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08年高考化學分塊突破-----化學分類計算專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08年高考化學分塊突破-----化學分類計算專題

資源簡介

(精品)2008年高考化學分塊突破-----化學分類計算專題
直擊高考考點
化學計算可以說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內容。一般來說,考查化學計算的試題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以選擇題形式出現的小計算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大綱要求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水平(理綜卷和化學單科卷均有所體現);第二類是以大題出現的綜合計算題,一般意在考查同元素化合物、化學實驗、有機化合物基礎知識相聯系的綜合問題(主要在化學單科卷中出現)。在《08年考試大綱》中,它主要涵蓋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有關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及確定分子式的計算。
2.掌握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
3.掌握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4.掌握有關溶液濃度(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5.掌握利用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6.掌握有關溶液pH與氫離子濃度、氫氧根離子濃度的簡單計算。
7.掌握有關燃燒熱的簡單計算。
8.以上各類化學計算的綜合應用。
08年考試大綱對化學計算部分的要求刪去了“化學基本計算”中“掌握有關物質溶解度的簡單計算”??荚囌f明另對全國考綱的部分考點作出了明確的說明:對混合氣體的相對密度、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非標準狀況下氣體體積的相關計算和晶體內部空隙的識別、與晶胞的邊長等晶體結構參數相關的計算不做要求。相對去年的要求,化學計算部分難度降低了,但是題型方面應該比較穩定,1-7項中對化學計算是單一的考查,主要以選擇題得形式呈現,在理綜化學和單科化學中均可能出現;第8項是計算的綜合應用,體現了較高的能力要求,主要以計算大題的形式呈現,主要在單科化學中出現??傮w來看:近幾年來高考對化學計算的考查,無論是內容還是難度方面都較為穩定,估計08 年應該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知識網絡構建
知識要點串講
一、有關化學量與化學式的計算
有關物質的量、質量、氣體體積、微粒數間的換算

分子式 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的質量分數

考查熱點 分子式(化學式)、元素的質量分數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有機物的通式
有機物的分子式、結構式
有機反應中量的關系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的應用
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學量之間的關系
解題策略 加強與原子結構、元素化合物性質、有機物結構性質等相關知識的橫向聯系
找出解題的突破口,在常規解法和計算技巧中靈活選用
二、有關溶液的計算
有關溶液濃度(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考查熱點 有關溶液pH的計算
有關溶液中離子濃度的計算
有關溶液濃度的計算,關鍵要正確理解概念的內涵,理清相互關系一般可采用守恒法
解題策略 進行計算
有關溶液pH及離子濃度大小的計算,應在正確理解水的離子積、pH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推理。解題時,首先明確溶液的酸(堿)性,明確c(H+)或c(OH-)
三、有關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的計算
利用化學反應速率的數學表達式進行計算
考查熱點 各物質反應速率間的換算
有關化學平衡的計算
加強對速率概念、平衡移動原理的理解
解題策略 將等效平衡、等效轉化法等分析推理方法與數學方法有機結合,在采用常規解法的同時,可采用極值法、估算法等解題技巧
四、有關氧化還原反應以及電化學的計算
氧化產物、還原產物的確定及量的計算
考查熱點 轉移電子數、電荷數的計算
電極析出量及溶液中的變化量的計算
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其他典型計算
解題策略 關鍵在于根據得失電子總數相等,列出守恒關系式求解
五、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運用計算技巧進行化學方程式的有關計算
