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改革開放40周年遇上博鰲論壇,高考政治怎么考?4月8日至1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習近平主席應邀出席論壇年會開幕式并發表重要主旨演講。本次年會主題為“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來自各國的2000多位嘉賓將匯聚一堂。看點一:時間節點不尋常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習近平主席應邀出席論壇年會開幕式并發表重要主旨演講,備受外界矚目。看點二:主題選擇有深意“開放”和“創新”,是今年論壇年會主題的兩大關鍵詞。專家表示,當前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很多,亞洲各國應充分挖掘創新動力,推動區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為世界經濟發展作貢獻。看點三:凸顯“中國機遇”本屆年會設置“全球化與‘一帶一路’”“開放的亞洲”“創新”“改革再出發”等四個板塊。還就粵港澳大灣區、雄安新區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設置專題討論。看點四:深化人類命運共同體本屆年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將就進一步推動構建亞洲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和世界美好未來,鮮明發出中國聲音,闡明中國立場。知識解讀1.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取得巨大成就說明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改革如同引擎,推動著中國巨輪破浪前進。2.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巨大成就的取得說明,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今年兩會上的重磅改革議題,宣示了改革不停步、再出發的決心,也堅定告訴人們,將改革進行到底,就是對改革開放40周年最好的紀念。3.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一步說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最廣泛的最充分的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4.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我國改革開放政策是從國內和國際經濟社會的實際情況作出的決策,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5.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先進的、革命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充分說明了這一點。6.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通過改革,調整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通過開放,加強與外界的交流,提升本國的綜合實力。模擬試題1.四十年來,中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說明改革開放是中國強國之路鐫刻在汗青之中的重要一步。堅持改革開放有利于(? ? ?)①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②有力地推動我國的現代化進程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③消除發生金融危機的風險④充分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2.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今天,改革開放即將走到第四十個年頭,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從跟隨世界到引領世界,在獲得一系列卓越成就的今天,中國依舊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繼續前行。這主要說明(? ? ? ? )①正確的意識對人們改造客觀事物起促進作用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③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時,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④事物變化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A. ①②? ? ? ? ? ?B. ①③? ? ? ? ? ?C. ②④? ? ? ? ? ?D. ③④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和地區形勢,習近平倡導“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據此回答3~4題。3.從經濟生活角度看,“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依據是:①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 ?②經濟全球化有利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③經濟全球化也意味著“風險全球化” ④市場經濟使一國無法控制本國經濟發展的趨勢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4.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有利于:①避免國際金融危機對各國經濟的沖擊 ?②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③世界貿易組織的公平競爭原則和非歧視原則的貫徹 ④西方發達國家的長遠經濟利益A.③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5.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思想要再解放,改革要再深化,開放要再擴大,以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請結合材料談談作為青年學生,我們應該如何積極投入到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去。參考答案:1.? D? ? 2.?B? ?3.A? ?4.D5.①樹立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憂患意識。②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創新能力,立志成才報國。③樹立全球觀念和平等、參與、競爭、開放意識,積極投身于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將創新的思維和理念付諸實踐,在實踐中成就自己,也在實踐中貢獻社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