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學案 第二十四講:把握思維的奧妙(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學案 第二十四講:把握思維的奧妙(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第二十四講:把握思維的奧妙(原卷版)

考綱對本講內容的考查如下:
1.物質決定意識:(1)意識的起源;(2)意識的生理基礎;(3)意識的內容與形式。
2.意識的能動作用:(1)意識能動性的特點;(2)意識能動性的表現。
3.客觀規律與意識的能動作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本講內容主要有三個具體考向:
1.意識的本質
2.意識的能動作用
3.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一、物質決定意識
1.意識的本質
(1)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是 長期發展的產物。
①意識是 長期發展的產物。
②意識是 長期發展的產物。
(2)從意識的生理基礎看,意識是 的機能。
①人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 。
②人腦結構的復雜性和組織的嚴密性,決定了它具有產生意識的 。
(3)從意識的內容與形式看,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內容是 的,形式是 的。
2.物質決定意識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世界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物質 性,意識 性,物質 意識。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 ,主觀符合客觀。
【提醒】注意如下三句話:意識不是對物質的被動反映;有了人腦不一定有意識;意識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理解]
1.正確理解意識的本質
意識的本質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具有內容的客觀性和形式的主觀性。

提醒:把握意識本質問題要明確4個“并不意味著”:
(1)意識依賴于物質,并不意味著意識是對物質的被動反映。
(2)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并不意味著有了人腦就一定有意識。
(3)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著意識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4)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著意識與客觀事物會完全一致,客觀世界中沒有的東西,意識能反映出來,恰恰說明了意識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是一種能動的反映,不是照鏡子式的機械反映。
2.全面把握物質決定意識


提醒:物質可以脫離意識而獨立存在,但意識必須依賴于物質。不能說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離。
二、意識的能動作用
1.意識的能動作用的特點
是什么——意識活動具有 、自覺選擇性和 。
2.意識能動性的表現
(1)是什么——意識能動性的表現。
①人能夠能動地 世界。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②人能夠能動地 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 和 作用。
(2)怎么樣——如何看待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所具有的調節和控制作用。
意識活動 人體的生理活動,又對生理活動有著能動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
【提醒】(1)人的認識是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每個人的認識是有限的,整個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的。
(2)意識不具有直接現實性,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意識能動作用的發揮必須通過實踐。
[理解]
1.理解意識活動的特點

2.正確認識意識的能動作用

在意識的能動作用問題上要克服的錯誤認識: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就是意識能夠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意識的反作用大于錯誤意識的反作用。
3.正確區分意識的反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

提醒:意識能動作用的發揮,不僅要包括意識在認識世界中的能動作用和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動作用兩個表現,還包括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的方法論要求。
4.全面把握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提醒:物質的決定作用和意識的能動作用,這是兩種不同性質和地位的作用,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的制約;兩種作用不能割裂開來,更不能顛倒,否則會導致形而上學或唯心主義錯誤。
三、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是什么——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 ,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 。
2.為什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因
(1)哲學依據:物質決定意識、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
(2)意義:是我們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 。
3.怎么辦——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要求
(1)尊重物質運動的 ,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
(2)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 。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3)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 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 結合起來。
(4)既要反對夸大 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
[理解]
1.正確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關系



2.全面把握辯證唯物論原理
一般說來,辯證唯物論主要包括兩個原理,一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二是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
可從下圖來把握:




1.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意識來源于人腦。
糾錯:意識的產生離不開人腦,但意識不是來源于人腦,而是來源于客觀存在。人腦是意識的“加工廠”,但不是意識的“原材料”。
2.意識是主觀的,也是不真實的。
糾錯:意識的表現形式是主觀的,但意識反映的對象是客觀的。
3.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
糾錯: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4.正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錯誤的意識則是人腦主觀自生的。
糾錯:無論意識正確與否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只不過前者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正確或如實反映,而后者則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歪曲反映。
5.意識能反作用于客觀事物,能直接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
糾錯:意識能反作用于客觀事物,但意識不能直接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人們在意識的指導下,通過“實踐活動”才能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新事物。
6.物質與意識相互依賴、不可分割。
糾錯:意識離不開物質,意識依賴于物質,但物質不依賴于意識,物質是獨立于意識之外的客觀實在。
7.物質和意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糾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物質和意識相互影響的說法是正確的。但物質的決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識的能動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識的能動作用受物質決定作用的制約,物質的決定作用不受意識能動作用的制約,因此相互制約的說法不正確。
8.意識具有主觀隨意性。
糾錯:意識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
9.將客觀條件與發展目標一起作為工作的出發點。
糾錯:工作的出發點是客觀實際,發展目標不能作為工作的出發點。
10.科學發展觀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
糾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11.一切工作都應該從正確的價值觀出發。
糾錯:一切工作都應該從實際出發。
12.要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就必須做到客觀與主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糾錯:我們要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考向一 意識的本質
例1:(2018年高考浙江卷27)科學家通過對3000多名退休公務員的跟蹤調研,發現這些人退休后短期記憶力衰退的速度快了近40%,從而凸顯了刺激性工作活動有利于年長者保持較好的記憶力,降低罹患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癡呆的風險。這再次佐證:
①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②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
③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④實踐鍛煉和提高人的認識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法指導】體現類材料分析題,解題的關鍵在于對材料信息的把握。依據事實邏輯進行判斷和選擇。
【答案】D
【解析】這些人退休后短期記憶力衰退的速度快了近40%,從而凸顯了刺激性工作活動有利于年長者保持較好的記憶力,降低罹患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癡呆的風險。這再次佐證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實踐鍛煉和提高人的認識能力,故①③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和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故不選②④。故選D。

