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04 生產與經濟制度1.本課命題形式以選擇題為主,考查點集中在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兩個考點上,其中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多與第三課消費的有關知識綜合考查。主觀題主要以信息消費、產業結構調整為背景,綜合考查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知識 2.備考中要注意運用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分析國家擴大居民消費需求,提高居民消費能力的意義。要結合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分析非公有制經濟地位、作用及我國對待非公制經濟的政策 熱點題型一 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命題規律:生產與消費問題在近幾年各省區高考中都有所涉及,常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對生產和消費關系的理解,以主觀題考查擴大內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疾榈膬热菀韵M對生產的反作用為主。例1、(2018年北京卷)“米面糧油,外賣幫你能搬又能扛;感冒發燒,外賣代買常用藥;上門燒菜、上門洗車,人與服務的距離被大大拉近。”如今,這類服務隨處可見,被趣稱為“懶人經濟”。下列分析正確的有①社會分工細化,滿足多樣化需求②擴大相關服務交易規模,促進就業③增加享受資料支出,助長非理性消費④增加相關商品的生產成本,提高價格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解析】“懶人經濟”的出現和發展是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的結果,有利于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①符合題意;“懶人經濟”的出現也使得相關服務業的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進而擴大其交易規模,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了勞動者就業,②符合題意;“懶人經濟”的消費既有生活必須品的消費,也有享受性消費,因此籠統的認識“懶人經濟”會增加享受資料支出、助長非理性消費的觀點錯誤,③排除;“懶人經濟”不一定會增加相關商品的生產成本,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變式探究】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適度擴大總需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相機、靈活調控,把握好重點、節奏、力度,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良好宏觀環境。據此回答1~3題。1.今年下半年,我國之所以要堅持適度擴大總需求,是因為( )①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谏a決定消費的方式和質量③擴大總需求有利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軘U大總需求有利于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②是從生產對消費的作用角度分析的,與題意不符。2.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提高供給質量,改善供給結構,使供給更好地適應需求。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濟學依據是( )①生產能為消費創造動力?、谙M對生產起導向作用?、巯M拉動經濟增長?、芨纳乒┙o結構,有利于經濟持續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3.下列進行的改革措施中,屬于從供給角度改革的是( )①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帶動生產的發展 ②面向市場調整生產,做到產品適銷對路 ③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信貸升級?、芙柚W絡技術,擴大市場需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④是從消費環節和市場交換環節來說的,與題意不符。【提分秘籍】如何區分“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和“消費是生產的動力” “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是指生產發展一方面推動人們收入的增長,為擴大消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通過增加消費品的數量和降低消費品的價格,使人們的購買力提高?!跋M是生產的動力”一方面是指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掉了,生產的過程才算真正完成;另一方面是指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舉一反三】 4G集3G與WLAN于一體,并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它的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4G系統能夠以10MB的速度下載,比目前的撥號上網快200倍,4G手機必將帶來生活和娛樂方式的新變化。這說明 ( )A.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B.生產決定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C.新的消費熱點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D.生產是消費的目的和動力【答案】B熱點題型二 公有制經濟的考查例2、(2018年江蘇卷)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擁有資產總計42.5萬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的比重由2012年的40.6%下降到37.9%。