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8高考化學分析與預測及備考建議隨著2008年高考腳步的逼近,各高中學校的師生都在收集、猜測新高考的有關情況。為了準確把握2008年新課程化學高考的考試內容、要求和范圍,現把我自己對2008新高考的認識、分析與預測寫出來與廣大師生共享,以期同學們在2008年新課程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一、2008年新高考是對新課程、新高考繼續加深認識的過程,會在2007實驗區高考的基礎上繼續平穩過渡和發展進行,體現出“穩中求變、變中求新”的思想我們對高考的研究一般注重兩個方面:“變化中的穩定”和“穩定中的發展”。如果我們把每一年的高考試題放在十年流程中加以分析,不難發現基本的題型、題量、題旨、題材從1995年以來每年都是處于一種微小的“量變”中。1995年課程標準由“知識立意”轉向“能力立意”時,廣大師生也曾困惑與迷茫相當一段時間,感覺改革后的新高考試題是否也會沒有辦法適應。但到今天,我們都基本擯棄了對1994年以前的高考試題的研究,為什么呢?因為課程標準的發展已經推動了我們教育教學的發展,“以知識立意的高考題”現在已經是無法應付“以能力立意的高考題”。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現在大家非常熟悉的“以能力立意的高考試題”若干年后同樣會無法適應“以三維目標要求的” 高考形勢。因此,新課程背景下的新高考也會遵循這個規律,所以說2008年的新高考是對新課程、新高考繼續加深認識的過程,會在2007實驗區高考的基礎上繼續平穩過渡和發展進行,也就是說2008年高考會體現“穩中求變、變中求新”的思想。試題相比2007年變化不會太大,但也會稍微增加一些新的內容,所以說研究2007年四個實驗區的高考試題意義重大,尤其是山東和廣東卷,建議同學們認真做一遍或幾遍,體會一下高考題的內容及命題思路。二、2008年新高考會嚴格遵守考試大綱,會體現出考試大綱的權威性和可信性。由于新課程實施的背景是多種教材并行使用,多個模塊并修實施,新高考是由所在的進行課改實驗的省市區單獨命題,所以各省市在國家考試中心給出的考試大綱的基礎上都制定了各省市自己的考試大綱,在考試大綱中對課標內容與不同教材內容取舍上作出整體要求,明確規定一些必考內容與選考內容。從2007年新課改的四省區的高考試題來看,可以說2007年高考是嚴格遵守考試大綱的,體現了考試大綱的權威性和可信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考試大綱的權威性和可信性對采用多種教材的不同地區的考生來說,在內容與形式的起點上都是公平和公正的。如2007山東卷的試題評價中提到“今年的高考化學試題遵循《考試大綱》,穩中求變,變中求新,立足基礎,注重能力,引領課改。在注重對化學學科中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時,突出了對信息整合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 。再如2007廣東卷,“從試卷整體內容來看:必考內容基本涵蓋考綱考點的要求,達到95%左右;選考內容對考綱考點覆蓋率也達到60%左右。同時所考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化學計算內容所占比例、題型比例、難度比例與往年相比是基本穩定,在體現平穩過渡的同時也是基本吻合考試大綱的要求的。”2007年高考試題對今后的高考以及高中化學教學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所以說2008年的高考仍會嚴格遵守考試大綱,體現出考試大綱的權威性和可信性。建議同學們認真學習自己省市的考試說明,尤其是試卷形式與樣題,應做到爛熟于心。三、2008年新高考試題還會體現出以下幾方面特點:1.強調主干知識,兼顧覆蓋面在體現新課程標準制定的三維目標中,高考試題十分注重考查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2007山東卷試題,化學必做題僅10題,但卻涉及了物質的量、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與離子共存、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熱化學、電化學、化學平衡、常見金屬元素及化合物、常見非金屬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質、化學基本實驗原理及操作、化學基本計算、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等內容,基本涵蓋了高中化學的主干知識。特別是選擇題,所設置的選項有較為廣泛的情景,一個題目中涉及到不同知識內容或同一知識點的不同角度,有效地檢查了學生對主干知識與核心內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思維的敏捷性。所以說2008年高考化學試題考查的重點內容仍是化學的主干知識和重點知識,不回避常規題和傳統題。所以復習時起點一定要低,一定做到基本題不失分。同時要避免一種錯誤認識,認為今年高考化學試題難,明年一定會容易。從目前情況來看,明年高考化學試題會降低一點難度,但受山東理綜考試形式的影響,難度變化應該不會太大。2.重視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試題的開放性,2007年高考化學試題的設計可謂取材考究,立意獨到,交叉滲透,融合自然,設問簡明,充分體現了“注重學科的內在聯系和知識的綜合”以及“能力立意”的原則。試題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突出考查了從化學視角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了化學知識與科技、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系,強調了實踐性和應用性。以上這些,正是新課程理念所積極倡導的。但是試題再新穎、能力要求再高也離不開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載體作用,所以預計2008年高考試題會在注重雙基的基礎上,注重試題的開放性,從而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特色。