跟蹤訓練1:[2016?全國Ⅲ卷]中國舊體詩多以中原及其周邊地區的生活為題材。進入近代,隨著人員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國舊體詩出現了反映西方社會生活的內容,如“地冷宜親火,樓高可摘星”反映倫敦的陰冷氣候和城市風貌;“開函喜動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給遠方親人帶來的喜悅。從中國舊體詩內容的變化可以看出(  )
①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變化 ②沒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識的內容 ③有什么樣的意識內容就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 ④意識內容的變化根源于社會生活實踐的變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二:意識的能動作用
例2:[2017?天津卷]內蒙古興隆溝遺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體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豐富的紅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專家依據發現陶人的區域、供奉的房間以及服飾佩戴,確定這尊陶人的身份是紅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將其稱為“中華祖神”。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
A.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可以揭示歷史之謎
B.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一個理想的事物
C.人的認識受自身立場、觀點、方法等因素的制約
D.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和主體差異性
【解法指導】解答此題要深刻把握材料關鍵信息,準確區分不同意識的能動作用。
【答案】A
【解析】A對:“專家依據發現陶人的區域、供奉的房間以及服飾佩戴,確定這尊陶人的身份是紅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說明人的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可以揭示歷史之謎。B不符合題意:材料體現的是人們認識事物,沒有體現創造事物。C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人的認識受各種因素的制約。D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特點。

跟蹤訓練2:[2015?重慶卷]科幻文學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寫已經發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寫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而是描寫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科幻文學(  )
A.虛構的世界,是現實世界發展的更高階段
B.拓展人類的想象力,體現了意識活動的創造性
C.任意想象,不符合現實生活,是唯心主義的表現
D.描寫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缺乏社會實踐基礎


考向三: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例3:[2015?江蘇卷]“如果你是魚,不要迷戀天空。如果你是鳥,不要癡情海洋。”詩句表明(  )
A.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
D.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解法指導】解答此題要深刻把握材料關鍵信息。
【答案】D
【解析】本題的題眼是“如果你是魚,不要迷戀天空。如果你是鳥,不要癡情海洋”。此詩句的寓意是:魚和鳥分別有著自己特殊的生活環境,要追求實際,不要不切實際地幻想。D項符合此詩句的主旨,當選;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

跟蹤訓練3:[2018?安徽十校摸底]當前,我國各大中小城市商品房在供給量、需求量、價格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房地產調控一定要做到因城施策,不能以為越嚴越好。無論是緊還是松,都要針對特定對象,該緊的就要緊,該松的就應該松。這啟示我們進行房地產調控要(  )
①了解實情,堅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②因地制宜,堅持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 ③大膽應對,敢于擺脫客觀條件的制約和束縛 ④主動作為,有意識地創造條件改造客觀規律



一、選擇題
1.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上,“女性”機器人索菲婭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漢森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戴維·漢森曾對媒體表示,像索菲婭這樣的機器人將在20年內出現在我們當中,并擁有人類意識,可被應用在醫療、教育或客服等行業。該觀點(  )
①肯定了人工智能只是模擬人的思維 ②否認了意識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③肯定了人工智能是人類智慧的物化 ④否認了人腦是意識產生的生理基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隨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熱播,人們又開始關注“神仙”話題。有人認為,既然人的意識是對客觀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腦里的“神仙”意識就是對外在世界神仙真實存在的反映。這種觀念(  )
A.是屬于意識決定物質的唯心主義
B.把意識看成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C.否認了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D.混淆了人類意識自然演化的階段
3.[2018·天津紅橋期中]在哲學中有一種說法:你要認識某種事物,一定是對這個事物有了一些認識。這就是認識悖論。想一想,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假如對要認識的事物沒有一點認識,我們怎么把它從眾多的事物中選出來作為認識對象呢?對這一悖論最恰當的解釋是(  )
A.人的認識具有無限性,人們對真理的追求是無止境的
B.人的實踐具有能動性,人總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觀世界
C.意識活動有自覺選擇性,人總是首先認識自己關心的事物
D.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人的意識活動不能脫離客觀存在
4.下圖為2019男籃世界杯會徽,以中國京劇臉譜為設計靈感,在整體造型上與籃球的形象相呼應,同時融入了雙龍戲珠的元素——兩條蛟龍爭奪龍珠,如同兩支球隊爭奪獎杯。“臉譜”元素融合籃球形象的創意表明(  )

