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91張PPT。1物理化學培訓2007.11第五章 電化學3電化學:研究電能與化學能之間相互轉化規律以及轉化過程中有關現象的科學。簡言之,即研究化學現象與電現象之間關系的學科。 在物理化學中,電化學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其涉及領域極為廣泛,從生產實踐一直到自然科學的各個組成部分,經常遇到電化學問題。電化學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近代,隨著電化學的發展,它與其它學科相互滲透,出現了生物電化學、環境電化學等新的領域。 通過一定的裝置,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也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電解池 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原電池4電極:在電化學裝置中,分別進行氧化過程與還原過程的部分稱為電極。電化學裝置的電極命名法:電勢(位)高者稱為正極,電勢(位)低者稱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的極為陽極,發生還原反應的極為陰極。 對應關系: 正極 負極原電池 陰極 陽極電解池 陽極 陰極習慣上,對原電池以正負極命名;對電解池以陰陽極命名。5電化學包括三部分內容: (1) 電解質溶液 (2)可逆電池的電動勢 (3)電解與極化 電解質溶液——實現化學能與電能相互轉化過程的介質(通常稱作第二類導體)。 第一類導體:金屬(靠自由電子的定向遷移)第二類導體:電解質溶液或熔融的電解質。(1)離子的定向遷移 (2)電極反應一、導電機理: §5-1 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機理 及法拉第定律6若為原電池,如圖7-2左電極:H2–2e=2H+ 右電極:Cl2+2e=2Cl – 例如:電解池如圖7-1左電極:2H+ +2e=H2右電極:2Cl ––2e=Cl27 由以上兩種情況得出: 由于離子的遷移和電極反應的發生,使得電子的轉移構成了回路。 1833年,Farady在研究電解作用時,從實驗歸納出一個定律——法拉第定律。該定律不論是對電解反應還是電池反應都是適用的。其內容是: (1) 給定電極上發生化學變化的(起作用的)物質的量與通過的電量成正比。( 比較容易理解:例如:反應 Cu2+ + 2e → Cu↓消耗兩個電子,可得到一個銅原子。消耗四個電子,可得到二個銅原子。)二、法拉第(Farady)定律 8 以此類推,電極上每變化1/Z(mol)的任何物質,所通過的電量為一常數:(Mz++ze→M) F稱作法拉第常數。 96500庫侖稱為1法拉第。其物理意義為: 1mol電子所攜帶電量的絕對值。(2) 將幾個電解池串聯,通入一定電量后,在個電解池的兩極上發生化學變化的物質的量(zn)相同。[注:z表示出現在電極反應式中的電子計量數。]以F表示1mol電子的攜帶電量的絕對值,則: F=Le =6.023×1023×1.6022×10-19 =96484.6 (c.mol-1) ≈96500(c.mol-1) 9法拉第定律可寫作:Q=znF (5-1) 注:① 后面的內容中,都以( Mz+ /Z)為基本單元,所以上式中的z=1。 ② 法拉第定律沒有任何限制條件,任何溫度壓力下均可適用。