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3張PPT。如何提高高三學生化學學習效率青島58中 趙新華高三學生學習化學效率低的原因分析1.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學生在高一、高二年級沒有打好基礎,基礎知識和學習經驗明顯不足,知識結構缺陷,到了高三“不知道”、“聽不懂”、“不會做”的現象連連發生,時間久了這種狀態得不到改善,就會“怕”,遇到問題明明能解決,因“怕”而心理暗示自己做不來,導致問題無法解決。 高三學生學習化學效率低的原因分析2、? 學生的學習方法問題導致學習的實效性下降。學生的學習中模仿性學習和記憶性學習占居了過大的比例,體驗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缺乏,雖有想學好化學的想法,但在行動上又缺少主動性和自覺性,缺少刻苦鉆研的精神,學習成績沒有提高,問題卻積累的越來越多,心理負重越來越大。高三學生學習化學效率低的原因分析3、教師的教學方法有效性存在問題和教師對課程目標的把握不準而導致學生的成績上升緩慢。 “死看硬守”曾是高考取勝的法寶,但它以耗費師生更多的時間精力及犧牲其他科目為代價,顯然它是與新課改理念背道而馳的。如何提高高三化學課堂效率?一、以大綱為依據,準確把握和處理重難點二、積極推廣并加強高三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三、正確處理多媒體與板書的關系學生成績高低教學設計課堂效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何謂自主性學習 所謂的自主性學習是學生主體自愿的、有目的、有選擇的學習,是獨立性的,能進行自我調控的,具有責任感的學習,是個性化的學習。具有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善于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善于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問難,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強烈的探索精神。加強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策略方法指導多向互動情境設置反饋調節成功展示評價激勵方法指導策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會學習的關鍵。 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曾經有選樣一句名言: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生才能自覺主動地學習、科學高效地學習。而方法的指導必將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各種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觀察、想象、分析、概括、綜合、記憶、理解等都有其方法上的特點 ,教師要相機引導、精心施教,讓學生會學、學會。情境設置策略 指借助各種直觀手段,創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有利于豐富學生感知、啟迪學生探究、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為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服務的具體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學環境和氛圍。 情境的設置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問題情境。把知識和問題通過情境的藝術渲染呈現給學習,造成懸念,引起學生的注意,使之產生學習動機。二是情感情境。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建立和諧環境學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愉快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發揚教學民主,給學生提供發表不同見解的機會。教師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更要關注,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 ,讓這些學生提高自信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成功展示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各有所長,教師要因勢利導通過恰當的時機、途徑和場合,讓學生的特長得以充分展示,使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產生成就感。 再把成功的喜悅化作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學生一旦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 自然會產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誘發更為主動的參與,更為積極的思維,從而使主動參與學習成為一種持久強烈的意識,最終形成自我學習的內在機制。多向互動策略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它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又一表現形式。首先,需要教師刨設師生互愛、人格平等、教學民主、生生和諧的情感交融的教學氛圍。其次,要優化師生、生生互動的組合方式,既包括師講生聽、師導生思、師示范生模仿、師點撥生探索等,也包括生質疑師啟迪、生答疑師評價矯正、生分析議論師概括歸納、生操作演示師點評指導等,還包括生生互動的多種形式,如兩兩互動、小組合作互動等,互動中可以相互撿查對方活動,互相表達自己的看法,互相討論問題的解決,互相競賽鞏固認知,共同操作,探索發現。反饋調節策略 教學過程是師生間為實現教學目標而有目的的信息傳遞和調控過程,教與學雙方均須在信息輸入與輸出的基礎上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及時進行控制。 因此,教學內容的取舍、教學進度的快慢和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靈活掌握。教師要善于捕捉和搜集教學反饋信息,并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靈活地控制教學過程,而不應被巳設計好的教學方案所束縛,特別是那些有求異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學生,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和鼓勵,鼓勵這些學生質疑問難,為學生的大膽求知、主動發展創造條件。評價激勵策略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給予評價與激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強化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適當的評價,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激勵,使學生保持一種積極的進取心理,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關于高三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幾點反思反思一:快節奏能否叫高效率?什么樣的情景最能觸動學生?以學生思維活動的節奏和容量為標準,讓學生最大程度參與,以符和所教學生的心理特點的教學設計。 反思二 如何使用學案? 學案能代替教學設計嗎? 如何設計具有高思維含量的問題組? 設計好問題,學生回答,教師明確答案就是自主學習嗎? 反思三 教學目的是什么? 如何達到學生的最大參與度? 實驗室有CuO和Cu粉的混合物。請你利用給出的實驗儀器及試劑,設計兩種測定該樣品(已稱得其質量為m克)中氧化銅質量分數的方法,并填寫表格中的有關內容。實驗可能用到的主要儀器:①托盤天平 ②啟普發生器 ⑧硬質玻璃管 ④泥三角 ⑤燒杯 ⑥坩堝 ⑦酒精燈 ⑧玻棒 ⑨漏斗 ⑩干燥管實驗可能用到的試劑:a.鋅粒 b.稀硫酸 c.氯化鈉溶液 d,濃硫酸H2SO4+Zn→ZnSO4+H2↑H2+CuO2Cu+O2H2SO4+Zn-ZnSO4+H2H2O+Cu-H2+CuO反思四 我們應關注哪些學生? 怎樣培養不同層次學生的反思意識? 宏觀調控1、完善元認知結構是自主性學習的基礎2、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情感是自主性學習的前提3、增強自我監控調節是自主性學習的關鍵謝謝!課件23張PPT。如何提高高三學生化學學習效率青島58中 趙新華高三學生學習化學效率低的原因分析1.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學生在高一、高二年級沒有打好基礎,基礎知識和學習經驗明顯不足,知識結構缺陷,到了高三“不知道”、“聽不懂”、“不會做”的現象連連發生,時間久了這種狀態得不到改善,就會“怕”,遇到問題明明能解決,因“怕”而心理暗示自己做不來,導致問題無法解決。 高三學生學習化學效率低的原因分析2、? 學生的學習方法問題導致學習的實效性下降。學生的學習中模仿性學習和記憶性學習占居了過大的比例,體驗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缺乏,雖有想學好化學的想法,但在行動上又缺少主動性和自覺性,缺少刻苦鉆研的精神,學習成績沒有提高,問題卻積累的越來越多,心理負重越來越大。高三學生學習化學效率低的原因分析3、教師的教學方法有效性存在問題和教師對課程目標的把握不準而導致學生的成績上升緩慢。 “死看硬守”曾是高考取勝的法寶,但它以耗費師生更多的時間精力及犧牲其他科目為代價,顯然它是與新課改理念背道而馳的。如何提高高三化學課堂效率?一、以大綱為依據,準確把握和處理重難點二、積極推廣并加強高三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三、正確處理多媒體與板書的關系學生成績高低教學設計課堂效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何謂自主性學習 所謂的自主性學習是學生主體自愿的、有目的、有選擇的學習,是獨立性的,能進行自我調控的,具有責任感的學習,是個性化的學習。具有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善于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善于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問難,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強烈的探索精神。加強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策略方法指導多向互動情境設置反饋調節成功展示評價激勵方法指導策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會學習的關鍵。 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曾經有選樣一句名言: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生才能自覺主動地學習、科學高效地學習。而方法的指導必將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各種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觀察、想象、分析、概括、綜合、記憶、理解等都有其方法上的特點 ,教師要相機引導、精心施教,讓學生會學、學會。情境設置策略 指借助各種直觀手段,創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有利于豐富學生感知、啟迪學生探究、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為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服務的具體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學環境和氛圍。 情境的設置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問題情境。把知識和問題通過情境的藝術渲染呈現給學習,造成懸念,引起學生的注意,使之產生學習動機。二是情感情境。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建立和諧環境學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愉快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發揚教學民主,給學生提供發表不同見解的機會。教師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更要關注,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 ,讓這些學生提高自信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成功展示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各有所長,教師要因勢利導通過恰當的時機、途徑和場合,讓學生的特長得以充分展示,使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產生成就感。 再把成功的喜悅化作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學生一旦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 自然會產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誘發更為主動的參與,更為積極的思維,從而使主動參與學習成為一種持久強烈的意識,最終形成自我學習的內在機制。