①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如實反映 ②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 ③藝術創作源自豐富的社會生活 ④藝術來自于創作者的靈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8·吉林調研]2017年1月,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團隊設計出“學習錦句”微信表情包,大受網友歡迎。此微信表情包將習總書記的“學習錦句”以網絡文化的形式進行了重新解構,如“不要老熬夜”將“熬”字、月亮、代表睡覺的“z”符號以及常見的禁止符號結合起來,很好地體現出了勸導年輕人“不要老熬夜”的意思。此微信表情包之所以受到網友歡迎,是因為(  )

①正確意識一旦形成就會立刻受到人們的擁護和支持 ②它發揮了意識活動的創造性,更形象地表達了“學習錦句” ③它體現了意識活動的目的性,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 ④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日前,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免疫系統也有其兩面性,不僅可以防御疾病,也可能“助紂為虐”,促使肝癌形成。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新發現有助于開發出更好的肝癌療法,例如嘗試通過調節免疫系統,防止慢性肝病發展為肝癌,同時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保護功能。這說明(  )
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自覺選擇性 ②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能動反映 ③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④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當天,官網發布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投票:你是否認為新年計劃總是難以落實?72%的人選擇了“是”。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塞勒教授研究揭示,人們通常缺乏自我控制,總是屈服于短期誘惑,讓長期計劃落空。這說明(  )
①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的控制具有兩面性 ②正確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我們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 ③難以實現的新年計劃缺乏目的性和客觀性 ④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8·邯鄲摸底]從哲學角度看,下面漫畫中的人(  )

太多的抱怨,是會使自己越來越累
①沒有發揮意識活動的能動性 ②沒有發揮正確意識的指導作用 ③否認了意識活動的目的性 ④否認了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8·北京海淀期中]“你期望什么,你就會得到什么。”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人自暴自棄,放棄努力。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可見,心理期待(  )
A.具有直接現實性
B.是獲得成功的基礎
C.對生理活動有能動的反作用
D.有助于突破客觀規律的限制
10.[2018·安徽名校聯考]當前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大,亞健康、失眠、易怒、暴飲暴食、注意力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非常普遍。對此,國家衛生計生委提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通過倡導情緒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公眾實現身心健康,享受快樂、幸福的健康生活。這反映了(  )
①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②意識對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促進作用 ③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④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1.[2018·安徽名校聯考]2017年9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廈門主持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在同步上升,多邊貿易談判舉步維艱。面對新形勢,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需要同舟共濟,堅定信心,聯手營造有利發展環境,努力實現更大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這一講話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
A.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B.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C.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D.意識是把主觀和客觀加以比較和對照的東西
12.[2018·湛江調研]雄安新區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經過反復比較、科學研究、專家論證后,黨中央確定了雄安新區的選址。雄安新區的選址過程遵循了(  )
①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把握事物的規律的原則 ②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統一的準則 ③在永恒運動的過程中理解事物存在的法則 ④促使事物矛盾統一體的解體和重建的規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3.[2018·衡水大聯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電影《戰狼2》以中國海外撤僑真實事件為背景,講述中國退伍軍人冷鋒在非洲戰亂地區不顧個人安危營救同胞和異國難民的英雄故事。上映以來,幾乎場場爆滿,獲得巨大成功。
材料一 影片得到海內外的廣泛關注。“愛國主義深埋在中國人心中,《戰狼2》只是一個小小的火種。”冷鋒的扮演者吳京這樣說。“首先它是一部制作精良的電影。它對空中、吊臂、水下各種運動鏡頭的運用相當純熟,槍戰、打斗、爆炸等場景設計出自好萊塢著名執導薩姆·哈格雷夫斯和中國同行之手,非常精彩。”電影最后出現了這樣一行字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每到這個畫面,影院里就會掌聲雷動,很多人在大銀幕上找到了情感歸屬感。“它符合、呼應了國勢和民心,成為中國崛起的時代隱喻,也是中國夢的集體表達。”“中國英雄的魅力,正是中國核心價值觀的感召力。”
材料二 吳京說,他的創作靈感來自于2011年的北非大撤僑,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外撤僑行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英雄為了同胞、僑胞的安危,義無反顧,走進動蕩與暴亂、硝煙與戰火的異域中。“冷鋒”是現實中無數中國英雄的集合與代表。
有人說,電影故事是對歷史事件的真實再現。請你結合材料,運用意識的相關知識,分析這種說法的缺陷。