所沉淀物質的質量:m=(Q/zF ). M (5-2) M為Mz+的摩爾質量 在實際電解時,電極上常發生副反應或次級反應,例如:電極上進行的金屬離子的還原反應,除金屬離子的還原反應外,同時還可能發生氫離子的還原反應。10所以要在電極上析出一定量的某種物質時,實際上所消耗的電量要比按照法拉第定律計算所需要的電量多一些,此二者之比稱作電流效率。11例題:有10×10cm2的金屬片,需要在兩面都鍍上一層0.05mm厚的Ni。已知金屬Ni的密度為8.9g.cm-3,假設電鍍時Ni能均勻的分布在金屬片的兩面,該電流效率為96.0%。試求要得到上述厚度的鎳層時,用2.0安的電流強度需要通過多少時間?(鍍液中的鎳是二價離子)12當非體積功只有電功一種時,則△rGT,P= -EQ =- ZEF (5-3) E為可逆電池電動勢,Z為電池反應式中電子的轉移數(即電子的計量系數,無量綱)。一、可逆電池和不可逆電池 使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稱為原電池(簡稱電池)。 由熱力學知:( )T,P △rGT,P= -Wf,max §5-2 可逆電池電動勢13可逆電池必須具備的條件(充分必要條件):(1)放電反應與充電反應互為逆反應。(電池放電后,再進行充電,電池必須完全恢復原狀)。例如:鉛蓄電池:Pb O2+Pb +2H2SO4=2PbSO4 +2H2O丹聶爾(Daniell)電池: Zn+CuSO4=Cu+ZnSO4(2)滿足熱力學可逆 :(接近平衡狀態)當電池充電或放電時,滿足E =E外±dE, ( 通過的電流無限小時,不會有電能不可逆地轉化為熱的現象發生)。§8-1 可逆電池和可逆電極14 即可電池充電或放電時,不僅物質的轉變是可逆的而且能量的轉變也是可逆的。凡是能同時滿足上述條件的電池均為可逆電池。凡是不能同時滿足上述條件的電池均為不可逆電池。例如:右圖電池 E ﹥E 外時: Zn極: Zn –2e?Zn2+ Cu極:2H+ +2e?H2?放電反應: Zn +2H+ ?Zn2+ +H2?§8-1 可逆電池和可逆電極15 E < E外時, Zn極: 2H+ +2e ?H2?; Cu極: Cu –2e ? Cu2+ 充電反應: Cu +2e ?Cu2+ +H2? 充放電不為逆反應,所以該電池不是可逆電池。 二 、可逆電極的類型及電極反應: (構成可逆電池的電極必須是可逆電極) 1、 金屬電極: 將金屬插入含有該金屬離子的溶液中所成的電極16例如: Cu |Cu2+(a): 負極反應: Cu –2e ? Cu2+(a)正極反應:Cu2+(a)+2e ? CuNa(Hg)(a1)|Na+(a2):負極反應: Na (Hg)(a1)-e ? Na+(a2)+Hg(l)正極反應: Na +(a2) +Hg(l) +e ? Na(Hg)(a1)(該電極對陽離子可逆)172、氣體電極:一種單質氣體與其離子間,以惰性金屬作為電子導體所構成的電極。例如:正極反應:2H+(a)+2e?H2負極:2Cl-(a)-2e? Cl2負極反應:H2-2e?2H+(a)(Pt)H2 |H+(a)(Pt)Cl2|Cl-(a)3、非金屬—非氣體電極: 例如:(Pt)Br2| Br -(a) 負極:2 Br -(a)-2e?Br2(l) 正極: Br 2 (l) +2e?2Br -(a)正極:Cl2+ 2e? 2Cl-(a)184、金屬及其難溶鹽電極: 將金屬表面覆蓋一層其難溶鹽,然后再浸入含有與該種鹽具有相同負離子的溶液中而成。 例如:Ag +AgCl|Cl- Ag +AgI |I- Hg +Hg2Cl2|Cl- 以Ag +AgCl|Cl-為例: 作負極:(í:Ag -e→Ag+ ìì: Ag++Cl- →AgCl ) Ag +Cl- -e→AgCl(s) 作正極: AgCl(s) +e →Ag +Cl-以上三種電極稱為第一類電極。