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浙教版科學一輪系統復習 第34課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浙教版科學一輪系統復習 第34課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含答案)

資源簡介

系統復習 第34課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
一、知識梳理
(一)、化學是研究什么的
1、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構成物體的材料叫做物質。
澄清兩個概念:物質與物體。如鐵這種物質能制成鐵釘、鐵錘等物體。
2、化學研究物質,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組成?水由什么構成?構成水的粒子結構怎樣?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質的性質外還有哪些性質?這都是化學要研究的內容?;瘜W還是一門研究物質變化規律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
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化學概念、化學基礎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形成的,因此必須學會觀察實驗的方法。學習化學必須重視實驗,注意培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積極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
4、觀察實驗現象的程序和注意事項:
①變化前: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
②變化中:物質發生的主要現象,如是否發光、放熱、顏色怎樣變化、是否有氣泡產生,產生的氣體是否有氣味,有什么顏色的沉淀產生等。
③變化后: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
④描述實驗時應注意語言清晰、準確,只說現象不說結論。例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而不能用結論“生成四氧化三鐵”代替“生成黑色固體”。其次,要明確“光”和“火焰”、“煙”和“霧”等的區別,不能相互替代。
(二)、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概念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又叫化學反應
現象
物質的狀態、形狀等發生變化
放熱、發光、變色、生成氣體、生成沉淀等等
實例
冰→水→水蒸氣,汽油揮發,
木材制成桌椅
鐵生銹、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食物腐爛
根本區別
(判斷依據)
是否生成其他物質
關系
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物理變化的過程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物質的性質,無論是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均指物質的特有屬性,物質不同,其性質也不同。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概念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性質確定
由感覺器官直接感知或由儀器測知
通過化學變化可知
性質內容
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揮發性等
酸堿性、可燃性、還原性、氧化性、穩定性等
2.判斷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哪些是物理性質?哪些是化學性質?
①銅綠受熱時會分解;
②純凈的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③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氧化鎂;
④氧氣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氣重;
⑤木棒受力折斷。
總結:變化是一個過程,是動態的;而性質是物質內在的屬性,有時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讓其表現出來,而有時只需用感官和儀器感知測量即可。
二、查漏補缺,自我檢測
1.化學上把“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下面對化學變化中“新物質”的解釋,正確的是( )
A.“新物質”就是在組成或結構上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的物質
B.“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顏色、狀態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質
C.“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元素組成上不同的物質
D.“新物質”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
2.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下列關于物質結構與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生鐵和鋼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由于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C.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由于構成它們的碳原子不同
D.金屬鈉和鎂的化學性質不同,主要是由于鈉原子和鎂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3.下列各說法中的“一定”,你認為正確的是( )
A.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B.物理變化中一定不生成新物質
C.由固體變為氣體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D.化學變化中一定有放熱、發光現象
4.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燃放煙花
B.活性炭吸附冰箱內的異味
C.海水曬煙
D.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5.★下列關于某些營養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淀粉遇加碘食鹽溶液會變藍
B.蛋白質遇重金屬鹽會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油脂在人體內能消化、氧化分解,釋放出熱量
D.葡萄糖在植物體內可轉化為蔗糖、淀粉或纖維素
6.★★自然界中的物質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下列有一種變化與其它三種變化有著本質的區別,該變化是( )
A.秋天樹葉變黃
B.白色硫酸銅粉末變藍
C.通電后燈絲發熱發光
D.水垢在食醋中逐漸溶解
7.★下列各組物質中,其化學性質不相似的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鋅、鐵
C.氫氧化鈣、氫氧化鈉
D.稀鹽酸、稀硫酸
8.★常溫、常壓下,下列各組物質不宜用物理性質區別的是( )
A.汞和鋁 B.酒精和醋酸 C.二氧化錳和氧化銅 D.氫氧化銅和硫酸銅
9.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A.用生石灰做干燥劑
B.用氫氣制造燃料電池
C.用銅絲制作導線
D.用稀鹽酸除去水垢
10.下列關于物質的性質或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
A.活性炭凈水——化學性質
B.鹽酸遇石蕊試液變紅——物理性質
C.冰川融化——物理變化
D.工業上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氮氣——化學變化
11.性質決定用途,以下物質的用途與其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劑 B.石墨用于制鉛筆芯
C.鎢用于制白熾燈燈絲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2.下列有關CO2的實驗中,只能證明CO2物理性質的實驗是( )
A.? B.? C.? D.