多向互動策略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它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又一表現形式。首先,需要教師刨設師生互愛、人格平等、教學民主、生生和諧的情感交融的教學氛圍。其次,要優化師生、生生互動的組合方式,既包括師講生聽、師導生思、師示范生模仿、師點撥生探索等,也包括生質疑師啟迪、生答疑師評價矯正、生分析議論師概括歸納、生操作演示師點評指導等,還包括生生互動的多種形式,如兩兩互動、小組合作互動等,互動中可以相互撿查對方活動,互相表達自己的看法,互相討論問題的解決,互相競賽鞏固認知,共同操作,探索發現。反饋調節策略 教學過程是師生間為實現教學目標而有目的的信息傳遞和調控過程,教與學雙方均須在信息輸入與輸出的基礎上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及時進行控制。 因此,教學內容的取舍、教學進度的快慢和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靈活掌握。教師要善于捕捉和搜集教學反饋信息,并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靈活地控制教學過程,而不應被巳設計好的教學方案所束縛,特別是那些有求異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學生,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和鼓勵,鼓勵這些學生質疑問難,為學生的大膽求知、主動發展創造條件。評價激勵策略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給予評價與激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強化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適當的評價,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激勵,使學生保持一種積極的進取心理,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關于高三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幾點反思反思一:快節奏能否叫高效率?什么樣的情景最能觸動學生?以學生思維活動的節奏和容量為標準,讓學生最大程度參與,以符和所教學生的心理特點的教學設計。 反思二 如何使用學案? 學案能代替教學設計嗎? 如何設計具有高思維含量的問題組? 設計好問題,學生回答,教師明確答案就是自主學習嗎? 反思三 教學目的是什么? 如何達到學生的最大參與度? 實驗室有CuO和Cu粉的混合物。請你利用給出的實驗儀器及試劑,設計兩種測定該樣品(已稱得其質量為m克)中氧化銅質量分數的方法,并填寫表格中的有關內容。實驗可能用到的主要儀器:①托盤天平 ②啟普發生器 ⑧硬質玻璃管 ④泥三角 ⑤燒杯 ⑥坩堝 ⑦酒精燈 ⑧玻棒 ⑨漏斗 ⑩干燥管實驗可能用到的試劑:a.鋅粒 b.稀硫酸 c.氯化鈉溶液 d,濃硫酸H2SO4+Zn→ZnSO4+H2↑H2+CuO2Cu+O2H2SO4+Zn-ZnSO4+H2H2O+Cu-H2+CuO反思四 我們應關注哪些學生? 怎樣培養不同層次學生的反思意識? 宏觀調控1、完善元認知結構是自主性學習的基礎2、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情感是自主性學習的前提3、增強自我監控調節是自主性學習的關鍵謝謝!課件23張PPT。青島市公開課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專題復習膠州市實驗中學 張芮化學反應速率 與化學平衡專題復習課張 芮目標要求( l )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反應速率 的定量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條件對反 應速率的影響( 2 )了解化學反應的可逆性。( 3 )了解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理解化學 平衡常數的含義,能夠利用化學平衡 常數進行簡單的計算。[例題1]甲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 4A(s)+3B(g) 2C(g)+D(g) ΔH<0, 經2 min,B的濃度減少0.6 mol/L。對此反應 速率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在2 min末的反應速率,用B表示是 0.3 mol/(L·min) B. 用A表示的反應速率是0.4 mol/(L·min) C. 若乙容器中也同時進行此反應,且相同時 間段內用D表示的速率是0.2 mol/(L?min), 則乙容器中反應速率更快 D. 對甲容器升高溫度,則反應速率將減小C3、若改變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一個因素,則對可逆反應正逆反應速率的影響為: 變化趨勢一致,程度可能不同一、化學反應速率1、化學反應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 濃度的變化2、各物質速率之比等于計量數之比[變式練習1]某溫度時,在2L容器中,x、y、z三種物質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由圖中數據分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反應開始至2min,z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_____。0.05mol/(L. min)3x+y = 2z[思考1]在N2+3H2 ? 2NH3中,當其他外界條件不變時:?縮小容器體積,該反應的速率怎么變?在反應中保持體系容積不變,充入He,反應的速率怎么變?在反應中保持體系壓強不變,充入He,反應的速率怎么變?改變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產生影響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濃度改變增大不變減小 化學平衡狀態,就是在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里,當正反應 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時,反應混合物中各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變的狀態。二、化學平衡狀態和化學平衡常數[思考2]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的反應:N2 (g) + 3 H2(g) 2NH3(g),△H<0,下列敘述可判斷達到平衡的是( )① N2的消耗速率等于H2的生成速率 ② 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N2,同時生2nmolNH3③ NH3的體積百分含量不發生變化④ 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發生變化②③④H2O(g)+CO(g) H2(g)+CO2(g)[例題2] 恒溫下,在容積為2 L的恒容密閉容器A中通入1 mol N2與1mol H2的混合氣體,發生如下反應: N2 (g) + 3 H2(g) 2NH3(g),△H<0,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若平衡時氮氣的轉化率為20%.(Ⅰ)則平衡常數表達式____________ K值為____。12.5(mol/L)-2等于增大(Ⅱ) N2 (g) + 3 H2(g) 2NH3(g),△H<0 若改變壓強使新平衡時氮氣的轉化率變為 25%,則新平衡時的K值 _____原平衡 的K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若降低A容器的溫度,該反應K值將 _____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Ⅲ)若在此溫度下,向另一容器體積為1L的恒容容器B中按物質的量分別為 2 mol 、 1 mol 、 1 mol充入 N2、 H2、 NH3,此時,該反應是否處于平衡狀態______ (填是或否) V正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否大于化學平衡常數1、K的求算:平衡狀態 濃度表示2、K只受溫度影響: 溫度升高吸熱反應的K增大3、Qc>Kc V正 < V逆 Qc=Kc V正 = V逆 Qc V逆[變式練習] (07山東理綜28)(11分) 2SO2(g)+O2(g) 2SO3(g)某溫度下,SO2的平衡轉化率(α)與體系總壓強(P)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 ① 將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平衡后,體系總壓強為0.10 MPa。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等于 ______________ 800L·mol-1 平衡狀態由A變到B時,平衡常數 K(A)_______K(B) (填“>”、“<”或“=”)。=[本節小結] 解答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題的 “三個明確” ①明確各物質的聚集狀態 ②明確反應前后的計量數變化 (尤其是氣體分子數的變化) ③明確濃度(起始、變化、平衡)再 見1、某化合物A的蒸氣1mol充入0.5L容器中加熱分解:2A(g)=B(g)+nC(g),反應到3min時,容器內A的濃度變為0.8mol/L,測得這段時間內,平均速率v(c)=0.6mol/ (L.min),則化學反應方程式中n值為_____, v(b)=_______mol/(L.min)。[課后練習]2、將一定濃度的鹽酸倒入碳酸鈣中,若作如下改變的情況,其中能使最初的化學反應速率增大的是 ( )A、鹽酸的濃度不變,而使鹽酸的用量一倍B、鹽酸的濃度增大一倍,而使鹽酸的用量 減少到原來的一半C、鹽酸的濃度和用量都不變,增加碳酸鈣 的量D、鹽酸和碳酸鈣不變,增大壓強一倍 E、加入CaCl2固體F、將CaCO3用CaCO3粉末代替BF3、在一定溫度下,向a L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 X氣體和2 mol Y氣體,發生如下反應:X(g)+2Y(g) 2Z(g)此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是 ( )A 單位時間消耗0.1mol X同時生成0.2mol B 容器內Y的濃度不隨時間變化C 容器內Z的體積分數不隨時間變化D 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變化4、(2007年上海25).一定條件下,在體積為3 L的密閉容器中,一氧化碳與氫氣反應生成甲醇(催化劑為Cu2O/ZnO): CO(g)+2H2(g) CH3OH(g)根據題意完成下列各題:(1)反應達到平衡時,平衡常數表達式K= , 升高溫度,K值 (填“增大”、“減小” 或“不變”)。(2)在500℃,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K=c(CH3OH)/c(CO)·c (H2)2 減小 2nB/3tBmol·(L·min)-1(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處于E點的體系體積壓縮到原來的1/2,下列有關該體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氫氣的濃度減少 b 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也加快 c 甲醇的物質的量增加 d 重新平衡時n(H2)/n(CH3OH)增大b c課件24張PPT。高三化學復習重點難點的選取和處理即墨一中 王仁先2007/11/24 1、主要問題 (1)選擇不準復習的重點。 (2)把握不住學生學習的難點。 (3)對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方法不太恰當。 2、主要原因 (1)部分青年教師教材不熟,經驗不足。 (2)部分老教師過于依賴往年經驗,不重視研究高考的新變化。 (3)部分老師對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掌握不熟、把握不準。 (4)部分老師總怕遺漏知識點,面面俱到,處處重點,多講才放心。3、選取重點難點的理由(1)省時省力,提高效率,提高成績。(2)試卷中一共十一道題,能考查的知識點約為四十個左右,占全部知識點約為四分之一。十一道題能覆蓋五本教材多大的范圍?(3)對照07年的考試說明和高考題,說明中要求的內容考了多少,沒有要求的內容又考了多少呢?4、選取重點難點的依據(1)新課程標準。(2)全國高考大綱。(3)山東省考試說明。(最可靠的依據)(4)往年高考試題。 (1)物質結構必修部分??荚囌f明的要求是: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義。②了解原子構成。了解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③了解原子核外電子排布。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實質。了解元素周期表(長式)的結構(周期、族)及其應用。⑤以第3周期為例,掌握同一周期內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⑥以ⅠA和ⅦA族為例,掌握同一主族內元素性質遞變規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⑦了解金屬、非金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遞變的規律。⑧了解化學鍵的定義。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形成。 5、實例結論:對同位素的計算不要作為重點來訓練;對共價鍵的形成方式和類型不用補充;對晶體結構的研究也不用太深刻。本部分的復習重點是相關的規律和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及研究元素周期律的方法,本部分的復習的難點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方法。(2)元素化合物部分??