(單質±ne→離子)這類電極是對陰離子可逆的電極。19 將金屬覆蓋一層該金屬的氧化物,然后浸入含有H+或OH-的溶液中而構成。例如: Hg +HgO|H+ 作正極:HgO(s)+2H+ +2e→Hg(l)+H2O 作負極: Hg (l) +H2O –2e→HgO (s) +2H+ 5、金屬及其難溶性氧化物電極:又如: Hg +HgO|OH- 作正極: HgO(s)+H2O+2e→Hg (l)+2OH- 作負極: Hg (l)+2OH- –2e →HgO (s)+H2O 這類電極是對OH-或 H+可逆的電極。 4.5種電極稱為第二類電極。20 將一惰性金屬片插入含有兩種不同價態的離子溶液中所構成的電極。 例如: Pt|Fe2+,Fe3+ Pt|Sn2+ ,Sn4+ Pt|Cu , Cu2+ Pt|Cr2+,Cr3+等以(Pt|Fe2+,Fe3+為例) 作負極 :Fe2+ –e→ Fe3+ , 作正極:Fe3+ +e → Fe2+ 該類電極不同于其他電極的就是其還原態的活度可以改變。6、氧化-還原電極:(第三類電極)21§5.3 電池表示式與電池反應“互譯”的 一般方法一、可逆電池的書寫方法: 1.發生氧化作用的負極寫在左方,發生還原作用的正極寫在右方。 2.以化學式表示電池中的各物質的組成,并注明物態(固(s)、液(l)、氣(g))、溫度和壓力(特別對氣態)、(如不寫明,一般指298K、1atm);兩極間的溶液注明濃度(或活度)。 3.以單豎線“|”表示不同物相間的接界(包括不同溶液間的接界或濃度不同的同種溶液間的接界)。鹽橋以“||”表示。(單豎線也可以逗號表示。 同一溶液中不同價型的同一金屬離子以逗號隔開)。22 4.氣體不能直接作電極,必須依附于不活潑的金屬(如Pt 等)(有時金屬可以略去不寫)氣體必須注明壓力。 例如:298K.1P?下丹尼爾電池可以表示成: Zn(s)|ZnSO4(m1)||CuSO4(m2)|Cu(s) 298K由兩個H2電極組成的單液濃差電池: (Pt)H2(g,1P?)|HCl(m)|H2(g,0.1P?)(Pt)二、電池表示式與電池反應“互譯” 的一般方法:1、由電池表示式寫電池反應: 負極反應 +)正極反應 電池反應232、由化學反應設計電池:(1) 所給反應中各有關元素的價態在反應前后有變化:例: Zn(s)+Cd2+→Zn2+ + Cd(s) Zn(s)-2e→Zn2+ 氧化作用 作負極 Cd2+ +2e→Cd (s) 還原作用 作正極 ∴ 電池為: Zn(s)|Zn2+‖Cd2+|Cd(s) 復核:負極反應 Zn(s)-2e→Zn2+ 正極反應 +) Cd2+ +2e→Cd(s) 電池反應 Zn(s)+Cd2+→Zn2+ +Cd(s)24(2)所反應中各有關元素的價態反應前后無變化 例如: Ag+ +I- →AgI(s) 首先確定一個電極,容易看出, 負極反應為: Ag + I- -e→AgI(s) Ag+ +I-→AgI(s) -)Ag + I- -e → AgI(s) 正極反應為: Ag+ +e → Ag(s) ∴電池為 : Ag—AgI(s)|I-‖Ag+|Ag(s) 復核:§5-4 可逆電池熱力學25 ∵ ΔrG= -ZEF∴在標準狀態下,則 ΔG? =-ZE?F (5-4)(1J=1伏特.庫侖=1伏.安培.秒) 若電池反應為: dD + eE = gG + hHE?:可逆電池的標準電動勢,定溫下為常數,該式表示出電池反應中物質活度與E的關系,稱作電動勢的能斯特方程。26注:(i)從(5-5).(5-6)式看出:電池反應式的系數對電池的E和E?沒有影響。