部分行業資產比重如圖1,其中,農副食品加工、通用設備制造、紡織行業分別從15%、35.7%、12.8%下降到7.6%、20.2%、5.5%。國有經濟在某些行業比重下降 圖一A. 未改變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B. 使非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C. 不利于國有經濟的整體發展D. 使非公有制經濟對國民經濟控制力上升【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B錯誤。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的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在某些行業比重下降,并未改變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A符合題意。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D錯誤。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并不是控制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和部門,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C錯誤。答案為A。【變式探究】2017年以來,山西省某縣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村制宜、分類施策,積極拓寬農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在消除農村集體經濟“空殼村”上精準發力,全面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有利于( )①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谠黾愚r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 ③緩解稅收壓力?、茉黾庸卜e累和國家稅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農村集體經濟屬于公有制經濟,故①排除;③與題意無關。【提分秘籍】 綜觀歷年出題情況,高考中對此知識的考查較少且比較簡單。但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發展,國家對作為國民經濟主體的公有制經濟更加關注,高考考查相應也會增多,必須多加注意。出題一般以公有制經濟的具體內容(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為切入點,以其發展的相關數據為素材,以體現說明類的形式進行考查。 【舉一反三】 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對國有經濟來說,這一改革的意義在于 ( )A.使國有資本支配其他資本,增強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B.推動國有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C.破除壟斷,拓展民營企業的生長空間D.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增強活力、提高競爭力【答案】D熱點題型三 非公有制經濟及其地位例3.(2018年江蘇卷)某地將激活閑置農房與農村產權交易改革相結合,融合推進“確權+流轉+增收”,將集體和個人閑置農房用于發展民宿、農事體驗、健康養老等鄉村經濟新業態,帶動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從城市向農村回流,有效促進了鄉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材料表明①發展鄉村經濟必須改變農村的土地所有權②生產關系變革是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動力③經濟業態創新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④城鄉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變式探究】云南省昆明市國稅局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小微企業發展優惠政策,2016年上半年全市有16.52萬家個體工商戶享受到了免征增值稅的紅利,免征稅款為1.36億元。上述做法有利于( )①增強個體經濟的活力和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诟慊钍袌?,緩解就業壓力 ③促進個體經濟向混合所有制經濟轉變 ④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經濟的發展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答案】B【解析】個體經濟作為非公有制經濟,其發展壯大不能增強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①說法錯誤;國家出臺一系列小微企業發展優惠政策,并不是為了促進個體經濟向混合所有制經濟轉變,③說法錯誤。【提分秘籍】前幾年的高考題中對非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其地位的考查時有出現,但近三年來考查的較少,國家政策沒有大的調整與變化,但作為長效熱點,備考中仍需引起重視。最常見的考法是往往把此知識點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結合起來考查。選擇題以體現說明類為主,以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相關數據為出題素材,考查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等知識。 【舉一反三】 “成熟一家,批準一家,不設限額?!边@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有關推動民營銀行發展的論述。與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有關提法相比,可謂給夠了“底氣”。推動民營銀行的發展 ( )①能夠促進金融業競爭,增強其活力 ②有利于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鄞蚱屏私鹑跇I的國家壟斷,弱化了國有經濟的控制力?