荚囌f明的要求是: 常見金屬元素(如Na、Al、Fe、Cu等)①了解常見金屬的活動順序。②了解常見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其應用。③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應用。常見非金屬元素(如H、C、N、O、Si、S、Cl等)①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應用。②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環境質量的影響。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結論:對鎂、鋅、鉛等金屬不用做過多補充;對氟、硼、磷等非金屬也不必過多研究。本部分復習的重點應該是常見金屬和非金屬的主要性質及應用,本部分復習的難點應該是以元素化合物為基礎的綜合推理能力培養以及學會研究性學習的方法。(3)溶液部分??荚囌f明的要求是:①了解溶液的含義。②了解溶解度、飽和溶液的概念。③了解溶液的組成。理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并能進行有關計算。④了解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⑤了解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結論:溶解度的計算不用做過多訓練,析出晶體(特別是含結晶水)的計算不用復習;膠體的性質不用認真的研究,了解即可。物質的量及有關計算此處沒有要求,但在基本概念部分有明確要求:“了解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mol)、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根據物質的量與微粒(原子、分子、離子等)數目、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有關計算”。所以,本部分復習的重點是溶液的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的基本計算,本部分復習的難點應該是二者之間的換算。(4)化學反應與能量部分。考試說明的要求是:①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了解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②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的原因,能說出常見的能量轉化形式。③了解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了解吸熱反應、放熱反應、反應熱等概念。④了解熱化學方程式的含義,能用蓋斯定律進行有關反應熱的簡單計算。⑤了解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了解化學在解決能源危機中的重要作用。⑥了解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寫出電極反應和電池反應方程式。了解常見化學電源的種類及其工作原理。⑦理解金屬發生電化學腐蝕的原因,金屬腐蝕的危害,防止金屬腐蝕的措施。結論:氧化還原反應仍然是重點,但其重要性有所減弱,化學能與熱能和電能的轉化則成為重點。對燃燒熱和中和熱沒有要求,而對該蓋斯定律應用計算則明確要求,但僅限于簡單計算,重點在于要掌握計算的原理,而不必研究復雜的多反應的計算。本部分的另一個重點是原電池(含金屬的電化學腐蝕)和電解反應原理,難點是蓄電池的充電放電反應原理。(5)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部分??荚囌f明的要求是:①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②了解催化劑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大作用。③了解化學反應的可逆性。④了解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理解化學平衡常數的含義,能夠利用化學平衡常數進行簡單的計算。⑤理解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影響,認識其一般規律。⑥了解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調控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作用。結論:反應速率只要求了解定量表示方法,平衡常數要求能進行簡單計算。本部分的重點應是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和平衡的影響規律,難點則是規律的應用。(6)電解質溶液。考試說明的要求是:①了解電解質的概念。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②了解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以及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③了解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④了解水的電離,離子積常數。⑤了解溶液pH的定義。了解測定溶液pH的方法,能進行pH的簡單計算。⑥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影響鹽類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鹽類水解的應用。⑦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⑧了解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結論:電離平衡常數沒有要求,可以不作研究;pH只要求簡單計算;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只要求了解,計算可不作研究。本部分的重點是電離平衡、水解平衡以及離子反應和離子檢驗。難點是三個平衡的綜合應用。(7)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荚囌f明的要求是:①了解有機化合物中碳的成鍵特征。②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機化合物的主要性質。③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產中的重要作用。④了解乙醇、乙酸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⑤了解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⑥了解常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應及其重要應用。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結論:必修內容不研究有機物的分子結構類型,不深究同分異構現象,不要求按類學習有機物,只需要通過對部分典型有機物的一般學習來了解有機物的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所以,本部分的重點是典型有機物的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8)化學實驗基礎。考試說明的要求是:①了解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②了解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③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識別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了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④掌握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包括所用試劑、儀器、反應原理和收集方法)。⑤能對常見的物質進行檢驗、分離和提純,能根據要求配制溶液。⑥能根據實驗試題要求,做到:設計、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了解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分析或處理實驗數據,得出合理結論;繪制和識別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⑦以上各部分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結論:高考對實驗的考察要求層次是比較高的,我們對實驗的復習總是不到位。在所有的題目中,實驗題是丟分最高的。原因是我們對實驗的學習基本上是“理論學習”,學生最缺的就是實驗的感性認識和動手操作能力。新課程標準中研究性學習是教學的核心,實驗是研究性學習的最有效載體。因此本部分的復習是整個高三復習的重點和難點。(9)化學計算??荚囌f明的要求是: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的定義,并能進行有關計算。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并能進行有關計算。了解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mol)、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根據物質的量與微粒(原子、分子、離子等)數目、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有關計算。結論:考試說明中沒有單獨對化學計算作出說明,計算的要求分散在各部分知識內容中??梢钥闯觯呖紝τ嬎愕目疾橐笥兴档?,僅對基本計算作要求。所以,計算復習的重點是基本計算技能,不必對復雜混合物計算作研究,電離平衡常數和溶度積常數也可以不作要求。(1)認真仔細地研究全國考試大綱和山東省考試說明,準確把握要復習的每一部份的內容范圍和要求層次,準確把握知識和能力的考查方式和方向。(2)相互學習,取長補短。(3)加強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4)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診斷性測試,掌握學生的知識漏洞、能力缺陷和學習困難點。(5)列出中學化學的重點、難點明細表。(6)研究每一個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方案。一般來說,對重點內容要反復訓練,達到熟練的程度。對重點中的難點要進行專題訓練,總結歸納出規律,使難點變容易。6、方法建議高三化學復習中的重點難點的選取和處理即墨一中 王仁先2007/11/24 1、主要問題 (1)選擇不準復習的重點。 (2)把握不住學生學習的難點。 (3)對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方法不太恰當。 2、主要原因 (1)青年教師教材不熟,經驗不足。 (2)老教師依賴經驗,不重視高考的變化。 (3)對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掌握不熟、把握不準。 3、實例 (1)在物質結構必修部分。考試說明的要求是: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義。②了解原子構成。了解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③了解原子核外電子排布。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實質。了解元素周期表(長式)的結構(周期、族)及其應用。⑤以第3周期為例,掌握同一周期內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⑹以ⅠA和ⅦA族為例,掌握同一主族內元素性質遞變規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⑦了解金屬、非金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遞變的規律。⑧了解化學鍵的定義。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形成。因此,對同位素的計算不要作為重點來訓練;對共價鍵的形成方式和類型不用補充;對晶體結構的研究也不用太深刻。本部分的復習重點是相關的規律和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及研究元素周期律的方法,本部分的復習的難點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方法。 (2)元素化合物部分??荚囌f明的要求是: 常見金屬元素(如Na、Al、Fe、Cu等)①了解常見金屬的活動順序。②了解常見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其應用。③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應用。常見非金屬元素(如H、C、N、O、Si、S、Cl等)①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應用。②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環境質量的影響。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因此,對鎂、鋅、鉛等金屬不用做過多補充;對氟、硼、磷等非金屬也不必過多研究。本部分復習的重點應該是常見金屬和非金屬的主要性質及應用,本部分復習的難點應該是以元素化合物為基礎的綜合推理能力培養以及掌握研究性學習的方法。(3)溶液部分??荚囌f明的要求是:①了解溶液的含義。②了解溶解度、飽和溶液的概念。③了解溶液的組成。理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并能進行有關計算。④了解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⑤了解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因此,溶解度的計算不用做過多訓練,也就是說,析出晶體的計算不用復習;膠體的性質不用認真的研究,了解即可。