考查熱點 熱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熱、中和熱、燃燒熱的計算
深刻理解化學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的含義,充分利用化學反應前后的有
解題策略 關守恒關系、搞清各解題技巧的使用條件和適用范圍,讀懂題目,正確選擇

六、有關綜合計算
過量計算問題的分析討論
混合物計算和解題技巧
復雜化學式的確定方法
考查熱點 無數據計算的解決方法
數據缺省型的計算方法
討論型計算的解題思路
隱含條件題的解決方法
化學圖象題的解題技巧
認真審題,明確是常見綜合計算中的哪種類型,尋求解決的合理思路和解決方法
解題策略 善于抓住化學與數學知識間的交叉點,運用所掌握的數學知識,通過對化學知識的分析,建立函數關系
熱點題型探究
題型一 與物質的量相關的化學計算
【典例1】某非金屬單質A和氫氣發生化合反應生成B。B為氣體,其體積是反應掉氫氣體積的2/3倍(同溫同壓)。以下對B分子組成的推測一定正確的是
A.有2個氫原子 B.有3個氫原子
C.有1個A原子 D.有2個A原子
解析:本題以阿佛加德羅定律和質量守恒定律為載體,重點考查分子的基本組成。首先根據題意,設出方程式A+mH2=nB,據題意,可知m:n=3:2,在根據質量守恒,可得結果
答案:B
知識鏈接:阿佛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數。
推論:(1)同溫同壓時:①V1:V2=n1:n2=N1:N2 ②ρ1:ρ2=M1:M2 ③ 同質量時:V1:V2=M2:M1 (2)同溫同體積時:④ p1:p2=n1:n2=N1:N2 ⑤ 同質量時: p1:p2=M2:M1 (3)同溫同壓同體積時: ⑥ ρ1:ρ2=M1:M2=m1:m2
【變式訓練】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0 mL 1 mol/L Al2(SO4)3溶液中,Al3+和離子總數為6.02×1023
B.標準狀況下,22.4 L Cl2和HCl的混合氣體中含分子總數為2×6.02×1023
C.0.1 mol 原子中含中子數為3.5×6.02×1023
D.30 g甲醛中含共用電子對總數為4×6.02×1023
2、某氯化鎂溶液的密度為1.18 g·cm-3,其中鎂離子的質量分數為5.1%,300 mL該溶液中Cl-離子的物質的量約等于
A? 0.37 mol??? B? 0.63 mol??? C? 0.74 mol??? D? 1.5 mol
題型二 燃燒熱與熱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典例2】 已知熱化學方程式:2H2(氣)+O2(氣)= 2H2O(液);△H=-571.6kJ/mol 2CO(氣)+O2(氣)= 2CO2(氣);△H=- 586.7kJ/mol
實驗測知6gH2與CO混合氣體,完全燃燒時放出115.83千焦熱量。求混合氣體中H2的質量百分含量。
解析: 利用可燃燒物質與反應熱的關系式進行計算。
設含H2為xmol,CO為ymol
2H2(氣)+O2(氣) 2H2O(液);△H=-571.6kJ/mol
2mol 571.6千焦
xmol 千焦
2CO(氣)+O2(氣) 2CO2(氣);△H=- 586.7kJ/mol
2mol 586.7千焦
xmol 千焦

∴H2的質量百分含量:
答案:混合氣體中H2的質量百分含量是6.7%
知識鏈接: 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①注意各物質的聚積狀態②用ΔH表示反應吸收和放出的熱量,ΔH>0,反應吸熱;ΔH<0,反應放熱。③ΔH的單位和化學計量數無關,總是kJ/mol。但是△H的數值和反應式的化學計量數有關,當化學計量數加倍或減半時,△H數值也相應加倍或減半。
【變式訓練】
3、25℃、101 kPa下,碳、氫氣、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燒熱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則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C(s)+O2(g)==CO(g);△H=-393.5 kJ/mol
B.2H2(g)+O2(g)==2H2O(g);△H=+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
D.C6H12O6(s)+3O2(g) === 3CO2(g)+3H2O(1);△H=-1400 kJ/mol
題型三 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
【典例3】已知下列分子或離子在酸性條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發生如下變化:
??????? H2O2→H2O??? IO3-→I2??? MnO4-→Mn2+?? ? HNO2→NO
如果分別用等物質的量的這些物質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 H2O2??? B? IO3-??? C? MnO4-??? D? HNO2
解析: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原則,1molH2O2、IO3-、MnO4-、HNO2分別得2mol、5mol、5mol、1mol電子,分別能氧化得到的I2為1mol、2.5mol、2.5mol、0.5mol,而IO3-本身被還原還能產生0.5molI2,即分別得到I21mol、3mol、2.5mol、0.5mol。