、鼙砻鞣枪兄平洕巧鐣髁x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A.①③ B.①②C.③④ D.②④【答案】B【解析】推動民營銀行的發展,有利于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①②符合題意;弱化國有經濟的控制力說法錯誤,③排除;④說法明顯錯誤。 1. (2018年北京卷)“米面糧油,外賣幫你能搬又能扛;感冒發燒,外賣代買常用藥;上門燒菜、上門洗車,人與服務的距離被大大拉近。”如今,這類服務隨處可見,被趣稱為“懶人經濟”。下列分析正確的有①社會分工細化,滿足多樣化需求②擴大相關服務交易規模,促進就業③增加享受資料支出,助長非理性消費④增加相關商品的生產成本,提高價格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2. (2018年江蘇卷)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擁有資產總計42.5萬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的比重由2012年的40.6%下降到37.9%。部分行業資產比重如圖1,其中,農副食品加工、通用設備制造、紡織行業分別從15%、35.7%、12.8%下降到7.6%、20.2%、5.5%。國有經濟在某些行業比重下降 圖一A. 未改變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B. 使非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C. 不利于國有經濟的整體發展D. 使非公有制經濟對國民經濟控制力上升【答案】A3. (2018年江蘇卷)某地將激活閑置農房與農村產權交易改革相結合,融合推進“確權+流轉+增收”,將集體和個人閑置農房用于發展民宿、農事體驗、健康養老等鄉村經濟新業態,帶動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從城市向農村回流,有效促進了鄉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材料表明①發展鄉村經濟必須改變農村的土地所有權②生產關系變革是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動力③經濟業態創新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④城鄉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基本經濟制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融合推進農村土地“確權+流轉+增收”,并未改變農村土地所有權的性質,農村土地在性質上屬于集體經濟,①錯誤。激活閑置農房與農村產權交易改革相結合,從而實現鄉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體現了生產關系變革是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動力。經濟業態創新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②③符合題意。材料側重于農村閑置農房與農村產權交易改革,未體現城鄉一體化,④不符合題意。答案為C。4.(2017年高考全國2文綜政治15)2016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明確下一階段央企改革的重點工作: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新一輪央企改革的目的在于①推動資源整合,實現國有資本的優化配置②增強央企活力,不斷提高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③促進央企強強聯合,提高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④完善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鞏固公有制經濟的主導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5.(2017年高考江蘇卷政治1).2017 年 2 月 5 日,新世紀以來第 14 個關注“三農”的中央一號文件發布。該文件指出,在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是A.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B.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C.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D.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答案】C【解析】面對我國當前的實際,在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C項正確。6.(2017年高考江蘇卷政治9).某村開展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實現了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在立足供需對接的基礎上,發展了農村集體經濟,贏得了農民高度認可。材料表明,發展農村經濟應①不斷完善農村生產關系 ②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農業產業結構③不斷增加農業資金投入 ④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開展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制改革屬于生產關系的不斷完善,①正確;“在立足供需對接的基礎上,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這體現了發展農村經濟應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農業產業結構,②正確;材料沒有體現發展農村經濟應不斷增加農業資金投入,③不選;材料體現的是農業集體經濟改革,集體經濟屬于公有制經濟,材料與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無關,④不選,故本題答案選擇A。7.(2016·高考江蘇文綜政治·12)熔斷機制最早是美國為控制股市異常波動風險采取的暫停交易措施,在美國起到了預期作用。我國于2016年1月1日起也開始實施熔斷機制,但實踐中負面影響大于正面效應,1月8日暫停。