14.[2018·洛陽期中]2017年9月11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上深入介紹了中國庫布其沙漠生態恢復和財富創造模式。
庫布其曾經是水草豐美之地,200年前,因戰事頻繁,開荒無節制,土地荒漠化嚴重,終成不毛之地。1988年,庫布其生態恢復項目由中國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啟動。
面對困境,億利人不抱怨、不講條件,研究治理沙漠的科學方法,經過近30年的探索實踐,他們建立了“可持續公益的商業治沙模式”,構筑起了一個融生態修復、農牧業、旅游、制藥、光伏、清潔能源等為一體的千億級沙漠生態循環經濟體系,走出了一條“治沙、生態、產業和扶貧”四輪平衡驅動的可持續之路。比如,億利資源集團打破了人們對沙漠種植的傳統認識,摸索出了用秸稈、沙柳扎成網格沙障,在網格中種上沙柳或沙蒿的固沙方法和立體綠化模式。億利集團利用沙漠光熱等資源,發展“治沙+發電+種植+養殖+扶貧”的生態光伏產業。如今,庫布其治沙模式已成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1)請用規律的有關知識,解讀庫布其的變遷。
(2)結合材料,運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知識,分析庫布其沙漠治理的成功經驗。



14





第二十四講:把握思維的奧妙(解析版)

考綱對本講內容的考查如下:
1.物質決定意識:(1)意識的起源;(2)意識的生理基礎;(3)意識的內容與形式。
2.意識的能動作用:(1)意識能動性的特點;(2)意識能動性的表現。
3.客觀規律與意識的能動作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本講內容主要有三個具體考向:
1.意識的本質
2.意識的能動作用
3.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一、物質決定意識
1.意識的本質
(1)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①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②意識是人類社會長期發展的產物。
(2)從意識的生理基礎看,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①人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
②人腦結構的復雜性和組織的嚴密性,決定了它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
(3)從意識的內容與形式看,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
2.物質決定意識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世界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主觀符合客觀。
【提醒】注意如下三句話:意識不是對物質的被動反映;有了人腦不一定有意識;意識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理解]
1.正確理解意識的本質
意識的本質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具有內容的客觀性和形式的主觀性。

提醒:把握意識本質問題要明確4個“并不意味著”:
(1)意識依賴于物質,并不意味著意識是對物質的被動反映。
(2)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并不意味著有了人腦就一定有意識。
(3)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著意識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4)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著意識與客觀事物會完全一致,客觀世界中沒有的東西,意識能反映出來,恰恰說明了意識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是一種能動的反映,不是照鏡子式的機械反映。
2.全面把握物質決定意識


提醒:物質可以脫離意識而獨立存在,但意識必須依賴于物質。不能說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離。
二、意識的能動作用
1.意識的能動作用的特點
是什么——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
2.意識能動性的表現
(1)是什么——意識能動性的表現。
①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2)怎么樣——如何看待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所具有的調節和控制作用。
意識活動依賴于人體的生理活動,又對生理活動有著能動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
【提醒】(1)人的認識是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每個人的認識是有限的,整個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的。
(2)意識不具有直接現實性,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意識能動作用的發揮必須通過實踐。
[理解]
1.理解意識活動的特點

2.正確認識意識的能動作用

在意識的能動作用問題上要克服的錯誤認識: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就是意識能夠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意識的反作用大于錯誤意識的反作用。
3.正確區分意識的反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

提醒:意識能動作用的發揮,不僅要包括意識在認識世界中的能動作用和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動作用兩個表現,還包括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的方法論要求。
4.全面把握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提醒:物質的決定作用和意識的能動作用,這是兩種不同性質和地位的作用,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的制約;兩種作用不能割裂開來,更不能顛倒,否則會導致形而上學或唯心主義錯誤。
三、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是什么——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
2.為什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因
(1)哲學依據:物質決定意識、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
(2)意義:是我們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和依據。
3.怎么辦——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要求
(1)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
(2)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3)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4)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
[理解]
1.正確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關系



2.全面把握辯證唯物論原理
一般說來,辯證唯物論主要包括兩個原理,一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二是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
可從下圖來把握:




1.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意識來源于人腦。
糾錯:意識的產生離不開人腦,但意識不是來源于人腦,而是來源于客觀存在。人腦是意識的“加工廠”,但不是意識的“原材料”。
2.意識是主觀的,也是不真實的。
糾錯:意識的表現形式是主觀的,但意識反映的對象是客觀的。
3.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
糾錯: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4.正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錯誤的意識則是人腦主觀自生的。
糾錯:無論意識正確與否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只不過前者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正確或如實反映,而后者則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歪曲反映。
5.意識能反作用于客觀事物,能直接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
糾錯:意識能反作用于客觀事物,但意識不能直接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人們在意識的指導下,通過“實踐活動”才能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新事物。
6.物質與意識相互依賴、不可分割。
糾錯:意識離不開物質,意識依賴于物質,但物質不依賴于意識,物質是獨立于意識之外的客觀實在。
7.物質和意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糾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物質和意識相互影響的說法是正確的。但物質的決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識的能動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識的能動作用受物質決定作用的制約,物質的決定作用不受意識能動作用的制約,因此相互制約的說法不正確。
8.意識具有主觀隨意性。
糾錯:意識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
9.將客觀條件與發展目標一起作為工作的出發點。
糾錯:工作的出發點是客觀實際,發展目標不能作為工作的出發點。
10.科學發展觀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
糾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11.一切工作都應該從正確的價值觀出發。
糾錯:一切工作都應該從實際出發。
12.要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就必須做到客觀與主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糾錯:我們要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考向一 意識的本質
例1:(2018年高考浙江卷27)科學家通過對3000多名退休公務員的跟蹤調研,發現這些人退休后短期記憶力衰退的速度快了近40%,從而凸顯了刺激性工作活動有利于年長者保持較好的記憶力,降低罹患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癡呆的風險。這再次佐證:
①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②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
③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④實踐鍛煉和提高人的認識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法指導】體現類材料分析題,解題的關鍵在于對材料信息的把握。依據事實邏輯進行判斷和選擇。
【答案】D
【解析】這些人退休后短期記憶力衰退的速度快了近40%,從而凸顯了刺激性工作活動有利于年長者保持較好的記憶力,降低罹患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癡呆的風險。這再次佐證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實踐鍛煉和提高人的認識能力,故①③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和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故不選②④。故選D。

跟蹤訓練1:[2016?全國Ⅲ卷]中國舊體詩多以中原及其周邊地區的生活為題材。進入近代,隨著人員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國舊體詩出現了反映西方社會生活的內容,如“地冷宜親火,樓高可摘星”反映倫敦的陰冷氣候和城市風貌;“開函喜動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給遠方親人帶來的喜悅。從中國舊體詩內容的變化可以看出(  )
①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變化 ②沒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識的內容 ③有什么樣的意識內容就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 ④意識內容的變化根源于社會生活實踐的變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沒有被反映的客觀存在,就不會產生意識,更不會有意識的任何內容,②符合題意;中國舊體詩內容之所以變化,是因為現實生活發生了變化,這說明社會實踐的變化是意識內容變化的根源,④符合題意;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它的變化本質上反映了客觀存在的變化,①觀點錯誤;意識是客觀對象在人腦中的反映,這種反映是能動的、有目的的,意識內容是客觀的,但和反映對象不完全一樣,③觀點錯誤。
考向二:意識的能動作用
例2:[2017?天津卷]內蒙古興隆溝遺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體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豐富的紅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專家依據發現陶人的區域、供奉的房間以及服飾佩戴,確定這尊陶人的身份是紅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將其稱為“中華祖神”。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
A.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可以揭示歷史之謎
B.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一個理想的事物
C.人的認識受自身立場、觀點、方法等因素的制約
D.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和主體差異性
【解法指導】解答此題要深刻把握材料關鍵信息,準確區分不同意識的能動作用。
【答案】A
【解析】A對:“專家依據發現陶人的區域、供奉的房間以及服飾佩戴,確定這尊陶人的身份是紅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說明人的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可以揭示歷史之謎。B不符合題意:材料體現的是人們認識事物,沒有體現創造事物。C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人的認識受各種因素的制約。D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特點。

跟蹤訓練2:[2015?重慶卷]科幻文學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寫已經發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寫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而是描寫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科幻文學(  )
A.虛構的世界,是現實世界發展的更高階段
B.拓展人類的想象力,體現了意識活動的創造性
C.任意想象,不符合現實生活,是唯心主義的表現
D.描寫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缺乏社會實踐基礎
【答案】B
【解析】A錯誤,虛構的世界是主觀的,現實世界是客觀的,虛構的世界是對現實世界能動的反映,而不是現實世界發展的更高階段;人的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創造出想象的世界,科幻文學正是人類意識活動創造性的表現,故B正確;科幻文學是對世界的合理想象,它無論多么奇幻都來源于現實世界,故C說法錯誤;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科幻文學作為人對世界的想象必須以社會實踐為基礎,D錯誤。