答案:B
知識鏈接:守恒法是高考中??汲S玫囊环N解題方法。在具體題例中應用守恒法,對提高解題速度和破解高考難題有很大幫助。常見的守恒法主要有:①電荷守恒: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等于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②電子守恒:氧化還原反應中(或系列化學反應中)氧化劑所得電子總數等于還原劑所失電子總數。③物料守恒:溶液中某一組分的原始濃度應該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種存在形式的濃度之和。
【變式訓練】
4. 等物質的量的主族金屬A、B、C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所得氫氣的體積依次為VA、VB、VC,
已知VB=2VC,且VA=VB+VC,則在C的生成物中,該金屬元素的化合價為
A.+1 B.+2 C.+3 D.+4
題型四 圖象問題的計算
【典例4】用1.0mol/L NaOH溶液中和某濃度的硫酸時,其pH值和所加NaOH溶液的體積(V)關系如圖5-1所示,原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和反應后溶液的總體積是( )。
A. 1mol/L, 60ml B. 0.5mol/L, 80ml
C. 0.5mol/L, 40ml D. 1mol/L, 40ml
圖5-1
解析: 此題的特點是計算條件與圖象相聯系。由圖象可知,未加NaOH溶液時,pH=0,[H+]=1.0mol/L, C酸=0.5mol/L;當加入40ml NaOH溶液時,pH=7,說明n(H+)=n(OH-),設反應后的總體積為Vml,則有:1.0×40=1.0×(V-40),V=80ml,正確答案為(B)。
答案: B。
規律總結:解化學圖象題必須抓住圖象特征,分析辨識圖中“原點”、“交點”、“轉折點”等的意義,并與有關概念、反應規律、物質性質等相結合,綜合思考,從中發現條件,確定關系。
【變式訓練】
5.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
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反應開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158 mol/(L·s)
B.反應開始到10 s,X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少了0.79 mol/L
C.反應開始到10 s時,Y的轉化率為0.79%
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g)+Y(g)Z(g)
?題型五 確定復雜化學式的計算
【典例5】化學工作者已經合成了一個新的分子,經測定它只含有H、N、B,其中H、N、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1,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0.4.且它是非極性分子,具有抗磁性。
(1)試求該分子的分子式
(2)此分子有兩種可能的構型甲和乙,在甲分子中H原子分別連在不同的原子上,其結構與苯分子相似。而乙分子中B原子上沒有連接氫原子,分子中含有一個三元環。經測定甲比乙要穩定。試畫出甲、乙兩分子的結構簡式。
解析:此題考查了分子式的確定方法。(1)由題意知:設該分子的通式為(BNH2)n,相對分子質量為80.4,得n=3,即分子式為B3N3H6。(2)根據該分子兩種構型,甲分子中H原子分別連在不同的原子上,其結構與苯分子相似,確定該分子為六元環結構,且結構穩定,可知在N、B原子上分別連有一個氫原子,N、B原子相互間隔,可得結構簡式。乙分子中B原子上沒有連接氫原子,分子中含有一個三元環,首先根據B原子最外層三個電子,將B原子兩兩相連成三元環,氫原子連接在N原子上,可得結果。
答案:1)B3N3H6,
(2)甲: 乙:
知識鏈接:1.基本概念:①化學式: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分子中原子種類及數目的式子②最簡式:表示物質化學組成和各成分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的式子(實驗式)2. 有機物結構式的確定:分子式結構式。3.平均分子式法是按照一般的過程確定好分子式后,然后進行討論。討論過程中特別要注意特殊物質。
【變式訓練】
6. 有三種飽和一元醇A、B、C,其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按其物質的量之比為混合,取混合物16.2g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2.24L氫氣。計算A、B、C的相對分子質量,并按形式寫出它們的結構簡式。
題型六 有關化工生產的計算
【典例6】在氧氣燃燒硫和鐵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轉化為二氧化硫,把這些二氧化硫全部氧化成三氧化硫并轉變為硫酸,這些硫酸可用10mL,0.5mol/L氫氧化鈉溶液完全中和,則原化合物中硫的百分含量為( )
