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島版四年級上冊科學重點內容集錦第一單元 我們吃什么?1、食物的分類:我們的食物主要來自于動物和植物。按食物的來源分為:植物性食品、動物性食品、菌類食品;按味道分為:酸、甜、苦、辣、咸;大自然直接或間接地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2、碘酒遇到淀粉變藍色,含淀粉的有:面粉、米飯、地瓜、土豆。脂肪的主要成分是油。蛋白質燃燒時會發出像頭發燒焦的氣味。3、維持生命至少需要40種營養素,食物中的營養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淀粉、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和水。瘦肉、魚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質,肥肉中含有脂肪,各種糧食中主要含有:淀粉,蔬菜中主要含有:維生素和水。4、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主要來自于:魚、奶、蛋。奶類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谷類食物是我們傳統膳食主體。動物食物中的鈣比植物中的鈣要好。5、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分為10份,米、面食占四份,蔬菜、水果占四份,牛奶、肉、蛋、油占兩份。6、進食量和體力勞動是控制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7、怎樣飲食才有益于我們的健康?(或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哪些?)答:選擇無毒、無污染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過期變質的食物;吃東西要定時定量;要注意營養搭配;8、如果讓你設計一下你的一日三餐,你會怎樣做?答:早餐:牛奶+火腿+饅頭。午餐:主食+肉+菜。晚餐:主食+少油少鹽的肉和菜。9、當地有哪些名吃?肉火燒、羊肉湯、朝天鍋、雞鴨和樂、水煎包等第二單元 水里有什么?像食鹽、高錳酸鉀這樣,在水中變成極小的、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均勻地分散在水里,不會自行沉降下來的現象叫做溶解,如果不斷的加入就會出現不溶解的現象叫做飽和。高錳酸鉀放到水里,水變紅色。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攪拌、加熱、將物體研碎。一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質和溶劑有關。人喝過汽水后會涼快,因為汽水中含有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它排出體外能帶走人體多余的熱量。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汽水起源于歐洲,是一種在水中配入甜味料、酸味料、香料,并加入二氧化碳。做飲料需要準備的材料有:小勺、量杯、白糖、純凈水、吸管、奶粉。除去水中不溶解的雜質和細菌的過程叫做水的凈化。沉淀、過濾、消毒是三種常用的凈化水的方法。常用的對水消毒的方法是:加熱。給魚換水為什么要先在太陽底下曬一曬?答:因為自來水里面有消毒粉,對魚有害,曬一曬就沒了。水已經消毒了,為什么還要煮沸才能喝?答:消毒水能消毒但對人體有害,經過光和加熱后就會消失,所以要煮沸。第三單元 植物的生活植物有30多萬種,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組成。觀察植物時,要準備好:鐵鍬、皮尺、剪刀、放大鏡。鳳仙花的特征是:黑色種子。仙人掌生活在沙漠。多數植物的根生長在土壤里,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養料、固定植物植物的根分為:直根和須根。顯微鏡包括:目鏡、調焦螺旋、物鏡、載物臺、反光鏡。蒸騰的定義:植物體內的水吸收周圍的熱,變成水蒸氣從葉的氣孔跑出,騰飛到空中,葉的這種作用叫做蒸騰。蒸騰作用的好處是:① 讓植物不斷吸收水分和養分。② 濕潤空氣。植物吸水多少與葉子大小有關,葉子越大、越多,吸水越多。10、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絕大部分是由綠葉提供的,葉子之所以是綠色的是因為葉子中的葉綠體可以產生葉綠素。11、每一個葉綠體都是一個小小的“綠色食品加工廠”。12、光合作用的好處和意義:①為植物提供養料。②為動物和人的生存提供養料和氧氣。13、莖的主要功能是起運輸作用和支撐植物的作用。莖的運輸作用有:運輸水分和養料。14、解剖觀察植物的方法是:橫切片和縱切片。15、在樹皮里有運輸養料的細管叫篩管,它是自上而下運輸的。