且穩(wěn)定性好,經(jīng)濟,舒適度高,故應選擇高鐵出行。
14.(2018?港南區(qū)三模)小華一家駕車外出旅游。經(jīng)過某段路時,小華發(fā)現(xiàn)一標示牌,如圖。
(1)若小華爸爸駕車通過這段路程用了30min,則車的速度為多少km/h?
(2)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試計算從標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幾分鐘?
【解答】解:
(1)標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從此標志牌所在的位置到達熊家塚的路程s=15km,t=30min=0.5h,
v===30km/h;
(2)標志牌上的數(shù)字“40”表示的意思行駛速度不能超過40km/h;
∵v=,
∴從此標志牌所在的位置到達熊家塚最快需要的時間:
t′===0.375h=22.5min。
答:(1)若小華爸爸駕車通過這段路程用了30min,則車的速度為30km/h;
(2)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試計算從標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15.(2016?普陀區(qū)校級模擬)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用紅色筆、藍色筆和2B鉛筆按正確答案正確填涂中考科學學科答題卡,然后用閱卷機批卷,他們的選擇題得分如下表:
填涂答題卡所要的筆
科學學科選擇題得分

紅色筆
0

藍色筆
0

2B鉛筆
70
閱卷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光電頭首先將正確答題卡填涂信息錄入到閱讀機軟件系統(tǒng),并作為準確答案的參照。然后將需要閱讀的答題卡與已錄入閱讀機軟件系統(tǒng)的信息對比,自動判斷正誤,從而得到有效的數(shù)據(jù)。分析表格可以得出:閱卷機的光電頭只對 黑 色敏感。(選填“紅”、“藍”或“黑”)
某品牌閱卷機采用安全電壓工作方式,安全節(jié)能。走紙速度高達70厘米/秒,閱卷速度每張卡平均只需0.3秒鐘,用該品牌閱卷機批完1000張中考科學學科答題卡,閱卷時間只需要 5 分鐘。
【解答】解:根據(jù)表中科學學科選擇題得分可知,使用紅色筆和藍色筆都為0分,只有使用2B鉛筆才有分數(shù),所以閱卷機的光電頭只對黑色敏感;
用該品牌閱卷機批完1000張中考科學學科答題卡所需時間為:
t=0.3s/張×1000張=300s=5min。
故答案為:黑;5。
16.(2016?杭州三模)中國釀酒歷史悠久。花雕酒屬于黃酒,是漢民族的特產(chǎn)酒。據(jù)記載,花雕酒起源于六千年前的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代表了源遠流長的中國酒文化。花雕酒是屬于發(fā)酵酒中的黃酒,中國黃酒中的奇葩,選用上好糯米、優(yōu)質麥曲,輔以江浙明凈澄澈的湖水,用古法釀制,再貯以時日,產(chǎn)生出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yǎng)。據(jù)科學鑒定,花雕酒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氨基酸、糖類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被稱為“高級液體蛋糕”。根據(jù)貯存時間不同,花雕酒有三年陳、五年陳、十年陳等,以陳為貴。
(1)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飲酒后駕車的應急反應時間是未飲酒時的2~3倍。反應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以外情況到踩剎車需要的這段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如圖所示,某人酒后駕車沿馬路直線行駛,車頭中央距馬路邊沿3m,車在到達某位置時,發(fā)現(xiàn)一人正從路邊出發(fā)闖紅燈過人行橫道,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5m/s,距離人的行走路線為30m,若該司機的反應時間為1.2s,剎車后汽車由于慣性還要繼續(xù)行駛,再經(jīng)過1s剛好駛到人的行走路線。(提示:該車的寬度約1.8m)
求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是 18m 。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勻速行走,汽車是否會撞上行人? 會 (填會或不會)。
【解答】解:
(1)因為司機的反應時間是1.2s,且這段時間內保持15m/s的原速前進;
由v=得反應距離:
s車=v車t反=15m/s×1.2s=18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业县| 汽车| 晋江市| 武功县| 剑阁县| 扎赉特旗| 东乌珠穆沁旗| 赣州市| 敦煌市| 石屏县| 岗巴县| 毕节市| 郸城县| 吉林市| 吐鲁番市| 嘉峪关市| 平远县| 榆社县| 临泽县| 博罗县| 调兵山市| 珲春市| 二手房| 宜宾县| 玉龙| 牡丹江市| 诸城市| 建始县| 广汉市| 太保市| 兴海县| 伊宁市| 金昌市| 思南县| 德庆县| 杭州市| 汉中市| 十堰市| 和林格尔县| 西乌|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