A. B. C. D.
解析:通過各步反應方程式可得出:
設化合物中硫的質量為
得,所以原化合物中硫的百分含量為:

答案:C。
規律總結:關系式就是用來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關系的式子,找出有關物質量間的關系,列出比例式,迅速求解的方法,即關系式法。
【變式訓練】
7.金屬錫的純度可通過下述方法分析,將試樣溶于鹽酸,反應方程式為:
,再加入過量三氯化鐵溶液發生如下反應:
,最后用已知濃度的重鉻酸鉀溶液滴定生成的亞鐵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現有金屬試樣,經過上述各步反應后共用去0.100 mol/L的重鉻酸鉀溶液
,求試樣中錫的質量分數(假定雜質不參加反應)
方法技巧點撥
1.方法與技巧
守恒法 利用反應體系中變化前后,某些物理量在始、終態時不發生變化的規律列式計算。主要有:(1)質量守恒;(2)原子個數守恒;(3)電荷守恒;(4)電子守恒;(5)濃度守恒(如飽和溶液中);(6)體積守恒;(7)溶質守恒;(8)能量守恒。   差量法 根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找出反應物與生成物中某化學量從始態到終態的差量(標準差)和實際發生化學反應差值(實際差)進行計算。主要有:(1)質量差;(2)氣體體積差;(3)物質的量差;(4)溶解度差……實際計算中靈活選用不同的差量來建立計算式,會使計算過程簡約化。   平均值法 這是處理混合物中常用的一種方法。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時,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總存在某些方面的一個平均值,其平均值必定介于相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只要抓住這個特征,就可使計算過程簡潔化。主要有:(1)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法;(2)平均體積法;(3)平均質量分數法;(4)平均分子組成法;(5)平均摩爾電子質量法;(6)平均密度法;(7)平均濃度法……   關系式法 對于多步反應體系,可找出起始物質和最終求解物質之間的定量關系,直接列出比例式進行計算,可避開繁瑣的中間計算過程。具體有:(1)多步反應關系法:對沒有副反應的多步連續反應,可利用開始與最后某一元素來變建立關系式解題。(2)循環反應關系法:可將幾個循環反應加和,消去其中某些中間產物,建立一個總的化學方程式,據此總的化學方程式列關系式解題。   十字交叉法 實際上是一種數學方法的演變,即為a1x1+a2x2=a平×(x1+x2)的變式,也可以轉化為線段法進行分析。(1)濃度十字交叉法;(2)相對分子質量十字交叉法等。   極值法 當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無法確定其成分及其含量時,可對數據推向極端進行計算或分析,假設混合物質量全部為其中的某一成分,雖然極端往往不可能存在,但能使問題單一化,起到了出奇制勝的效果。常用于混合物與其他物質反應,化學平衡混合體系等計算。   討論法 當化學計算中,不確定因素較多或不同情況下會出現多種答案時,就要結合不同的情況進行討論。將不確定條件轉化為已知條件,提出各種可能答案的前提,運用數學方法,在化學知識的范圍內進行計算、討論、推斷,最后得出結果。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根據可能的不同結果進行討論;(2)根據反應物相對量不同進行討論;(3)運用不定方程或函數關系進行討論。   估算法 有些化學計算題表面看來似乎需要進行計算,但稍加分析,不需要復雜計算就可以推理出正確的答案??焖俸喢髑覝蚀_率高,適合于解某些計算型選擇題。但要注意,這是一種特殊方法,適用范圍不大。
2.解題注意點
近幾年的高考化學計算試題的評分標準都是分步計分的,在平時教學中,要習慣的養成訓練,減少失誤失分。
(1)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格式要規范。
(2)過量問題的計算必須先判斷后計算。
(3)養成帶單位運算的習慣。
(4)有序分步演算,解題過程力求詳細,必要的推理和說明要用簡要的文字表述。
(5)關鍵的“設”、“答”不能少。
(6)有效數字的取用要注意??紙鋈鐟饒觯汲龀煽?,除具備扎實的基礎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外,良好的解題習慣,科學的臨場應試策略都是獲取高分的必備的素質。
高考沖刺演練
一、選擇題(每小題有1-2個選項符合題意)
1.在標準狀況下,將氣體(摩爾質量為)溶于水中,所得溶液密度為,則此溶液的濃度為( )。
A. B.
C. D.
2.將H2、O2、N2三種氣體分別裝在三個相同容器里,當溫度和密度相同時,三種氣體壓強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 B.
C. D.
3.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標準狀況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燒,生成分子數為
B. 水中含有的電子數為
C. 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數均為
D. 在的硝酸鎂溶液中含有的離子數為
4.常溫下,將pH=2的鹽酸與pH=13Ba(OH)2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11,則鹽酸與Ba(OH)2溶液的體積比為
A.1:11 B.11:1 C.1:9 D.9:1
5.Cu2S與一定濃度的HNO3反應,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當NO2和N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時,實際參加反應的Cu2S與HN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1:7????????? B.1:9????????? C.1:5????????????? D.2:9
6.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水時放熱22.68 kJ,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CH3OH(l)+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7.已知Q與R的摩爾質量之比為9:22,在反應X+2Y=2Q+R中,當1.6gX與Y完全反應后,生成4.4gR,則參與反應的Y和生成物Q的質量之比為
A.46︰9 B.32︰9 C.23︰9 D.16︰9
8.在273K和101 kPa的條件下,將2.00g氦氣、1.40g氮氣和1.60 g氧氣混合,該混合氣體的體積是
A.6.72 L???????? B.7.84 L??????