物質的量及有關計算此處沒有要求,但在基本概念部分有明確要求,“了解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mol)、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根據物質的量與微粒(原子、分子、離子等)數目、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有關計算”。所以,本部分復習的重點是溶液的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的基本計算,本部分復習的難點應該是二者之間的換算。(4)化學反應與能量部分??荚囌f明的要求是:①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了解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②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的原因,能說出常見的能量轉化形式。③了解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了解吸熱反應、放熱反應、反應熱等概念。④了解熱化學方程式的含義,能用蓋斯定律進行有關反應熱的簡單計算。⑤了解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了解化學在解決能源危機中的重要作用。⑥了解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寫出電極反應和電池反應方程式。了解常見化學電源的種類及其工作原理。⑦理解金屬發生電化學腐蝕的原因,金屬腐蝕的危害,防止金屬腐蝕的措施。從說明中可以看出,氧化還原反應的重要性有所減弱,化學能與熱能和電能的轉化則成為重點。對燃燒熱和中和熱沒有要求,而對該蓋斯定律應用計算則明確要求,但僅限于簡單計算,重點在于計算的原理要掌握,而不必研究復雜的多反應的計算。本部分的另一個重點是原電池(含金屬的電化學腐蝕)和電解反應原理,難點是蓄電池的充電放電反應原理。(5)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部分??荚囌f明的要求是:①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②了解催化劑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大作用。③了解化學反應的可逆性。④了解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理解化學平衡常數的含義,能夠利用化學平衡常數進行簡單的計算。⑤理解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影響,認識其一般規律。⑥了解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調控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反應速率只要求了解定量表示方法,平衡常數要求能進行簡單計算,本部分的重點應是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和平衡的影響規律,難點則是規律的應用。(6)電解質溶液??荚囌f明的要求是:①了解電解質的概念。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②了解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以及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③了解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④了解水的電離,離子積常數。⑤了解溶液pH的定義。了解測定溶液pH的方法,能進行pH的簡單計算。⑥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影響鹽類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鹽類水解的應用。⑦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⑧了解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電離平衡常數沒有要求,可以不作研究;pH只要求簡單計算;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只要求了解,計算可不作研究。本部分的重點是電離平衡、水解平衡以及離子反應。難點是三個平衡的綜合應用。(7)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荚囌f明的要求是:①了解有機化合物中碳的成鍵特征。②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機化合物的主要性質。③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產中的重要作用。④了解乙醇、乙酸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⑤了解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⑥了解常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應及其重要應用。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必修內容不研究有機物的分子結構類型,不深究同分異構現象,不要求按類學習有機物,只需要通過對部分典型有機物的一般學習來了解有機物的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所以,本部分的重點是典型有機物的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8)化學實驗基礎。考試說明的要求是:①了解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②了解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③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識別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了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④掌握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包括所用試劑、儀器、反應原理和收集方法)。⑤能對常見的物質進行檢驗、分離和提純,能根據要求配制溶液。⑥能根據實驗試題要求,做到:設計、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了解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分析或處理實驗數據,得出合理結論;繪制和識別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⑦以上各部分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高考對實驗的考察要求層次是比較高的,我們對實驗的復習總是不到位。在所有的題目中,實驗題是丟分最高的。原因是我們對實驗的學習基本上是“理論學習”,學生最缺的就是實驗的感性認識和動手操作能力。新課程標準中研究性學習是教學的核心,實驗是研究性學習的最有效載體。因此本部分的復習是整個高三復習的重點和難點。(9)化學計算。考試說明的要求是: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的定義,并能進行有關計算。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并能進行有關計算。了解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mol)、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根據物質的量與微粒(原子、分子、離子等)數目、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有關計算。考試說明中沒有單獨對化學計算作出說明,計算的要求分散在各部分知識內容中??梢钥闯?,高考對計算的考察難度有所降低,僅對基本計算作要求。所以,計算復習的重點是基本計算技能,不必對復雜混合物計算作研究,電離平衡常數和溶度積常數也可以不作要求。 3、解決方法建議 (1)認真仔細地研究全國考試大綱和山東省考試說明,準確把握復習的每一部份的內容范圍和要求層次,準確把握知識和能力的考察方式和方向。 (2)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3)加強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 (4)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診斷性測試,掌握學生的知識漏洞、能力缺陷和學習困難點。 (5)列出中學化學的重點、難點明細表。 (6)研究每一個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方案。一般來說,對重點內容要反復訓練,達到熟練的程度。對重點中的難點要進行專題訓練,總結歸納出規律,使難點變容易。課件22張PPT。高三化學復習中重點難點的選取與處理即墨一中王仁先2007-11-241、主要問題(1)選擇不準復習的重點。(2)把握不住學生學習的難點。(3)對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方法不太恰當。2、主要原因(1)青年教師教材不熟,經驗不足。(2)老教師依賴經驗,不重視高考的變化。(3)對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掌握不熟、把握不準。(4)責任心太強,總是不放心,那兒都重要,到處是重點。3、實例(1)物質結構必修部分??荚囌f明的要求是: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義。②了解原子構成。了解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③了解原子核外電子排布。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實質。了解元素周期表(長式)的結構(周期、族)及其應用。⑤以第3周期為例,掌握同一周期內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⑹以ⅠA和ⅦA族為例,掌握同一主族內元素性質遞變規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⑦了解金屬、非金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遞變的規律。⑧了解化學鍵的定義。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形成。結論:對同位素的計算不要作為重點來訓練;對共價鍵的形成方式和類型不用補充;對晶體結構的研究也不用太深刻。本部分的復習重點是相關的規律和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及研究元素周期律的方法,本部分的復習的難點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方法。(2)元素化合物部分??荚囌f明的要求是: 常見金屬元素(如Na、Al、Fe、Cu等)①了解常見金屬的活動順序。②了解常見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其應用。③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應用。常見非金屬元素(如H、C、N、O、Si、S、Cl等)①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應用。②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環境質量的影響。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結論:對鎂、鋅、鉛等金屬不用做過多補充;對氟、硼、磷等非金屬也不必過多研究。本部分復習的重點應該是常見金屬和非金屬的主要性質及應用,本部分復習的難點應該是以元素化合物為基礎的綜合推理能力培養以及掌握研究性學習的方法。(3)溶液部分??荚囌f明的要求是:①了解溶液的含義。②了解溶解度、飽和溶液的概念。③了解溶液的組成。理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并能進行有關計算。④了解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⑤了解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結論:溶解度的計算不用做過多訓練,也就是說,析出晶體的計算不用復習;膠體的性質不用認真的研究,了解即可。物質的量及有關計算此處沒有要求,但在基本概念部分有明確要求,“了解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mol)、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根據物質的量與微粒(原子、分子、離子等)數目、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有關計算”。所以,本部分復習的重點是溶液的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的基本計算,本部分復習的難點應該是二者之間的換算。(4)化學反應與能量部分。考試說明的要求是:①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了解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②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的原因,能說出常見的能量轉化形式。③了解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了解吸熱反應、放熱反應、反應熱等概念。