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講 促進民族團結 維護國家統一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50分)1.(2018?福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來,各項事業跨越發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這得益于我國( )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②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③消除了民族之間的差異④堅持各民族文化彼此交流、融合和統一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③的表述中,消除過于絕對,故排除;④統一的表述錯誤。故選擇A。2.(2018?湖南郴州)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某市某學校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同學們通過活動認識到: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我們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因此( )①國家安寧和民族團結需要我們共同去維護 ②一言一行都要遵從漢族的風俗習慣 ③各族人民要平等相處,不做傷害民族感情的事 ④維護民族團結是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②中表述遵從漢族的風俗習慣是錯誤的,我們要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字。3.(2018?云南)人民網制作的《五十六個民族兒女寄語十九大》系列微視頻一經推出,就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為維護民族團結青少年要( )①樹立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意識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③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扶貧開發力度④積極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題中設問為青少年怎么做,③中的表述應該是國家怎么做。4. (2018?湖北黃岡)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列入《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附件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將國歌法適用于港澳地區,是因為( )①國歌是憲法規定的國家象征和標志之一②“一國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是一國③國歌法屬于應當在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④“一國兩制”有利于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④表述正確,但不是原因。故選A。5.(2018?山東煙臺)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將迎來成立60周年大慶。 60年來,兩個自治區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共同當家作主,共同團結奮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為我國民族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②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在民族問題上的基本政治制度③國家政策和經濟發達地區的支持是民族地區穩定繁榮的根本原因④青少年要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B【解析】我國在民族問題上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故②錯誤。國家政策和經濟發達地區的支持不是民族地區穩定繁榮的根本原因。6.(2018?湖南永州)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迎來成立60周年大慶。60年來,兩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當家作主,團結奮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其成就的取得得益于(??)①實施了符合我國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②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③采取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④堅持了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原則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7.(2018?內蒙古呼和浩特)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我國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②民族區城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③在我國已經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④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是我們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權利A.①② B.①①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故①錯誤;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是我們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故④不選。8.“像當年革命老區支援紅軍一樣支援新疆建設,把阿克陶縣當作江西第101個縣來支持。”江西省選派的一撥又一撥援疆干部人才來到祖國西北邊陲,真抓實干,讓當地各族群眾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這( )A.表明江西省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B.體現了援疆干部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C.說明江西省堅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有利于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答案】A9.2018年1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初步核算,2017年內蒙古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2018年預期增長6.5%左右。內蒙古的明天會更好,這得益于國家( )①進一步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②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③支持民族地區發展,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④我國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分布特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10.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4.7%,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這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團結C.民族共同繁榮 D.民族區域自治【答案】D二、非選擇題(共50分)11.(2018?吉林)根據材料,回答問題??內蒙古自治區成主70年米,自治區黨委、政府在中央支持下,豐領全區2500多萬各族人民,整持協調、創新、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譜寫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北疆樂章。(1)內蒙古自治區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得益于我國實行的哪一項基本政治制度?(4分)??(2)除內蒙古自治區外,請再寫出我國的一個自治區的名稱。(4分)(3)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如何與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同胞和睦相處?寫出兩點做法。(8分)【答案】(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答出其中一個即可)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等。(答出兩點做法或其它具體做法也可)12.我形成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隨著“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各族人民在你來我往中增進了感情,民族團結之花開遍神州大地。(1)“民族團結一家親”說明我國形成了怎樣的新型民族關系??(4分)(2)為維護民族團結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怎么做?(12分)(3)促進民族地區發展有何重要意義?(14分)【答案】民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2)①樹立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 ②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③積極宣傳國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 ④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⑤與各民族同學友好相處 ⑥熱愛祖國(3)①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②有利于逐步縮小發展差距,③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④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 6第六講 促進民族團結 維護國家統一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50分)1.(2018?福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來,各項事業跨越發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這得益于我國( )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②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③消除了民族之間的差異④堅持各民族文化彼此交流、融合和統一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18?湖南郴州)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某市某學校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同學們通過活動認識到: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我們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因此( )①國家安寧和民族團結需要我們共同去維護 ②一言一行都要遵從漢族的風俗習慣 ③各族人民要平等相處,不做傷害民族感情的事 ④維護民族團結是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2018?