C.10.08 L??????? D.13.44 L
9.反應2SO2+O22SO3經一段時間后,SO3的濃度增加了0.4 mol·L-1,在這段時間內用O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4 mol·L-1·s-1,則這段時間為(??? )
A.0.1 s??????????? B.2.5 s??????????? C.5 s??????????? D.10 s
10.某500mL溶液中含0.1molFe2+、0.2molFe3+,加入0.2mol鐵粉,待Fe3+完全還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假設反應前后體積不變)
A.0.4mol/L?????????? B.0.6mol/L????????? C.0.8mol/L?????????? D.1.0mol/L
二、填空題
11.標準狀況下乙烷和某烴的混合氣體1.344L,與足量氧氣混合點燃爆炸后,將所得氣體通入300mL 0.400mol/LNaOH溶液中,使逸出的氣體不含CO2,把吸收CO2后的溶液在減壓條件下蒸干得固體7.60g(不含結晶水),求原混合氣體的具體組成。
12.有三種質量比可能相同或不同的鎂鋁合金樣品①、②、③。小明、小青、小紅三同學各取一種樣品,對合金中鎂的質量分數進行下列實驗探究。
(1)小明取樣品①m1 g和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然后過濾;再往濾液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將所得沉淀過濾、洗滌、烘干、灼燒,得到固體質量仍為m1 g。則合金中鎂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青取樣品②m2 g和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發現固體完全溶解,標準狀況下得到氣體體積為V L,則m3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紅取不同質量的樣品③分別和30mL同濃度的鹽酸反應,所取合金質量與產生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測定)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號
a
b
c
合金質量(mg)
510
765
918
氣體體積(mL)
560
672
672
求:(ⅰ)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
(ⅱ)合金中鎂的質量分數;
(ⅲ)在c組實驗后,還需向容器中加入1.0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多少毫升才能使剩余合金中的鋁恰好完全溶解?
參考答案:
【變式訓練】
1.答案:D
解析:Al2(SO4)3在水中發生水解,所以200 mL 1 mol/L Al2(SO4)3溶液中Al3+和SO42-總數小于6.02×1023;標準狀況下22.4 L Cl2和HCl混合氣體(1 mol)中分子總數為6.02×1023;原子里中子數為81-35=46個,所以0.1 mol該原子含中子數4.6×6.02×1023個;每分子甲醛中有4對共用電子,所以30 g甲醛(1 mol)含共用電子對4×6.02×1023。
2.答案 D
解析:300mL溶液中n(Mg2+)=300mL×1.18g·cm-3×5.1%÷24g·mol-1=0.75mol,則n(Cl-)=2n(Mg2+)=1.5mol。
3.答案 D
解析:燃燒熱是指在101kPa時,1mol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定的氧化物時放出的熱量。對C而言穩定的氧化物指CO2(g)、對H而言穩定的氧化物指H2O(l)。所以A、B、C錯誤,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A
解析:主族金屬元素的可能價態只有+1、+2、+3。不同的主族金屬元素與足量酸反應的方程式和生成氫氣的體積(標準狀況下)如下:
價? 態
反應方程式
消耗的金屬與產生氫氣的關系
+1
2R+2HCl====2RCl+H2↑
1 mol金屬產生11.2 L氫氣
+2
R+2HCl====RCl2+H2↑
1 mol金屬產生22.4 L氫氣
+3
2R+6HCl====2RCl3+3H2↑
1 mol金屬產生33.6 L氫氣
根據上述數據,結合題目給出的v(B)=2v(C),知道B一定為+2價金屬,C一定為+1價金屬;結合v(A)=v(B)+v(C)還可以知道A為+3價金屬。
5. 答案 C
解析:各物質相關物理量的變化如下表:
?
