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備人 審核人 年級主任簽字 課 題 第六單元 放眼世界 迎接挑戰 第一課時 世界的潮流與趨勢 第一小節 全球化的時代潮流 課 型 新授課 課 時 第 課時主備人 執教者 審 核 審 簽 累 計 課 時 總第 課時 使 用 時 間 2018年12月 12 日學習 目標 知道全球化的含義及其內容,全球化的發展的影響。 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及其表現。 理解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全球化的利與弊。重難點 重點:經濟全球化難點:全球化的利與弊學法指導 學習流程及內容 課堂隨筆 5G(第五代通訊技術) 老牌通訊巨頭愛立信、諾基亞、三星 新興通訊巨頭華為 諾基亞總部位于芬蘭,主要從事移動通信產品生產的跨國公司。 愛立信(瑞典) 是今天全球最大的移動通訊設備商,愛立信的業務遍布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新一輪的信息技術革命中,中國沒有缺席,而且在某些領域已經開始處于技術領先地位,以華為為代表。 為了阻止中國企業在技術創新道路上前進的步伐,個別國家強行打壓。美國代表團訪問歐洲并明確表示,出于安全的考慮,歐洲作為美國的盟友必須在5G上排除華為。華為5G正遭受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新西蘭以及日韓等國的“狙擊” 雖然華為遭“圍剿”下,已經拿到全球22分商業合同。 自主學習自讀材料,思考問題 材料一:蘋果手機,在美國設計開發,在中國組裝,它的零部件供應商更是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據蘋果公司發布的供應商名單,蘋果全球的供應商有766家,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供應商有346家,日本供應商有126家,美國本土供應商則只有69家。 思考:(1)蘋果手機的生產,反映了當今世界發展的什么特點? (2)說說你的生活中哪些方面受到全球化的影響?2、自學教材內容,思考問題:(自學教材,做一做“同步練習填空題”) 全球化的時代潮流 全球化的含義、內容及主要內容是什么? 全球化,指的是人類活動日益跨越民族和國家界限、日益相互融合的現象,包含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多方面內容。經濟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主要內容,是現代經濟發展的趨勢。全球化的發展帶來了哪些影響?全球化的發展,使國家之間的關系日益緊密,彼此距離大大縮小,整個地球仿佛成為一個雞犬相聞的小村落,不同國家的人們不再生活在相互隔絕的孤島,整個世界成了相互聯通的“地球村”。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是什么? 經濟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主要內容,是現代經濟發展的趨勢。它是指生產、貿易、投資、金融等經濟行為在全球范圍的大規模活動,各種不同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組合。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有哪些?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市場全球化)各國對外貿易比重大大提高,(生產全球化)跨國公司在生產領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資金全球化)國際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資本跨國流動的障礙越來越少。商品生產在全球范圍內完成,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商品貿易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也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新技術革命和市場經濟的共同推動下,全球化的觸角逐步伸向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不知不覺我們每個人都已經置身于全球化的大潮中,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的生活方式,到處都有全球化的影子。 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全球化給世界帶來了哪些利與弊(影響)? 從總體和長遠來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不同國家可以憑借各自的優勢進行國際合作,利用國際資源來加速本國的發展。 但是全球化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很多國家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另一方面又加劇著國與國之間的競爭甚至沖突,局部地區的經濟波動和經濟危機對他國的影響也成為不可避免的事情。 我們國家應該怎樣面對經濟全球化? 面對全球化,我們既要順應歷史潮流,保持積極、開發的心態,主動參與競爭,也要居安思危,增強風險意識,注重國家經濟安全,為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做好充分準備。 合作探究閱讀材料,合作交流。 材料一: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截至目前,來自五大洲的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參加企業展,其中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還有最不發達國家;2800多家參展企業全部來自境外,簽約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到200多家。 “維護自由貿易,惠及世界經濟”專題教育活動正在進行,請你參與并完成如下任務: (1)請你分析我國舉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現實意義。(四個方面即可) 請你推薦兩個中國知名品牌。 (3)為推動中國制造不斷走向世界,請你談談你的見解。(三個方面即可) 全球化是時代潮流,面對全球化,我們中學生能做哪些準備? 自主檢測 單選選擇題: 麥當勞快餐、家樂福超市、大眾汽車、百事可樂公司等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的出現,都說明了( )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政治多極化的出現 文化多樣性是中國說獨有的。 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主題。 華為,小米,聯想,格力,海爾等。 有利于吸收外資,彌補國內建設資金不足;有利于引進技術和設備,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有利于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 有利于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國際合作; 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有利于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國際競爭力;有利于擴大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提高國際地位; 有利于推動我國企業融入國際市場,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大力發展科技;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民族創新能力; 積極宣傳中國品牌產品,擴大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堅持對外開放,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 完善鼓勵創新的政策法規,加大對創新的獎勵力度; 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營造促進品牌發展的良好環境;收獲 與反思 參考答案:(1)有利于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國際合作;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有利于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國際競爭力;有利于擴大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提高國際地位;有利于推動我國企業融入國際市場,促進企業健康發展。(3)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大力發展科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民族創新能力;積極宣傳中國品牌產品,擴大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堅持對外開放,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完善鼓勵創新的政策法規,加大對創新的獎勵力度;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營造促進品牌發展的良好環境;(4)樹立崇高理想,刻苦學習知識,增強責任意識,立志報效祖國。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全球觀念,提高自身素質,維護國家尊嚴。樹立平等、開放、參與的國際意識,做改革開放的擁護者、參與者和推動者。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