材料表明①政府應增強宏觀調控的科學性 ②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③股市具有高收益高風險并存的特點 ④投資多元化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8.(2016·高考全國Ⅰ文綜政治·15)2015年,某國宏觀經濟形勢如下:產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4.0%;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幅從2.5%下跌至1%,低于國際公認的合理值3%。據此,預防通貨緊縮成為關注的焦點。若不考慮其他因素,可能引發通貨緊縮的傳導路徑是①產能過剩→工業品供過于求→工業品價格走低→企業利潤下滑②消費低迷→消費品供過于求→消費品價格走低③社會總供給大于社會總需求→物價總水平持續下跌④企業投資萎縮→失業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答案】A【解析】本題是傳導性試題,要明確變量之間的關系,可采用首尾法進行確定。即先確定第一個題肢或者先確定最后一個題肢,如果先確定第一個題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確定最后一個,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時要注意排除錯誤選項,按此步驟,基本上可以確定正確答案。企業是市場主體,利潤下降,失業上升,收入降低,消費低迷,供給大于需求,故正確的傳導順序是①→④→②→③,本題答案選A。9.(2016·高考江蘇政治·35)材料一 某研究就我國資本回報率與銀行貸款利率進行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圖3材料二 近年來,我國玻璃企業兩極分化加劇。甲企業一直從事已嚴重過剩的普通平板玻 璃生產,產品積壓嚴重,價格持續走低。加上強制性環境標準提高、勞動力短缺等多重擠 壓,企業經營陷入困境。乙企業專注于發展高端、特種玻璃等高科技產品,同時不斷優化組 織結構,在整個行業不景氣情況下,產品仍暢銷國內外。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請判斷圖3中A和B哪一條曲線代表資本回報率,并說明作出判斷的理由。(6分)(2) 請就如何提高我國制造業企業資本回報率提出合理建議。(6分)【答案】(1)A曲線代表資本回報率。理由:企業經營的直接目的是利潤,只有經營收入高于成本,企業才能獲利。一般來說,資本回報率應高于銀行貸款利率。(或者:貸款是商業銀行利潤的主要, 銀行貸款利率高于資本回報率會導致銀行沒有客戶。一般來說,銀行貸款利率應低于資本回報率。)(2)適時調整企業經營戰略以有效對接需求升級;加強技術改造和創新以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以降低生產成本;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以促進產品銷售。10.(2015年高考海南政治5)在下列對種植大戶的收益率遠高于普通農戶的原因分析中,能夠成立的是( )①種植規模大 ②種植品種結構優 ③白菜種植占比小 ④玉米種植占比大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讀圖能力。根據圖的內容可知種植大戶和普通農戶比較,種植大戶種植的面積遠遠高于普通農戶,自然收益也會高,①符合題意入選;種植大戶種植品種多樣:土豆、玉米、白菜,而且效益都不錯,②符合題意入選;③表述錯誤排除,普通農戶沒種植白菜;對種植大戶的收益率遠高于普通農戶,不單是因為種植玉米,④不夠全面,故排除。故答案選A。11.(2015年高考上海政治15) 國內某電器集團的機器人車間里,每條流水線配有8臺機器人作業,這些機器人幾乎承擔了車間的全部生產。從生產要素角度看,這些機器人屬于( )A.科技要素 B.資本要素 C.勞動要素 D.管理要素【答案】B12.(2015年高考海南政治4)某村一個種植大戶和一個耕種自有承包地的普通農戶在2014年種植作物的品種和投入產出情況如下表所示。回答問題。從表中可以看出( )①種植白菜的投入產出比高于種植土豆 ②種植玉米的投入產出比低于種植小麥③投入產出比最小的是種植小麥 ④普通農戶種植玉米的投入產出比高于種植大戶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土豆的投入產出比是45000/120000=0.375,白菜的投入產出比是9000/90000=0.1,說明同樣投入,白菜收益更多,①符合題意入選;普通農戶種植玉米的投入產出比是3000/10000=0.3,普通農戶種植小麥的投入產出比是5500/14000=0.393,說明同樣的投入,玉米的效率高,②表達錯誤排除,綜上計算結果,③符合題意入選;普通農戶種植玉米的投入產出比是0.3,種植大戶種植玉米的投入產出比是20000/98000=0.204,對比兩個數據,④表述錯誤排除。故答案選B。13.(2015年高考四川文綜政治2)“數以億計的人可在自家屋頂、田間建立一個小型發電廠,只要它覆蓋著太陽能電池板,而且通過互聯網和電網與世界連接相互交易”,這是“互聯網+能源”的一個遠景和行動。其重大意義在于①每個人都可以是電力消費者也可以是生產者②可以極大地促進能源的清潔替代和綠色替代③能源供給結構將實現電能化且價格十分低廉④“互聯網+能源”能全面推動各傳統產業升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14.2015年高考上海政治14)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不同,公有制經濟( )A.在各地區中居優勢地位 B.在國民經濟中居主體地位C.在市場經濟中居基礎地位 D.在各行各業中居支配地位【答案】B【解析】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在所有制結構中處于主體地位。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B是正確的認識;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這是就全國而言,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A、C、D都是錯誤的,排除;故本題答案選B。15.(2014高考四川卷2)M村在確認村民的土地經營權等權屬后,將1000畝土地的經營權流轉給T公司,用于種植蔬菜和花卉,每戶村民按850斤大米(約1400元)/畝×年的標準領取租金。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村民獲得租金是因為土地與資本和勞動結合創造了價值②土地所有權在土地向專業公司流轉后仍歸每戶村民所有③村民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所獲收入屬于非農業勞動收入④土地經營權流轉能使市場有效發揮配置土地資源的作用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題目中M村將1000畝土地的經營權流轉給T公司,只是使用權、經營權的流轉,農民獲得租金是因為土地使用權轉讓給了T公司,故①錯誤,舍去有①的選項。