開放性化學試題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試題內容的開放性,其主要特點是走出化學學科教材范圍,與科學、技術、社會等廣泛聯系,運用化學視角去解釋或解決一些與生產、生活、社會等方面有關的化學問題;另一類是試題解法的開放性,其主要特點是改變傳統試題的結構或解題途徑,使試題條件不足或者過剩或者答案不唯一,從而使思維指向不單一,解題途徑多樣化。開放性試題一般都比較靈活,解答這類題目時一定要冷靜思考、發散聯想,用學過的知識仔細分析、對比,在情境中合理尋找正確設定,然后再簡要作答。3.試題會重視實驗的探究性,注重對學科能力的考查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的四個實驗區的化學試題在考查探究能力方面進行了積極嘗試,主要表現在增加化學實驗試題的分值和改進實驗試題,這成為化學試題的亮點之一。因實驗探究能力屬于主要的、重要的較高層次的學科能力,能較好地體現高考的選拔功能,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所以2008年的高考可能會加大對這方面考查的力度。探究性實驗題常常重過程輕結果,目的是讓考生學會如何去做,如何對信息進行加工。一般通過對無機化合物的化學性質、無機未知反應和實驗方案的探究,來考查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一般解題思路是:先通過對比找出實驗的不同之處(操作步驟、現象等),然后揭示實驗現象的本質,再從本質上設計相應的實驗來驗證。其中一些題目將是基本理論、原理置于實驗探究活動之中,只要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其原理,此類題目就會迎刃而解。4.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的試題各自特點鮮明 必考內容試題突出化學主干知識的同時,著力于化學學科素養和學科能力的全面考查;選考內容試題不偏、不難、基礎、靈活,充分體現模塊課程特點,加強了主干知識的考查。三個選考模塊試題難度、區分度、答題耗時等基本等值,這對同學們如何選擇化學選修課程提供了參考。建議同學們在下一步的復習中摸透必考與選考的特點,對必考與選考有的放矢的進行復習。5.試題仍會關注STSE(科學、技術、社會、環境),體現學科的發展性和時代性。2007年4套課改區的高考化學試題選材大量來自于實際應用情景和生產、生活實際以及科技成果相結合,內容涵蓋了醫藥、材料、能源、生活與日用品、化工、環境與環保、現代技術等領域,充分體現化學學科的發展性和時代性。在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考查考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情況以及考生具備的學科能力和素養。這和課改要求提高學生學科能力和素養的精神是相符的。預測2008年這種情況仍會出現,因為在高考試題中將STSE問題與化學知識緊密結合,有利于學生學會用化學的視野去觀察問題,這對提高全體公民的化學素養,培養同學們對化學的興趣,讓同學們有志于化學事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與考試大綱中的考核目標“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以促進同學們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無疑是相一致的,也合乎新課程標準,有利于新課程的進一步推進。四.在下一步復習備考中的一些作法1.熟練掌握基本知識,形成基本知識的網絡從知識角度看,高考理科綜合化學部分的試題主要按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化學計算五大塊分別進行考查。命題人可以將這五塊知識隨意進行組合和搭配,形成綜合性很強的考題。特別是現在高考命題原則慢慢向新課程的三維目標轉化,這就是說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強調對知識的理解和知識之間的聯系,盡量避免純記憶性知識的考查。但基礎知識不扎實,知識的理解和知識之間的聯系的能力就談不上,亦即解答高考題必須具備基礎知識。所以在實際復習中,應立足學科,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突出主干知識,聯系實際并構建學科知識點的網絡。2.抓住主干知識,加強學科能力的培養高考試題從能力立意向三維目標的轉化,就要求考生應通過自己讀書、質疑、探究、思考來獲得知識,解決問題,逐漸形成自學的能力和思維能力,不斷的提高化學學科的科學素質。思維能力是中學化學學習中能力培養的核心,它與觀察能力、實驗能力、自學能力有緊實的聯系。思維能力對學生當前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所以在下一步的復習中,應注重培養自己思維的敏捷性、嚴密性、整體性、創造性等方面。3.高度重視化學實驗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特點,高考加大了化學實驗的考查力度。但實驗試題的得分仍然較低,這暴露出一部分考生對實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在解決實驗問題的過程中思維能力仍然是考查的核心。化學實驗的考查是十分細致和全面的。只有在下一步的學習過程中注重實驗問題和點滴積累,真正弄清化學基礎知識和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教師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的原理、裝置、現象和實驗的手法,認真演練練習冊中的實驗習題,通過努力,順利渡過高考實驗考查這一難題。 4.加強“套題訓練”,適應“理綜”考試模式同學們的應試能力最終要落實到卷面上,在卷面上,不會做和會做做不對及會做做得慢都是等效的,下一步的復習中可以通過規范訓練、規范講評實現會題做對,拿到全分。且理綜考試和考單科又不一樣,所以必需通過套題加強訓練來積累作理綜題的經驗。文章引用自: 化學名師孟德富→2008高考分析與預測及備考建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