選取比較粗的枝條,把樹皮環割,葉制造的養料就通不過去了,寄存在切口的上部,這個地方便會膨大起來。16、植物的根分為哪幾類?分別列舉三個。答:植物的根分為直根和須根。直根有白菜、楊樹、柳樹;須根有:大蔥、小麥、大蒜。17、說一說根的作用是什么?答:①固定植物②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18、什么光合作用?答:在陽光照射下,葉綠體可以把根小手的水分和氣孔進來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養料,同時釋放出氧氣,葉子的這種作用叫做光合作用。19、下沉的頁面為什么會上浮?答:因為葉片內的細胞間隙中充滿了氣體的緣故。20、說一說植物和人類的關系?答:植物可以給人類①提供食物;②提供生活材料;③美化環境;④為人類呼吸提供氧氣。第四單元 空氣和水的力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熱氣球的國家。早在五代時期,人們就曾用竹篾(miè)扎成方架,糊上紙做成燈籠,點燃下面掛盤上的松脂(zhī),夜晚升空作為軍事信號,又叫孔明燈(由諸葛亮發明)。2、熱氣球是人類最早的航空工具,空氣受熱后,體積會膨脹,與同體積的空氣相比,重量會變輕,熱空氣會上升。3、彈跳的次數和高度與彈性有關,充氣越足,彈得越高。4、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在蹦蹦床上跳得很高,是由于壓縮空氣有彈性。5、氣球在撒氣同時會被推出一段距離,這是反沖力作用的結果。6、當氣球內的空氣向東噴出時,氣球會向西運動。7、噴氣式飛機是利用反沖原理飛行的,現代火箭是用液體氫作為燃料的。8、我們可以自制各種各樣的小火箭:如水火箭、火火箭、氣火箭。9、制作小火箭需要的材料有:可樂瓶、雙面膠、白乳膠、紙片、氣筒。10、瓶子能吞雞蛋、道口玻璃杯、吸盤能吸在一起都是利用了大氣壓力。11、地球周圍包圍著一層厚厚的空氣,大約有2000-3000千米厚,人們把這厚厚的空氣叫做大氣層。12、因為大氣有重量,所以在大氣中的物體都收到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叫做大氣壓力。離地面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壓力越小。大氣壓力來自四面八方。13、水流動會產生力量,水流的力量與水位高低和水流量大小有關。14、池塘的水是靜水,而瀑布式流水。15、在順水的情況下,水流可以推動船運行,在逆水的情況下,水流可以阻礙船運行。16、在制作小火箭時,用細鐵絲作為火箭的發射架。17、為什么搭在火爐上方的手帕會不停的擺動?答:因為火爐周圍的空氣是熱的,熱空氣上升會造成氣流,所有會擺動。18、抽油煙機為什么要安裝在廚房的上部?答:因為油煙是熱的,熱空氣會上升,安裝在上部有利于吸走油煙。19、列舉生活中用到熱空氣上升原理的事:答:熱氣球、走馬燈、孔明燈。第五單元 熱的傳遞1、金屬物體傳熱快,熱可以沿著物體,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叫傳導。2、容易傳熱的物體叫做熱的良導體,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做熱的不良導體。金屬都是熱的良導體,在金屬中,最容易傳熱的是銀,其次是銅、鋁、鐵。瓷、紙、玻璃、木頭、皮革等都是熱的不良導體,最不容易傳熱的是羊毛、羽毛、棉花、石棉等松軟物質。液體中除水銀外都不容易傳熱,氣體比液體更不容易傳熱。3、熱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4、家人容器底部時,底部受熱的水會上升,周圍及上面較冷的水會流過來補充,然后又被加熱上升……冷水和熱水相對流動,這樣就使水產生了對流。熱在水中主要是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5、空氣是人的不良導體,對流是它傳遞熱的主要方式,氣體受熱后密度變小,質量變輕上升,周圍較冷的氣體密度大而下降,形成氣體上升、下降的相互對流。6、熱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質直接向周圍發射,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叫做輻射。熱輻射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質,太陽的熱就是通過輻射方式傳到地球上來。7、物體保溫要盡可能減少熱的傳遞,選用熱的不良導體作為保溫材料。8、物體散熱,要盡可能加快熱的傳遞,選用熱的良導體散熱。9、棉花、羽絨服、被子不能生熱只能保溫。10、黑(深)色物體比白(淺)色物體吸收的輻射熱多。11、熱傳遞的方式有三種:傳導、輻射、對流。表面積越大,吸收熱越多。12、太陽能熱水器主要由集熱器、循環管道、水箱組成。主要靠吸收太陽的輻射熱使水變熱的。13太陽發出的光合熱是一種能源,我們成為太陽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