④了解熱化學方程式的含義,能用蓋斯定律進行有關反應熱的簡單計算。⑤了解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了解化學在解決能源危機中的重要作用。⑥了解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寫出電極反應和電池反應方程式。了解常見化學電源的種類及其工作原理。⑦理解金屬發生電化學腐蝕的原因,金屬腐蝕的危害,防止金屬腐蝕的措施。從說明中可以看出,氧化還原反應的重要性有所減弱,化學能與熱能和電能的轉化則成為重點。對燃燒熱和中和熱沒有要求,而對蓋斯定律應用計算則明確要求,但僅限于簡單計算,重點在于計算的原理要掌握,而不必研究復雜的多反應的計算。本部分的另一個重點是原電池(含金屬的電化學腐蝕)和電解反應原理,難點是蓄電池的充電放電反應原理。(5)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部分。考試說明的要求是:①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②了解催化劑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大作用。③了解化學反應的可逆性。④了解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理解化學平衡常數的含義,能夠利用化學平衡常數進行簡單的計算。⑤理解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影響,認識其一般規律。⑥了解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調控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反應速率只要求了解定量表示方法,平衡常數要求能進行簡單計算,本部分的重點應是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和平衡的影響規律,難點則是規律的應用。(6)電解質溶液??荚囌f明的要求是:①了解電解質的概念。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②了解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以及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③了解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④了解水的電離,離子積常數。⑤了解溶液pH的定義。了解測定溶液pH的方法,能進行pH的簡單計算。⑥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影響鹽類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鹽類水解的應用。⑦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⑧了解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電離平衡常數沒有要求,可以不作研究;pH只要求簡單計算;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只要求了解,計算可不作研究。本部分的重點是電離平衡、水解平衡以及離子反應和離子檢驗。難點是三個平衡的綜合應用。(7)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荚囌f明的要求是:①了解有機化合物中碳的成鍵特征。②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機化合物的主要性質。③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產中的重要作用。④了解乙醇、乙酸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⑤了解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⑥了解常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應及其重要應用。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必修內容不研究有機物的分子結構類型,不深究同分異構現象,不要求按類學習有機物,只需要通過對部分典型有機物的一般學習來了解有機物的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所以,本部分的重點是典型有機物的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8)化學實驗基礎。考試說明的要求是:①了解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②了解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③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識別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了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④掌握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包括所用試劑、儀器、反應原理和收集方法)。⑤能對常見的物質進行檢驗、分離和提純,能根據要求配制溶液。⑥能根據實驗試題要求,做到:設計、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了解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分析或處理實驗數據,得出合理結論;繪制和識別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⑦以上各部分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高考對實驗的考察要求層次是比較高的,我們對實驗的復習總是不到位。在所有的題目中,實驗題是丟分最高的。原因是我們對實驗的學習基本上是“理論學習”,學生最缺的就是實驗的感性認識和動手操作能力。新課程標準中研究性學習是教學的核心,實驗是研究性學習的最有效載體。因此本部分的復習是整個高三復習的重點和難點。(9)化學計算??荚囌f明的要求是: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的定義,并能進行有關計算。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并能進行有關計算。了解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mol)、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根據物質的量與微粒(原子、分子、離子等)數目、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有關計算。考試說明中沒有單獨對化學計算作出說明,計算的要求分散在各部分知識內容中。可以看出,高考對計算的考察難度有所降低,僅對基本計算作要求。所以,計算復習的重點是基本計算技能,不必對復雜混合物計算作研究,電離平衡常數和溶度積常數也可以不作要求。 3、解決方法建議(1)認真仔細地研究全國考試大綱和山東省考試說明,準確把握復習的每一部份的內容范圍和要求層次,準確把握知識和能力的考察方式和方向。(2)相互學習,取長補短。(3)加強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4)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診斷性測試,掌握學生的知識漏洞、能力缺陷和學習困難點。(5)列出中學化學的重點、難點明細表。(6)研究每一個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方案。一般來說,對重點內容要反復訓練,達到熟練的程度。對重點中的難點要進行專題訓練,總結歸納出規律,使難點變容易。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青島市高三期中統一檢測 化學試卷分析 2007年11月 一、試題總體情況分析 1.命題意圖和指導思想 面對2008年就要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本著能對教師在高考復習中起到有利的指導作用,有利于高考化學復習的教學,檢測高三學生本學期復習的質量,制定了本次考試的命題意圖和指導思想. 2.試題總體評價: 本次考試試題內容力求涵蓋現階段高三學生所復習的化學知識,必修1、必修2(除去有機和化學反應原理的部分)試題以化學主干知識為主要考查點,圍繞主干知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無機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化學實驗和重要的化學計算來展開。 其中第l卷選擇題的命題盡量考慮到知識的覆蓋面,重點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是否扎實和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II卷注意考查學生分析和推理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實驗操作和評價能力,化學計算能力等。總體難度適中,有針對性地考查了學生復習的主干知識。 3.試題結構: 試題分I、II兩卷,共19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第l卷12個小題,全部為單選題,每小題3分,共36分,第1I卷為實驗、填空、推斷,共7個題,滿分64分。全卷容易題約占20%,中檔題約占70%,難題約占10%。這樣可以保證試卷有較理想的離散度和區分度。 表一、各知識體系題型、分值統計知識體系選擇題非選擇題合計分值基本概念和理論3、4、9、10、1116、1715+19=34元素化合物1、2、6、715(1)(2)、1812+15=27化學實驗5、813、14(2)、196+22=28化學計算1214(1)、15(3)3+8=11 表二、試題雙向細目考查內容題號題型分值合計概念和理論物質結構3、4、11、17選擇、填空2034化學概念10選擇3氧化還原反應16填空8物質的量9選擇3元素化合物物質的性質和用途1、2選擇630離子反應及檢驗6、7、15(1)(2)選擇、填空14元素推斷18填空10化學實驗實驗操作5、13、14(2)選擇、填空1328實驗裝置的使用8選擇3物質的制備及性質19填空12化學計算氧化還原計算12選擇311溶液的計算14(1)、15(3)15填空8 4.試題特點 (1)化學試題符合《考試大綱》的基本要求,發揮了應有的考查功能 試題以能力立意對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進行考查,突出學科主干知識,強調學科內綜合能力考查,注重化學用語的使用,適當考慮了對中學化學知識點的覆蓋。試題難度基本符合《考試大綱》要求,能關注學生的應答需求和體驗,試卷長度適中,題目設計有層次,注重考查學生所應有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語言表述較清楚、簡潔,意圖表達較準確,試題的閱讀量不大,可以使考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深入地思考,從學生答題情況來看,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功底,考生難以得到較好的分數,試題題型配置合理發揮了應有的考查功能。(2)重視化學主干知識的考查尤其重視實驗基本技能的考查試題突出了對中學化學基礎知識、核心知識、主干知識的考查,重點考察了:無機框圖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離子共存的判斷、阿伏加德羅常數、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基本化學概念之間的關系、物質結構、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應用、實驗裝置的作用以及選擇、基本實驗操作、物質除雜實驗的設計、實驗現象的判斷,第Ⅰ卷題目考查的知識點明確、具體,第Ⅱ卷試題強調學科內綜合能力的考查,在解答思路和思維層次上要求較高,許多題目都是學生平時復習中常見的題型,感覺非常的熟悉,多數題目進行了變形。在推斷題中,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元素化合物及相互轉化關系,在實驗和計算中,也要求學生必須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真正理解基礎知識,進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同是還需要學生的仔細認真地作題態度。這樣的編排有利于增強學生復習的信心,為復習過程找不足;為下一階段的復習打下堅實的基礎。(3)注重對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應用,強調學科內綜合能力考查“試題要重視對考生科學素養的考查,要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以利于激發考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睘轶w現這一指導思想,試題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和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為載體,滲透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的內容,強調學科內綜合能力考查,讓學生感知“完整的、真實的”化學。注重考查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和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遷移、應用能力??疾鞂W生面對實際問題時,是否具備化學基本觀點和科學視角,理解化學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的涵義、能否區別相關概念間的區別、聯系和適用條件;能否定量地描述化學變化;能否依托已有化學知識,針對實驗目的,設計實驗方案,解決實際問題。