在我國,土地歸國家所有,故②表述錯誤,舍去有②的選項。③④符合題意。答案選D.16.(2014高考浙江卷2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完善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如2000年2012年,國有和集體工業企業資產從5.70萬億元增加到10.61萬億元,私營工業企業資產從0.39萬億元增加到15.25萬億元。這說明???①我國各種所有制經濟地位相同、相互促進②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的主體③應繼續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④應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17.(2014高考重慶卷1)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據統計,目前每年約有3萬頭非洲大象因非法象牙交易被盜獵者殺害。為警示非法象牙交易,多國政府公開銷毀繳獲的象牙及其制品。材料表明①減少象牙消費將減少獵殺行為②非法獵殺導致象牙的非法交易③公開銷毀象牙可以減少象牙交易 ④象牙消費增長源于收入水平提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解析】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意思說因為有了買賣才有了殺害,強調的是消費反作用于生產。①減少象牙消費將減少獵殺行為符合題意;③公開銷毀象牙及其制品,強調的是減少象牙的消費,符合題意;②非法獵殺強調的生產行為與題意無關,④強調的是收入對消費的重要性與題意無關。故本題答案選A。18.(2014高考課標卷Ⅱ38.)在信息技術快速發現的今天,不斷出現新產品和新服務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與次同時,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為頻發,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材料一:信息消費是指一種直接或間接以信息產品(如計算機、手機、智能電視機等)和信息服務(如電話、短信、微薄、有線電視等)為消費對象的消費活動。近年來,信息消費日益成為消費熱點,2012年,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聯網用戶市場。網民數量高達5.64億。2013年,我國信息消費總額為2.2萬億,較上年(下稱“同比”)增長28%,同期,全國智能手機銷售4.23億部,同比增長99%,約占國內手機市場的70%,智能電視機銷售2113萬臺,同比增長31%,約占國內電視機市場的40%。2012年,全國電話業務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5%,與此形成的是QQ、微薄、微信的注冊用戶數和相應的移動互聯網業務數據流量則大幅增長。(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經濟知識,概括我國當前信息消費的特點,并分析發展信息消費的積極作用。(14分)【答案】(1)特點:我國信息消費市場規模大、網民數量多;信息產品消費總體發展迅速,但細分產品市場發展不均衡;信息服務中的傳統業務萎縮,新型業務發展迅速。作用: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提升生活水平;引導企業推動技術創新,實現產品升級,提供更好的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拉動內需,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增長。19.(2014高考安徽卷39)(28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是我國政府高度關注的工作。材料一 表1年份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農村居民國內旅游人均消費支出(元)國內旅游收入(億元)國內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200843.7275.38749. 32.8200941.0295.310183.73.0201041.1306.012579.83.1201140.4471.419305.44.1201239.3491.022706.24.4(1)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材料一(表1)所反映的經濟信息。(8分) 【答案】(1)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逐步改善,消費水平逐年提高。2008-2012年,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呈總體下降趨勢,農村居民國內旅游人均消費支出逐年增加。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能拉動經濟增長。2008-2012年,農村居民旅游消費支出逐年增加,國內旅游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趨勢。【解析】(1)本題要求學生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材料一(表1)所反映的經濟信息。本題限定了經濟生活,解答本題學生必須通過認真觀察和分析圖表來尋找答題的思路??v向表示的08-12年的變化,橫向抓住幾個主語,分別表示的是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農村居民國內旅游人均消費支出、國內旅游收入以及國內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不難發現,08-12年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不斷減少,消費結構改善,生活水平提高,農村居民國內旅游人均消費支出不斷增加,國內旅游收入逐年上升,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以及國內旅游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趨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