所以書寫電池反應時,可以設想有整數個F的電流通過。2728將ΔG = -ZFE 等壓下對T求偏微商得:(ìì)從E?可計Ka?。29由溫度系數可求電池反應的ΔS。§8-4 可逆電池熱力學30 由 E(或E?)及溫度系數可求ΔH(或ΔH?)問題:ΔH為什么與QR不同?31 例5-1.(甲)求298K時,下列電池的溫度系數 H2(P?)|H2SO4(0.01m)|O2(P?)已知該電池的電動勢E為1.228伏,H2O(l)的生成熱為-286.06KJ.mol-1。(乙)求273K時該電池的E,假定273K及298K之間電池的溫度系數不變。解:(甲)32(乙)33§5-5 電極電勢和電池電動勢一、電極電勢的能斯特公式和標準電極電勢 將電池電動勢E看為兩個電極的電極電勢之差,該電池中右電極電極電勢為φ右,左電極電極電勢φ左.例如:電池(Pt)H2(PH2) |H+(aH+)‖Cu2+(aCu2+)|Cu3435推廣到任意電極:[氧化態] +ze →[還原態]36 注意:①不管某電極在電池中發生的氧化還是還原反應,其電極電勢均接(5-15)式計算.37 二、標準氫電極 : 為了得到各種電極的φ?,便于計算E,可以選定某一電極的電極電勢為零作為相對標準。國際斯德歌爾摩規定:任意溫度下(-)標準氫電極‖待測電極(+)該電極的制備:即把鍍有鉑黑的鉑片浸入aH+=1的溶液中,并以PH2=P?的干燥H2沖擊鉑電極而成。(1953年,國際統一規定,以標準氫電極為負極,待測電極為正極,則電池電動勢的數值和符號就是待測電極電極電勢的數值和符號)38§8-6 電極電勢和電池電動勢39三、參比電極 以氫電極為標準電極測定電動勢時,在正常情況下,電動勢可以測得非常準確(精確度可達0.00001伏),但氫電極在制備和使用過程中要求很嚴格,溶液中不能有氧化性物質存在,鉑黑表面易被玷污,離子活度必須十分精確等,常常并不直接使用氫電極,而使用一種易于制備、使用方便且電位穩定的電極作為二級標準,稱為參比電極,它的電極電勢與標準氫電極比較而得到精確數值。40常用的參比電極甘汞電極(Hg2Cl2(氯化亞汞))電極: Hg-Hg2Cl2|Cl-銀-氯化銀電極: Ag-AgCl| Cl-常用的為甘汞電極,其結構是 P602圖 8.5電極表示成:Hg-Hg2Cl2(s) |KCl(a)電極反應: 作負極 2Hg(l)+2Cl- - 2e→Hg2Cl2(s) 作正極 Hg2Cl2(s)+2e→2Hg(l)+2Cl-41甘汞電極分為三種: 飽和甘汞電極, 摩爾甘汞電極, 0.1 mol.dm-3甘汞電極,其電極電勢見下表。42§8-6 可逆電池電動勢的計算43一、單液化學電池:例如:298K (Pt)H2(g,0.1P ?) | HCl(m=0.001,γ±=0.9) |Cl2(0.2P ?)(Pt)44二、雙液化學電池: 例如:求下列電池在298K時的電動勢,并寫出電極 反應 Cu(s)|Cu2+(a=0.1)‖H+(a=0.01)|H2(0.9 P?),Pt 解: 負: Cu(s)-2e→Cu2+(a=0.1) 正: 2H+(a=0.01)+2e→H2(0.9 P?)45電池反應: Cu(s)+2H+(a=0.01) →Cu2+(a=0.1)+H2(0.9P?)例題5-2:已知25℃時 Ag(s)|Ag2O(s)|OH-和Pt,O2(s)|H2O(l),OH-兩電極 的標準還原電極電勢分別為0.344V和0.401V; Ag2O(s)的標準生成焓△fH=-30.56KJ/mol;大氣壓為1atm,空氣中氧氣的摩爾分數為0.21(1)把Ag2O(s)在空氣中分解反應Ag2O(s)→2Ag(s)+ O2(g)組成電池,并寫出電極反應;(2) 求Ag2O(s)在空氣中的分解溫度。