考向三: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例3:[2015?江蘇卷]“如果你是魚,不要迷戀天空。如果你是鳥,不要癡情海洋。”詩句表明(  )
A.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
D.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解法指導】解答此題要深刻把握材料關鍵信息。
【答案】D
【解析】本題的題眼是“如果你是魚,不要迷戀天空。如果你是鳥,不要癡情海洋”。此詩句的寓意是:魚和鳥分別有著自己特殊的生活環境,要追求實際,不要不切實際地幻想。D項符合此詩句的主旨,當選;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

跟蹤訓練3:[2018?安徽十校摸底]當前,我國各大中小城市商品房在供給量、需求量、價格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房地產調控一定要做到因城施策,不能以為越嚴越好。無論是緊還是松,都要針對特定對象,該緊的就要緊,該松的就應該松。這啟示我們進行房地產調控要(  )
①了解實情,堅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②因地制宜,堅持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 ③大膽應對,敢于擺脫客觀條件的制約和束縛 ④主動作為,有意識地創造條件改造客觀規律
【答案】A
【解析】物質決定意識,這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①符合題意;矛盾具有特殊性,這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②符合題意;擺脫客觀條件的制約和束縛說法錯誤,③排除;規律是客觀的,不能改造,④是錯誤的;故本題答案選A。



一、選擇題
1.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上,“女性”機器人索菲婭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漢森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戴維·漢森曾對媒體表示,像索菲婭這樣的機器人將在20年內出現在我們當中,并擁有人類意識,可被應用在醫療、教育或客服等行業。該觀點(  )
①肯定了人工智能只是模擬人的思維 ②否認了意識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③肯定了人工智能是人類智慧的物化 ④否認了人腦是意識產生的生理基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意識的本質。題中觀點認為人工智能可以擁有人類意識,這否認了意識是社會實踐的產物,也否認了意識是人腦的特有機能,②④正確;該觀點并未承認人工智能模擬人的思維,也沒有肯定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人工智能是人類智慧的物化,①③排除。
2.隨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熱播,人們又開始關注“神仙”話題。有人認為,既然人的意識是對客觀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腦里的“神仙”意識就是對外在世界神仙真實存在的反映。這種觀念(  )
A.是屬于意識決定物質的唯心主義
B.把意識看成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C.否認了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D.混淆了人類意識自然演化的階段
答案:C 
解析:這種觀點并沒有認為意識決定物質,A項不選;該觀點并沒有體現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B項不選;神仙不是客觀存在的,該觀點認為意識是對神仙真實存在的反映否認了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否認了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C項正確;混淆人類意識自然演化的階段在該觀點中并沒有體現,D項不選。故本題答案應為C。
3.[2018·天津紅橋期中]在哲學中有一種說法:你要認識某種事物,一定是對這個事物有了一些認識。這就是認識悖論。想一想,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假如對要認識的事物沒有一點認識,我們怎么把它從眾多的事物中選出來作為認識對象呢?對這一悖論最恰當的解釋是(  )
A.人的認識具有無限性,人們對真理的追求是無止境的
B.人的實踐具有能動性,人總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觀世界
C.意識活動有自覺選擇性,人總是首先認識自己關心的事物
D.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人的意識活動不能脫離客觀存在
答案:C 
解析:題目中,我們要認識某種事物,一定是對這個事物有了一些認識,這種認識悖論表明了意識活動有自覺選擇性,人總是首先認識自己關心的事物,故C選項表述正確。其他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
4.下圖為2019男籃世界杯會徽,以中國京劇臉譜為設計靈感,在整體造型上與籃球的形象相呼應,同時融入了雙龍戲珠的元素——兩條蛟龍爭奪龍珠,如同兩支球隊爭奪獎杯。“臉譜”元素融合籃球形象的創意表明(  )

①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如實反映 ②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 ③藝術創作源自豐富的社會生活 ④藝術來自于創作者的靈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說法錯誤,正確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如實反映,排除;②符合題意,2019男籃世界杯會徽的設計體現了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應選;③符合題意,2019男籃世界杯會徽的內容來源于社會生活,應選;④說法錯誤,藝術創作需要靈感,但是來自于社會生活,排除。故本題答案選C。
5.[2018·吉林調研]2017年1月,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團隊設計出“學習錦句”微信表情包,大受網友歡迎。此微信表情包將習總書記的“學習錦句”以網絡文化的形式進行了重新解構,如“不要老熬夜”將“熬”字、月亮、代表睡覺的“z”符號以及常見的禁止符號結合起來,很好地體現出了勸導年輕人“不要老熬夜”的意思。此微信表情包之所以受到網友歡迎,是因為(  )