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中思維能力是核心。試題在第3、4、11、17等題,均深層次的考查了學生對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應用水平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5、8、13、14、19等題重點考查了學生的實驗探究和實驗設計能力,要求學生展現完整的思維過程。(4)化學用語的使用能力受到重視本套試題有大約29分需學生用儀器名稱、操作名稱、化學方程式、化學式、離子方程式、電離方程式作答,占二卷總分的46.7%?;瘜W用語的使用得到了重視。不重視化學用語的正確使用,這也正是在復習過程中學生容易出現的一個大毛病就是會做做不對的一個主要原因。本次出題的意圖非常明顯給學生敲警鐘。 二、學生答卷情況分析l.試卷的答題情況分析:由于本次考試采用網上閱卷,加快了閱卷速度,省去了人工試卷分析的工作,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每一個學校的答卷情況,現列表如下:學校名稱選擇13141516171819zf1中25.114.253.22.954.886.615.984.7957.82中30.744.814.83.795.58.618.986.8274.093中21.983.372.21.993.585.094.573.0245.811中15.483.30.91.633.243.972.93.0734.59中28.794.553.73.465.146.777.885.7666.0215中28.064.664.33.075.417.027.766.6466.9116中20.324.042.52.154.455.485.984.1349.0817中26.414.463.82.794.866.517.665.4962.0119中27.224.6742.945.156.8785.3364.2225中18.593.831.82.513.524.745.933.8644.7939中26.064.483.62.654.816.717.425.1360.8558中30.694.483.83.436.368.338.87.0172.8666中20.533.422.21.994.014.824.563.3344.85志成16.933.432.11.852.823.553.422.8837全市23.984.123.12.634.536.046.454.8155.61滿分366988111012100難度0.670.690.340.320.570.550.650.400.562.第1I卷中學生出現的主要錯誤及原因分析:13題:考查了的是主要物質分離提純的方法,有過濾、蒸餾、萃取分液、蒸發,考查了操作的名稱和操作中需要的主要儀器名稱。學生主要錯誤如下:(1)錯別字,可以這樣說主要的詞語學生都出現了錯別字。如蒸餾的餾寫成“溜”、漏斗錯用為長頸漏斗、三角漏斗,其中的漏寫成“陋”、萃取的萃寫成“卒、粹、淬”草字頭寫出竹子頭。(2)操作方法使用的錯誤,如“從碘水中提取得到固體碘的方法”學生只答了萃取分液,還有將蒸發錯答為蒸餾和、蒸發冷卻結晶、結晶、以及升華。14題:考查了溶液中質量分數、物質的量農大、溶解度的計算、以及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主要錯誤有:(1)在計算部分把Vml水當作溶液的體積為Vml進行計算導致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計算錯誤;在寫得數時忘記單位;計算物質的量濃度時把溶液的體積計算錯誤。(2)蒸發所需儀器回答不準確,將蒸發皿錯答為坩堝、燒杯。多答上了石棉網和坩堝鉗。沒有扣分(3)托盤天平的精確度不知道具體實驗中的應用將氯化鈉的質量錯答為5.85g;配制溶液的主要儀器容量瓶不答容量或錯誤的答為60ml。15題:這是試題重要考查了離子的檢驗、離子共存的判斷、溶液中電荷守恒的應用。在出題形式上和以往的試題大部一樣在有兩種離子是不能共存的關系,可是在溶液中還是要存在其中的某一種。這樣導致學生在答題上存在了很大的困惑,導致思考不全面時該題出錯的主要原因。主要錯誤有:(1)和是不能共存的關系,在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離子時都答上了。(2)根據電荷守恒的關系,溶液中一定要有I- 或NO3-其中的一種那么離子濃度也應該體現出來,絕大多數學生考慮不周全,沒有出現,只認為溶液中一定有SO42-所以答濃度的時候也沒有協商離子濃度的符號。16題:這是一道以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知識為主的試題主要錯誤表現在:答題不仔細,不認真如物質的量之比錯答為1:3;轉移電子數目答為物質的量;氧化性由弱到強的次序答為由強到弱;這暴露出學生作題的隨意性,是會做而答不對的典型情況。17題:該題以物質結構元素推斷為基礎的綜合性題目,主要考查了重要的化學用語、原子結構、電離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還涉及了物質的分類和判斷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依據??疾橄喈敾A、覆蓋面廣。主要的錯誤有:(1)第二問中B、C、E與A形成的化和物中最穩定的理解成了B、C、E、A形成的化學物,所以錯答為(NH4)2SO4(2)第三問中物質的分類是根據性質分類的,而學生卻錯誤答為“離子化和物”這說明我們在教學中對物質的分類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3)化學用語不過關:N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寫成電子式、結構式;絕大多數的學生在Al(OH)3的電離方程式的書寫上失分,表現在只會堿式電離不會酸式電離,錯誤地寫成偏鋁酸電離,中間用等號,而不用可逆號;由不少學生把電離方程式寫上了“電解”“通電”。在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上,不寫Cl2寫HClO;錯寫成化學方程式;不配平等。(4)元素周期律知識掌握不理想比如將C錯誤的推斷為Si、Na導致第三問錯誤;第二問中比較NH3、H2O、H2S的穩定性錯答為NH318題:此題是關于元素化和物的框圖推斷題主要錯誤如下:(1)甲的化學式錯答為A的化學式;(2)丙在周期表中位置,第三周期的三寫成3,第ⅦA的Ⅶ寫成7,(3)方程式的書寫中漏水、不配平、不寫氣體號。若將化學方程寫成離子方程式對,但是離子方程式寫成化學方程式步得分。總體上該題很多學生得了10分,說明多數學生掌握的很好。19題:此題考查實驗方案的設計、評價問題,重點考查了實驗操作的敘述及實驗現象的描述。主要錯誤如下:(1)問中Zn和CuO的順序顛倒,(2)問得分率極低,主要原因是對題意理解不到位,題目中要求是在第2個操作上進行補充,而實際答為通入濃硫酸、足量H2以及當質量不再改變時停止加熱,實際上是對第3步的補充。(3)問中離子方程式寫得較好,其中現象的描述部分不太很好,多數學生沒有按照實驗的發生過程進行實驗現象的描述,而是想到什么就答什么,另外學生對實驗現象的,描述不全面,考慮不周全,大部分學生只得2分。三對今后教學的建議1.“綱”舉“目”張,夯實基礎復習中要以《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為“綱”,以教材為“目”,正確處理好教材在復習中的地位和作用。這樣才能夯實基礎,進而使學生融會貫通的靈活應用書本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凡是在復習過程中,拋掉書本,搞押題、猜題及題海會戰的做法不僅本末倒置,而且累垮了學生。在復習中教材是根本,資料是補充,緊緊遵循《考試大綱》規定的范圍,緊扣教材,抓住主干知識,扎扎實實地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于過分繁難的計算題以及技巧性很強的計算型選擇題不要過多的耗費精力。2.注重“審題”,強化規范從每一次的閱卷情況來看,都會出現大量的因審題不縝密、規范失偏頗而失分的現象,這次考試依舊如此。這說明我們在復習過程中,注意審題能力的培養。著重做好三個步驟:粗審---從宏觀上把握題目的命題意圖,明晰題意,理順關系,找出提示條件、數據、信息等與設問的線性關系,從而形成整體的解題思路;細審---仔細揣摩關鍵字詞的涵義,哪些是有效條件(信息),哪些是干擾條件(信息),有哪些隱含條件,找準正確解題的最佳切入點和突破口;精審---在題干和設問的細節上進行必要的“咬文嚼字”,以避免“一字之差,謬之千里”現象的出現。3.重視化學用語的復習化學試卷中涉及分子式、電子式、有機結構簡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占很大的比重。每年的高考閱卷評分標準上都有這樣的一句話“化學專用名詞中出現錯別字、元素符號有誤、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給分;在做計算題是沒有考慮有效數字和量綱單位的,按規定扣分。”所以在復習中必須重視化學用語的訓練,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做到書寫準確、規范、快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平時教學中的嚴格要求,強化規范,形成習慣。近年來一些開放性的試題重視考查考生的文字表達能力。簡答題要求準確地組織文字,簡明扼要的答出要點。不少考生雖然原理較清楚、解題思路清晰,但表達卻詞不達意。在復習中要加強訓練,提高文字表達能力。4.重視化學實驗復習實驗試題的命制一般都是從中學階段學生最熟悉的基礎實驗入手,又簡到難,由收斂到發散,由具體到開放,逐步實現對學生能力的考查。這就要求認真對待課本中出現的實驗,要深刻理解實驗的原理、熟悉實驗現象、掌握實驗操作,注意實驗的干擾因素、成敗關鍵。這些往往是實驗創新的出發點。要善于在實驗復習時多問幾個為什么,試劑、裝置選擇的原因,操作不如此進行會出現什么現象,還可以怎樣進行實驗設計等?;ㄙM一些時間,讓學生充分的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提出不同的方案。在復習就知識的同時,不斷發現就知識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理解復習過程中,并非是簡單的繼承,關鍵是不斷的更新和提高。同時要多留意身邊的化學現象和社會熱點問題,他們都可能跟實驗掛上鉤,從而設計出有創新性的實驗課題。這樣可以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整體思維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實驗設計能力。5.一題多解,多題歸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傳統的很多老師認為“題海戰術”很靈驗,并樂此不疲的投入其中,結果因“死練,練死”而桎梏學生的手腳、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學生一旦遇到新信息、新情景或題型、條件變化時,便手足無措而“敗走麥城”。復習過程是“引導、啟發、領入”的教育學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引領學生進行知識的展開、發現、發散等主動認知和指向性明確的、積極探究的心智活動。通過題組訓練、一題多解、多題歸一等形式,多層次、多角度的審視和操作同一個問題。這樣,才能化整為零、積零為正、舉一反三的產生觸類旁通的效果和殊途同歸的效應;才能讓學生充分自由的形成思維能力,而不是只一味的盯著練習的數量和孤立、靜止的結果。也迫使學生不得不放棄對“題海”的依賴,養成開動腦筋、積極思維的良好習慣。并將這種習慣牢牢的植根于其意識深處,形成通向四面八方的開闊的思路和擴散、輻射的思維品質和對問題不懈的探索精神。高考復習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對待要復習什么,怎么復習作為老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哪些是化學的主干知識,哪些知識點是復習中的難點和重點,我們要總結哪些知識規律,如果自己都不明白,是指導不好學生的復習的。在課堂上要講究教學的效率,重點突出,教法得當。 在學法指導上,要有意識地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消化、總結、歸納,對相關相近的知識進行比較和區別。這樣可以使知識牢固地記憶,較長時間不忘,有利于知識儲備和快速提取遷移,解決問題時,能迅速反映聯想,組成一個相關的知識群,有利于問題的分析解決。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抓好落實,對一些易錯、易混、易再答題中出現的問題一定要不厭其煩多次在教學中重復,落實,讓學生減少非智力因素導致的失分現象。