4647三、單液濃差電池:(電極濃差電池) (第二類濃差電池)48例如:(Pt) H2(P1) |H+(a) |H2(P2)(Pt) 負: H2(P1)-2e→2H+(a) 正: 2H+(a)+2e→H2(P2) 電池反應: H2(P1) →H2(P2)特點:在同一溶液中插入種類相同,而濃度不同的兩個電極所組成的濃差電池。P1 > P2時, E > 0 又如: Zn(Hg)(a1 )|ZnSO4|Zn(Hg)(a2) 負 Zn(Hg)(a1)-2e→Zn2+(aZn2+)+Hg(l) 正 Zn2+(aZn2+)+Hg(l)+2e→Zn(Hg)(a2) 電池反應: Zn(Hg)(a1)→Zn(Hg)(a2) 49a1 > a2 時, E > 0 汞齊電極比純金屬電極相對穩定,受雜質的影響較金屬為小。四、雙液濃差電池第一類濃差電池例如: M | M+(a1)‖M+(a2) |M 負極: M – e → M+ (a1), 正極: M+(a2) + e → M 電池反應: M+ (a2) → M+(a1)a2 > a1, E>050若電池為: M | M-(a1)‖M-(a2) |M ,則負極: M- (a1) - e → M正極: M + e → M- (a2)電池反應: M- (a1) → M-(a2) a1 > a2 , E>0 雙聯濃差電池: 如 Na(Hg) (aNa)|NaCl(m)|AgCl(s)+Ag—— Ag+AgCl(s)|NaCl(m’) | Na(Hg) (aNa)左電池:負: Na(Hg) (aNa)→Na+(m) + e + Hg(l) 正: AgCl(s) + e →Ag(s)+ Cl-(m)51 電池反應: Na(Hg)(aNa)+ AgCl(s) →Ag(s)+ Na+(m)+Cl-(m)+Hg(l) 右電池:負:Ag(s)+Cl-(m’) -e →AgCl(s) 正:Na+(m’)+e+Hg(l) →Na(Hg)(aNa)電池反應: Ag(s)+Na+(m’)+Cl-(m’)+Hg(l) → Na(Hg)(aNa)+AgCl(s)雙聯電池的總反應: NaCl(m’) → NaCl(m)52五、某些電極電勢的互換關系:53542、同一金屬不同氧化態之間還原電勢的關系 設某金屬元素M具有a.b.c三種氧化態 則 (1) Ma+=Mb++(b-a)e ??(1) (2) Mb+=Mc++(c-b)e ??(2) (3) Ma+=Mc++(c-a)e ??(3) 顯然: (3)=(1)+(2) ∴ ?G?(3)=?G?(1)+?G?(2) 即 (c-a)??(3)F =(b-a)??(1)F+(c-b)??(2)F ∴ (c-a)??(3)=(b-a)??(1)+(c-b)??(2)5556§5-7 電動勢測定的應用5758五、測定溶液的pH值 原則:選擇一個對氫離子可逆的電極,以待測溶液為液相組成半電池,再與其他參比電59再與其他參比電極組成電池。 常用電極: 氫電極 醌氫醌電極 玻璃電極§5-8影響標準電極電勢的因素一、絡合劑、沉淀劑電極電勢的影響60 根據能斯特方程,離子濃度改變時電極電勢即變化。改變離子濃度的途徑很多,反應進行時離子濃度會變化;稀釋可以改變離子濃度;往體系中加入配位劑或沉淀劑,有配合物或沉淀生成時,離子濃度也會變化。61銅離子濃度減少時,電勢值減小。離子濃度減少越多,電勢正值越小,負值越大,這意味著金屬銅的還原性增強,Cu更容易變為Cu2+。即金屬銅的穩定性減小,銅離子的穩定性加大。一般說來,由于沉淀或配合物的生成使氧化態的離子濃度減少時,電勢值變小,還原態的還原性加大,穩定性減小,氧化態的氧化性減小,穩定性加大。若難溶化合物或配合物的生成使還原態的離子濃度減少時,結果則與上述正好相反。