云南)人民網制作的《五十六個民族兒女寄語十九大》系列微視頻一經推出,就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為維護民族團結青少年要( )①樹立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意識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③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扶貧開發力度④積極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 (2018?湖北黃岡)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列入《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附件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將國歌法適用于港澳地區,是因為( )①國歌是憲法規定的國家象征和標志之一②“一國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是一國③國歌法屬于應當在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④“一國兩制”有利于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8?山東煙臺)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將迎來成立60周年大慶。 60年來,兩個自治區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共同當家作主,共同團結奮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為我國民族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②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在民族問題上的基本政治制度③國家政策和經濟發達地區的支持是民族地區穩定繁榮的根本原因④青少年要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6.(2018?湖南永州)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迎來成立60周年大慶。60年來,兩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當家作主,團結奮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其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①實施了符合我國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②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③采取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④堅持了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原則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2018?內蒙古呼和浩特)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我國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②民族區城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③在我國已經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④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是我們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權利A.①② B.①① C.②③ D.③④8.“像當年革命老區支援紅軍一樣支援新疆建設,把阿克陶縣當作江西第101個縣來支持。”江西省選派的一撥又一撥援疆干部人才來到祖國西北邊陲,真抓實干,讓當地各族群眾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這( )A.表明江西省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B.體現了援疆干部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C.說明江西省堅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有利于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9.2018年1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初步核算,2017年內蒙古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2018年預期增長6.5%左右。內蒙古的明天會更好,這得益于國家( )①進一步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②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③支持民族地區發展,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④我國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分布特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4.7%,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這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團結C.民族共同繁榮 D.民族區域自治二、非選擇題(共50分)11.(2018?吉林)根據材料,回答問題??內蒙古自治區成主70年米,自治區黨委、政府在中央支持下,豐領全區2500多萬各族人民,整持協調、創新、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譜寫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北疆樂章。(1)內蒙古自治區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得益于我國實行的哪一項基本政治制度?(4分)??(2)除內蒙古自治區外,請再寫出我國的一個自治區的名稱。(4分)(3)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如何與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同胞和睦相處?寫出兩點做法。(8分)12.我形成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隨著“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各族人民在你來我往中增進了感情,民族團結之花開遍神州大地。(1)“民族團結一家親”說明我國形成了怎樣的新型民族關系??(4分)為維護民族團結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怎么做?(12分)(3)促進民族地區發展有何重要意義?(14分) 6第六講 促進民族團結 維護國家統一一、考點1樹立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觀念,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與分裂國家的行為作斗爭。◆考點分解1.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三項原則。1.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3.如何反對國家分裂。二、考點2理解“一國兩制”的含義與意義,明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立場。◆考點分解1.“一國兩制”的含義及現實意義。2.解決臺灣問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一、考點1樹立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觀念,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與分裂國家的行為作斗爭。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分布特點 以漢族為主體,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基本民族政策(基本政治制度) 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2.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3)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4)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3.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4.反對分裂,我們應該怎樣做?(1)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2)反對分裂,就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3)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安全。5.為什么要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1)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危害)(2)任何企圖搞民族分裂的人都是歷史罪人。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后果)(3)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二、考點2理解“一國兩制”的含義與意義,明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立場。1.“一國兩制”的含義是什么?“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為“一國兩制”。 “一個國家”,是指中國是統一的國家,主權和領土不容分割。 “兩種制度”是指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實行高度自治。2.怎樣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3.為什么祖國完全統一必定會實現?(1)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的重大原則問題。(2)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3)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4.怎樣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2)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3)兩岸人民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知識比較、聯系、拓展等)1.為什么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1)我國過去4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2)進入新時代,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需要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向頑瘴痼疾開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3)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4)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5)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2.改革開放的必要性(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2)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3)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例1】(2018?湖南益陽)回歸前,澳門經濟連續四年負增長,居民收入不斷下降;回歸后15年間,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7%,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居民收入、社會福利年年上漲。澳門的這些變化說明 (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B.