13.物質的用途和性質密切相關。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剛石作裝飾品 C.銅絲作導線 D.氫氣作高能燃料
14.能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
A.氫元素 B.氫原子 C.氫分子 D.氫離子
15.某固態物質受熱后變為氣態的該物質,這種變化屬于( )
A.物理變化?????????B.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
C.化學變化?????????D.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
16.下列變化中,前者是化學變化,后者是物理變化的是( )
A.石蠟融化;水結成冰???????
B.石油分餾;塊狀膽礬研碎成粉末
C.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變渾濁;鐵在高溫下變成鐵水
D.電燈發光;煤燃燒
17.下列物質在空氣中放置質量都會增加,其中有一種物質和其他三種有本質的區別( )
A.鐵粉???B.濃硫酸? ?C.氧化鈣????D.氫氧化鈉
18.對下列事實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
A.通過氣味辨別氮氣和氨氣——分子是運動的,不同分子的性質不同
B.氧氣經壓縮貯存在鋼瓶中——壓強增大,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
C.干冰升華為二氧化碳氣體——狀態變化,分子大小隨之變化
D.蔗糖在熱水中溶解更快——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大
19.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 ,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本質區別是 。
20.用“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填空。
(1)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 (2)鐵鑄成鍋 ;
(3)鎂燃燒能生成氧化鎂 ; (4)冰雪消融 ;
(5)鎂是銀白色的固體 ; (6)酒精揮發 ;
(7)食物腐爛 ; (8)銅絲彎曲 ;
21.[2018·衢州·23]一款名為“史萊姆”的水晶泥玩具,其主要成分是普通膠水、硼砂晶體和水。查閱資料知道:①硼砂晶體(Na2BO7·10H2O)是一種易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可用作清潔劑、殺蟲劑。②人體若攝入過多的硼,會引發多臟器的蓄積性中毒。
(1)硼砂(Na2B4O7)中硼(B)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
(2)請至少寫出一條關于硼砂晶體的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18·湖州·23]石油是經濟發展、國防建設的重要資源。從石油煉制的產品中可以獲得一系列與甲烷結構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在1500℃以上的高溫下能分解為碳和氫氣,充分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
① ② ③ ④
上敘述中屬于甲烷物理性質的是 (選填序號)。

參考答案
1.A
2.C
3.B
4.A
5.A
6.C
7.A
8.C
9.C
10.C
11.A
12.B
A.二氧化碳使右面的蠟燭由下到上依次熄滅,證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且不助燃不可燃的化學性質,故A錯誤,
B.二氧化碳傾倒后右端下沉,只能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故B正確,
C.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變紅,驗證了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故C錯誤,
D.瓶子變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驗證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故D錯誤。
13.D
14.C
15.B
16.C
17.B
18.C
19.有無新物質生成?? ?是否需要發生化學變化才能表現
20.(1)化學變化;(2)物理變化;(3)化學性質;(4)物理變化;(5)物理性質;(6)物理變化;(7)化學變化;(8)物理變化
21.