可以此衡量由于生成配合物或難溶化合物各種氧化態的穩定程度。62二、離子濃度改變對氧化還原 反應方向的影響非標準狀態下對于兩個電勢比較接近的電對,僅用標準電勢來判斷反應方向是不夠的,應該考慮離子濃度改變對反應方向的影響。 例如:判斷25℃ 2Fe3+十2I-=2Fe2+十I2在標準狀態下和[Fe3+]=0.001mo1.dm-3, [I-]=0.001mo1.dm-3,[Fe2+]=1mo1.dm-3時的反應方向. 解:在標準狀態:6364三、介質的酸度(pH)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 在許多電極反應中,H+或OH-的氧化數雖然沒有變化,卻參與了電極反應。當它們的濃度改變時,對電極電勢的影響如何? 例如,重鉻酸根和鉻離子的電極反應, Cr2O72-十14H+十6e?2Cr3+十7H20氫離子在氧化態中出現,參與了電極反應,反應后生成水。氫離子濃度和電極電勢的關系,也可以用能斯特方程表示如下:6566§5-9 電解與極化作用一、分解電壓據 –dGT.P≥δWf “> ”不可逆 -ΔGT.P≥Wf “=” 可逆67 原電池不可逆放電時: ZEF>ZVF (dG=-zEF) V:電池不可逆放電時兩極間的電位差 則: E>V 不可逆電解時: -ZEF>-ZVF (dG=zEF) 則: V>E 說明電池充電時,外加電壓要大于該電池的電動勢。分解電壓:使某電解質溶液連續不斷地發生電解時所必須的最小外加電壓,稱作該電解質溶液的分解電壓。68實驗表明:對任一電解槽進行電解時, 外加電壓∝電流密度。例如:以Pt電極電解1mH2SO4水溶 液,如圖9-1陽極:H2O-2e→2 H++1/2O2↑陰極:2H++2e→H2↑ E分解處電壓稱作1mH2SO4溶液的分解電解(該值常不能重復,即位置不能很精確),≈1.7V,取決于溫度、電極材料、放電物質的本性。以電流I對電壓E作圖:如圖9-269對應原電池的電動勢稱作理論分解電壓。 E分解以前的電流叫做殘余電流。 為什么分解電壓大于理論分解電壓呢?是由于電極的極化的造成的。下面談一下極化作用。氫氧電池的電動勢為1.229V70把某一電流密度下的電勢φ與平衡電勢φ平的之差值稱為超電勢(或過電勢,取正值)稱作超電勢以η表示。η陰(或η-)=φ可逆-φ不可逆,陰η陽(或η+)=φ不可逆,陽-φ可逆 (φ可逆亦可表示為φ平) 電極電勢隨電流密度的變化曲線稱作極化曲線。 對原電池放電、電解池充電時,實驗測定極化曲線如圖9-5。71 對電解池:陰極是負極,陽極是正極,所以陽極電勢高于陰極電勢。 E分解=φ不可逆,陽 – φ不可逆,陰 = E可逆 + η陰 + η陽 對原電池:陰極是正極,陽極是負極,所以陰極電勢高于陽極電勢。§9-2極化作用 E端 = φ不可逆,陰 -φ不可逆,陽 = E可逆 - η陰 - η陽72 §5-10 電解時電極上的反應 外加電壓加大到分解電壓E分解的數值時: 陰極:還原電勢較大的物質首先進行還原反應。 陽極:還原電勢較小的物質首先進行氧化反應。 ?陰=?可逆,陰-?陰 ?陽=?可逆,陽+?陽一、陰極反應:陰極上可能發生的反應:1、金屬的析出 例如:25℃,用Pt電極電解AgNO3溶液(a=1).(電流密度較小時,金屬的析出超電勢較小可忽略。)73 因為陰極上有Ag析出時所成的原電池的反電動勢較小。 析出Ag:E分=φ陽-(0.799) 析出H2:E分=φ陽-(-0.414)74 注意:若溶液中存在幾種金屬離子,確定析出次序時,氫的超電勢要考慮在剛析出金屬上的超電勢。752、兩種離子的同時析出: (制備二元合金鍍層)Cu-Zn,Cu-Sn,Pb-Sn,Zn-Ni等 共同析出的條件:φ1,析=φ2,析 ——調節濃度。 (一般濃度不大時,可把 m(或c)當作a對待) 說明: 要使φ1,析=φ2,析 ,并不能僅僅依靠調節濃度。例如:制備黃銅合金鍍層(Cu-Zn合金) Cu2+與Zn2+的析出電勢相差大約1V,僅靠調節濃度是不行的(因為濃度必須相差10-17倍),但溶液中加入CN-離子使其成為絡離子Cu(CN)-3、Zn(CN)2-4 ,因這些絡離子的析出電勢較為接近,可以使銅與鋅同時析出而形成合金。76二、陽極反應: 首先進行電勢較低的反應。以惰性金屬為電極時,只能是負離子放電。 如:Cl-、Br-、I-及OH-氧化成Cl2、Br2、I2和O2, 一般情況下,SO42-、PO43-、NO3-放電電勢很高,水溶液中不能放電。 如陽極材料為活潑金屬(如常Cu 、Zn等)應考慮電極的溶解。 例如:25oC以Pt為電極電解CuSO4(a=1)溶液,已知O2在Pt上的η=0.85V,H2在Cu上的η=0.23V,求開始E分解和H2析出時的E分解。三、E分解的計算:777879四、隔膜法電解食鹽水的電極反應 陽極:石墨 ; 陰極:Fe 不考慮超電勢時,陰極產物:H2,陽極產物:O2 考慮超電勢時,陰極產物:H2,陽極產物:Cl2 陰極反應:2H+ +2e → H2(g) 陽極反應:2Cl- -2e → Cl2(g)(正因為有了超電勢的存在,才實現了電解食鹽水生產H2和Cl2的生產過程。這也是超電勢存在的優點)電流效率=(實際產量/理論產量)× 100%電壓效率=(理論分解電壓/實際槽電壓) × 100%80分類:(1)燃料電池(2)蓄電池(二次電池) (3)一次電池一、燃料電池(連續電池 ) 即把燃料燃燒的化學反應組成電池,讓化學能直接轉變為電能。 負極物質——天然燃料(C)或其他可燃物質,如氫,CH3OH,煤氣等。 正極物質——O2,(空氣中的氧或純氧)§5-11化學電源(實用的原電池) 電能效率=電流效率 ×電壓效率 =理論所需的電能/實際消耗的電能) ×100%81 通常熱電廠中是把燃料燃燒獲得的熱能轉變成機械能,然后再帶動發電機轉變成電能,但在這個轉變過程中,通常燃料能量的利用效率還達不到20%,但設計成燃料電池,其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氫—氧燃料電池:若電解質為酸,則 負極反應:2H2-4e→4H正極反應:O2+4H++4e→2H2O 電池反應:2H2+O2→2H2O 正極反應往往較慢,通常采用對該電極反應有催化作用的材料做電極,同時增大電極表面積。例如常用被鈦覆蓋的鉑做電極。該電池制備中的困難:①必須尋找合適的催化劑,常常電極材料比較貴重。②電池溶液(無論酸堿)的腐蝕性較強,不便于長期存放。82又如,把C(s)的燃燒反應C(s)+O2(g)=CO2(g)設計成電池: C(s)│H+│O2(g)負極反應:C(s)+2H2O(l)- 4e=CO2(g)+4H+ 正極反應:O2(g)+4H+ +4e = 2H2O(l)又如,把CH4(g)的燃燒反應CH4(g)+2O2(g)=CO2(g)+2H2O設計成電池,電解質為氧離子固體電解質: C(s)│O2-│O2(g)負極反應:CH4(g)+4O2-- 8e=CO2(g)+2H2O正極反應:2O2(g)+8e = 4O2-83二、蓄電池:(二次電池) 該電池的用途較廣,可應用于汽車,發電站,火箭,實驗室等。 所以蓄電池工業是一項很大的工業。 主要有三大類: ①酸式鉛蓄電池; ②堿式Fe-Ni蓄電池或Cd-Ni蓄電池; ③Ag-Zn蓄電池。又如,把C6H12O6的燃燒反應C6H12O6 +6O2(g)=6CO2 (g) + 6H2O(l)設計成電池: C6H12O6 │H+│O2(g)負極反應: C6H12O6 +6H2O(l)- 24e=6CO2(g)+24H+ 正極反應:6O2(g)+24H+ +24e = 12H2O(l)841.