澳門要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C.中華兒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愿望已成現實D.“一國兩制”方針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答案】D【考點】本題考查對“一國兩制”方針的理解和分析。【解析】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的實踐日益豐富.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方針保持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繁榮、穩定和發展。【點評】解答此題要注意區分一國兩制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區別,屬基礎知識檢測,適中。【例2】(2018?江蘇淮安)淮安市某校設有“新疆班”,作為該校的漢族同學在與少數民族同學相處時應( )A. 弘揚以民族團結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B. 尊重對方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C. 堅持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新型民族關系D. 擁護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答案】B【考點】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的相關內容,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解析】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公民有維護祖國統一和各民族團結的義務。作為中學生,維護民族團結,我們要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以及風俗習慣,在與少數民族同學相處時要互幫互助,堅持平等的原則,處理好與同學之間的關系,所以B符合題意;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A的說法錯誤,故應排除;我國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C的說法錯誤,故應排除;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D的說法錯誤,故應排除;所以本題選擇B。【點評】屬基礎知識檢測,適中。【例3】(2018?江蘇泰州)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下列措施有助于加強民族團結的有( )①堅持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基本民族政策②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③在各少數民族居住地方設立自治機構,行使自治權④堅決打擊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A. 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答案】B【考點】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解析】維護民族團結要堅持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反對民族分裂,堅決打擊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違法犯罪行為,故②④正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民族政策,故A錯誤;在各少數民族聚集(不是居住)的地方設立自治機構,行使自治權,故④錯誤。故選B。【點評】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具體分析,學以致用。【例4】(2018?廣西梧州)2018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6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共同當家作主,團結奮斗,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了重要頁獻。這些成就得益于( )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②民族區域高度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③全區人民團結奮斗和開拓創新④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C【考點】考查學生對我國少數民族取得成就的原因的認識。【解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區分民族自治區的自治權和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根據所學,少數民族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益于少數民族人民團結奮斗和開拓創新,得益于我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但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少數民族地區沒有高度自治權,所以②觀點錯誤,①③④觀點正確,正確答案選C。【點評】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具體分析,學以致用。【例5】(2018?湖南益陽)回歸前,澳門經濟連續四年負增長,居民收入不斷下降;回歸后15年間,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7%,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居民收入、社會福利年年上漲。澳門的這些變化說明( )A.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B. 澳門要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C. 中華兒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愿望已成現實D. “一國兩制”方針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答案】D【考點】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解析】材料用事實說明了“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重要性,D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應入選。A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C說法錯誤,澳門堅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在祖國統一方面,臺灣問題還沒有最后解決。【點評】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具體分析,學以致用。【例6】(2018?廣西賀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 想一想 (1)維護民族團結的意義?(回答兩點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寫一寫 (2)國家在我們廣西和其他4個自治區實行怎樣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列一列 (3)請列舉1個你所知道的廣西獨特的民族風俗習慣、文化、節日。填一填 (4)黨和政府制定和采取一系列民族政策、措施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我們少數民族地區更要發揚精神,抓住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優勢,促進本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說一說 談一談 2018年,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也是廣西改革開放奮進的40周年,地區生產總值從1958年建區初期的24.5億元提升到2017年的20300億元;高鐵運營里程達到1751公里,排在全國前列;高速公路突 破5000公里,建成7個民航機場,吞吐能力 近3000萬人次;創新能力、創新環境、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向好…… (5)說說改革開放以來給你生活 帶來的變遷。 (6)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請你談談堅持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做一做 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7)請說說你是如何以實際行動來維護民族大團結?(回答兩點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答案】(1)①有利于國家穩定繁榮;②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③有利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三月三歌節。(4)自力更生、艱苦奮斗。(5)如:家里的電視機:黑白電視→彩色電視→數字電視。(6)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③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7)①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②尊重各民族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③與各民族同學友好相處;④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考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如何維護民族團結;【解析】本題以圖表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相關問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1)民族團結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我們可以圍繞著國家的繁榮穩定、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中國夢等方面都有重要影響。(2)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由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我國國情,體現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所以,國家在我們廣西和其他4個自治區實行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本題考查廣西獨特的民族風俗習慣、文化、節日,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本問的答案很寬泛,學生依據自己掌握的內容回答即可。(4)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地區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要堅持的仍然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5)本問需要我們結合生活實際,善于發現身邊的變化,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具體舉例即可。如:交通方面:出門步行→自行車→電動車→小轎車;飲食方面:吃不飽→吃得飽→吃得好;等等 圍繞上述內容具體組織答案。(6)我國堅持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實際上就是在考查對改革開放重要意義的認識,這是課本中的重要知識點,屬于基礎知識部分。依據所學知識,我們抓住關鍵詞“強國富民之路”“現代化的必然選擇”“關鍵抉擇”“活力源泉”等具體組織答案。(7)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中學生也不例外。。【點評】本題為綜合性試題,考查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應用。 7第六講 促進民族團結 維護國家統一一、考點1樹立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觀念,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與分裂國家的行為作斗爭。