①正確意識一旦形成就會立刻受到人們的擁護和支持 ②它發揮了意識活動的創造性,更形象地表達了“學習錦句” ③它體現了意識活動的目的性,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 ④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此微信表情包之所以受到網友歡迎,是因為它發揮了意識活動的目的性和創造性,形象地表達了“學習錦句”,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②③符合題意;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①錯誤;④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故本題答案選D。
6.日前,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免疫系統也有其兩面性,不僅可以防御疾病,也可能“助紂為虐”,促使肝癌形成。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新發現有助于開發出更好的肝癌療法,例如嘗試通過調節免疫系統,防止慢性肝病發展為肝癌,同時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保護功能。這說明(  )
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自覺選擇性 ②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能動反映 ③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④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意識的本質和作用。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免疫系統有其兩面性,不僅可以防御疾病,也可能促使肝癌形成,說明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存在,是對客觀事物的能動反映,②正確;這一新發現有助于開發出更好的肝癌療法,說明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③正確;材料未體現意識活動的目的性和自覺選擇性,也未體現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的調控作用,①④排除。
7.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當天,官網發布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投票:你是否認為新年計劃總是難以落實?72%的人選擇了“是”。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塞勒教授研究揭示,人們通常缺乏自我控制,總是屈服于短期誘惑,讓長期計劃落空。這說明(  )
①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的控制具有兩面性 ②正確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我們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 ③難以實現的新年計劃缺乏目的性和客觀性 ④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塞勒教授研究揭示,人們通常缺乏自我控制,總是屈服于短期誘惑,讓長期計劃落空。這說明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喪失斗志。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意識,學習科學的理論,①②符合題意;難以實現的新年計劃缺乏目的性,但不具有客觀性,③是錯誤的;④說法正確但材料沒有體現,排除;故本題答案選A。
8.[2018·邯鄲摸底]從哲學角度看,下面漫畫中的人(  )