高三理科一批次全市達線人數統計表一批次學生人數總分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匯總(人)3901636693713722687青島1中2271930321624青島2中577283273247249230青島3中24769148青島9中3095862698550青島11中12601000青島15中43744421075683青島16中14403234青島17中3604150495743青島19中3614145564869青島25中14415323青島39中7757634青島58中437130155134184156青島66中15803151瑞達學校3000000青島霍校3200000東方學校1223113育賢中學3000000啟明星中學5932242志成中學5600000天山實驗3010121振華業校482693236高三理科二批次全市達線人數統計表市線學生人數總分物理化學生物綜合匯總39019711024101010731017青島1中2273344413239青島2中577376371325329316青島3中24761661316青島9中309929310412379青島11中12601020青島15中4378575153100135青島16中14418267青島17中3606274809466青島19中36176769082105青島25中14429346青島39中778131288青島58中437217225180260224青島66中15806371瑞達學校3000000青島霍校3200000東方學校1243314育賢中學3000000啟明星中學5933253志成中學5600000天山實驗3023241振華業校4844437高三化學全市平均分、率 人數總分平均分優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匯總3901532.161.7718.2841.4560.24青島1中227503.9357.74 814.133.9249.34青島2中577622.675.78 142.8177.9993.41青島3中247477.0946.56 0.47.2919.03青島9中309577.7569.3 322.3353.7278.64青島11中126379.2135.2600.793.97青島15中437547.1668.28 424.4951.7274.83青島16中144470.8349.38 91.395.5625.69青島17中360535.962.96 613.6137.7865.56青島19中361544.3364.72 515.5141.8366.76青島25中144437.1947.312.087.6423.61青島39中77537.8262.25 77.7937.6663.64青島58中437608.0373.36 230.6670.0289.93青島66中158432.344.980.638.8623.42瑞達學校30374.9345.530010青島霍校3239239.6603.133.13東方學校12519.4261.258.3341.6766.67育賢中學30329.532.8000啟明星中學59412.2944.763.398.4718.64志成中學56403.5439.43003.57天山實驗30484.2346.473.336.6723.33振華業校48455.3350.54.1722.9260.24高三理科T標準分統計表單位學生人數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基本能力市區3901505050505050501中22747.1347.0448.347.5847.84 347.5149.492中57756.6757.1258.7858.557.52 35755.743中24745.9847.0345.9445.8741.83 745.3544.559中30956.9852.0953.7153.8354.04 354.5351.6511中12639.5834.7636.7638.3435.76 638.7741.5615中43750.1953.0849.7649.553.5 150.452.0816中14444.8946.5143.545.3943.35 745.1444.6517中36052.3749.4249.7450.7350.64 350.4348.6419中36150.2551.5752.2849.9251.58 250.2149.8625中14443.5540.6740.3842.7342.23 542.7346.9839中7752.6950.1452.3548.2150.26 449.6550.9758中43753.1356.8956.6257.0256.22 557.8154.3466中15841.3942.1241.240.840.98 642.5644.69瑞達3038.2532.7240.1133.7241.2834.4844.88霍校3236.5638.8136.6139.2438.1339.3540.45東方1247.5847.8348.8549.7449.7249.7750.16育賢3039.3630.7530.8833.5234.4428.7144.05啟明星5938.9741.1635.540.3240.8641.246.54志成5643.3938.1839.4639.5338 636.7144.4天山3047.2143.6648.5647.1741.7847.4151.13振華4841.9545.6442.6944.5443.9542.0140.51課件30張PPT。山東省教研室 盧巍 [email protected] 2007年高考化學試題分析與2008年高考化學備考建議內 容 提 要一.2007年高考理綜(山東卷)化學試題評析 1.2007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構成分析 2.2007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內容分析 3.2007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特點分析二.對2008年化學高考備考的幾點建議 1.要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復習,做到高觀點.大視野 2.高度重視化學科學的重要原理.方法與思想智慧 3.嚴格要求,提高答題的準確性2007年高考理綜試卷結構2007年高考理綜試卷結構特點選擇題序及數量為: 生物(1-8).化學(9-15).物理(16-22)第Ⅱ卷(必做)的順序為:物理.生物.化學第Ⅱ卷(選做)的順序為:化學.生物.物理物理選擇題繼續單列,仍為不定項選擇題 1.2007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構成分析(1)2007年高考化學試題必做部分知識點分布及分數比例分析穩體現在:常規題目多,選擇題基本為復習資料中常見的題目。重點考察繼續學習化學的支持性知識,如:對基本的化學概念.化學計算(計量).化學用語的理解和運用;對電解質在溶液中的行為的分析;對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平衡本質的認識;對虛擬實驗過程中涉及的物質性質及相互反應關系的敏感度以及對實驗情景的知覺意識等。注意照顧覆蓋面。總體感覺:穩中有變變體現在:(1)整張試卷的題目分為必做和選做,體現了新課程強調的“滿足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需求”的特點。(2)注意了對重要反應原理(如氧化還原反應)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設計原電池,并書寫電極反應式)和實驗探究能力(實驗方案設計能力)的考查。(3)試題考查學生對身邊物質的了解情況,有利于引導中學教學重視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思維意識和習慣。2.2007年高考理綜(山東卷)化學試題內容分析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目前加碘食鹽中主要添加的KIO3 B.日常生活中無水乙醇常用于殺菌消毒 C.綠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學物質的食品 D.在空氣質量日報中CO2含量高于空氣污染指數 采用判斷型題干設計方式從四不同的角度直接對STS知識(本題指生活中常用的化學知識) 進行考查,難度較小。10、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時,下列既能與NaOH溶液反應、又能跟鹽酸反應的溶液中,pH最大的是 A、Na2CO3溶液??? B、 NH4HCO3溶液??? C、 NaHCO3溶液??? D、 NaHSO4溶液 該題題干中包含了四個考點信息,重點考查酸堿中和反應、強弱酸的電離和鹽類水解的知識,同時兼顧考查接受和運用文字信息的能力。綜合性較強,中等難度。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烯的結構簡式可以表示為CH2CH2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發生取代反應 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采用判斷型題干設計方式考查有機化學的常識性知識,識記層次,難度較小。 1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O2和 O3互為同位素,性質相似 B、常溫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3+可以大量共存 C、明礬和漂白粉常用于自來水的凈化和殺菌消毒, 兩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石墨△H>0,所以石墨比金剛石穩定 采用判斷型題干設計方式對元素性質、離子共存、元素周期表、熱化學和殺菌消毒機理等常識性知識進行考查,難度較小。13、下列關于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能形成共鍵化合物 B、只有在原子中,質子數才與核外電子數相等 C、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長的周期含有36種元素 D、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只能是2或8 采用判斷型題干設計方式對元素與化合物、元素與原子、元素周期表的知識進行考查,知識考查較細致,中等難度。 14、氯氣溶于水達到平衡后,若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某一條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氣,c(H+)/c(ClO-)減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強 C、加入少量固體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考查了化學平衡的移動、漂白的機理、電荷守恒的知識,中等難度。15、一定體積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質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質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體積恰好為KMnO4溶液的3倍,則KMnO4溶液的濃度(mol·L-1)為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08889??? B、 0.08000??? C、 0.200 ??? D、 0.240該題重點考查氧化還原反應、酸堿中和反應及其計算,有一定的綜合性,中等難度。28、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氣的主要污染物。綜合治理其污染是環境化學當前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1)硫酸生產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2SO2(g)+O2(g) 2SO3(g)某溫度下,SO2的平衡轉化率(a)與體系總壓強(p)的關系如右圖所示。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①將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平衡后,體系總壓強為0.10MPa。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等于_____。②平衡狀態由A變到B時.平衡常數K(A)_______K(B)(填“>”、“<”或“=”)。(2)用CH4催化還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 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 kJ·mol-1若用標準狀況下4.48L CH4還原NO2至N2整個過程中轉移的電子總數為______(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用NA表示),放出的熱量為______kJ。(3)新型納米材料氧缺位鐵酸鹽(MFe2Ox 3<x<4,M=Mn、Co、Zn或Ni=由鐵酸鹽(MFe2O4)經高溫還原而得,常溫下,它能使工業廢氣中的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轉化流程如圖所示:請寫出MFe2Ox分解SO2的化學方程式 ????????????????????? (不必配平)。(1)結合STS信息,以常見的污染物SO2為載體考查了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平衡常數的函數性質的知識,中等難度。(2)結合STS信息,以常見的有機物CH4為載體考查了氧化還原反應和蓋斯定律的計算,綜合性較強,中等難度。(3)選擇化學學科較前沿的納米材料MFe2OX和SO2為載體對元素價態與氧化、還原性的關系和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進行考查,難度較大。29、鐵及鐵的化合物應用廣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劑、印刷電路銅板腐蝕劑和外傷止血劑等。(1)寫出FeCl3溶液腐蝕印刷電路銅板的離子方程式?????????????????? 。(2)若將(1)中的反應設計成原電池,請畫出原電池的裝置圖,標出正、負極,并寫出電極反應式。正極反應?????????????????????? ????負投反應?????????????????????? 。(3)腐蝕銅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濃度均為0.10mol/L,請參照下表給出的數據和藥品,簡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實驗步驟????????????? 。(4)某科研人員發現劣質不銹鋼在酸中腐蝕緩慢,但在某些鹽溶液中腐蝕現象明顯。請從上表提供的藥品中選擇兩種(水可任選),設計最佳實驗,驗證劣質不銹鋼腐蝕。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劣質不銹鋼腐蝕的實驗現象???????????????????????????????????????????????? 站在化學變化能實現物質種類變化和能量變化,化學科學能幫助人們認識物質、改造物質并更好的應用物質的認識高度,以常見的金屬Fe、Cu為載體對離子反應、電化學知識、物質的分離和提純進行考查。(1)直接考查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難度較小。(2)考查化學電池的設計和電極方程式的書寫,難度較小。(3)根據給出的信息對Fe2+、Fe3+、Cu2+進行分離和提純,綜合性較強,中等難度。(4)利用金屬的防腐應用背景,對電化學知識和科學探究能力進行考查,難度較大。30、下圖所示為常見氣體制備、分離、干燥和性質驗證的部分儀器裝置(加熱設備及夾持固定裝置均略去),請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各題(儀器裝置可任意選用,必要時可重復選擇,a、b為活塞)。(1)若氣體入口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氣體,E內放置CuO,選擇裝置獲得純凈干燥的CO,并驗證其還原性及氧化產物,所選裝置的連接順序為??????? (填代號)。能證明CO氧化產物的現象是?????????????? 。(2)停止CO和CO2混合氣體的通入,E內放置Na2O2按A→E→D→B→H裝置順序制取純凈干燥的O2,并用O2氧化乙醇。此時,活塞a應???? ,活塞b應????? 。