(1)+3;
(2)白色或固體或易溶于水。
22.①②

系統復習 第34課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
一、知識梳理
(一)、化學是研究什么的
1、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構成物體的材料叫做物質。
澄清兩個概念:物質與物體。如鐵這種物質能制成鐵釘、鐵錘等物體。
2、化學研究物質,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組成?水由什么構成?構成水的粒子結構怎樣?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質的性質外還有哪些性質?這都是化學要研究的內容?;瘜W還是一門研究物質變化規律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瘜W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
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化學概念、化學基礎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形成的,因此必須學會觀察實驗的方法。學習化學必須重視實驗,注意培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積極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
4、觀察實驗現象的程序和注意事項:
①變化前: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
②變化中:物質發生的主要現象,如是否發光、放熱、顏色怎樣變化、是否有氣泡產生,產生的氣體是否有氣味,有什么顏色的沉淀產生等。
③變化后: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
④描述實驗時應注意語言清晰、準確,只說現象不說結論。例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而不能用結論“生成四氧化三鐵”代替“生成黑色固體”。其次,要明確“光”和“火焰”、“煙”和“霧”等的區別,不能相互替代。
(二)、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概念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又叫化學反應
現象
物質的狀態、形狀等發生變化
放熱、發光、變色、生成氣體、生成沉淀等等
實例
冰→水→水蒸氣,汽油揮發,
木材制成桌椅
鐵生銹、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食物腐爛
根本區別
(判斷依據)
是否生成其他物質
關系
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物理變化的過程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物質的性質,無論是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均指物質的特有屬性,物質不同,其性質也不同。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概念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性質確定
由感覺器官直接感知或由儀器測知
通過化學變化可知
性質內容
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揮發性等
酸堿性、可燃性、還原性、氧化性、穩定性等
2.判斷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哪些是物理性質?哪些是化學性質?
①銅綠受熱時會分解;
②純凈的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③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氧化鎂;
④氧氣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氣重;
⑤木棒受力折斷。
總結:變化是一個過程,是動態的;而性質是物質內在的屬性,有時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讓其表現出來,而有時只需用感官和儀器感知測量即可。
二、查漏補缺,自我檢測
1.化學上把“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下面對化學變化中“新物質”的解釋,正確的是( )
A.“新物質”就是在組成或結構上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的物質
B.“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顏色、狀態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質
C.“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元素組成上不同的物質
D.“新物質”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
2.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下列關于物質結構與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生鐵和鋼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由于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C.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由于構成它們的碳原子不同
D.金屬鈉和鎂的化學性質不同,主要是由于鈉原子和鎂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3.下列各說法中的“一定”,你認為正確的是( )
A.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B.物理變化中一定不生成新物質
C.由固體變為氣體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D.化學變化中一定有放熱、發光現象
4.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燃放煙花
B.活性炭吸附冰箱內的異味
C.海水曬煙
D.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5.★下列關于某些營養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淀粉遇加碘食鹽溶液會變藍
B.蛋白質遇重金屬鹽會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油脂在人體內能消化、氧化分解,釋放出熱量
D.葡萄糖在植物體內可轉化為蔗糖、淀粉或纖維素
6.★★自然界中的物質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下列有一種變化與其它三種變化有著本質的區別,該變化是( )
A.秋天樹葉變黃
B.白色硫酸銅粉末變藍
C.通電后燈絲發熱發光
D.水垢在食醋中逐漸溶解
7.★下列各組物質中,其化學性質不相似的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鋅、鐵
C.氫氧化鈣、氫氧化鈉
D.稀鹽酸、稀硫酸
8.★常溫、常壓下,下列各組物質不宜用物理性質區別的是( )
A.汞和鋁 B.酒精和醋酸 C.二氧化錳和氧化銅 D.氫氧化銅和硫酸銅
9.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A.用生石灰做干燥劑
B.用氫氣制造燃料電池
C.用銅絲制作導線
D.用稀鹽酸除去水垢
10.下列關于物質的性質或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
A.活性炭凈水——化學性質
B.鹽酸遇石蕊試液變紅——物理性質
C.冰川融化——物理變化
D.工業上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氮氣——化學變化
11.性質決定用途,以下物質的用途與其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劑 B.石墨用于制鉛筆芯
C.鎢用于制白熾燈燈絲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2.下列有關CO2的實驗中,只能證明CO2物理性質的實驗是( )
A.? B.? C.? D.