X
Y
Z
物質的量變化/mol
濃度變化/mol/L
反應速率/mol/(L·s)
0.0395
0.0395
0.079
反應速率之比
1:1:2
化學方程式為:X(g)+Y(g) ?2Z(g)。
6. 答案:A: B: C:
解析:
——
2 1
x 0.1mol

由飽和一元醇通式,可得分子式
7. 答案:錫的質量分數是93.1%。
解析:關系式:~~~
的質量分數:
【高考沖刺演練】
1.AC 解析:溶液的質量為,
溶液的體積為,
則溶質的質量分數為,化簡后為C。
物質的量濃度為,化簡后為A。
2.B 解析: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同溫同體積時:,因密度相等,則質量相等時各氣體所含物質的量隨摩爾質量的不同而不同。
3.AD 解析:A選項將辛烷當成氣體,B選項正確,C選項正確,D,
電離出離子數為。
4.D 解析: 在計算過程中,以氫氧根離子為中心進行計算
5.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設參加反應的Cu2S的物質的量為x,被還原的HNO3的物質的量為y,則根據電子得失數目相等,有:x·(2+8)=×1+×3,y=5x,又起酸性作用的HNO3的物質的量為:(2x-x)×2=2x,所以實際參加反應Cu2S與HN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x∶(y+2x)=1∶7。
6.B 解析:熱化學方程式的系數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
7.D 解析:已知Q與R的摩爾質量之比為9∶22,結合方程式可以知道,反應生成的Q和R的質量比為18∶22,也就是,1.6 g X與Y完全反應后,生成了4.4 g R,同時生成了4.4 g×=3.6 g Q,消耗Y的質量為:3.6 g+4.4 g-1.6 g=6.4 g。所以,參加反應的Y和生成物Q的質量之比為:=16∶9。
8. D 解析: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
n(He)+n(N2)+n(O2)=++=0.6 mol
在標準狀況(273 K,101 KPa)下的體積為:0.6 mol×22.4 L·mol-1=13.44 L。
9.C 解析:
10.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有關計算。由反應2Fe3++Fe====3Fe2+可知Fe粉過量,0.2 mol Fe3+與過量Fe粉作用生成0.3 mol Fe2+,故反應后Fe2+的總物質的量為0.4 mol,溶液中
c(Fe2+)==0.8 mol·L-1。
11.答案:混合氣體的組成為:CH4 0.896L 、C2H6 0.448L
12.答案:(1)47.06%
0.80V(3)(ⅰ) c(HCl) =2.0mol/L
(ⅱ) 則ω(Mg)=47.06%
(ⅲ) c組實驗后還需加入78ml的氫氧化鈉溶液才能使剩余合金中的鋁恰好完全溶解。
解析:(1)Mg和Al的質量之和等于Al2O3的質量,則ω(Mg)=(48/102)×100%=47.06%
2) Mg H2 Al 3/2H2
24g 22.4L 27g 33.6L
m=24V/22.4 VL m=27V/33.6 VL
則 27V/33.6(3)(ⅰ)丙中鹽酸反應完全,n(H2)=0.672L/22.4 L?mol -1=0.03mol
則c(HCl)=0.03mol×2/0.03L=2.0mol/L (2分)
(ⅱ)設合金中Mg、Al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mol,ymol, 則有:
24x+27y=0.510g
求得 x=y=0.01mol
x+3y/2=0.560/22.4
則ω(Mg)=[(0.01mol×24g·mol-1)/0.510g]×100%=47.06% (2分)
(ⅲ)根據HCl∽NaCl和Al∽NaAlO2可知
n(NaCl)=n(HCl)= 2.0mol/L×0.030L=0.06mol
n(NaAlO2)=n(Al)= 0.01mol×918/510=0.018mol
根據Na+守恒得:n(NaOH)= 0.06mol+0.018mol=0.078mol
所以V(NaOH)= 0.078mol/1.0 mol?L-1=0.078L=78mL (4分)
答:c組實驗后還需加入78ml的氫氧化鈉溶液才能使剩余合金中的鋁恰好完全溶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淮北市| 宁海县| 遂昌县| 上林县| 灵宝市| 仁怀市| 黑水县| 阳城县| 穆棱市| 诸暨市| 蕉岭县| 灵宝市| 广安市| 新巴尔虎右旗| 永丰县| 张家口市| 龙游县| 五家渠市| 临高县| 永丰县| 靖边县| 广德县| 宣武区| 灵武市| 九龙城区| 桐乡市| 辉县市| 仁寿县| 贵德县| 玛纳斯县| 若尔盖县| 大同市| 灵丘县| 遵义市| 修武县| 通榆县| 谷城县| 巴楚县| 张家港市|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