需要加熱的儀器裝置有????? (填代號),m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若氣體入口改通空氣,分液漏斗內改加濃氨水,圓底燒瓶內改加NaOH固體,E內放置鉑銠合金網,按A→G→E→D裝置程序制取干燥氧氣,并驗證氧的某些性質。①裝置A中能產生氨氣的原因有:????????????????????????????????? 。②實驗中觀察到E內有紅棕色氣體出現,證明氨氣具有 性。(1)以構思的實驗情景為載體,考查了C的氧化物(CO、CO2)、N的氫化物和氧化物(NO、NO2)、氧氣、過氧化鈉、乙醇等物質的性質,考查了影響NH3·H2O在水中電離平衡的因素。(2)考查了考生將實驗習題情景化,用相似的策略周密計劃氣體制備、凈化、干燥、性質實驗等實驗流程的能力。(3)由于試題涉及的物種多樣、實驗任務多重、實驗情景多變,對考生思維的周密性要求高,因而難度較大。31、工業上對海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部分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1)電解飽和食鹽水常用離子膜電解槽和隔膜電解槽,離子膜和隔膜均允許通過的離子是??????? 。電解槽中的陽極材料為????????????????? 。(2)本工藝流程中先后制得Br2、CaSO4和Mg(OH)2,能否按Br2、Mg(OH)2、CaSO4順序制備?原因是???????????????? 。(3)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四氯化碳與水不互溶,故可用于萃取溴,但在上述工藝中卻不用四氧化碳,原因是?????????????????????????????????????? 。(1)題目本身富有教育意義:本題給出了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真實背景,介紹了工業上利用現有的物質資源——海水為原料,通過一系列的化學手段,將分散于自然界中的物質富集、轉化,從而獲得對人類更有價值的化工產品。通過解答這樣的高考題,學生不僅意識到書本上所學習的看似簡單的關于復分解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電化學等化學知識,在工業上原來有著重要的應用,還對海水作為資源的現實意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題目滲透了對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考查:任何的生產過程都要本著高效、綠色、節約、安全的要求加以設計。平日里,教師的教學如果注意培養學生這方面的意識,其解答會容易得多。(3)題目體現了“化學與技術”模塊的技術特色,通過考查學生依據問題情境進行推理的能力,間接介紹了“膜技術”的本質。32、請完成下列各題:(1)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態原子中未成對電子與其所在周期數相同的元素有??? 種。(2)第ⅢA、ⅤA族元素組成的化合物GaN、GaP、GAs等是人工合成的半導體材料,其晶體結構與單晶硅相似,Ga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在GaN晶體中,每個Ga原子與???? ?個N原子相連,與同一個Ga原子相連的N原子構成的空間構型為?????????? 。在四大晶體類型中,GaN屬于???????? 晶體。(3)在極性分子NCl3中,N原子的化合價為―3,Cl原子的化合價為+1,請推測NCl3水解的主要產物是??????????? (填化學式)。本題覆蓋了本模塊的3個考點:原子的結構及其化學表達方法、原子的價電子構型與共價鍵(含配位鍵)的成鍵特征、晶體的微觀結構與性質??疾榈娜渴菧\顯的基本知識,難度適中。33、乙基香草醛( )是食品添加劑的增香原料,其香味比香草醛更加濃郁。(1)寫出乙基香草醛分子中兩種含氧官能團的名稱??????????????? 。(2)乙基香草醛的同分異構體A是一種有機酸,A可發生以下變化: 提示:①RCH2OH RCHO②與苯環直接相連的碳原子上有氫時,此碳原子才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為羧基(a)由A→C的反應屬于????????????? (填反應類型)(b)寫出A的結構簡式???????????????? 。? (3)乙基香草醛的另一種同分異構體D(CH3O- -COOCH3 )是一種醫藥中間體,請設計合理方案用茴香醛(CH3O- -CHO)合成D(其他原料自選,用反應流程圖表示,并注明必要的反應條件)。 本題借助新的物質載體,考查的是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官能團的性質特點、含不同官能團的有機物之間相互轉化規律和條件、有機化學反應的分類等,同分異構體的異同點等。 高中階段有機化學的思維方式與無機化學不同。 無機化學是把元素化合物的性質作為載體,用于幫助學生建立對化學基本理論(物質結構知識、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知識、化學反應的動力學和熱力學知識等)、基本概念的認識的,因此其核心是掌握重要的化學理論與化學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識則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上述理論與概念知識的感性基礎和經驗積累。 而對于有機化學,由于中學階段學生不具備從本質(共價鍵的強度、極性、空間分布等)上分析有機物性質特點的認識基礎,因此用具有共同結構特點的官能團的共同性質作為分類標準,把有機物的學習定位到掌握常見的簡單有機物的性質及變化規律水平,因此教學中只需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幾種常見官能團的性質特點、相互轉化的條件和規律即可。3、2007年高考理綜(山東卷)化學試題特點分析(1)化學試題的設置都能緊扣《化學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保證了高考化學試題的穩定性 試題能緊扣《課程標準》,做到了試題內容不超綱,無偏題、難題、怪題,特別是對于原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中要求掌握,而新的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中沒有出現的知識一律沒有涉及;按照《考試說明》的要求,兩試卷的設置形式都保持了與樣題的一致性和穩定性,這樣就保證了教學秩序的穩定性;再則,試題背景的選擇,回避不同版本教材問題情景,消除了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地區教師的疑慮。 總之,兩試卷的命制都是“穩”字當頭,全力保證了新課程改革后第一次高考化學試題的“平穩過渡”。(2)試題體現出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高中化學教學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化學試題Ⅰ卷為了加大知識的覆蓋面,絕大多數題干都采用判斷型題干設計或者在題干中包含多個考點信息,改變了過去多年試題Ⅰ卷題干的設計方式。試題Ⅱ卷拋棄了以往以物質(元素)推斷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等為主打題型的形式,采用了以實際情景為依托、以元素化合物知識為載體,融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理論、化學實驗探究、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等于一體的綜合考查方式,符合新課程改革強化化學基本理論、重要概念和核心觀念教學,減輕元素化合物識記負擔的教學要求。 化學試題充分體現化學學科特點,重視化學與STS的聯系,內容涉及環保、材料、能源等,體現化學的應用價值,易使學生形成認同化學、喜愛化學的真切感受。在內容選擇上,積極關注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力求反映現代化學研究的成果,選材新穎而又貼近學生實際。試題對STS內容的考查也不僅僅為了滿足其對試題題干的“點綴”,而體現了對STS思想、科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的要求(如:化學與技術模塊的試題),這應成為以后STS命題的一個發展方向。 化學試題關注考查新課程理念下的科學探究能力。探究學習被認為是本次新課程改革的一個“突破口”,《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探究學習目標,今年化學試題加大了對實驗探究能力中實驗規劃能力的考查,并在化學實驗試題的分值和實驗的考查方式上有所體現。(3)兩試卷的難度設置適中,既能凸現出試題的選拔功能,又能體現出考試的公正性 試卷在必做選擇題、必做非選擇題、選做題三類試題中體現出明顯的層次性:必做試題中的選擇題相對比較容易;必做試題中的填空題、解答題難度相對較大,有利于區分不同層次的學生,突出了試題的選拔功能;選做試題模塊難度適中,難度、區分度、答題耗時等基本等值,體現出考試的公正性,對高中化學選修課的開設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二、對2008 年化學高考備考的幾點建議1、 要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復習,做到高觀點.大視野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我們在高三的復習中要重點關注能進入考試操作層面的那些理念:科學素養、科學探究、 STS 。在2007年的高考化學試題中對這三個方面全部進行了考查。 這就要求我們在高三的復習中對上述內容要有所體現。 把化學知識的復習提高到培養學生認識物質、改造物質、應用物質的基本能力、策略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水平上去認識,努力尋找各類知識對學生成長的最優化價值,積極拓展創新,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能力,升華學生的思想。 把中學化學所蘊含的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置于自然和社會的大背景中加以揣摩,尋找它們在大背景中解決問題的應用價值和智慧價值。 進入考試操作層面的科學素養知識與技能 ⑴ 化學基本觀念:物質觀、元素觀、微粒觀、變化觀、分類觀等的發展線索、構成要素以及在化學以外的領域中的應用等。 (2)化學的基本知識:事實性知識和理論性知識及有關的基本概念 (3)化學科學的基本技能:化學用語的識別與使用、化學計量與計算、化學實驗的操作過程與方法 ⑴ 了解科學探究,具有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 ⑵能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既能與人合作又能獨立思考 ⑶獲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4)化學科學用于解決物質問題的基本策略、方法、思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 能將化學知識應用于實際,能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 ⑵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自然及生活中的相關問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3)對待自然、社會、科學技術情感態度進入考試操作層面的科學探究學生在較開放的情景中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收集、處理復雜信息的能力,包括對信息進行辨別、分類、加工、抽象、歸納。對化學科學探究一般程序、方法策略了解的程度綜合實驗設計與規劃能力,包括實驗方案的設計、改進、評價、比較篩選,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實驗信息的采集、處理,實驗報告的撰寫等。2、高度重視化學科學的基本原理、核心 概念和重要方法 從07年高考所考內容來看,高考所涉及到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兩大塊:①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②常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識;掌握了三大反應原理(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熱化學反應)、三大基本理論(平衡理論、電離理論、結構理論)、常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知識,就等于控制了化學學科的主要得分點。 要兼顧知識面,就要在教學中明確一個宗旨:以《化學課程標準》為本,以《考試說明》為綱,教師要全面深入的研究現有的三套高中化學教材,并指導學生學會使用化學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作為重要課程資源的功能。 3、嚴格要求,提高答題的準確性在復習教學中,必須從嚴要求,把好三關: ⑴文字表達關。平時要有計劃地訓練與要求學生答題時注意用好字、詞、句, 注意語句精煉化訓練,力求做到消滅錯別字,逐步做到詞到意出; ⑵化學用語關。化學用語應用要準確、規范、嚴謹,包括能規范、正確地寫出中學化學所要求的全部的化學式、化學符號、化學方程式,甚至單位符號等;還能準確理解新信息情境中的化學術語的含義并加以應用。 ⑶審題關。要從平時的練習開始做起,培養學生的正確審題方法,要求學生審題時選準切入點,注意關鍵詞,不斷通過專項審題訓練來提高審題能力,包括提高審題的速度、審題的準確性。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如何加強高三學生自主性學習的.ppt 如何提高高三學生的學習效率.ppt 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張芮的課件.ppt 重點難點.ppt 重點難點選取和處理.doc 高三化學復習.pptx 高三市統考試卷分析2007.11(修訂).doc 高三期中化學答案(2007,10).wps 高三期中化學(2007,10).wps 高三理科一批次市區達線人數統計表(2007,11).doc 高考試題分析和復習建議.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