13.物質的用途和性質密切相關。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剛石作裝飾品 C.銅絲作導線 D.氫氣作高能燃料
14.能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
A.氫元素 B.氫原子 C.氫分子 D.氫離子
15.某固態物質受熱后變為氣態的該物質,這種變化屬于( )
A.物理變化?????????B.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
C.化學變化?????????D.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
16.下列變化中,前者是化學變化,后者是物理變化的是( )
A.石蠟融化;水結成冰???????
B.石油分餾;塊狀膽礬研碎成粉末
C.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變渾濁;鐵在高溫下變成鐵水
D.電燈發光;煤燃燒
17.下列物質在空氣中放置質量都會增加,其中有一種物質和其他三種有本質的區別( )
A.鐵粉???B.濃硫酸? ?C.氧化鈣????D.氫氧化鈉
18.對下列事實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
A.通過氣味辨別氮氣和氨氣——分子是運動的,不同分子的性質不同
B.氧氣經壓縮貯存在鋼瓶中——壓強增大,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
C.干冰升華為二氧化碳氣體——狀態變化,分子大小隨之變化
D.蔗糖在熱水中溶解更快——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大
19.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 ,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本質區別是 。
20.用“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填空。
(1)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 (2)鐵鑄成鍋 ;
(3)鎂燃燒能生成氧化鎂 ; (4)冰雪消融 ;
(5)鎂是銀白色的固體 ; (6)酒精揮發 ;
(7)食物腐爛 ; (8)銅絲彎曲 ;
21.[2018·衢州·23]一款名為“史萊姆”的水晶泥玩具,其主要成分是普通膠水、硼砂晶體和水。查閱資料知道:①硼砂晶體(Na2BO7·10H2O)是一種易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可用作清潔劑、殺蟲劑。②人體若攝入過多的硼,會引發多臟器的蓄積性中毒。
(1)硼砂(Na2B4O7)中硼(B)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
(2)請至少寫出一條關于硼砂晶體的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18·湖州·23]石油是經濟發展、國防建設的重要資源。從石油煉制的產品中可以獲得一系列與甲烷結構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在1500℃以上的高溫下能分解為碳和氫氣,充分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
① ② ③ ④
上敘述中屬于甲烷物理性質的是 (選填序號)。

參考答案
1.A
2.C
3.B
4.A
5.A
6.C
7.A
8.C
9.C
10.C
11.A
12.B
A.二氧化碳使右面的蠟燭由下到上依次熄滅,證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且不助燃不可燃的化學性質,故A錯誤,
B.二氧化碳傾倒后右端下沉,只能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故B正確,
C.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變紅,驗證了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故C錯誤,
D.瓶子變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驗證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故D錯誤。
13.D
14.C
15.B
16.C
17.B
18.C
19.有無新物質生成?? ?是否需要發生化學變化才能表現
20.(1)化學變化;(2)物理變化;(3)化學性質;(4)物理變化;(5)物理性質;(6)物理變化;(7)化學變化;(8)物理變化
21.
(1)+3;
(2)白色或固體或易溶于水。
22.①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海县| 浦县| 梓潼县| 锦屏县| 平和县| 余干县| 阿拉尔市| 保靖县| 运城市| 晋宁县| 铁力市| 马尔康县| 新疆| 正阳县| 刚察县| 临泽县| 肥城市| 渑池县| 金坛市| 丽水市| 贡觉县| 肥西县| 富源县| 长春市| 东兴市| 和硕县| 成安县| 扶沟县| 白河县| 手游| 唐海县| 福建省| 高邮市| 呼和浩特市| 巴青县| 龙川县| 井陉县| 监利县| 武邑县| 庆云县|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