酸式鉛蓄電池: Pb|H2SO4(比重1.22-1.28)|PbO2 開路電壓≈2V 負極:Pb+SO42--2e→PbSO4(s) 正極:PbO2+H2SO4+2H++2e→PbSO4+2H2O 電池反應:PbO2+Pb+2H2SO4?2PbSO4(s)+2H2O H2SO4(aq)的比重降至約1.05時,開路電壓下降到約1.9V,應停止使用,充電至比重復原。 該電池的歷史最早,比較成熟,制造成本低;但較笨重,攜帶不方便,保養要求較高,易于損壞。2.堿式Fe-Ni蓄電池:Fe|22%KOH|NiOOH85電池反應:Fe+2NiOOH+2H2O ? Fe(OH)2+2Ni(OH)2 堿式Cd-Ni蓄電池:Cd|20%KOH|NiOOH電池反應:Cd+2NiOOH+2H2O ? Cd(OH)2+2Ni(OH)2 該類電池,本身重量輕,攜帶較方便,能經受劇烈振動,對保養要求不高,且低溫性能好。但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3.Ag-Zn蓄電池:(高能電池) Zn|40%KOH|Ag2O2-Ag 電池反應:Ag2O2+2H2O+2Zn?2Ag+2Zn(OH)2 該電池充放電可達100-150次循環,且電池容量大,故稱為高能電池,能大電流放電,且能經受機械震動,所以被用在火箭,導彈,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等方面。86負極:Zn 正極:二氧化錳包圍的石墨電極(C)電解質:ZnCl2和NH4Cl的糊狀物電池表達式:Zn|NHCl4+MnO2|C負極反應:Zn+2NH4Cl-2e→Zn(NH3)2Cl2+2H+正極反應: 2MnO2+2H++2e→2MnOOH電池反應: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 該電池的開路電壓為1.5伏,該電池成本低,但用后電池回收率低,造成一定的浪費。三、一次電池: 1.Zn-Mn干電池:87 負極:Zn 正極:活性碳 電解液:30%KOH(aq) 負極反應:Zn+2OH--2e→ZnO+H2O 正極反應:(1/2)O2+H2O+2e→2OH- 電池反應:Zn+(1/2)O2→ZnO 開路電壓(工作電壓)1.0-1.2V 優點:①能量密度高; ②價廉; ③電壓穩定;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鋅—空氣電池:88燃料電池熱效率(理論)的計算:幾種燃料電池的熱效率(理論):89例題5-3:下圖是一種正在投入生產的大型蓄電系統。 左右兩側為電解質儲罐,中央為電池,電解質通過泵不斷在儲罐和電池間循環;電池中的左右兩側為電極,中間為離子選擇性膜,在電池放電和充電時該膜可允許鈉離子通過;放電前,被膜隔開的電解質為Na2S2和NaBr3,放電后,分別為Na2S4和NaBr。5-1左右儲罐中的電解質分別為:左:正極NaBr3/ NaBr右: 負極Na2S2/ Na2S4(電池反應為:NaBr3+ Na2S2→ NaBr+ Na2S4)90915-2寫出充電時,陽極和陰極的電極反應陽極:3NaBr-2e=NaBr3+2Na+陰極:3Na2S4 +2Na++ 2e =2Na2S25-3寫出充、放電的反應反應方程式NaBr3+ Na2S2 NaBr+ Na2S4)5-4指出充電過程中鈉離子通過膜的方向鈉離子的流向為從左到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