◆考點分解1.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三項原則。1.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3.如何反對國家分裂。二、考點2理解“一國兩制”的含義與意義,明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立場。◆考點分解1.“一國兩制”的含義及現實意義。2.解決臺灣問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一、考點1樹立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觀念,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與分裂國家的行為作斗爭。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分布特點 以漢族為主體, 、 、 雜居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堅持民族 、民族團結和各民族 基本民族政策(基本政治制度) 堅持民族 制度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民族平等、 、互助、 2.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 利益。(2)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 的寶貴傳統。(3)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 、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 、 。(4)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 和 。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 。3.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 ,促進民族地區 ,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4.反對分裂,我們應該怎樣做?(1)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 、國家主權和 完整。(2)反對分裂,就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 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3)反對分裂,就要維護 。5.為什么要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1)分裂會導致 、經濟發展 ,各族人民就會 。(危害)(2)任何企圖搞民族分裂的人都是歷史罪人。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 的行為都將受到 的制裁。(后果)(3)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 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 。二、考點2理解“一國兩制”的含義與意義,明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立場。1.“一國兩制”的含義是什么?“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為“一國兩制”。 “一個國家”,是指中國是 的國家, 和領土不容分割。 “兩種制度”是指在堅持 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 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 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實行 。2.怎樣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必須全面準確貫徹“ ”“ ”“ ”、 的方針,嚴格依照 和 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 。3.為什么祖國完全統一必定會實現?(1)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 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是中華民族的 所在,也是維護國家主權、 完整和民族尊嚴的重大原則問題。(2)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 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3)兩岸同胞 、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 。4.怎樣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1) 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 。(2) 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 、反對“臺獨”。(3)兩岸人民多 、多 、多 ,增進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 。(知識比較、聯系、拓展等)1.為什么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1)我國過去4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2)進入新時代,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需要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向頑瘴痼疾開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3)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4)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5)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2.改革開放的必要性(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 ;(2)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3)改革開放是 ,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例1】(2018?湖南益陽)回歸前,澳門經濟連續四年負增長,居民收入不斷下降;回歸后15年間,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7%,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居民收入、社會福利年年上漲。澳門的這些變化說明 (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B.澳門要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C.中華兒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愿望已成現實D.“一國兩制”方針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生命力【例2】(2018?江蘇淮安)淮安市某校設有“新疆班”,作為該校的漢族同學在與少數民族同學相處時應( )A. 弘揚以民族團結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B. 尊重對方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C. 堅持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新型民族關系D. 擁護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例3】(2018?江蘇泰州)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下列措施有助于加強民族團結的有( )①堅持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基本民族政策②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③在各少數民族居住地方設立自治機構,行使自治權④堅決打擊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A. 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例4】(2018?廣西梧州)2018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6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共同當家作主,團結奮斗,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了重要頁獻。這些成就得益于( )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②民族區域高度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③全區人民團結奮斗和開拓創新④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例5】(2018?湖南益陽)回歸前,澳門經濟連續四年負增長,居民收入不斷下降;回歸后15年間,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7%,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居民收入、社會福利年年上漲。澳門的這些變化說明( )A.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B. 澳門要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C. 中華兒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愿望已成現實D. “一國兩制”方針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生命力【例6】(2018?廣西賀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 想一想 (1)維護民族團結的意義?(回答兩點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寫一寫 (2)國家在我們廣西和其他4個自治區實行怎樣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列一列 (3)請列舉1個你所知道的廣西獨特的民族風俗習慣、文化、節日。填一填 (4)黨和政府制定和采取一系列民族政策、措施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我們少數民族地區更要發揚精神,抓住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優勢,促進本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說一說 談一談 2018年,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也是廣西改革開放奮進的40周年,地區生產總值從1958年建區初期的24.5億元提升到2017年的20300億元;高鐵運營里程達到1751公里,排在全國前列;高速公路突 破5000公里,建成7個民航機場,吞吐能力 近3000萬人次;創新能力、創新環境、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向好…… (5)說說改革開放以來給你生活 帶來的變遷。 (6)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請你談談堅持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做一做 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7)請說說你是如何以實際行動來維護民族大團結?(回答兩點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達標檢測(學生版).docx 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達標檢測(教師版).doc 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考綱分析+知識回顧+知識遷移+典例精講)學生版.docx 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考綱分析+知識回顧+知識遷移+典例精講)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