太多的抱怨,是會使自己越來越累
①沒有發揮意識活動的能動性 ②沒有發揮正確意識的指導作用 ③否認了意識活動的目的性 ④否認了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意識的能動作用。漫畫信息說明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①②符合題意,漫畫中的人沒有發揮意識活動的能動性,沒有發揮正確意識的指導作用;③不符合題意,漫畫信息不能說明漫畫中的人否認了意識活動的目的性;④不符合題意,漫畫信息不能說明漫畫中的人否認了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因故本題選A。
9.[2018·北京海淀期中]“你期望什么,你就會得到什么。”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人自暴自棄,放棄努力。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可見,心理期待(  )
A.具有直接現實性
B.是獲得成功的基礎
C.對生理活動有能動的反作用
D.有助于突破客觀規律的限制
答案:C 
解析:題目中,心理學上所說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認為,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人自暴自棄,放棄努力,可見,心理期待對生理活動有能動的反作用,故C選項入選。A選項錯誤,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B選項夸大了心理期待的作用。D選項表述錯誤,不能突破客觀規律的限制。
10.[2018·安徽名校聯考]當前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大,亞健康、失眠、易怒、暴飲暴食、注意力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非常普遍。對此,國家衛生計生委提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通過倡導情緒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公眾實現身心健康,享受快樂、幸福的健康生活。這反映了(  )
①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②意識對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促進作用 ③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④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人們可以通過選擇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調節和控制情緒,實現身心健康,享受快樂、幸福的健康生活,①④符合題意;正確的意識對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促進作用,②說法錯誤;材料未體現量變與質變的道理,③與題意不符;正確選項為A。
11.[2018·安徽名校聯考]2017年9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廈門主持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在同步上升,多邊貿易談判舉步維艱。面對新形勢,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需要同舟共濟,堅定信心,聯手營造有利發展環境,努力實現更大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這一講話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
A.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B.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C.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D.意識是把主觀和客觀加以比較和對照的東西
答案:C 
解析:國家主席在講話中指出,面對新形勢,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需要同舟共濟,堅定信心,聯手營造有利發展環境,努力實現更大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這一講話蘊含了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使主觀符合客觀的道理,C項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要勇于面對客觀形勢,采取相應對策,A項與題意不符;材料不涉及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關系,B項與題意不符;實踐是把主觀和客觀加以比較和對照的東西,D項說法錯誤;正確選項為C。
12.[2018·湛江調研]雄安新區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經過反復比較、科學研究、專家論證后,黨中央確定了雄安新區的選址。雄安新區的選址過程遵循了(  )
①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把握事物的規律的原則 ②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統一的準則 ③在永恒運動的過程中理解事物存在的法則 ④促使事物矛盾統一體的解體和重建的規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雄安新區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這說明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①符合題意;經過反復比較、科學研究、專家論證后,黨中央確定了雄安新區的選址,這說明我們要實現理論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②符合題意;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著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③錯誤;④材料沒有體現,排除;故本題答案選A。
二、非選擇題
13.[2018·衡水大聯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電影《戰狼2》以中國海外撤僑真實事件為背景,講述中國退伍軍人冷鋒在非洲戰亂地區不顧個人安危營救同胞和異國難民的英雄故事。上映以來,幾乎場場爆滿,獲得巨大成功。
材料一 影片得到海內外的廣泛關注。“愛國主義深埋在中國人心中,《戰狼2》只是一個小小的火種。”冷鋒的扮演者吳京這樣說。“首先它是一部制作精良的電影。它對空中、吊臂、水下各種運動鏡頭的運用相當純熟,槍戰、打斗、爆炸等場景設計出自好萊塢著名執導薩姆·哈格雷夫斯和中國同行之手,非常精彩。”電影最后出現了這樣一行字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每到這個畫面,影院里就會掌聲雷動,很多人在大銀幕上找到了情感歸屬感。“它符合、呼應了國勢和民心,成為中國崛起的時代隱喻,也是中國夢的集體表達。”“中國英雄的魅力,正是中國核心價值觀的感召力。”
材料二 吳京說,他的創作靈感來自于2011年的北非大撤僑,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外撤僑行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英雄為了同胞、僑胞的安危,義無反顧,走進動蕩與暴亂、硝煙與戰火的異域中。“冷鋒”是現實中無數中國英雄的集合與代表。
有人說,電影故事是對歷史事件的真實再現。請你結合材料,運用意識的相關知識,分析這種說法的缺陷。
答案:①電影故事是對歷史事件的真實再現,體現了意識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意識來源于客觀事物,《戰狼2》故事并非空穴來風,它來自于北非大撤僑。②它的缺陷一是沒有看到意識是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映象,在反映客觀事物時帶有主觀色彩,受人的認識、立場、知識構成等因素影響,《戰狼2》的構思、拍攝與演員和導演的思想、素質、演技、能力等有很大關系。二是沒有看到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戰狼2》突出了愛國主義色彩,是其自覺選擇性;主人公“冷鋒是現實中無數中國英雄的集合與代表”體現了其主動創造性。
14.[2018·洛陽期中]2017年9月11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上深入介紹了中國庫布其沙漠生態恢復和財富創造模式。
庫布其曾經是水草豐美之地,200年前,因戰事頻繁,開荒無節制,土地荒漠化嚴重,終成不毛之地。1988年,庫布其生態恢復項目由中國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啟動。
面對困境,億利人不抱怨、不講條件,研究治理沙漠的科學方法,經過近30年的探索實踐,他們建立了“可持續公益的商業治沙模式”,構筑起了一個融生態修復、農牧業、旅游、制藥、光伏、清潔能源等為一體的千億級沙漠生態循環經濟體系,走出了一條“治沙、生態、產業和扶貧”四輪平衡驅動的可持續之路。比如,億利資源集團打破了人們對沙漠種植的傳統認識,摸索出了用秸稈、沙柳扎成網格沙障,在網格中種上沙柳或沙蒿的固沙方法和立體綠化模式。億利集團利用沙漠光熱等資源,發展“治沙+發電+種植+養殖+扶貧”的生態光伏產業。如今,庫布其治沙模式已成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1)請用規律的有關知識,解讀庫布其的變遷。
(2)結合材料,運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知識,分析庫布其沙漠治理的成功經驗。
答案:(1)規律具有客觀性,其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要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一旦違背規律,人們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戰事頻繁和無節制開荒,違背了自然規律,使庫布其終成不毛之地。在規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人類。億利集團經過多年的探索,在把握和遵循規律的基礎上,建立了“可持續公益的商業治沙模式”,實現了生態恢復和財富創造。
(2)億利集團從沙漠光熱等資源豐富的實際出發,大力發展生態光伏產業;億利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打破了人們對沙漠種植的傳統認識,用科學的治沙方法指導實踐;億利人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沙漠治理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治沙熱情同科學的治沙方法結合起來,走平衡驅動的可持續之路;億利人沒有片面強調客觀條件而無所作為,而是不抱怨、不講條件,大膽實踐,發展沙漠生態循環經濟體系,取得了沙漠治理的成功。




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兴市| 辰溪县| 桃园县| 泽州县| 剑阁县| 上虞市| 健康| 绵阳市| 无为县| 马龙县| 准格尔旗| 县级市| 同江市| 逊克县| 石狮市| 抚松县| 阿拉善右旗| 武乡县| 台东市| 上林县| 安吉县| 斗六市| 钟祥市| 历史| 利川市| 外汇| 徐闻县| 合水县| 新密市| 江孜县| 敦化市| 东宁县| 丰县| 普陀区| 双城市| 云林县| 临邑县| 青龙| 东丰县| 峡江县| 类乌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